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压韵用的字典叫什么?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03 04:58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0 05:21
韵书
中国古代的韵书,是按照声、韵、调的关系将汉字组织起来的字典。因为着重划分韵部,简言之,又可以说成是分韵编排的字典。中国古代韵书,对于探索我国历史上某些时期的汉语语音系统,研究汉语语音发展的历史和规律,了解古人写诗填词制曲和韵书的关系,都有一定帮助。古代韵书,有的保存了不少古字古义,有的则集中了不同时期的异体字、通俗字。这一切对于阅读古代文献,研究汉字演变的历史,都有一定参考价值。所以说,韵书是我国文化遗产的一个方面,批判地加以继承,对于发展社会主义新文化,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我国古代韵书如同其他事物一样,有其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历史源远流长。古代韵书的编制体例大致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先按照汉字声调分类,再在每一声调下分韵部,然后在每一韵部内按同声字分类排列,《广韵》就是如此。第二类是先分韵部,每一韵内再按声调分开,然后在每一声调内按同声字分类排列,如《中原音韵》即如此。第三类是先分韵部,每一韵内再按声母分类,然后再在同声字内按声调分开排列,《韵略易通》就属此类。总之,不管怎样分类编排,都与汉字的声、韵、调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不言而喻,汉字的声、韵、调就是韵书构成的基础。
据文献记载,我国古代最早的一种韵书是三国时期魏人李登编的《声类》。《声类》一书今已不传,有关李登生平情况亦不祥。《隋书·经籍志》著录《声类》为10卷,按我国古代音乐上用的术语,即“宫、商、角、徵、羽”五音编排,不分韵部。《声类》收字11520个,比许慎的《说文解字》多2167个字。它在训诂方面有着一定的贡献。如《说文解字》以“吹”解释“嘘”,以“嘘”解释“吹”,似乎“吹”和“嘘”是一回事。而《声类》中指出两者是有区别的:“出气缓曰嘘,出气急曰吹。”这种解释就十分合理恰当。�
继李登《声类》之后,任过安夏令的晋人吕静仿《声类》而作,编有《韵集》6卷。《韵集》的编制体例按五音编排,不分韵部,略不同的是在每篇中将同音字都归纳在一起,同音字的罗列主要是根据传统的读书音,也兼杂方音。因《韵集》的命运如同《声类》一样,早已亡佚,更多的详细情况不得而知。�
我国现存最早的韵书是隋代陆法言编撰的《切韵》。据《切韵·序》介绍,《切韵》成书于隋仁寿元年(公元601年),是在参考古今字书以及吕静《韵集》、夏侯该《韵略》、阳休之《韵略》、李季节《音谱》、杜台卿《韵略》等著作的基础上写成的。《切韵》计5卷,它的编辑体例是用平、上、去、入声分韵,共193韵;按反切的发声分音;在每一韵目前都有一个数字标明韵目次序;韵字的注释简单,一般不注出处,有的根本没有解释,这是该书最大的缺点。《切韵》收字12158个,比《说文解字》多出2806个。在《切韵》问世之初,许多人针对《切韵》的不足为之加字、补训、增注。工作做得较多,其中影响较大的是王仁煦。他编写的《刊谬补缺切韵》指出,《切韵》“时俗共重,以为典规,然若字少,复阙字义”,此言很有见地。《切韵》是在研究分析了六朝韵书的基础上编写而成,所以说它是前代韵书的继承和总结,是这一系列韵书的定型之作,也可以说是韵书史上极为重要的里程碑。《切韵》最大的价值是在汉语语音史研究上占有重要的位置,可惜这部书也早已散佚。�
