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文章1 问答文章501 问答文章1001 问答文章1501 问答文章2001 问答文章2501 问答文章3001 问答文章3501 问答文章4001 问答文章4501 问答文章5001 问答文章5501 问答文章6001 问答文章6501 问答文章7001 问答文章7501 问答文章8001 问答文章8501 问答文章9001 问答文章9501
你好,欢迎来到懂视!登录注册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三分天下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06 04:33

我来回答

3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8 17:53

发一点旧帖给你,挑着用吧~
==============
“矛 盾”的曹操?从“矛盾”看曹操一生

序:
南飞许久未发帖(自罚三杯先),见论坛人气依旧,众多前辈高人相继发招,南飞窃喜之。 近日见三味兄、三国兄相继谈到曹操,南飞更是手痒不已。大作拜读已久,今日要好好掐一掐。还望大家不吝赐教。

正文:
曹操是南飞最喜欢的三国人以及游戏人,南飞对孟德生平的兴趣和思考从来就没停止过。南飞不认为他的性格,尤其是精神,有什么矛盾的地方——只不过难以描述。当然,曹操的性格不能一语道尽,简单的说,曹操是一个心系天下,思维迅捷而有决断,个性直率外化,文化底蕴深厚的天才军事家。好像没什么缺点是不是?其实南飞这几个字概括的是曹操的性格“特点”,讨论曹操的性格必须联系曹操一生的经历。世事无常,最大的优点在另一个场合下便是致命的缺点。

令世人最不解的是:三国屠城杀降最多的人是曹操,对民众疾苦世态悲凉认识最深,实际工作做得最多的人也是曹操。尊曹贬曹的观点就此展开针锋相对的辩论。曹操人格*?南飞认为,半生戎马的曹操是诗人的躯体里裹着一颗*家的雄心,而不是相反。

曹操是一个传统观念很重的人,同时也是一个性格奔放言出必践的人,这一点在他年轻时*观还比较模糊的时候特别明显。曹操徐州屠城之举,是如今最受人诟骂的事情。客观看待这件事,曹操的所作所为实属必然。曹操的文化底蕴很深,熟读历史兵书,传统观不可能不重,中国最根本的传统是什么?是孝,百道孝为先。更何况曹操的性格如此干脆直接。但这并不是曹操屠城的根本原因。曹操是一个*家,虽然当时还比较理想化,相当意气用事,但绝不可能因私愤作出这种无甚意义的事——如果没有内因的话。在曹操所处的时代,屠城杀降,还是一种军事传统——屠城的好处只需想想宽宏的光武所创下的业绩就行了。一个存在千年的行为决不会一无是处。(本文限于题目点到为止)曹操早年做事深受传统和性格的影响,感性成分重,经常在考虑很不周全的时候就付诸行动——是不是和三国第一武将很像。这点在他孤军追击董卓一事中充分表现出来。当时的曹操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汉臣”。

然而,就在徐州之屠如火如荼的时候,曹操后院起火。几乎所有旧日的朋友都背叛了他,转去迎接一个似乎比他温和的武夫——只有荀彧支撑着三城为他保留了最后的一块根据地。这次变故对曹操的震击非常大,曹操定会仔细的反复的思考这件事的缘由,从此诗人将让位于*家。此事最大的影响是:曹操对自己不太自信能控制的人绝不宽宏大度,他也不再无条件的信任别人,相信感情——这和他果决的性格是一脉相承的;遇到这种事情孟德会痛下狠手。吕温侯最后便是这样被杀掉的,荀文若也是这样无声的逝去。曹操军数十年没有出一个韩信白起,甚至没有出现一个周瑜、关羽的根源——直到曹操迟暮之年才出现一个夏侯渊——也是在此时埋下种子。

