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01 05:30
共4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5 01:17
“扎根农村一辈子,做社会主义新型农民。”
在那个特定的年代,这句话几乎是所有上山下乡知青心中最坚定的理想。起码对于吴献忠来说,这就是她为之奋斗一生的目标。
正文
扎根农村、名校录取书,让你选择一样,你会怎么选?
若无意外,多数人都会选择名校录取书。但对于吴献忠来说,她选择了扎根农村。1968年9月,吴献忠和大多数知青响应“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的号召,来到黑山县耿屯一队插队。
吴献忠原本是抚顺市第十中学的学生,在校期间不仅是班长,学习成绩也非常好,堪称品学兼优。但在那个特殊的时代,吴献忠响应号召,毫不犹豫地扎根农村。
对那个时代的知青,有这样的说法—想读书,赶上了上山下乡;想工作,遇上了待业;等到40多岁家庭稳定,又多了下岗。可以说,知青为那个时代付出了所有,有太多的无奈。
当问及吴献忠是否后悔,得来的回应是—不后悔。作为知青的一员,吴献忠将“扎根农村一辈子”贯彻到底,将之奉为自己一生的目标。
在耿屯一队插队的9年,吴献忠没有请过一次探亲假,即便是领导和同志再三劝说,她也只回家住过两夜。即便是举家团圆的春节,吴献忠也没有回去过。
那个时代,一向以工分来计算个人“财富”,吴献忠也从来没有计算过。但是生活中的吴献忠十分节俭,即便是打了五十八块补丁的工装裤,也不舍得扔。但当有人需要帮助的时候,吴献忠却毫不吝啬的贡献出自己的工分。
吴献忠从离开城市、离开学堂那刻起,内心就有一个坚定的目标-将自己当成缩小城乡差距的实践者,带着满腔热情,全身心投入到这片爱的深沉的土地。
1970年,多数知青迎来了重归城市的机会—国家开始招工。多数青年想尽法子,都想要得到一个名额。耿屯一队在选举推荐时,一致推荐吴献忠。而吴献忠呢?她根本不参加这次招工评议会。
因为吴献忠成绩好,有人说吴献忠是想上大学。不久,大学招生名额下来。当大众都以为吴献忠会去争取的时候,吴献忠依旧不为所动。即便大队将这个机会给了她,她还是让给了别人。
“我愿意留在农村!”
之后清华北大的招生名额下到耿屯一队,在大众的呼声下,大队领导将吴献忠推荐上去。这次除了吴献忠的个人申请外,入学手续几乎全部办了下来。但让众人没有想到的是,吴献忠这次还是没有去。
“铁下一条心,扎根在农村。”
这近乎宣誓的决心,让无数知青为之侧目。这青春誓言,震撼着那个时代的知青们!但是天有不测,在之后,吴献忠却因为这坚定的信念,受到了不公待遇。原本属于吴献忠的爱情,也顺势流产。
从阴霾中走出来的她,遇到了第一任丈夫。在他“真挚”的追求下,吴献忠和其结婚生子。但在婚后,丈夫就暴露出了性格的阴暗面。即便如此,因为孩子,吴献忠依旧忍耐了8年。这几年时间,丈夫的行为,侵蚀着吴献忠的内心,消磨着她的热情,最终吴献忠向*提交了“离婚起诉书”。
原本以为一辈子就这样在悲苦中度过的她,迎来了家乡人热情的手。在家乡人的支持下,吴献忠再次回归农村,从保管员做起,一步步走到后来的沈阳高楼香鸡公司的经营经理。1998年,吴献忠拿出积蓄,办起了辽宁知青食品有限公司。
小结
从知青到董事长,吴献忠实现了最初的理想,也见证了那段特殊的时代。她的坚持、信念,给予了我们太多感动。她的经历让我们相信,风雨之后终会见到彩虹。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5 01:18
现状很好,主要是因为她非常喜欢农村的生活,认为在那里生活无忧无虑。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5 01:18
现状过得很不错,因为她很满意农村的生活,在那里生活无忧。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5 01:19
现在她仍然在农村,为农村建设出力,是一位伟大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