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05 17:04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7 19:45
“赧”读音为:【nǎn】
释义如下:
(形声。从赤,( fú)声。脸红,故从赤。本义:因惭愧而脸红)。
同本义
大赧而归,填恨低首。——柳宗元《乞巧文》。
鬼即赧愧而退。——刘义庆《幽明录》。
自为乳儿,长者加以金银华美之服,辄羞赧弃去之。——宋· 司马光《训俭示康》。
又如:赧颜(羞惭脸红;惭愧);赧愧(羞惭)。
忧惧
夫子践位则退,自退则敬,否则赧。——《国语·楚语》。
组词:
赧然 [ nǎn rán ]
形容难为情的样子,羞愧的样子。
羞赧 [ xiū nǎn ]
羞愧得脸红。形容非常羞愧。 唐 刘知几 《史通·暗惑》:“彼草莱稚子,龆龀童儿,非唯羞赧不见,亦自惊惶失据。”《三国演义》第七十回:“ 张郃 羞赧而退。” 罗广斌 杨益言 《红岩》第二章:“此刻那青年仿佛有些羞赧,低着头悄悄看书。”
赧颜 [ nǎn yán ]
羞惭脸红;惭愧。 明 沉受先 《三元记·秉操》:“正气漫漫冲斗牛,教我赧颜红颊目含羞。” 清 孔尚任 《桃花扇·却奁》:“如今又去帮衬别家,好不赧颜。”《文明小史》第十四回:“这位 孟老夫子 自觉赧颜,不到年底,先自辞馆。”
愧赧 [ kuì nǎn ]
羞愧脸红。
造句:
夫子践位则退,自退则敬,否则赧。
大赧而归,填恨低首。
鬼即赧愧而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