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06 03:26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9 14:39
看看上面的欧亚*地形图,红圈是几大文明发源地,箭头是可能遭受的攻击方向。
可以看到,中国因为地处亚欧*最东端,西面有青藏高原,东南有大海相隔,仅会收到来自北方游牧民族的威胁,而且距离中东和欧洲时而崛起的大帝国距离遥远,所受威胁是最小的。
跟中国同样有地形优势的是印度,地处南亚次*,仅会受到西北方向的进攻,但是由于距离中东和欧洲较近,经常受到大帝国扩张的威胁。事实上,无论是亚历山大帝国,蒙古帝国和突厥人都曾攻击印度并取胜。
古巴比伦及其后续的中东帝国实在是吃了地形的大亏,无论是欧洲的马其顿、罗马,还是附近的波斯,亦或是蒙古、突厥,只要是大帝国的崛起就必然吞并新月沃土,谁叫你是世界中心呢。
埃及其实也无险可守,地中海在战时基本可当做内湖或者大平原看待,从西奈半岛也可以长驱直入。
欧洲作为一整块大平原,除了面对中东大帝国的直接攻击外,还要抵御来自北方的异族,维京人和日耳曼人的*扰,更何况这地方自己就不安生,没事就十字军东征消灭异教徒。
正是靠着地缘优势,中国躲过了绝大多数世界性帝国的崛起,其中包括亚述、亚历山大、波斯、罗马、突厥等等。
————————————————补充——————————————————
很多人觉得上面写的虎头蛇尾的,确实是当初写的时候写着写着太累了,下面接着补充一下。如果说地理优势是主因和客观因素的话,华夏族历朝历代的人口优势+统一国体 无疑是抵御外族侵略的主观因素,否则怎么解释印度在得天独厚地缘优势下的孱弱呢?
数据来源于琼斯的《世界历史人口图集》和胡焕庸的《中国人口史》,单位为万人。
上表简单列举了世界历史上各主要国家的人口对比情况,可以看出只要是统一的时代,中国人口均可达第二大人口大国的两倍。就连大家印象中近乎无敌的罗马帝国,人口也相差汉朝2000万。在冷兵器时代,人口就象征着战斗力,春秋战国时期动辄投入十万人以上的战争,在欧洲战场上基本上是百年一遇了。因此华夏族自然有资本连续抗击外来侵略,再加上北方平坦的平原环境以及秦朝时代就建立的发达交通网,使得这个帝国大一统的时期完全超过*的时期。因此外族往往只能垂涎皇城的繁华而不得。更有汉唐时期直捣游牧民族王庭的显赫战绩,农耕民族击败游牧民族直至首都,这是人类史上都少有的战例。
再说回人口的事情,很多人说崖山之后无中国 明朝之后无华夏,元与清无疑打断了汉族的政权,但我认为中华的文化却大部未受影响。最大的原因也是人口的问题,蒙古与满清刚入关时都不到200万人,如何统治人口过4000万的汉人?不接受中国文化还有其他的选择吗?从两个政权的结局也可看出,蒙古坚定种族隔离与分级*,不到100年即被驱逐,而全盘汉化的满清若不是国外的坚船利炮,大有延续300年以上,创造历朝历代寿命记录的趋势。
我们再谈印度,这是中华民族之外文化延续性最好的国家,同样的原因,人多,地理位置不易受攻击,但是,这个地方*是常态,统一是暂态,只有阿育王的孔雀王朝可以真正称得上是大帝国。其种姓制度的民族根源也导致这个文化对于家族的认同远远大于对国家的认同。印度传统文化的丧失其实是西方殖民的那300年,不统一的国家使得西方国家轻易利用帮派之间的罅隙完全征服印度,我们回首看国内的时候,即使在最孱弱的1840-1949年间,国人也没有完全屈服于西方国家,而又由于文化中对国家忠孝的基因,即使李鸿章、袁世凯、张作霖等人也能够以民族大义为基本尽量博取民族利益,这点在印度是完全不可想象的,因为他们只有家,没有国。
扯了那么多,还是最后总结一下吧,啥也没有图表清楚。看看咱们的国家占尽天时、地利、人和,这也就是华夏文明绵延4000年的原因了吧。
魏进
中华文明是世界历史上的奇迹,但这又绝非偶然,这是有深刻社会*和历史文化根源的:
一,历史上,华夏族人口的迅速扩张对周边其它民族构成了极大的张力,人口增长绝对是古代文明一个重要因素。华夏族的先民其实来自于河南陕西一带,但在人口扩张的条件下,其治理范围不断由中心向边缘扩张。周边夷戎狄苗蛮或是百越等民族在与华夏族的拉锯战过程中,逐渐离开他们的祖居之地,逐步向东和向南方向移动,而华夏族凭借人口优势和文明组织上的优势,使其他民族例如百越逐渐无法与华夏族抗衡。在漫长的历史演变过程中,十倍或是百倍优势的人口往往是湮没抵抗的最佳利器,在一个人口上占据绝对优势、文化先进民族的扩散中,其他民族要么外迁,要么就在历史的长河中逐步接受同化,成为华夏民族的一分子。