如果说兖州之叛给曹操称霸天下的*家之路埋下种子,那么,*威望的日渐丧失和诸侯争霸的越演越烈则是强力的催化剂。心系天下的曹孟德不会去做一个沉默人。

但是,二三十年的诗人生活留下的感性烙印不会在毫无痕迹的抹掉。曹操深知自己考虑不周的祸害(而且下判断太快)——一人之智必然如此——所以曹操在重要问题上总会犹豫,而咨询部下谋臣的意见。人们只见曹操在官渡鏖战时的犹豫,在关羽围樊时的慌乱,却常常忽略孟德决战乌巢时的果决,和驻兵摩坡的坚定。曹操一旦下定决心,就会义无反顾地执行到底。曹操能够纳谏如流,根本原因在于他清楚自己的缺陷。曹孟德相信旗下某士团的智慧,更相信自己的执行力。

在某一个局部时期,无论是具体战争还是局部战略,曹操这些性格特点都是无比巨大的优势。这使曹操军具有其他集团无法比拟的决策力和执行力,曹操能在中原四战之地刀口*血,最终生存下来称霸天下,和他的“神武”密不可分。但长远看来,曹操终其一生不能一统天下的根源也在这里。

天下大势,十分之七为曹所据,几乎每一寸土地都是曹操亲征打下来的,从战绩上来说举世无匹——韩信徐达不能及也。但是,曹操不是韩徐。他不是鹰犬,他是一个未加冕的帝王,这种伟大的战绩恰恰铸成了曹操的悲哀。*有句话:大权抓牢,小权放掉。简明扼要的指出了一个君王应做的事。曹操虽然不像诸葛亮那样事必躬亲,但他抓住的权力也太多了。一人之智解决不了局部问题,更解决不了全局问题。这一点直到孟德拿下汉中才认识到,多年无休止的征战,自己终于也到了英雄迟暮之年,终于也到了心力交疲的地步。曹操没有抓住战机下西川是一个战略错误;但是即使曹操下西川,也未必能比张郃夏侯渊做得更好。老骥伏枥,天命难为啊!刘晔虽然在第一时间看到了战机,却没有在第一时间注意到曹操的疲老——这和曹操正好相反。

曹操留守汉中的班底很强,尽皆虎臣名将,只可惜无一人当得起统帅重任。惜曹子丹,司马仲达尚未成名啊——!而他们的对手,却是全盛期的蜀国。曹操既不能放心让曹丕治理邺,又担心曹仁、夏侯敦守卫的南线,对西线夏侯渊也不能提供源源不断的支援,什么都不放心,如何能发挥众人之力一统天下?疆未定而人先老也。

曹操的另一大缺点是容易骄傲轻敌,对于人主来说这也是一大忌。其实这分析起来一点也不奇怪,事实上,曹操一生如此俭省倒是表现出很大的克制。曹操也是一个人,一个人取得如此大的功绩,不滋生骄傲使非常困难的,更何况他身上还流淌在诗人奔放的血。名将大多飞扬跋扈,正是战功太多,太有成就感了。曹操集军事大权于一生,在这里摔的跤子更多。以曹操的聪明,不知反思过多少次。曹操虽说是开国之君,又深明民众疾苦,但曹操的生活相比孙刘显然太过节俭,而家资居然不及曹洪。

如无高度集权的则曹军不可能在河南生存下来,而高度集中军权则是夺取天下的一大障碍。在通讯不发达的古代,君王能力再强也要把权力分散给下属,不劳神,不专功,才能随时保持对大局的清醒认识和把握。“吾任天下之智力,以道御之,无所不可。”天下智力岂一人能任之!

