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01 16:11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9 07:51
翁仲 亦是一种避邪的玉佩。翁仲本是人名,姓阮,安南答。相传秦始皇时来到中国,始皇看他身材高大,武艺高强,派他守卫临洮,威震匈奴。翁仲死后,用铜铸了他的像,放在咸阳宫司马门外。后人因其有神威之力,又用石雕成翁仲象,守护坟墓,所谓“稼间石人曰翁仲”。今天我们看到的陵墓前的石人石马,其石人就叫翁仲。翁仲既有神力守护宫门坟墓,自然也可以随身佩带,驱除邪魔,于是就有了饰佩的玉翁仲。 玉翁仲在汉代比较流行,是一种使用配饰,用于辟邪。常雕刻为一老者持立状,老者长须大袍,头戴平冠有孔穿绳便于佩带。翁仲在汉代一般雕成。汉翁仲采用汉代风格“汉八刀”的雕琢方法,其色苍古,面部只琢眼和口,仅用三至五刀短阴线雕成,呈倒“品”字形,有的就是素面脸,连眼、口都不刻划,睑为长圆形,睑过于圆的多是后仿的,尤其*时期有大量仿翁仲,仿品阴线较粗,刀口边沿有崩裂现象。 “汉八刀”的雕琢方法:头上一横,显示戴帽,面部3刀,显示眼鼻。胸肩2刀,显示三角形的大胡子双肩.腹下二刀,显示古人宽衣大袖. 一共八刀;汉代玉翁仲的颈部和腰下都用撤刀法,使颈部和腰下部出现平塌,呈三角形斜平面,这样使头部更为明显,腰部有轮廓感,服装下摆呈鸡笼状,这是汉代翁仲的风格特征,后仿的则把整个身体做成直筒状。汉代玉翁仲多数无胡须,目前所见的有胡须的翁仲均为后仿,且胡须用阴线表示,阴线较粗,做工没有汉代的味道。汉玉翁仲采用汉代风格“汉八刀”的雕琢方法。头上一横,显示戴帽,面部3刀,显示眼鼻。胸肩2刀,显示三角形的大胡子双肩.腹下二刀,显示古人宽衣大袖. 一共八刀; 汉代翁仲穿孔为“人”字形,从头顶直到腹部,再分两路由腰部两侧出来,呈“人”字状的绳子也是从头部而下至腰的两侧系一结,这样翁仲人悬挂时就可以立着。后仿的穿孔有的从上至下呈直孔状,为通天孔;也有的为倒“丁”字孔,是从头顶至腰部两侧,不是“人”字孔。 (真古的汉代雕琢的玉翁仲,距今约二千年,以几何图形的简明线条组成,脸部及胡须为一个等腰三角形,长圆筒形躯体,配合曲线特佳的弧形双臂,具象中半带抽象,流露我国艺术家自古以来的「内敛幽默感」,风格古拙凝练。真古的汉代玉翁仲不但特有一种慑人的神采及韵味;而且琢磨疏简,富於想像,五官仅用三条短阴刻线刻划出来,乃仿效著名「汉八刀」的雕刻法,刀法简练,粗犷有力,刚劲挺拔,简单俐落。笔者最欣赏的一件汉代玉翁仲,乃出土自东汉广陵王刘荆之墓,属青年人脸相,头顶发髻微凸;其包浆滋润,玉光内蕴;洞眼则在腰间横打,为外大内小的「马蹄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