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律启蒙·一东》有什么含义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1 05:17
我来回答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8 04:30
《声律启蒙·一东》是《声律启蒙》中的第一章,是对于各种韵部的解释,用于诗歌押韵问题。
具体含义如下:
1、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平对仄,仄对平。仄仄对平平。)
(1)晚照:
①夕阳的余晖。
②月亮。
根据所对“晴空”,这里取第一种解释。
(2)需要看到颜色:
①晚照:夕阳西下的时候,天边呈现出来的那种绚丽的颜色。
②晴空:白天晴空的蓝色。
2、来鸿对去燕,宿鸟对鸣虫。(平平对仄仄,仄仄对平平。)
(1)来鸿—去燕:
①来—去;
②鸿:鸿雁。
③鸿—燕:都是候鸟。春天从南方飞回北方繁殖;秋天从北方飞往南方过冬。
④“来鸿去燕”:比喻行踪漂泊不定的人。
(2)宿鸟—鸣虫:
①宿鸟:回巢栖息的鸟;
②鸣虫:能鸣叫、发声的昆虫。鸣虫有白天叫的,也有晚上叫的,也有昼夜都叫的。我国传统三大鸣虫:蛐蛐、蝈蝈、油葫芦。在这里,根据所对的“宿鸟”,取晚上鸣叫的“鸣虫”。
也就是天黑了,鸟儿们都回巢栖息了,而鸣虫们却活动、鸣叫起来。
要能听到这种声音。因为宿鸟和鸣虫,突出了夜的静谧。
3、三尺剑,六钧弓,岭北对江东。(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对平平。)
(1)三尺剑:古代的剑,一般长约三尺。在《史记·汉高祖本纪》中,刘邦说:“吾以布衣提三尺剑取天下,此非天命乎?”
(2)六钧弓:钧是古代的重量单位。各个朝代的“钧”与今天的市斤的换算标准不一样,一钧大约30斤。六钧相当于180斤左右。六钧弓,是指弓的开合力,也就是指强弓。
在《左传·定公八年》中:定公侵齐,士皆坐列,曰:“颜高之弓六钧。”皆取传观之。——鲁定公入侵齐国,攻打阳州的城门,炫耀说:鲁国的一位武将颜高用六钧弓。大家都拿来传看。阳州人出城迎战,六钧弓无法施展,颜高就把别人的软弓抢过来准备射箭。这段故事内容有点多,我就不展开介绍了。
(3)岭北:山岭的北面。
(4)江东:江河的东面。虽然借着“项羽”的故事,我们对“江东”有了其他的理解,比如江东父老等,但是,在这里,只是泛指江河的东面。
扩展资料:
原文
《声律启蒙》: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来鸿对去燕,宿鸟对鸣虫。三尺剑,六钧弓,岭北对江东。人间清暑殿,天上广寒宫。两岸晓烟杨柳绿,一园春雨杏花红。两鬓风霜,途次早行之客;一蓑烟雨,溪边晚钓之翁。
沿对革,异对同,白叟对黄童。江风对海雾,牧子对渔翁。颜巷陋,阮途穷,冀北对辽东。池中濯足水,门外打头风。梁帝讲经同泰寺,汉皇置酒未央宫。尘虑萦心,懒抚七弦绿绮;霜华满鬓,羞看百炼青铜。
贫对富,塞对通,野叟对溪童。鬓皤对眉绿,齿皓对唇红。天浩浩,日融融,佩剑对弯弓。半溪流水绿,千树落花红。野渡燕穿杨柳雨,芳池鱼戏芰荷风。女子眉纤,额下现一弯新月;男儿气壮,胸中吐万丈长虹。
一东韵:
上平,一东,东同铜桐筒童僮瞳中衷忠虫终戎崇嵩弓躬宫融雄熊穹穷冯风枫丰充隆空公功工攻蒙笼聋珑洪红鸿虹丛翁聪通蓬烘潼胧砻峒螽梦讧冻忡酆恫总侗窿懵庞种盅芎倥艨绒葱匆骢
选自——平水韵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声律启蒙》一东
百度百科—一东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8 04:30
