羌族民间舞有哪些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7-03 03:41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7-09 20:39
羌族舞蹈在民风习俗和群众生活中有重要的意义,每逢年过节、婚丧嫁娶、种植、收割、放牧、狩猎、盖房、治病等活动,羌族人民都要跳舞。从流传至今的羌族舞蹈艺术中,还反映出羌族文化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与汉族、藏族文化的相互影响和传统的渊源关系。羌族民间舞蹈的形式,大致可分为两大类,即以巫表演为主的祭祀舞──巫舞和“锅庄”(羌语称锅庄为“洒朗”。
巫舞
跳皮鼓或称羊皮鼓,是羌族巫的主要舞蹈形式,春秋战国时期就已流传。羌族人每遇病、丧之事,都要请巫师跳皮鼓。巫师一般为2人,1人举短戈在前,1人左手持单面鼓,右手持弯把鼓锤敲击,并摇晃鼓内的小铁环哗哗作响,开始在一阵吆喝和鼓声震天的热烈、紧张气氛中边击鼓边跳,走步时脚不停的颤动,带有神秘感。
主要步法有:甩鼓步,两脚八字分开,鼓先落在两胯之间,然后向上甩,同时击鼓。两边踮跳步,前脚向前跳,后脚以脚尖点地跟出,左右交换击鼓。还有开胯下蹲跳步、松膝绕步等。也有原地打“旋子”的技巧动作,其动作节奏明快,激烈而敏捷。
一般在老年人死后,跳皮鼓要进行3天3夜,死者的亲朋故友都要参加跳皮鼓,人数不限,跟在巫师身后,从右到左,或由左到右地跳动。先成曲线队形,然后成圆圈。跳皮鼓以表演者手中所持羊皮鼓、串铃等为伴奏。节拍多以为常见,较少。鼓点种类繁多,相传过去跳皮鼓的鼓点曾有108种之多。
猫舞
是属于农节期间的祭祀舞蹈这种舞蹈由巫师在祭祀中跳,是源于羌族古老民间舞蹈的一种。舞时双手做猫爪状,有单腿踮跳、双腿蹲跳、开胯甩腰踏步等动作,多模拟猫的动态,以灵活、短线条动作为主,独具特色。
跳叶隆
是由巫师绕着火塘跳的丧事舞蹈。巫师弓身弯腰拍手跳碎步,用脚尖踮地前行,两手前伸,颤抖不停,动作有神秘和恐惧色彩。它的某些舞姿类似猫舞。
跳麻龙
巫师在祈雨时所跳的舞蹈。舞者手持带把的龙头,龙身是用6.7米余长的粗麻绳做成。舞动龙头时,长麻绳盘旋飞舞,啪啪作响。其动作技巧难度大,舞步多采用以蹲跳为主的跳皮鼓的动作。巫师边跳边念祈雨的咒语。
跳盔甲
是一种古老的祭祀舞,过去多用于有战功的民族战士,或有功德的老人的葬礼,故亦称大葬舞。表演时人数不定。舞者身穿生牛皮制的铠甲,头戴野鸡翎和麦杆皮盔,手中各持弩、矛,领舞的巫师要挂上肩铃。舞队形成对垒的两排,跳前高唱象征胜利的战歌,动作以踮跳步、模仿冲杀,弩矛飞舞,伴随着震天吼声,叮铃声,表现羌族人民的威武气概。
羌族祭祀舞
是祭祀山神、祈求丰收的舞蹈,来源于古西羌风俗。舞者戴凤、狮、虎、豹、牛、羊、猪等面具,以凤领头碎步入场。舞蹈中有传统的套路动作,分“充柱”、“甘柱”、“央柱”3套,以鸟为祭。此种遗风在茂汶县羌族中仍有流传,每年十月初一,青壮年手执羽毛,到山上唱歌跳舞以娱神。
锅庄:在羌族锅庄舞中又分为喜事锅庄和忧事锅庄两种。
喜事锅庄
是在节日、婚嫁和劳动之余时所跳。男女相对,各成一排,拉手而舞。常由能歌善舞的老者带头,男女一唱一答,边唱边舞。当舞蹈进入快板时,男女两排相互交换位置,或众人拉手相继从别人腋下钻过,穿梭不停。动作以脚步多变、膝部颤动、腰胯扭动为基本特征。舞时动作随歌声节奏加快,最后达到*。舞者人数可达数十人之多。常通宵达旦,气氛热烈。
忧事锅庄
是为老人举行丧事所跳的舞蹈。在丧事之后,死者的亲朋都参加舞蹈,一般在室外旷地表演。伴唱的内容主要是歌颂死者生前的高贵品德和表示怀念之情。舞蹈气氛低沉。舞时男在前,女在后,拉手成弧形或圆圈,动作沉稳、缓慢。各地忧事锅庄风格特点不尽相同,有的步伐单一,反复跳动,有的舞步活跃。
羌族舞蹈主要形式和特点是什么
主要形式有:“萨朗”“席步蹴”“羊皮鼓舞”“跳盔甲”“忍木那。耸瓦”等。舞蹈多是围着火塘和相互牵手进行的,形式上又近似藏族的“锅庄”,所以人们就把欢快的“萨朗”作“喜事锅庄”;把在丧事活动中进行的“席步蹴”等形式,称作“忧事锅庄”。特点:羌族民间舞蹈多和民俗活动相结合,一般无乐...