二,华夏民族在周朝经历了文化上的民族身份认同的塑造,经过周礼对家庭和社会秩序的确立,再通过孔子编撰《诗》《书》《礼》《义》《乐》《春秋》,华夏民族在文化上率先进入高度发达的文明阶段,文化典籍的编撰构成文化心理认同的重要基础,成为华夏族集体认同感和优越意识的重要来源。文化和文字成为联结中华文明最为坚固的情感纽带,可以在面临任何挑战或是逆境的情况下顽强地保护着中华文明的核心体系和核心价值观,历经千年依然长存。
三,文字是人类文明社会的重要表征,在社会学家眼中甚至是部落分化社会到阶层分化社会之间的标志。中华文明的重要特征就是文字既不同于世界上一切其他国家的字母文字,同时也有别于古埃及和古巴比伦的象形文字和楔形文字。中国的汉字具有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假借、转注等不同原则的造字法,这既超越了简单的象形文字,将语义的表达大大扩展,同时克服了字母文字容易引起方言向新语言转化的现象。考虑到中国疆域广大,各个地方的方言差别甚巨,尤其是江淮以南的方言更是纷繁复杂,如果采用字母文字拼写,那么经过漫长历史的演变,中国可能演化出大大小小几十种新语言,而新语言往往是产生新认同感的开端。而借助世界上唯一的方块汉字,无论区域文化如何丰富多彩,无论中国人如何远离故土,“书同文”都成为中国人强大的文化认同感的基础。
四,由于中国地处亚洲*,民族成分构成复杂,考虑到历史上华夏民族和游牧民族之间生存空间的争夺战,考虑到百越民族和其他民族散居在华夏族周围的事实,一个逐渐成为亿万民众主体文化的文明,一定是一个开放性的文明。正如笔者在本书《大国作为》第三章关于中日文化的比较中曾经提到过的那样,中华文明发展出来的是一种开放的世界主义文明,日本发展出的是封闭性的、以高度均质种族为中心的亚文明,而西方近现代文明也是以*教文化结合西欧各个国家的民族主义而构成的。因此中国人、日本人或是西欧人都具有很强的优越感,而中国人的优越感是建立在文化为中心的基础之上的,民族主义恰恰是西方的产物,而不是中华文明的产物。现代中国民族主义的强大只是在西方世界*迫和面临国家危机存亡之际一种本能反应,而日本人的优越感则带有极端狭隘和危险的种族主义精神气质。
中华文明的开放性与民族成分的复杂构成有关,与游牧民族不断进入中原有关,也与亚洲*的基本地理环境格局有关。凡是在开阔的*地理环境上就容易形成一种“多元主义”和“世界主义”的价值观,其对于各种宗教和文化的存在往往采取宽容的态度。“中国”的历史概念与其说是一个国家的概念,还不如说是一个文化概念。凡是认同中国文化的胡人,都可以成为中原人士,前提是他们接受中华文化。唐朝的时候,许多波斯人、大食人、扶桑人和高丽人都在唐朝做官,能够作很好的汉诗,礼仪上完全归化于汉文化,在中国人的文化心理上,他们都属于中原人。
五,由于中华文明在东亚*占据文明系列的绝对顶端,同时中华文明具有开放世界主义的特征,中国文明可以不断吸取外来文化比如佛教等进而转变成为自己文化的一部分。中华文明的吸收和借鉴能力是非常强大的。同时由于儒家思想的“宗教特征”比较薄弱,主要涉及社会伦理和社会道德体系,所以,中国人虽然具有强烈的文化优越感,但却没有绝对主义的宗教观点,这是中国文明面对外来文明时异常宽容的原因。除了历史上一些统治者在面临佛教和道教力量过于强大,以至对国家权力构成威胁时会采取一定的*措施,在中国历史上从来没有系统地从民间社会和国家权力而来的“宗教*”和“宗教战争”,这是中国文化与许多一元宗教文明的重要区别。
六,由于中国文明具有世界开放主义特征,因此中国人的世界观是“天下”的世界观,虽然带有中国中心主义的观点,但却决定了中国文明本质上是内敛与和平的基本特征。中国人的华夷序列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道德心理基础上的庇护关系,尽管中华处在道德序列的顶端,但是中华帝王也必须以保护小国和周边的秩序为己任,因此中国的“天下”理想是一种世界和平主义的理想和秩序,而完全有别于西方崛起时代的“殖民主义”和“蓄奴运动”。事实上,中国周边的附属国在向中国进贡的过程中,中原皇帝给予的回报往往远远高于附属国的进贡,这导致许多附属国争先恐后地欲来中原朝贡。这样经济上不划算的朝贡制度只有可能存在于中国天下主义的治理结构中。如果按照现代的民族国家和民族国家的利益来看,这样的亏本买卖是任何国家都不会做的。