律诗一般只用平声韵,古体诗则可用仄声韵。诗韵如下:
上平声15韵:
一东,二冬,三江,四支,五微,六鱼,七虞,八齐,九佳,十灰,十一真,十二文,十三元,十四寒,十五删。
下平声15韵:
一先,二萧,三肴,四豪,五歌,六麻,七阳,八庚,九青,十蒸,十一尤,十二侵,十三覃,十四盐,十五咸。
上声29韵:
一董,二肿,三讲,四纸,五尾,六语,七麌(音语),八荠,九蟹,十贿,十一轸,十二吻,十三阮,十四旱,十五潸(音闪),十六铣,十七篠(音小),十八巧,十九皓,二十哿,二十一马,二十二养,二十三梗,二十四迥,二十五有,二十六寝,二十七感,二十八俭,二十九豏(音现)。
去声30韵:
一送,二宋,三绛,四寘(音制),五未,六御,七遇,八霁,九泰,十卦,十一队,十二震,十三问,十四愿(音愿),十五翰,十六谏,十七霰,十八啸,十九效,二十号,二十一个(音个),二十二祃(音骂),二十三漾,二十四敬,二十五径,二十六宥,二十七沁,二十八勘,二十九艳,三十陷。
入声17韵:
一屋,二沃,三觉,四质,五物,六月,七曷,八黠,九屑,十药,十一陌,十二锡,十三职,十四辑,十五合,十六枼(音叶),十七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如词韵:
第一部 平声:一东二冬通用,仄声:上声一董二肿、去声一送二宋通用
第二部 平声:三江七阳通用,仄声:上声三讲二十二养、去声三绛二十三漾通用
第三部 平声:四支五微八齐十灰[半]通用,仄声:上声四纸五尾八荠十贿[半]、去声四寘五未八霁九泰[半]十一队[半]通用
第四部 平声:六鱼七虞通用,仄声:上声六语七麌、去声六御七遇通用
第五部 平声:九佳(半)十灰(半)通用,仄声:上声九蟹十贿(半)、去声九泰(半)十卦(半)十一队(半)通用
第六部 平声:十一真十二文十三元(半)通用,仄声:上声十一轸十二吻十三阮(半)、去声十二震十三问十四愿(半)通用
第七部 平声:十三元(半)十四寒十五删一先通用,仄声:上声十三阮(半)十四旱十五潸十六铣、去声十四愿(半)十五翰十六谏十七霰通用
第八部 平声:二萧三肴四豪通用,仄声:上声十七篠十八巧十九皓、去声十八啸十九效二十号通用
第九部 平声:五歌[独用]仄声:上声二十哿、去声二十一个通用
第十部 平声:九佳(半)六麻通用,仄声:上声二十一马、去声十卦(半)二十二祃通用
第十一部 平声:八庚九青十蒸通用,仄声:上声二十三梗二十四迥、去声二十四敬二十五径通用
第十二部 平声:十一尤[独用],仄声:上声二十五有 去声二十六宥通用
第十三部 平声:十二侵[独用],仄声:上声二十六寝、去声二十七沁通用
第十四部 平声:十三覃十四盐十五咸通用,仄声:上声二十七感二十八俭二十九豏 去声二十八勘二十九艳三十陷通用
第十五部 入声:一屋二沃通用
第十六部 入声:三觉十药通用
第十七部 入声:四质十一陌十二锡十三职十四缉通用
第十八部 入声:五物六月七曷八黠九屑十六枼通用
第十九部 入声:十五合十七洽通用 一 东 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来鸿对去燕,宿鸟对鸣虫。三尺剑,六钧弓,岭北对江东。人间清暑殿,天上广寒宫。两岸晓烟杨柳绿,一园春雨杏花红。两鬓风霜,途次早行之客;一蓑烟雨,溪边晚钓之翁。
《声律启蒙·一东》有什么含义
(4)江东:江河的东面。虽然借着“项羽”的故事,我们对“江东”有了其他的理解,比如江东父老等,但是,在这里,只是泛指江河的东面。
一东的全部解释
一东是:很宏大,很磅礴,所以多是跟自然有关的事物。一东来自《声律启蒙》一东韵,是国学经典里重要的蒙学著作,作者车万育,其中全部都是对仗,是学习作诗的基础,而且句句用典。声律启蒙 【作者】车万育 【朝代】清朝 【原文节选】一东 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来鸿对去燕,宿鸟对鸣虫。三...
