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征》组歌的听后感怎么写?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06 11:24
我来回答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30 07:53
“红旗飘,军号响,子弟兵,别故乡”音乐响起,演出开始了。不知何故,我一下想起了电视剧《长征》中红军在秋雨中告别乡亲的场景,一名战士,神情凝重的吹着唢呐,那曲子是十送红军------“一送里格红军,芥支个下了山”唢呐声委婉、凄凉。舞台上“男女老少来相送,热泪沾衣叙情肠,紧紧握住红军的手,亲人何时返故乡”是那样让我揪心挂肠----。
“昼夜兼程二百四,猛打穷追夺泸定。铁索桥上显威风,勇士万代留英明”大渡河,铁索桥,红四团,杨成武任政委的那个团,还有那一仗,在我军史上永远扬威的那一仗。记得我们光大集团的董事长、*党史委员会副主任唐双宁谈起过一件事:国外研究我党历史的一位记者,在实地考察了红四团沿着大渡河昼夜行军二百四十里的路线后说,这是不可能的,是杜撰的,这么短的时间,不可能走这么长的路,它超出了人类身体的极限。听了他的话,我们能说什么,时间地点,人物,电报都那么清楚地记载着,只能说他不理解,也不可能理解,这支为了自己的信念,为了自己的理想,不但能够超过自己身体极限,而且一定要取得胜利的军队。当然也有外国人崇拜长征,留恋长征,前美国*委员会主任布热津斯基,就曾带领家人,重走长征路。
“腊子口上降神兵,百丈悬崖当云梯”说到腊子口战斗,军史上曾有这样的记载:腊子口是一人当关,万夫莫开的天险,一条通往山上的小道,两边全是陡壁悬崖,只此一条路。红四团组织了数次进攻不利,伤亡很大。腊子口是通往甘南的唯一通道,腊子口打不过去,红军还要返回草地,前途未卜。军团长林彪来了,带着师长、团长察看地形,决定从悬崖上找到一条路,上去,绕到敌人侧后山顶,突袭。但是光溜溜的悬崖,怎么上的去,大家一筹莫展,此时一个苗族小战士,说我能上,我在家采药,用一根竹竿绑一个铁钩就能上去,找来了竹竿铁钩,又把战士们的绑腿编成绳子绑在他身上,他敏捷的攀到山顶,把绳子放下来,战士们抓住绳子爬上去-----取得了这次战斗的胜利。历史就是那样的偶然,如果没有这个小战士,如果红军过不了腊子口,如果红军退回到草地,中国*的前途------这个战士是为中国*立了大功 的人,然而他连姓名都没有留下,大家叫他“云贵川”他是长征中参军的,参军后走了三个省云南,贵州,四川------
“红旗飘,军号响,战马吼,歌声亮,铁流两万五千里,红军威名天下扬------”晚会结束了,警备区的领导上台接见演员,我还沉浸在哪万千思绪中。
是呀,以我现在的阅历,一般的事物是不会轻易打动我的,然而长征,长征精神,仍在时时打动着我的心。不是因为从小我是看着《红旗飘飘》长大的,也不是因为从军26年有军人情结,确实是经过*,经过改革开放,我越来越感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团体,每一个人都要有一种精神,而这应该就是长征精神。当人类社会进入二十一世纪的时候,美国时代生活出版社出了一本书《人类一千年》介绍了自公元1000年到2000年的一千年之间,世界发生的一百件重要事件,来自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科学领域的学者们共同认为,这些事件对人类文明产生了巨大影响。中国入选了三件,一是火器火药的发明,二是成吉思汗帝国,三是工农红军的长征。这足以说明长征已经突破了国家,阶级,*的界限,而长征精神更不仅是我们民族的财富,同样是人类精神的丰碑,是人类走向理想所必须的信念。长征是信念不朽的象征。
我喜欢《长征组歌》,我坚守长征精神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30 07:53
咦 你怎么也要这个啊 是不是你们音乐老师说的啊 我们是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