成也曹孟德,败也魏武帝。前载功过事,留与君王思。

再论曹操

序:
在三国龙潭和一个网友掐架的回帖。算是对上一帖的补充吧。

正文:
在南飞心中曹操是三国第一人,两年以前的岁月里甚至还挂着神圣的光环。南飞绝不怀疑他的能力,曹操的能力已经被陈寿夸大了,南飞更想探究曹操不能一统天下的原因——作为一个有血有肉的人不能登上至尊高峰的原因。确实,曹操统一天下的难度很大,三国时代英雄辈出;曹操起家的河南地区又是最不利于发展的四战之地。曹操完成了一个奇迹:起家河南称霸天下——直到近代才又出了一个吴佩孚可以望其项背。但曹操为何没能一统天下?显然,除了客观原因,还有主观原因。至于哪个更重要,南飞觉得无关紧要。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曹操的这些“特点”,一些是先天的,一些是他完成第一个奇迹所必需的。后世之所以没有出现第二个曹操,正是因为天赋难得。

狂风兄说到血统问题,南飞也赞同。曹操是一个非常重血源亲情的人,徐州之屠充分表现了这一点,夏侯敦以伏波将军之职便可节制为居左将军的张于等人,也反映出这一点。但是,南飞并不认为夏侯家和曹家就是饭桶。他们的能力可能比不上五子,但绝不逊于其他将领——包括蜀吴。以曹操识人之明,行事之谨慎,会把国家大事托付给几个抗不住重任的亲属吗?而任命他们那么多年居然没出什么问题?(夏侯渊的就不说了,张徐不也在吗,换谁都一样)蜀吴的边将岂不也是庸才?

大家都知道司马氏的江山是怎么得来的,也知道司马家赫赫有名的文化高压,而曹爽夏侯尚伏诛,夏侯霸叛逃各更是明明白白的事实。那么,为什么却要完完整整的相信在那种环境下写出的《三国志》呢?作者在上面的不成文规定下,对“黑角”任务进行处理,隐善扬恶泼脏水,是理所当然的。远的不说,时至今日,海峡彼岸的奠基人不也被冠上种种不堪吗?读古知今,反过来也是如此。南飞不会因此否定《三国志》,但不会对那些明显不合理的地方得出一个肯定的结论,保留而已。

韩信不是没野心,刘邦给他的东西已经很多了,操纵他的手段又很高明,他不想冒天下之大不韪当皇帝。徐达也是,只不过没有他跋扈而已。这两个人的战略眼光决不差,差焉能平定大半江山。只不过他们俩都没有*家的狠心和无耻,他们以为统治者还有良心剩下来。曹操却是不够无耻,否则冒一点险培养一个鹰犬又怎样——他在世的时候他们还敢反吗?大不了学刘邦天下打定之后杀掉。而曹操没有这样做,所有跟随他打天下的旧部只有荀彧不得善终(文若跟孟德莸原则上的分歧,死只是时间问题。这个比较复杂,就不在本帖讨论了,详见老牛的帖子),其他人均封侯立万。相比孙刘如何?千古帝王几人能如此?

大凡是能做统帅的人物,很少是品行端庄的,因为他们的成就实在太大了,才华又如此出众;人的本性如此。成大事者必须具有超群的驾驭能力。汉高之用淮阴,*之用东总,而成大业,韩林岂等闲之辈?伟人因此而伟大。曹操经历兖州之叛心里留下一个死结,眼里掺不得沙子。孟德甚至担心手下亲信之人久握大权其心会变——事实上也会,99.99%的人都会被权力腐蚀,倒不是空穴来风。这一点孟德直到垂暮之年才醒悟,可惜已经来不及了。以曹丕之能,曹睿之寿尚且能拔司马于忽微,曹操岂会不知?假如司马年龄再大一些,早死十五年,不就淹没黄土了吗?曹操生前的中原怎么可能没有这种超世之才?曹不愿用而已。

曹操的悲剧是时代的悲剧,没有人应该负主要责任。要怪,也只能怪他起家中原,人性未尽灭吧。

由假设“如果曹丕将废帝送给了刘备”想到曹操的性格

序:南飞整理过后,自成一帖,飞飞帮南飞加精啊~~

《煮酒侃三国》之:汉献帝的悲剧人生”一文中曾经提到:“(公元220年)汉献帝刘协终于还是在曹丕的*迫下于当年10月禅位于曹丕。不过,曹丕倒也象其父曹操一样,没有加害刘协,封其为山阳公,允许他在其封地使用汉天子礼乐,建汉宗庙以奉汉祀。随着汉献帝刘协的退位,在中国统治了近二百年的东汉王朝也随之结束了。”后来有一位叫做“长江2004”的网友提了一个问题,十分新颖:“曹丕应该将废帝刘协送到成都,看看自称光复汉室的刘备怎么办?”

