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4-02 01:41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4-07 14:57
原诗:热心网友 时间:2024-04-07 14:51
唐代孟浩然的《宿建德江》一诗中,借助景物描写表现诗人含而不露的淡淡忧愁的两句诗是:“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全诗共四句,这是后两句。野:原野。旷:空阔远大。
天低树:天幕低垂,好像和树木相连。
月近人:倒映在水中的月亮好像来靠近人。诗人以一个对句铺写景物,似乎要将一颗愁心化入那空旷寂寥的天地之中。所以沈德潜评论说:“下半写景,而客愁自见。”
第三句写日暮时刻,苍苍茫茫,旷野无垠,放眼望去,远处的天空显得比近处的树木还要低,“低”和“旷”是相互依存、相互映衬的。第四句写夜已降临,高挂在天上的明月,映在澄清的江水中,和舟中的人是那么近,“近”和“清”也是相互依存、相互映衬的。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这种极富特色的景物,只有人在舟中才能领略得到的。诗的第二句就点出“客愁新”,这三、四两句好似诗人怀着愁心,在这广袤而宁静的宇宙之中,经过一番上下求索,终于发现了还有一轮孤月此刻和他是那么亲近!寂寞的愁心似乎寻得了慰藉,诗也就戛然而止了。“江清月近人”的画面,展示的是清澈平静的江水,以及水中的明月伴着船上的诗人;可那画面背后,却是诗人的愁心已经随着江水流入思潮翻腾的海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