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岑参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原文及赏析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4-03 19:52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4-04 07:26
君不见走马川,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
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
匈奴草黄马正肥,金山西见烟尘飞,汉家大将西出师。
将军金甲夜不脱,半夜行军戈相拨,风头如刀面如割。
马毛带雪汗气蒸,五花连钱旋作冰,幕中草檄砚水凝。
虏骑闻之应胆慑,料知短兵不敢接,车师西门伫献捷。
盛唐时代,以写边塞诗闻名的作家不乏其人,成就也颇高,然而岑参的边塞诗却有他自己的特色:他的写得成功的边塞诗,往往也就是山水诗。就象现代科学中的边缘科学一样,说它是边塞诗,确实是边塞诗;说它是山水诗,确实也是山水诗。只不过他描写的山水,不是王维笔下幽静的山涧,不是孟浩然笔下恬淡的农村,而是平沙莽莽的大漠,狂飙卷地的塞外,白雪皑皑的天山,蒸沙烁石的热海。他给我们描绘出了祖国奇异壮丽的景色的另一个侧面。
这首《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就是这样。写诗的目的是为了“奉送出师西征”,是送行的,当然也要写一些预祝胜利之类的话,可是写得并不落俗套。作者是把送行祝捷放在特定的典型环境里来写的。这样写,既可以描摹出祖国边塞的雄伟壮丽的风光,又可以突出出征将士为国奋战的爱国主义精神,可见诗人是匠心独运的。
事情是这样的:天宝十三载岑参任安西北庭节度判官,军府驻在轮台(今新疆乌鲁木齐西北)。冬,北庭都护、伊西节度、瀚海军使封常清西征播仙,岑参就写下了这首送行诗。走马川是地名,未详何地。
诗一开头“君不见走马川,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就把我们带进了一个神奇瑰丽的境界。在走马川和雪海边,是一片浩瀚的沙漠,莽莽黄沙,一直伸向遥远的天边,显得多么空旷、阒寂,真个是“平沙万里绝人烟”(《碛中作》)。这片沙漠,等大风一来,就变了样了:“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怒吼的狂风,能把旧河床里大如斗的碎石,吹得乱滚乱撞。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在荒无人烟的沙漠里,天空阴沉沉的,狂风怒号,碎石乱走,更不要说是沙子随着旋风在空间飞舞了。这开头六句,似乎象电影镜头一样推出了“汉家大将西出师”的环境。这是这首诗的第一层意思。
从“匈奴草黄马正肥”开始,到“幕中草檄砚水凝”九句为第二层意思,写大将出师西征。大将出师的原因是“匈奴草黄马正肥,金山西见烟尘飞”。秋后,草黄马肥(游牧民族的有利时机),但见金山(阿尔泰山)西边烟尘滚滚,战争已经发生。从这里可以看出这场战争是异国统治者挑起来的,因而保卫边疆、保卫祖国便是正义的了。堂堂正义之师,便威武地开拔,上前线去。
接着就写将士们的寒夜行军。“将军金甲夜不脱,半夜行军戈相拨,风头如刀面如割”三句,把将士们勤于王事,忠心报国,不畏艰险,不怕困苦的精神面貌刻划得十分深刻。将军夜不卸甲,说明随时都在准备战斗,气氛是相当严肃的。战士们在漆黑的夜晚行军,狂风吹面,就好象刀割一般。风吼声,兵器的撞击声和马蹄的答答声,交织成一支战争的交响乐。而诗中越是写这些声音,就越使人感到空气的紧张,人们脸色的庄严和四周的静得出奇。这二十一个字竟如此之传神,我们不能不叹服诗人的才力。“马毛带雪汗气蒸,五花连钱旋作冰,幕中草檄砚水凝。”三句中虽然前二句写的是战马的奔跑,但主要还是为了突出空气的寒冷。马儿奔跑以后,马毛上带的雪融化了,显出汗气腾腾的情状,可是这些五花马身上的斑纹上很快又结成了冰片!一边出汗,一边结冰,马儿身上披着晶莹透亮的冰甲,实在是蔚为奇观的。在如此寒冷之下,随军的文人们已准备好砚台,在帐幕中草拟檄文,可是,——连砚水也冻凝了,好一个冷天! 读到这里,我们却丝毫没有从诗里感染到害怕、退缩和胆怯,相反的体会到一种中华民族吃苦耐劳、不畏强暴、不甘欺凌的大无畏战斗精神!
最后三句“虏骑闻之应胆慑,料知短兵不敢接,车师西门伫献捷”,是写意料之中的得胜归来。在堂堂正义之师之前,在如此勇敢、善战,不畏困苦的将士们之前,还有什么敌人不能战胜!敌人听到我军出征的消息一定会胆怯了吧,一定不敢和我军短兵相接了吧,让我们伫立在车师西门等待着你们胜利归来吧!这是这首诗的第三层意思。
前人评述这首诗,都下一个“奇”字。清代方东树在《昭昧詹言》里曾经用八个字来评价这首诗,曰“奇才奇气,风发泉涌”。确实,这首诗是写得很“奇”的。首先是给我们创造了一个神奇的境界,使我们饱尝了塞外的风光,使读者接触了保卫边疆的战士们的生活,大大地开拓了读者的眼界。其次这首诗的章法和用韵也是与众不同的,三句一章,每章一转韵,给了诗歌以急促的节奏,有助于诗歌紧张严肃的气氛的表达。可见诗歌的形式为内容服务这个道理,古人也是清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