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5-12 04:36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6-24 14:18
我不支持对50万以上存款征收高额利息税,我不会持有这种观点,是因为对50万元以上的存款征收高额利息税并不合理、这种做法并不能促进消费,以及这种做法并不具有操作性这三方面原因。
第一点,这种对50万元以上存款征收利息税的做法并不具有可操作性。
我之所以不支持这位专家的说法,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这种做法并不具有可操作性。试想,如果对50万元以上的存款征收利息税的话,拥有这种存款的人完全可以将其分成两部分数额更低的存款,这样这样就无法征收利息税了,而由于存款从一份变成两份,相关方的工作成本会增加,于是这样做不但不会获得效果,还会增加负担,因此这样的做法根本不具备可操作性,因此也就无法实施。这样的建议我当然不会支持。
第二点,通过对50万元以上存款征收利息税这样的做法并不能促进消费。
这位专家之所以会提出这样的说法,其目的在于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来促进消费。但是事实上这种做法并不能促进消费。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如果对50万元以上的存款征收利息税的话,拥有这类存款的人肯定会想其他方法来处理这笔钱,而不一定会去消费。这样一来,这位专家的目的就无法达到了。
第三点,对50万元以上的存款征收利息税本身并不合理。
首先我们要明确一个事实,那就是对于50万元以上的存款征收利息税是不合理的。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对于存款征收利息税必须公平合理。而只根据存款数额去征收利息税显然是不合理的。具体来说,如果有人辛辛苦苦积攒下50万元存款,却被额外征收利息税,这对他们显然不合理。因此征收利息税不能以存款数额来决定。在存钱比例高低上,90后依旧在所有年龄层中占据上风,有三成的人表示会存月收入的50%以上。
小调查,身为当代打工人的你,每月能存多少钱?
一场疫情,让没吃过苦的90后意识到现金流的重要性了,一定的存款能增加自己抵御风险的能力。特别是独生子女,即将成为家庭中坚力量,如果未能未雨绸缪, 但凡遇到一点变故,必将跌入谷底许多年再难翻身。
一直以来,中国人以远超国际平均水平的储蓄率,获得“爱存钱”的名号。存钱凶猛的,有不少年轻人。2022年,90后变得爱存钱了,其中,“20-25岁的年轻人,也比往年多出不少。”
2022年的一份报告中显示,在全国2200名40岁以下的人中,90后这一职场主力军,每月有存钱习惯的比例最大,占到了41.7%。95后紧随其中,也达到了40.6%。在存钱比例高低上,90后依旧在所有年龄层中占据上风,有三成的人表示会存月收入的50%以上。
年轻人存款的增多,伴随着消费的收缩。这从“奶茶告别30元时代”的调整可以看出,更从“10个年轻人有7个将性价比放在第一位”的观念中窥知一二。90后尤其是2022年下半年开始,更加精打细算了。
只有真正在遭遇变故时(比如自己和家人生病,遭遇裁员失业、生活工作中急需用钱等危急时刻)时,才会真正意识到手上有点存款的重要性。因此,平时一定要刻意存钱,不做月光族,努力多开源,尽量节省开支,尽可能减少不必要消费,更不能超前开支欠下大量债务,一定要存点钱来抵御风险。
分享一下我这几年一直在坚持的几条生活、工作原则供参考吧:
1. 刻意节省非必要的开支,量力而行、理性消费,降低自己的欲望,减轻自己的消费欲,清心寡欲,能保障常规的生活质量就行,重在要提升内在的丰盈程度。
钱要花在刚需上、刀刃上,不买不需要的东西,不买性价比不高的东西、一般不买奢侈品、名牌和最新款产品,不买超出自己承受范围的东西,不买需要透支自己储蓄才能买到的东西,不买不在自己预算范围内的东西,不买非当下就需要的东西。
2、也要学会开源,尽一切可能进行开源让自己的收入和存款变多。
在主业工作中努力干,争取升职涨工资,或者遇到好机会跳槽涨工资。努力提高主业收入,依然最为重要,这依然是增加收入最快也最靠谱的方式,千万不要为了搞副业而荒废主业,不能本末倒置。
不仅依靠工资赚钱,也要想办法搞点能挣钱或能积累经验、长本事的副业,放下所谓的“脸面”,不要看不起那些感觉那些让自己没面子的副业,一切不违法、不违背道德、不违背职业道德、合理合规合法地靠自己劳动换取报酬或增长职场竞争力的方式,都不丢人,没钱、没本事、没有职场竞争力才是真的没尊严没面子。
3、不轻易辞职,踏踏实实干好已有的工作,除非是工作已经较为严重地损害了生命安全、身心健康,或已经找了更好的工作机会,能有稳定工作和稳定收入已经很不错了,更不要去创业,创业十有九亏,还是先苟住生存下来再说,先求生存再求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