羌族舞蹈有哪些
1. 锅庄舞:这是羌族民间的一种传统舞蹈形式,通常在节庆、婚礼、祭祀等场合表演。舞蹈动作幅度大,节奏明快,多围绕篝火或锅庄进行,表现了羌族人民热情奔放的生活面貌。2. 战舞:这是一种与羌族历史和文化紧密相关的舞蹈形式。舞蹈中融入了许多战斗元素,展现出羌族人民的勇敢和顽强。战舞的动作有力且...
羌族舞蹈简介羌族舞蹈的形式和特点有哪些?
主要形式有:萨朗、西布绰、羊皮鼓、跳甲、乃木松那瓦。大多数舞蹈都是围着火塘,手拉着手,形式上类似藏族的“锅庄”。因此,人们把快乐的“萨朗”当作“快乐的锅”。丧葬活动以“托布”的形式进行,称为“操心锅”。特点:羌族民间舞蹈多与民间活动相结合,通常没有音乐伴奏。舞者载歌载舞,或以喊叫...
羌族民间舞有哪些
羌族民间舞蹈的形式,大致可分为两大类,即以巫表演为主的祭祀舞──巫舞和“锅庄”(羌语称锅庄为“洒朗”。巫舞 跳皮鼓或称羊皮鼓,是羌族巫的主要舞蹈形式,春秋战国时期就已流传。羌族人每遇病、丧之事,都要请巫师跳皮鼓。巫师一般为2人,1人举短戈在前,1人左手持单面鼓,右手持弯把鼓锤...
羌族舞蹈羌族有哪些特别的民族舞蹈?
今天的羌族受地理和历史条件的限制,经济生活和民间舞蹈的发展与周边民族相比还不够快。从民间舞蹈文化的特殊性来看,古代羌族创造的农牧文化遗产中蕴藏着丰富的羌族民间舞蹈,对研究我国舞蹈发展史具有重要意义。舞蹈盔甲羌族称“克苏公克苏德”,又称“铠甲舞”、“大葬舞”。这种舞蹈最初是由功勋士兵在...
羌族民间舞蹈文化特点及其成因
羌族民间舞蹈的形式,大致可分为两大类,即以巫表演为主的祭祀舞──巫舞和“锅庄”(羌语称锅庄为“洒朗”)。巫舞约有以下几种形式:跳皮鼓或称羊皮鼓 是羌族巫的主要舞蹈形式,春秋战国时期就已流传 。羌族人每遇病、丧之事,都要请巫师跳皮鼓。巫师一般为2人,1人举短戈在前,1人左手持...
羌族独具代表性的文化:羌族萨朗
歌伴舞步。舞蹈动作的表现和歌词内容没有直接的联系,多数舞者用歌来促使舞蹈循环往复的进行。羌族民间的动律表现为屈伸,向下颤膝,同边行舞,胯部的开合,双脚交叉点踏,左右拧倾。步伐组合是从左至右而行。舞蹈音乐节奏的特点同舞者的情绪表现相吻合,结束句下滑,同一乐句男领女跟,动作完全重复,...
羌族的舞蹈是什么?
先成曲线队形,然后成圆圈。跳皮鼓以表演者手中所持羊皮鼓、串铃等为伴奏。节拍多以为常见,较少。鼓点种类繁多,相传过去跳皮鼓的鼓点曾有108种之多。猫舞是属于农节期间的祭祀舞蹈这种舞蹈由巫师在祭祀中跳,是源于羌族古老民间舞蹈的一种。舞时双手做猫爪状,有单腿踮跳、双腿蹲跳、开胯甩腰踏步等...
羌族舞蹈最有名的是莎朗舞,它的由来是什么?
莎朗,是最具羌族特色的圆舞团,莎朗罕的意思是“唱歌跳舞”,“唱歌和摇晃”。目前,四川省北川羌族自治县已将羌族沙龙列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北川自古以来就是羌族聚居区,羌族人擅长唱歌跳舞,羌族的风俗是善良、朴素、热情、奔放的。莎朗羌族表演民族民间文化丰富,具有地方特色。早在商代,古代羌族就...
羊皮鼓舞表现形式
羊皮鼓舞是一种独特的舞蹈形式,主要在特定的宗教活动中进行,如每年二月的还愿、四月的祭山会、十月初一的羌历年以及请神、送神、祛病去灾等仪式。这种舞蹈分为独舞、双人舞、集体舞三种形式,通常由1到2名或多名巫师表演。巫师们身穿特制的服装,头戴金丝猴皮帽,手持神杖和盘铃,念动经文。在舞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