结合诗《投》分析卞之琳诗歌创作的特点700个字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30 04:23
我来回答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2 10:13
卞之琳《投》
独自在山坡上,
小孩儿,我见你
一边走一边唱,
都厌了,随地
捡一块小石头
向山谷一投。
说不定有人,
小孩儿,曾把你
(也不爱也不憎)
好玩地捡起,
像一块小石头
向尘世一投。
卞之琳这首《投》创作于1931年,属于他早期的经典作品。反映了作者在创作早年对于生活的茫然无措的心态。
一个小孩儿,因行路途中的无聊,随意地捡起一块小石头,将其投向了山谷。这一场景被卞之琳看到后,引起了诗人的沉思。他想到,小孩儿可以轻而易举地决定石头的命运,那么,是不是有更强大的力量(“有人”)在决定着小孩儿的命运呢?
这个“小孩儿”仿佛是诗人自己,是那么的孤独,一句“独自在山坡上”就可以体现出来,接下来讲述“小孩儿”独自的行为,“一边走一边唱,都厌了,随地\捡起一块小石头\向山谷一投”。简单的几句话就把人在孤独的内心表露无遗。以“小孩儿”自喻,更体现了这种心理,小孩子本来应该天真无邪,充满快乐的,而且孩子们有爱玩得天性,再他们那个年龄不该是独自一人,而是和其他小朋友们一起嬉闹玩耍才对,诗人内心的苦闷可想而知。而这里作者采用第一人称作为作者,似乎是诗人自己用内心看到的用肉眼表现出来,把自己的感受转嫁到另一个对象身上,以图更好的表达和叙述。 同时,这几句也体现了“小孩儿”,也就是诗人自己的茫然失措的心态,“一边走一边唱,都厌了”直接展示这种心态,而实在是不知道该怎么办,只能“随地\捡起一块小石头\向山谷一投”,这种漫不经心的动作把作者茫然无聊的心态展现无遗。“说不定有人,小孩儿,曾把你(也不爱也不憎)\好玩的捡起,像一块小石头\向尘世一投”,这里使用了相对的思想,小孩儿捡起石头向山谷中一投,有人把小孩儿当作小石头一样向尘世一投,对于有人而言小孩儿如同石头,而小石头投向的山谷如同小孩儿所在的尘世。石头相对于小孩儿,山谷相对于尘世。对于不同的人而言同一件事情在他们看来是完全不同,或者不同的东西在他们看来是完全相同的,相对而言,石头在小孩儿的眼里和小孩儿在有人的眼里,他们没有什么不同,价值等同。
满意请采纳。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2 10:13
有滴,看我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