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01 01:49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2 02:17
封建社会,男女婚嫁听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青年没有自由结婚的权力,一切由父母包办,按封建礼俗进行。经过议婚、订盟、纳彩、登龙而后结婚。媒人将男女双方的家庭和男女双方本身的情况,向对方详细介绍。如双方父母同意,媒人便把女方的“年庚”用红纸书写,交给男方,男方父母将“年庚”置于祖堂神台下压搁七天,如无发生意外不吉利的事,便请算命先生和男方的“年庚”对照,双方八字不会“相克”,父母认为合适,就初步定局。通过媒人洽谈,双方将聘金、酒礼、妆奁议定后,即行订盟。订盟一为明订,即男方办礼物(鸡、鸭、猪肉、海味、聘金、酒礼、衣料等)送往女方,女方接受礼物后,回给男方“允盟帖”和赠送少量礼物叫“换帖”;另一种叫暗订,比较简单,不换帖,男方只备办部分聘金和少量礼物给女方,女方则回赠几件菲薄的东西。有的男方办一、二桌酒筵,请直系血亲赴宴,以示婚事订定。定亲后,男女双方可以来往。订婚后,男方把双方议定的彩礼,用正式礼帖由媒人送往女方。男方将择定的结婚日期,用红帖随同聘金、酒礼等各种彩礼,一并送到女方;女方同意后回给男方“允期”红帖。男 双方积极准备婚嫁事宜。
城区在结婚前夕,由媒人陪女婿到岳丈家上门。办食匣礼物一担,有的坐轿子,擎一对高照前往,岳丈家设酒宴款待。女婿先谒祖先,后跪拜岳丈、伯叔等长辈。受拜者要赠红包给女婿,称“见面礼”。在择定的结婚日,男家张灯结彩,贴红对联,办起嫁晚宴,亲友登门。婚礼前一天,男家向女家送“起嫁担”,由媒人护送,挑往女家。中午女家办“离家酒宴”,下午,男家备“凤冠霞帔”,抬上花轿,擎高照、手灯笼各一只,松明两盏,乐班吹唢呐,上女家迎接新娘。新娘离开娘家,城区在白天,农村一般在下半夜。乐班吹打闹堂,催促新娘梳妆打扮,穿红衣红裤,披霞帔,戴凤冠,红绸巾遮着头脸,胸前挂桂圆一串和护心铜镜,红毯垫地,由娘舅或媒人抱新娘出闺房,站立红毯拜祖先和父母、娘舅、伯叔等,辞别登轿。新娘上轿前,由媒人试坐,称“镇轿”,然后抱新娘入轿。花轿到了男家,妆奁先入门,新娘一般要等到近午时入门。新娘入门要举行入门仪式,乐班吹闹,燃放鞭炮,花轿入门进厅堂,由接嫁婆牵新娘立于左边,新郎站右边拜堂。礼毕,新郎先入洞房,新娘由接嫁婆迎接,牵行,叫来童男童女,与新娘扛“七星斗”步入洞房。新娘入房后,不论男女老少都可入房逗引新娘,叫新娘唱歌、讲故事、端茶敬烟,叫做“闹新房”。旧时妆奁,一般为一只花箱、被子一条、蚊帐一顶、衣箱一担、梳妆镜匣、马桶、火笼一对等,富裕人家除丰厚妆奁外,还有拨田和婢女及棺木。婚礼后,大宴宾客,菜肴丰盛的有六盘十碗,一般四盘八碗。以墨鱼、蛏干、银鱼、鱼皮、海参、鸡、鸭、鱼、蛋、猪肉等为主菜。城关、朱口的小肠灌蛋的“鼓子菜”和糯米、红枣、莲子拌白糖同蒸的“一盆雪”更有特色,酒宴十分丰盛。入夜,夫妻饮交杯酒(合卺)。 *时期仍沿用旧时婚礼和旧习俗。也有少数人举行“文明结婚”,婚礼从简,借用公共场所或机关学校的礼堂举行婚礼,有双方主婚人、证婚人、介绍人,新郎、新娘在双方的结婚证书上签字盖章,就是合法的婚姻。婚礼后设宴庆贺。*以前,同姓男女不通婚,但有表兄妹近亲结婚的。*时,法律禁止近亲结婚,便有远房或异地的同姓男女结婚,但仍受父母*。
解放后,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法定实行婚姻自主,禁止买卖和包办,不规定订婚。从此,旧的习俗逐渐改革,向文明简朴方向发展,男女婚嫁,大多数都是经过互相认识、接触、互访家庭,征得双方父母同意后,向法定部门登记,领取结婚证。双方商定结婚日期,举行女到男家(也有男到女家)的婚礼。迎亲已不再用花轿,城内多用汽车、摩托车,农村多用拖拉机、自行车,也有步行的。拜堂仪式已废弃,只是婚礼前男送一定的礼金、礼品给女方,女方也置办必要的家具、衣物作为嫁妆。婚礼后办酒宴请亲友,多的十几桌,少的五六桌。也有开明的青年不按旧习俗办事,仅举行简朴、隆重而有纪念意义的婚礼。八十年代以来,举行集体婚礼、新婚茶话会、旅行结婚的也增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