这个问题虽然说有点离奇,但也非常的有趣。在这里不妨请各位网友来个架空历史,设想一下,那种答案比较符合刘备的性格呢?

南飞以为这是一部好棋,只可惜子恒刚上去,还嫩。此举既可以看出自己旗下还有哪些残汉顽固拥护者,更可以借此洗牌,树立自己的统治核心。及早巩固实力更是为伐吴或者伐蜀做准备。孙刘翻脸天下必有大变,动作越快时机把握越好。

既然要出送,当然要选最佳时期送出去。曹丕称帝之后刘备称帝只是迟早的事,(万一他不称帝……那不是最好吗?)送出献帝的最佳时机,就是在刘备刚刚宣布称帝的时候。先把山阳公(献帝)拖过来骂一顿——当然要搞得天下尽知——顺便把他的封地爵位也夺了,然后摆出一副既往不咎的姿态,让他出使蜀国去劝降刘备,这样也是名正言顺的。

刘备嘛,估计翻脸不认人,把祖宗抬出来大骂献帝失节。然后假意杀之,不过在群臣劝说之将其下狱或者软禁。献帝从此彻底成为囚犯,刘备趁此称帝。当然,威信和号召力肯定要受影响的。

如果曹丕有这个魄力和远见,伐吴早成功了。其实曹丕对自家骨肉蛮有感情的,曹植曹彰都没有杀掉,软禁而已——帝王不得不如此。野史传说他*死张绣就是因为痛感曹昂之死,*曹植赋诗也没有做绝,可见曹丕还是颇重感情的。南飞以为他没把献帝怎样也是看在他妹妹嫁给献帝的份上。虽然如此,子恒还是背了不少骂名呀。

其实这手棋曹操早就可以出了。刘备据荆州的时候就是绝好时机,此举可以大大增加刘备取西川的阻力,从而给自己争取夺天下的时间和战机。可是曹操没有这么做。为什么呢?南飞以为曹操帐下那么多才俊之士,不可能没人注意到拥护献帝的副作用,不可能没有人想到这个问题的解决办法。为什么曹操没有执行,南飞以为关键在于曹操本人的残汉情结,在于曹操本就不屑做这种事情,在于曹操不愿离开战场,去当一个坐镇*日理朝政的皇帝。曹操虽然是一个铁血*家,但他同时也是一个真正的诗人,是一个将天下百姓而不是一己之私放在心里的诗人。“汉征西将军”不是一句托辞,而是曹孟德从儿时起一直梦寐以求的理想,曹操怎么甘愿离开沙场呢?

荀文若是什么人?一个仕官不久就看出袁绍不能成事而毅然离开的佐世奇才。他为什么会跟随曹操?为什么后来明知道曹操不是一心振兴汉朝还不离去?为什么以文若之智会以身犯险,送掉性命?为什么曹操一定要狠心杀掉这个对他有救命之恩的第一功臣而又厚待他的后人?这都是为什么?

文若知道只有曹操可以维持汉朝,也知道曹操和残汉之间不可避免、不断扩大的裂痕。但他一生的*理念是匡扶汉朝,他不会背叛。但他也不愿意背叛曹操,背叛曹操的事业,为一己私欲而置天下苍生于不顾。所以他用自己的鲜血换来曹操一生不僭越。文若之死,死得其所。呜呼,哀哉!痛哉!

