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怎样对待戏曲的小短文3oo字,急需,谢谢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1-15 11:01
我来回答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1-20 01:52
中国的戏曲在国际上都享有极高的知名度,因为它源远流长,有着鲜明的民族风格.但随着时代的发展,流行文化在群众文化生活中占据绝对主流.渐渐地,我也随着时代开始排斥戏曲.
我的爷爷是个戏迷,自然爱看戏,爱听戏,也爱唱戏.每天早晨,爷爷都会大展歌喉,边唱边比划:“苏三离了洪桐县,将身来在大街前----”我趴在窗上,喊着:“爷爷,别唱了,过路的人都在看你呢!你唱的是哪一出呢!”唱哪出?来来来,我告诉你.”爷爷向我挥挥手.我跑过去,爷爷说:“这曲叫《玉堂春》,不错吧?”“噢,原来你们戏迷流行这曲呀!”“流行?哈哈---”爷爷笑了,“对,我们就流行这曲.你们孩子流行啥呀?”于是我得意地唱起了周杰伦的新歌:“在我的地盘你就得听我的……”“原来玄儿喜欢听蚊子哼哼的呀?好吧,你听吧,听吧!”我看得出爷爷有点失落,但我决不喜欢,同学会说我老套的.这样,每当村里来了戏班子,爷爷一席都不缺,而我情愿一人在家里看《流星花园》,因为流行呀!
小时候跳舞,有一跳《艺苑新蕾》,服装上画了个大大的脸谱,我觉得它透着古怪,便扔在柜子底层,不见天日.直到几年后的一天,表姐惊喜地发现它后,爱不释手,我毫不犹豫地送给了她.后来到她家,我发现她房间里挂满了各种各样的脸谱,收集了非常多戏曲光盘.我嘲笑她:“你好土呀!”“说什么呢?”表姐嘴一撅:“你不知道吗?脸谱和戏曲是我们中国的标志.挂着脸谱,无论到世界哪儿,老外都知道咱们是中国人……”接着,表姐给我上了一堂戏曲课,我也惊讶得半天没回过神来.
回到家,爷爷依旧在唱:“苏三离了洪桐县,将身来在大街前……”“爷爷,你们现在还流行这曲啊?”“对呀,我们永远都流行这曲.对了,你那蚊子哼哼不唱啦?”“嗨,又过时了!”
我这才明白,戏曲不分时代,它不会过时也不会老套.从那时起,我不再排斥戏曲,因为它象征着我们中华民族文化的悠久,深长……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1-20 01:52
◎有人盼望中国的300多个戏曲剧种一个不少地永远像过去那样蓬勃发展,这种感情可以理解,但感情毕竟代替不了现实。我们应当用发展和联系的眼光看待戏曲的前途,应鼓励各种艺术形式之间、戏曲剧种之间相互交流和融合,而不是通过孤立静止的方法来只保护它的躯壳,指望它永远不变。
◎如果对活生生的观众缺乏敬畏之心,以一种居高临下的姿态对待观众,完全按照古人的模式来经营戏曲,实际上就是将戏曲控制在一个封闭不动的状态,逐渐打造成一个古董,抽空它创新的活力,从而以爱戏曲的名义为已经奄奄一息的戏曲打上了死结。 随着时代的变化,戏曲艺术一直被赋予新的内涵。倘若戏曲在历史上各个朝代里都固守前朝已有模式,恐怕今天这样的衰亡命运早就提前几百年出现了。白燕升说:“唐诗衰败时,当时的人一定也经历过类似我们现在的心态。但是紧接着宋词崛起了,宋词的崛起并非唐诗简单的重复。而我们常犯的错误是:在宋代喊叫振兴唐诗。 ”每一代取得伟大成就的戏曲从业者都是具有突破前人、敢于创新的勇气的探 索者,京剧“四大名旦”之一梅兰芳一生都以一股无比坚定执著的信心和博大的胸怀为京剧改革进行开拓探索。他眼界开阔,不排斥新事物,不仅仅是一个京剧演员,从剧目创作、舞台灯光、化妆、服装、舞蹈等方面,都大量引进新的元素。在那个特殊的时代,梅兰芳打破了传统当中不适应时代需求的东西,按照观众的需求将京剧引入了一个新时 我们应用理性的态度看待戏曲,无论戏曲界怎样努力,想要达到过去那样“锣鼓一响,万人空巷”的壮观场面,人人把戏曲当作主要文化娱乐方式的程度已经不可能了。对已经消亡的剧种,也应该尽快做好抢救式记录,对健在的老艺人做好录音、录像,访谈、文本整理,以供研究。对尚未消亡的剧种,除应努力吸收其他艺术元素以增加自身竞争力外,还应以开放包容的姿态考虑同其他剧种、其他艺术进行融合,以最大的诚意来促进戏曲的创新,而不是一味地强调保存“活化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