声律启蒙一东是什么意思?
《声律启蒙·一东》译文:云和雨相对,雪和风相对,晚上的夕阳和晴朗的天空相对。飞来的大雁和离去的燕子相对,回巢的鸟儿和低鸣的虫子相对。三尺长的剑,六钩重的弓,岭北和江东相对。人间有消夏的清暑殿。天上有凄冷的广寒宫。两岸晨雾弥漫。杨柳翠绿。一园春雨霏霏,杏花艳红。两鬓斑白。清晨就有急于...
《声律启蒙》·一东(原文及注释)
《声律启蒙》中的"一东"篇,以对仗的形式展现了汉语的韵律美。上联通过自然景象和历史典故,如"云雨雪风"、"三尺剑六钧弓"等,描绘了人间与天上的对比,以及英雄人物的传奇故事。例如,刘邦以三尺剑起事,颜高以六钧力拉弓,象征着力量与勇猛。清暑殿与广寒宫则象征着人间与仙境的对立,展示了诗人对...
声律启蒙中的一东,二冬等是什么意思
一东、二冬在《声律启蒙》中是指不同的韵部。在古代诗歌创作中,诗人会根据字的韵母相似性将汉字归类到不同的韵部中。为了便于学习和使用,每个韵部都会选取一个代表性的字来代表整个韵部,这就是所谓的“韵母代表字”。因此,我们有了“东韵”和“冬韵”这样的称呼。在《声律启蒙》这本书中,韵部被...
笠翁对韵中的一东是什么意思
一东,是韵部名称。《笠翁对韵》是清代的李渔仿照《声律启蒙》写的旨在作诗的韵书,因李渔的号为笠翁,因此叫《笠翁对韵》。《笠翁对韵》分上下两卷,每卷各有十五个章节,上卷的十五个章节分别为:一东 二冬 三江 四支 五微 六鱼 七虞 八齐 九佳 十灰 十一真 十二文 十三元 十四寒 十五删 ...
声律启蒙一东的意思 声律启蒙一东的含义
1、声律启蒙一东是律诗上平声15韵之一。2、上平15韵有一东、二冬、三江、四支、五微、六鱼、七雨、八气、九绝、十灰、十一真、十二文、十三元、十四寒、十五删。3、《声律启蒙》是一本训练儿童应对和掌握节奏与节奏的启蒙读物。按韵分类,包括天文、地理、花木、鸟兽、人、器等。
《声律启蒙》·一东(原文及注释)
在古典诗词的瑰宝中,《声律启蒙》·一东犹如一幅幅生动的画卷,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巧妙对仗。云朵与雨滴,象征着天地间的交融,晚照与晴空,如同日暮与黎明的交替,揭示了四季轮回的韵律。飞来的鸿雁与离去的燕子,宿鸟的鸣叫与虫儿的低吟,构成了一幅生动的生态图景。汉高祖刘邦的三尺剑,承载着他的...
一东笠翁对韵解释
一东笠翁对韵解释是:“一”是序号,“东”是指其韵部。《笠翁对韵》是明末清初文学家李渔创作的文集,大约成书于明末清初。《笠翁对韵》是一本关于声律启蒙的蒙学读物,全书按韵分编,包罗天文、地理、花木、鸟兽、人物、器物等的虚实应对;也从音律上教授了对一、二、三、五、七乃至十一字对的...
声律启蒙中的一东,二冬等是什么意思
你好,一东,二冬指的是韵部。在诗韵中,把汉字通过韵分为一些韵部,又在这些韵部里边找出一个常见字来代指这个韵部,这就是为什么有“东韵”“冬韵”这些说法的原因。此外,又将这些韵部按照一定的顺序来排序,在韵部名称前面添上数字,就成了韵书及《声律启蒙》这些蒙学书籍里边“一东”“二冬”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