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状结肠肠壁增厚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7-03 11:29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7-20 01:19
很多人喜欢吃猪肠,不管是大猪肠还是小猪肠,只要处理的干净,加上厨师的技术好,吃起来味道都会不错。其实肠这种东西我们人类也有,最长听说的肯定就是十二指肠,或者盲肠炎之类的。由于饮食不健康,乙状结肠肠壁增厚也是肠部容易发生的症状。那么乙状结肠壁增厚该如何进行治疗呢?
最好的方法就是做个超声内镜及肠镜看看,进一步明确一下,对症治疗。
直肠为消化管的最末一段,位于盆腔内,长约15~20厘米,其行程不是直线而有几个弯屈,它有三条横皱襞,其中两条在左,一条在右,高度不同,从下面看来三个皱襞互相掩叠,围直肠一周,支载粪块。
直肠近肛门的一段扩大成为直肠壶腹,里面有垂直皱襞6~10条名肛柱,肛柱上面有静脉丛。直肠终于肛门。肛门有肛门外括约肌及肛门内括约肌。肛门外括约肌是随意肌,属会阴肌。肛门内括约肌是肠内环肌加厚而成,属平滑肌,其作用是于大便临完结的时候彻底清除残存在肛门管里的废物。
与直肠相关的疾病及其临床治疗:
1.尿道直肠瘘:男性瘘口位于尿道膜部,最常并发于高位肛门闭锁。故处理肛门闭锁时可造成尿道狭窄,甚或切断尿道,而有些结扎瘘管距尿道过远时,遗有憩室样腔,可因尿液滞留继发感染或结石。尿道直肠瘘时,有的病儿可有下尿路感染,如不并发上尿路畸形及膀胱输尿管反流,危害并不大。肛门流出尿液及尿道排出粪便是尿道直肠瘘的主要症状,肛门指诊于距肛门约2cm的直肠前壁可触及凹陷之瘘口。治疗为经骶尾切开,经直肠切除及闭合瘘管并做暂时性尿路改流,如膀胱造瘘术。
2.阑尾直肠瘘:
【病例】
患儿,男,8岁,汉族,学生,四川籍,家住兰州市城关区五泉山,1998年2月13日入院。
入院前1年因腹痛、发热住某医院经输液后缓解,以后反复发热,腹痛,腹泻,脓血便,经多家医院治疗,仍给输液、抗生素及对症治疗,但诊断不清,曾前往深圳、广州、上海、北京等多家医院就诊未果,本次入院前再次发作,特前来小儿外科就诊,要求查明病因,能有较为理想的治疗。
查体:T37.4℃,P98次/分,R22次/分,BP90/70mmHg,发育良好,营养差,面色苍白,轻度贫血貌,腹平坦,下腹部及右下腹压痛,反跳痛(±),局部腹肌不紧张,未扪及肿块,腹部其他检查正常。给行直肠指检,扪及直肠右前壁距肛缘8cm处硬,有一凹陷处,有触痛,拔出手指见指套上有血迹。
实验室检查:HB9.6g%,WBC10100/mm3,N74%,粪便、小便化验正常,肝、肾功能试验及血清离子正常。
X线:腹部平片无异常发现。
诊断:阑尾直肠瘘。
3.肛门直肠瘘:
肛门直肠瘘,简称肛瘘,即肛门附近与直肠下部发生的瘘管。瘘管一端通入肛门或直肠,另一端通于肛门皮外或其他部位。皮肤部的瘘口称外口,直肠部的瘘口称内口。本病较多见,虽得病与年龄无关,但多以30~40岁的中年人为多。
[发病原因]产生肛瘘的原因,常是肛门直肠周围脓肿自己穿破,或经手术切开,脓液排出后,脓腔虽缩小,但不闭合,成一瘘管。
[病证表现]
(1)肛瘘的病情表现有三,即流脓、疼痛和瘙痒。
流脓,是肛瘘的首要症状,内裤经常潮湿,被脓液污染。脓液的多少,因瘘管的长短而不同。新瘘管脓液较多,色黄脓稠厚,有臭味。慢性瘘管脓液较少,时有时无,脓液色白,稀薄如水。如果脓液突然增多,表示有新瘘管生成。有时肛门旁的瘘口可以暂时封闭,不流脓,但不久局部又出现肿胀、疼痛,封闭的瘘口再度破裂,又有脓流出。检查时可见肛门附近皮肤上有一凹陷,或一乳头状突起,或一肉芽组织隆起。压之有少量脓液,或带血的脓性分泌物溢出。
(2)肛瘘一般不痛,若出现疼痛,则表示有炎症发生。
(3)瘙痒,是因脓液或分泌物刺激肛门周围皮肤所致,常合并有湿疹。
[治疗方法]肛瘘的惟一治疗是外科手术治疗,将肛瘘切除或切开,或肛门挂线。
[家庭护理]肛瘘宜采取手术治疗,术后要注意休息,保持大便通畅,每日要用高锰酸钾温水坐浴清洗以保持肛门卫生。切口处要及时更换敷料,防止感染。
[医生告诫]肛瘘宜及早切除不可采用保守疗法以免病情扩散。
[何时去医院]发现患有肛瘘时应及早去医院手术切除。
[预防方法]注意肛门及外阴处卫生,及时治疗好肛门周围的炎性病变可以预防本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