曹操本人也有浓厚的残汉情结,否则也不能让文若终身为之效力,至死不悔。虽然经历了众多变迁,当年那个一心救民水火、匡扶汉室的热血青年不再冲动,但那热血却还没有完全冷却。因为曹操是一个真正的诗人,他诗人的气质并不比*光采少多少。横槊赋诗,战场饮酒的日子,是孟德少年时的迷梦,是他日后珍视的宝物;而登上帝位之后,这些惬意都不再有了。诗人的自由,也是曹操所珍视的东西。这也是他喜爱曹彰曹植的原因,他们继承了曹操一生的宝物,而且比他自己走得更远更洒脱。而夭折的仓舒,则继承了曹操最美好的回忆——他自己也是——仓舒之死,曹操痛不欲生,他埋葬的岂止是爱儿!但王位只能传给子恒,虽然丕有种种不足,但却只有他是集大成者,只有他具有帝王的素质。

曹操白手起家,没有李渊柴荣辈的羽翼提携,又不如汉高洪武之流氓心狠,偏偏身体里还奔流着诗人热情的血液,南征北战四十年而不能一统天下,岂非天理必然?!然,天理何在?难道非要牺牲掉人类最后一点天性和理想,只留下赤裸裸的利益和权势才能登级天下吗?这皇帝不做也罢。

世间皆道皇帝好,

一朝君临噩梦始。

万古睿智唯曹公,

一代枭雄不称帝。

身后纵有万代骂,

但使生前事称意。

邺外荒冢七十二,

功过何畏后人评?

由拥立献帝想到

序:在龙潭答一个网友对南飞分析曹操送不送献帝的置疑。南飞的第一点其实是回答论坛各位的。为什么先贴那边呢?没办法,起点的服务器比较爽,南飞搞过来比较方便,各位减谅了。最后一句,热烈欢迎前野兄王者归来。不过嘛~~南飞是不怕舌战群雄的~~~

第一点。献帝对曹操和刘备的价值和副作用。万事万物都是有利有弊的,没有绝对的东西,迎献帝也不例外。挟天子以令诸侯、扛大旗一聚天下英雄,是其好处;被对手指责为奸臣篡权,皇帝随时准备反戈一击,是其坏处。这两点都是无法割裂的,要“挟天子”就必然要专权,而专权必然授人以谴责之柄。早在西汉“七王之乱”时,南方诸王就提出了“诛晁错清君侧”的反叛口号来争取人心,三国诸才俊会不知么?这一招后来屡试不爽,安史之乱、朱棣造反打的都是这个旗号。君以为平时对朝政所知不多百姓将何适何从?前者迎合了百姓“皇帝总是正确”的忠君思想,后者利用了“皇帝不会错,都是下面有问题”的奸臣乱国思想。所以民间有民间的智慧:都有理,谁打赢真理在谁那边。

古时候家族和国家是统一的,一个家族里面族长最强。如果有人比族长更强呢?那就看谁笑到最后吧,反正谁上去都是管我们。国家大事一个道理,谁是正统不要紧,只要有人领导就行了。所以中国那么多年来百姓对国家兴亡就不关心。民族自豪感,国家荣誉感这些东西都是舶来品。以前老百姓心中只有一个正统,其他的国家都是藩属,景仰中国这个文化中心的。没有平等的比较,也就没有国家自豪感存在的必要性。平民百姓关心的只是自己的实际利益,比如能不能分到田之类的。至于正统的*感召力,族长的话当然要听,他做事肯定是为大家好。而且老百姓不喜欢把事情想得很复杂,也无法理解那么复杂的东西,他们习惯于把事物简单化。天下大乱就是因为有一个魔王,生活越苦这个魔王的力量越大。而这个魔王是谁呢?族长说是谁就是谁。当然,全国各地的族长显然政见不同,而且不会固执的坚持某些无意义的信念,而让其他家族或者官府有机可趁,夺走自己的全部。