中国文化的文明先进性、文化开放性、吸收性和宽容性,中国文明特有的世界主义的“天下视角”使中国文明的同化力量空前巨大,任何一个外来游牧民族,即使在其军事力量最强大的时候,征服的目的往往是彼可取而代之,即取代中原皇帝成为中华的新统治者。在历史上,文明的兴起和衰落以至于毁灭本是一般规律,唯有独特的中华文明能够打破这个规律,就是因为中国文明的文化优越性和文明向心力所形成的,历史上的游牧民族一旦进入中原稳定下来,第一反应都是要恢复儒学,建立汉官制,恢复科举,成为中华文明的新传承者。五胡乱华以后,无数匈奴、鲜卑族人士涌入中原,起了汉姓,与汉人通婚,最终融入到中原文明的浩荡洪流中。
因此,历史上的军事征服中国者,后来都被中国文化征服,往往是少数民族征服了中原,最后反而成为中华一分子,中国的疆域版图就不断扩大。这点倒是后金的皇太极看得很准,在皇太极在世期间,虽然占领了明朝一些土地,但是坚决阻止部下对中原王朝的完全征服,他提出很深刻的一个问题:辽金夏,今日安在焉?征服中国的后果,往往就是民族特性被淹没,成为中国文明的一部分。
中华文明因其宽容和先进,因其不采取暴力的方式输出自己的价值观,反而引得周边小国愿意臣服于中华。中华文明因为其对不同宗教的宽容,而没有产生任何对异教的*,反而容易使迁居中国的外来群体完全融合入中国文化。世界各国中最难同化的就是中国人和犹太人,因为中国人和犹太人无论到哪里,都有自己的社区,都坚守自己的文化、传统、语言文字、节庆和宗教信仰,因此要同化中国人和犹太人是最困难的。
有意思的是,虽然犹太人在世界的任何角落都会建立自己的犹太教堂,参与自己的宗教崇拜,保持唯一的认同感,但在中国的犹太人却是个例外。
北宋时期,欧洲的犹太人由于在各地遭到宗教*,有一批就历尽艰辛,移民到中国东京(今日的河南开封),他们初到中国的时候,还完全保留犹太教的信仰,建立了金碧辉煌的犹太会堂。奇异的是,在北宋的开封,回教徒、犹太教徒和当地的中国人相处得非常好,犹太人第一次在一个国家免遭宗教*之苦。由于犹太人严守旧约圣条,宰杀动物时,严格遵守挑筋的圣训,因此中国人又称其为“挑筋教”。17世纪中叶后,开封的犹太社团的犹太特征开始逐渐淡化,今天这批犹太人已经完全丧失了自身的宗教特征,成为与周围中国人没有区别的“犹太中国人”了,这是犹太人被同化的世界独例。 这里,中华文明再次展现出其文明同化的强大力量,不用暴力,反而使人归心,这是中华民族海水一般地包容力量所致。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9 14:40
四大文明古国的说法不是很准确,首先如果算历史的久远程度,比较文字出现的时间和开始使用青铜器的时间的话,爱琴海的米诺斯文明跟中国文明出现的时间相近,而都比其他三个文明要晚。而且虽然米诺斯文明后来被迈锡尼文明征服,哈拉帕文明也在被从伊朗高原来的雅利安人征服后变为吠陀文明,但是这两个古文明都对后继文明产生了较大影响,而这之后印度和希腊的文明都表现了很强的延续性。不像现在的埃及和伊拉克基本上跟古埃及和古巴比伦没什么关系。所以说“毁灭”也不算很准确。只能说中国确实是主要文明古国里面文化延续性最强的。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9 14:40
首先四大文明古国的说法有争议,另外也就古巴比伦和古埃及文明被*文明取代了,而且殷商文明和西周文明也不一样,殷商的很多文明特性都被西周文明取代了,两者也从来不视为同一个种族的,西周属于羌方,殷商属于东夷,是后人归到一起了。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9 14:41
因为有珠穆朗玛峰,几乎被陆路隔断的文明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9 14:42
地理位置优越,没有其他外来者侵入,经济繁荣,地大物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