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大欧丽娟《中国文学史》听课笔记《汉代文学(三)》完整11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4-29 14:52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7-09 05:24
在中国文学史的瑰宝中,欧丽娟教授的课堂深入探讨了汉代文学的非主流领域——乐府民歌。这些源自民间的诗歌,如《鱼》的象征爱情,揭示了闻一多与赵国华的深刻洞察。欧教授的讲解犹如清澈的泉水,以"枯桑知天风,海水知天寒"的智慧,触及了人间的冷暖与生命的短促,仿佛古人在夜晚熬夜玩手机般,捕捉着生活的真实。
楚歌在汉初宫廷中流传,如项羽的《垓下歌》与刘邦的《大风歌》,它们以命运无常的旋律,展示了永续思维中的深刻变化。《古诗十九首》的悲凉情感,更是直面了生命的无常与挑战。汉武帝的喜好引领了文学的风向,从街陌谣讴到《古诗十九首》的诗韵,揭示了文学从音乐机构到诗歌体裁的演变,杜甫、元稹、白居易等推动的新乐府运动,更是历史长河中的璀璨明珠。
两汉乐府的民歌与歌辞,各有其独特地位。西汉的裁减虽使民歌数量锐减,但东汉时期却保留了大量珍贵的民间艺术。叶老师将乐府诗分为十二类,如《上邪》与《远别离》,这些作品如一面镜子,反射出当时女性地位的微妙变化。从《有所思》的女性视角,到《江南可采莲》的民间歌谣,展现了不同历史时期的民间风情和情感表达。
从远古神话中的桑树与采桑女,到戏曲原型的“秋胡戏妻”,这些故事反映出古代伦理观念的变迁,如《陌上桑》以艺术手法探讨道德与美的边界,德莱辛的理论在这里得到了生动体现。《汉书》与乐府中的佳人歌,以美人为核心,探讨了古代对美的追求和道德伦理的复杂交织。
欧老师通过《饮马长城窟行》的节选,将自然与人情完美融合,"枯桑知天风,海水知天寒"的诗句,揭示了人性的温暖与冷漠。鱼的象征,从生殖崇拜到爱情的象征,跨越文化界限,显示出其深远的含义。汉乐府的每一个音符,都承载着对生死、无常与美的深刻洞察。
总的来说,汉代乐府民歌不仅是文学的瑰宝,更是历史与文化的载体,它们以独特的形式和主题,揭示了人类对永恒与存在的深深思考。从《孤儿行》的创新叙事到《离*》的嫉妒与谣诼,这些作品展现了古代文人对美的追求和对道德伦理的深度探讨,是历史长河中不可或缺的文学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