古人的智慧不比现代人少,各个阶层的人群都知道怎样维护自己的最大权益。

好了,阐述清了这个关系,再回到原来的问题上面来。曹操迎立献帝的确有其好处,但仅限于自己还不很强的时候。这时才需要献帝这面旗的号召力,而由于自身还比较困难,献帝不会有那么多幻想,诸侯也不会视自己为眼中钉。此时是利大于弊。而曹操吞并袁绍之后,威望已经上升到顶点,各种弊端都涌上来了。所谓“功高震主、天无二日”,于理曹操应该就此改朝换代了,此举恰恰是顺应了民众认识的。更何况天子在曹操迎取时本是威严丧尽,袁绍阵营就是因此不愿意花这个本钱做这件有风险的买卖;汉天子的威仪是他重塑起来的,他完全有力量废了它。而曹操没有这么做,这就让大家不理解了,所以老曹被骂了千年之久,却很少有人骂曹丕,篡了晋的刘裕还广为称颂。老百姓会想:该做而不做肯定是不能做,既然还是汉家天下——老百姓不喜欢分析复杂问题的说,你这不伦不类的东西就只能是奸臣,尽做坏事。

老留着汉帝不妥,那么送出去如何?

既然考虑送,必然要考虑送的最佳时机。赤壁受挫丢了荆州正是最佳的时机。当时孙刘关系最亲密,自己却大败威望受损。用什么办法可以解决这两个问题呢?送出献帝正是一石二鸟的好棋。先受汉禅,然后令汉帝为使者去劝降刘备。

刘备当时刚借了80%荆州(如有疑问南飞有专文分析这个问题),还处于依附孙权的状态,汉帝过来他怎么敢接?孙老板会视而不见么?袁绍当初没有迎立献帝,后来看到曹操得了实惠便眼红到恼羞成怒了,吓得曹操赶紧上奏封他一个大将军。曹袁之间的实力差距绝对小于孙刘之间,亲密程度又不及,而且这些事情孙权都经历过,他会怎么想?怎么做?刘备能怎么做?答案已经很明显了,相信不用南飞明说。如此孙刘联盟表面上更紧密了,实际上则是加速了内部*。长远来看很有价值,因为此时汉朝的威信已经扫地,重建成本更大,而天下旧汉遗民遗臣已经所剩无几。以曹操对刘备的了解,相信孙刘反目亦在其意料之中,否则他也不会终其一生不再对荆州用兵。因为打荆州孙刘都痛,出濡须口却只有孙权痛。

而这一步棋曹操也没有走。

不取而代之不妥,又不愿送出去,如果这两点利大于弊都已经明确了,那么剩下的分析再不可思议也是正确的。这便是南飞在主贴里的解释,也是南飞对曹操的认识。

第二点,屠城问题。南飞一年前写过一帖专门讨论这个问题,要看的话南飞就贴出来。简单提示一下,道德观是时代变化而变化的,以前奉为典范的忠君死节,现在被笑为“封建愚忠”;屠城也是一样,对这一点的批判是逐步树立起来的,也是文明发展的一个指标。

第三点,白手起家问题。三呱兄只看到曹操的家世显赫,却没注意到曹操属于阉党之后。对于经历过两次党锢之祸的名门世家,比如孔融家,边让家,司马家来说,他们打心底看不起阉党之后。汉末段平羌立下不世大功、天下瞩目,只因投靠宦官,尚且为人所不齿,更何况当时没有任何功勋可言的权宦子孙曹孟德!从出身来说,并不比刘备更有优势。

实际上刘备的日子过得并不差,要不怎么哪能有“美衣服,好狗马”的兴趣?哪有能力师从卢植这种海内硕儒学习?用今天的话来说,刘备就是一个身着奈克,手提苹果(相信大家的想象力哈),怀揣诺基亚,每期《*》必定阅,在哈佛念书的人。这种人会没钱没势?刘备可能落魄过一段时间,但很快就走出困境了。

