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06 13:30
共3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30 18:27
托尔斯泰的《复活》小说如果被简单的划分,可以分为客观再现型和主观表现型。《复活》属于前者,而我却更钟情于后者。因为如果我想了解一个国家某段历史时期的现实图景,我会去寻找相关的历史学,社会学,民俗学的资料,而这些资料会比文学作品更详细,更客观,更理性,绝无文学的想象与虚构。而以客观描写为主的作品,往往会因为后人所处的历史时间及环境的改变而失去阅读的兴趣,产生不了强烈的情感共鸣。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30 18:28
一个是被生活所迫沦落风尘的纯真女子,一个是迷失自我渴望平等的贵族。两个本该陌路的人碰撞在法庭,擦出了复活的火花。火光中喀秋莎找回了自尊,看到了最光明的人生道路——参加*;聂赫留朵夫找回了最初为农民谋幸福的梦想,把土地分给农民,跟喀秋莎一起接受真理之光的洗礼。两个人的纯真本性从此复活。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30 18:28
付费内容限时免费查看回答您好,我正在帮您查询相关的信息,马上回复您。复活》赏析
【作者介绍】
托尔斯泰(1828——1910) *作家。1328年9月出生在图拉省一个有名望的贵族世家。早年父母先后去世。童年和少年时代受过严格的贵族家庭教育。1844年进入喀山大学学习,受到法国启蒙思想的影响。1847年因不满学校教育,辍学回到家乡雅斯纳亚·波里亚纳。他在自己的庄园里试图改善农民处境,未获成功。1851年随长兄赴高加索,当了一名志愿兵,后又参加了克里米亚战争。托尔斯泰从50年代开始创作。早期作品主要有:自传体三部曲《童年·少年·青年》(1851—1857)、军事小说集《塞瓦斯托波尔故事》(1856)、中篇小说《一个地主的早晨》(1856),以及赴西欧旅行时写下的小说《琉森》(又译《卢塞恩》)(1857)等。60年代初,他的创作进入*,除完成中篇小说《哥萨克》(1853—1863)等作品外,还创作了史诗性的长篇巨著《战争与和平》(1866—1869)。70年代的主要作品是长篇小说《安娜·卡列尼娜》(1873—1877)。70年代末80年代初,他在长期精神探索的基础上,完成了世界观的激变,与本阶级决裂,转向宗法农民一边。这时他加强了对*制度的批判,但又进行“不以暴力抗恶”和“道德自我完善”的说教。80年代以后,托尔斯泰仍不断有杰作问世。1899年完成的长篇小说《复活》,可以说是作家一生思想和艺术探索的总结。此外发表的主要作品有:小说《伊凡·伊里奇之死》(1886)、《哈泽·穆拉特》(1904)、《舞会之后》(1911)、剧本《黑暗的势力》(1886)、《活尸》(1911)等。晚年的托尔斯泰始终为自己的思想情绪与农民有距离而深感痛苦,为自己的家庭生活与农民有巨大差距而十分不安。1910年11月10日离家出走,途中患肺炎,20日病逝于阿斯塔波沃车站。终年82岁。
【内容提要】
聂赫留道夫公爵是莫斯科地方*的陪审员。一次他参加审理两个旅店侍役假手一个妓女谋财害命的案件。不料,从妓女玛丝洛娃具有特色的眼神中认出原来她是他青年时代热恋过的卡秋莎。于是十年前的往事一幕幕展现在聂赫留道夫眼前:当时他还是一个大学生,暑期住在姑妈的庄园里写论文。他善良,热情,充满理想,热衷于西方进步思想,并爱上了姑妈家的养女兼婢女卡秋莎。他们一起玩耍谈天,感情纯洁无暇。三年后,聂赫留道夫大学毕业,进了近卫军团,路过姑妈庄园,再次见到了卡秋莎。在复活节的庄严气氛中,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