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的呀?看三国发现所有的中国人的名都只有一个字(不加姓的话)?_百...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7-07 09:15
我来回答
共4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8-12 07:18
先秦时期,「名」是幼时在家供亲长称呼之用,通常称「小名」,或叫「乳名」、「奶名」。先秦之世,人「名」或不忌雅俗,例如:晋成公名黑臀,鲁成公名黑肱,齐桓公名小白……
那么,为什么汉晋之间的单名会特别多呢?产生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乃是为了便于避讳。避讳起于西周时期,凡君主与尊长的名字不得直书或直说,必须用其他方法回避之。周代起初只避死人之名,《左传?桓公六年》云:“周人以讳事神,名,终将讳之。”周代用避讳事奉神灵,人死之后,他的名字就必须避讳。因只避死人之名,不避活人之名,需要避讳的文字并不多,尚未因避讳而造成人名、物名的混乱,所以复名在两周时期大有人在。如周孝王名辟方,周平王名宜臼,周哀王名去疾,郑庄公名寤生,晋文公名重耳,齐桓公名小白。 进入秦汉特别是汉代就大不同了,为了巩固、强化封建专制统治和皇权,维护帝王唯我独尊的神圣地位,帝王一即位,就必须避讳,不但死名要避,活名也要避。如秦始皇名政,便改“正月”为“端月”,或读作“征月”。汉高祖名邦,改“邦”为 “国”。东汉光武帝名秀,以“茂”代“秀”,改“秀才”为“茂才”。汉安帝之父名庆,改“庆”为“贺”,于是姓庆的都改成为姓贺。
避讳之制在汉晋时代越来越密,汉律已有触讳犯法的规定,汉宣帝元康二年(前64年)曾诏日:“今百姓多上书触讳以犯罪者,朕甚怜之。其更讳询,诸触讳在令前者,赦之。”(《汉书?宣帝纪》)两晋朝廷曾多次讨论避讳,使讳制更趋复杂。东晋避后妃讳特多,并列入讳榜,令天下同讳,是一朝同制。
由于秦汉以来讳制越来越密,这就势必产生一个广泛的社会问题。上上下下需要回避更改的文字也必然越来越多,由此造成了人名、地名、官名、书名、年号等的种种混乱;甚至追改古书,如将《春秋》改为《阳秋》,《庄子》改为《严子》。
为了尽量克服避讳带来的弊端,减少讳字,汉晋时代的帝王采取了两种约定俗成的取名方法:
一:是大量采用单名(单名所讳之字比之复名要少一半)。
二:是采用冷僻字取名。
直到西晋“八王之乱”后,中国进入大分裂、大动荡的时期,出现五胡乱华十九国,少数民族纷入中原,避讳制度遭受严重冲击。避讳既无定制,宽严随意而异,这一来,取名字也就不必再顾虑便不便于避讳。于是,神州大地复名又逐渐多了起来。
另外,魏晋以后,人们逐渐又把表示行辈的字从字转向名,这就是现在的家谱中一般的行辈字派了。单名就变得不现实了。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8-12 07:16
中国古代很早就已经有两个字的名了,也就是复名,随便举例就是比如 黄飞虎,霍去病,赵破奴。就算是三国时期也是有复名的,只是比较少而已,比如 傅士仁,马日碑等等。至于取名字的风尚,倒是可能因为时代的不同而变化。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8-12 07:17
刑道荣呢?武安国呢?孙尚香呢?曹安民呢?裴元绍呢?我不觉得你看了完整的三国。
所有中国人名都只有一个字,未免太瞎子摸象了。
古代人口少,重名的机会小,即使两人同名同姓,还有表字来区分。因此一个字的名就足以标识个人了。宋代以后流行族谱修订,于是会订立一套行辈用字,用来区分家族里的辈分,于是三字的人名就开始多起来了。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8-12 07:19
三个字的多了,最早是什么时候也无法查起,譬如传说中的黄帝,这个年代够早了吧,就叫姬轩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