而且曹操为讨伐董卓时的冲动付出了沉重的代价,要不是袁绍张邈的帮助恐怕活不出来;公孙瓒对刘备的帮助有这么大吗?兖州迎立了曹操,徐州迎立了刘备。恰恰两人都遇到后方反叛,但荀彧程昱为曹操保住了三城;但刘备手下却没有一个人帮他守住一寸土地,搞得走投无路饿死无数。好在吕布收留了他——这两家伙一个比一个脸皮厚。两人的创业阶段的经历很有些相似之处,而结果差异这么大。这只能说明曹操比刘备更有能力。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8 17:54

是弊大于利。
1、经常打仗,破坏生产力。
2、先进技术得不到及时传播。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8 17:54

各有利弊
它可以相对保持稳定社会,两方的战争必然引起第三方的波动
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
E-MAIL:11247931@qq.com
踏板摩托车没电了启动技巧 我经常睡觉时梦遗 情人节创意标语 酒店与情人节的宣传标语 为什么热敏电阻有对温度高度敏感的特性? 如何用安卓手机给电脑当摄像头用 用手机充当电脑摄像头的方法怎样用手机与电脑连接充当摄像头 EXCEL表格无法运行宏怎么解决呢 昂科威发动机舱盖电路对蓄电池短路怎么解决,仪表提示检修车辆,发动机报... 黑龙江康辉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怎么样? 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说的那首诗是啥? "应当把荣誉当作你最高的人格的标志"这句话怎么理解?把荣誉看得太高岂不是虚荣心太强了? 孙权劝学中“岂”的意思 没有三分三,岂敢上梁山是什么意思 皇帝万万岁,小人日日醉!你老子不怕,你老子一条裤子一根绳,皇帝看见让三分。是什么意思呀 ...礼让三分;人再犯我,斩草除根。 这个是什么意思? 你牛逼老板还让你三分。这句话什么意思 一直都没尽最大额度用花呗,为什么还会大幅度提额? 行车灯没解码对车使用有影响吗? 在开关电源中MOS管源极对地的那个电阻怎么算啊 ? 谢谢各位! 2010年9月份的广西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会出什么电源题啊!急!急! 电子技术? 能用电子负载接笔记本电池完全放电以校准电池吗 m9717是什么三极管?参数是多么? QQ炫舞游戏中怎么隐藏 芯片之谜 QQ炫舞如何隐藏人物 可编程电子负载能否测试开关电源的功率 怎么用电子负载测试LED驱动电源? 电子负载与单片机怎么实现串口通信 这首诗什么意思啊?求翻译,急...... 物流责任险的保险条款 什么是物流责任保险,物流责任险不赔的情况有 作为一个小学生应该怎样学习? Oracle 10g 安装好后怎么进去写sql代码 网红直播间喝农药身亡,知情者称直播时被怂恿喝下,谁来为她的死担责? 想知道湖南卫视的网上直播地址 除了华龙家园湖南卫视在线直播还有不卡的地址呢?求呐? 杨紫湖南卫视跨年后台直播挑战30秒不眨眼,怎么做到的? 湖南娱乐频道直播地址谁告诉我啊 求@湖南卫视给力2011跨年演唱会直播芒果tv|给力2011湖南卫视跨年演唱会2010-2011直播视频 快乐男声7进6直播地址 湖南卫视快乐男声6进5直播电视台? 人言未必说尽,听话只听三分隔壁岂无耳,窗外岂无人是什么意思? 《三国演义》第十三回“倘司马知之,必遭其害。”啥意思啊? 皆世之所弃也,虽推以与人,人且不取,岂得强之乎?是什么意思 上海地区外地人,纯白户只有身份证可以借贷吗? 纯白户能贷款吗。支付宝没有。信用卡也没有。只有身份证和电话号码 18k白金的成分 18k铂金是什么? 18k金和铂金有什么区别,除了价格上的
  • 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