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4-22 21:52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4-25 00:42
创新药物时代的突破:多肽偶联药物(PDC)
传统的化疗药物如紫杉醇和多柔比星虽然功效显著,但副作用不容忽视。历史的车轮回溯至1913年,“生物导弹”的设想预示着定向治疗的曙光。2000年,抗体偶联药物(ADC)的诞生实现了这一设想,然而成本高昂和系统毒性等问题依然存在。如今,PDC的出现,由归巢肽、连接子和载荷药物构成的新一代药物,以其高亲和性、定向递送和成本优势,正逐步解决ADC的局限。
PDC的payload种类繁多,涵盖了化疗药物、放射性核素和蛋白等,且其分子量轻巧,使得生产成本降低。独特的结构和静脉注射方式,使其能精准地作用于靶点。然而,PDC在体内的稳定性与半衰期相对较短,是亟待改进的关键领域。PDC的体内代谢途径分为三个主要部分:特异性消除途径(*D),非特异性代谢,以及免疫原性影响。
精细代谢机制
排泄方面,PDC的快速肾脏清除是个挑战,需要提高其稳定性和延长半衰期以实现更持久的疗效。DMPK(药代动力学与药效学)评价在早期研究中起着关键作用,通过啮齿类动物模型评估药物稳定性、代谢产物和毒性。
临床评估的新阶段
体内外模型被用于评估payload的释放情况,同时监控PDC及其payload的血药浓度,还需考虑抗体介导的清除效应(ADA)。血浆蛋白结合的特性要求特殊的分析方法,药明康德的DMPK平台为此提供了解决方案。免疫原性分析也是至关重要的,药明康德的MSD平台能测定PDC的免疫原性,遵循蛋白免疫原性原则。
Met ID(代谢产物鉴定)通过多种体内外模型,如肝S9和溶酶体,深入研究PDC的内吞和payload释放过程。技术进步与临床前景的结合,使得PDC展现出广阔的应用潜力。然而,组织特异性、口服给药性以及payload毒性等问题仍需不断优化。药明康德DMPK团队的贡献为这个领域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他们的研究为未来的药物开发带来了新的希望。更多详细信息,参考相关研究文献。
注:本文由程起干、马利萍、金晶撰写,方健、钱卉娟编辑,倪德伟设计,由药明康德DMPK团队提供。转发时请遵守许可,禁止未经授权的平台转发。关注@药明康德DMPK,获取更多深度内容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