唐代开元年间,唐人孙愐著成《唐韵》一书。该书共分5卷,平声分上、下,平声上26韵,平声下28韵;上声52韵;去声57韵;入声32韵,总数为195韵,比陆法言《切韵》多出上声1韵,去声1韵。全书收字26194个。《唐韵》很注意正字形,所以,“字体偏旁,点画意义,从木从才,著彳著亻,并悉具言。”辨正形体主要是依据《说文解字》和南朝梁顾野王的《玉篇》等古代字书。《唐韵》的出现使韵书日臻完善,也使韵书更具有字典的性质,这是一大发展。《唐韵》一书在唐代影响很大,宋许颧在《东齐记事》中说:“自孙愐集为《唐韵》,诸书遂废”,大概也是这个原因吧。�
在我国古代韵书史上,宋代的《广韵》和《集韵》算得上是两部重要的韵书了。《广韵》是宋代的官韵著述,即皇帝命令陈彭年、丘雍等人集体整理编修。《广韵》一名是增广《切韵》的意思,全名称为《大宋重修广韵》,成书于宋真宗大中祥符4年(公元1011年)。《广韵》是我国第一部官修及现存最完整的韵书,同时也是《切韵》和《唐韵》的继承,是前代韵书的集大成著作。《广韵》历来版本较多,有繁注本和简注本两种。周祖谟以张氏泽存堂刊本作了精细的校勘,定名《广韵校本》,是现今最好的本子。中华书局曾于1960年重印出版。《广韵》计5卷,全书收字26194个,注文191692字,按平上去入四声分206个韵部。书中的每个字都依韵归部,先释义,后注音,并把同音的字全排在这一字头之下,作为一组。字音有异读的,个别注明;字形有异体的,则附于本字之下。如平声“之”韵的“之”字,在这一组中,“之”是字头,下面释义注音,标出反切,后列“ ”“芝”等字。读音皆同,就只释义,不再注音。由此可见,《广韵》等于一部同音字典,我们可以从其中一个字的读音而推知一组字的读音,这和现在按汉语拼音收同音字的字典作用相同。《广韵》的重要价值首先在于保存魏晋唐宋间的大量反切,其次是它的解说,为我们研究古代文字训诂,汇辑了丰富的资料,无论在韵书或字典方面来说都不失为一部重要的著作。�
《广韵》颁行后31年,即宋景佑4年(公元1037年),宋祁、郑戬等认为《广韵》“多用旧文,繁略失当”,建议重修。于是,宋仁宗命北宋文字训诂学家丁度和宋祁等人重修《广韵》,到宋英宗治平4年(公元1067年)终于重修完毕。皇帝赐名为《集韵》,颁行于天下。《集韵》不同于《广韵》之处主要有以下六点。第一增加了卷次,由原来的5卷增至10卷。第二调整了韵部,精简注释。《广韵》的注释一般比较繁多,而《集韵》则适当作了删减。第三增加了字数,《集韵》的收字原则是“务从该广”,一个字不管有多少不同的写法,也不管是所谓的正体、古体、俗体……只要有根据,都一一收集起来。《集韵》共收53525字,比《广韵》多出27331字,它是我国现存收字最多的韵书。第四纠正和补充字义,增多了古籀和异体。第五改变了音注顺序,即先注字音,后释字义。第六引证古书保存了若干可贵的原文与本义,这是《集韵》最大的成就和功绩。《集韵》现存较早的有宋刊本及影宋抄本若干种,其中以汲古阁影宋抄本最为有名。《集韵》编好以后,流传并不广泛,尤其元、明两代,不为人们所重视。直到清代才被文人学者所垂青。此书在研究语音(指宋代音)、词义等方面都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至元29年(公元1292年),元人黄公绍编了一部《古今韵会》。此书收集的资料丰富,上涉《说文》中的籀体古文,下极隶体俗文,以及律书方技、乐府方言、经史子集,无所不容。而与黄公绍同时期的文人熊忠,却嫌《古今韵会》“卷帙浩繁”,恐“四方学士不能遍览”,于是删繁举要,补收阙遗,于大德元年(公元1297年)改编成一部《古今韵会举要》,全书30卷。《古今韵会举要》的编制在形式上承用了传统的分韵,而在实际划分韵类和声类时却照顾到了当时的实际语音,这对汉语语音史的研究有不小贡献。另外,该书引古代典籍,大量说明以前文字通假的情况,纠正了《说文》中的不少错误,为研究古代文字形、音、义的关系提供了不少可贵的证据。《古今韵会举要》现存元、明刻本极少见,最容易看到的是清光绪9年淮南书局的重刻本。�
《古今韵会举要》之后,完全摆脱正统韵书的束缚而根据实际语音另创编排体例编成的韵书是《中原音韵》。《中原音韵》系元人周德清根据当时戏剧家,如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白朴等人的戏曲作品用韵字编辑而成的。初稿完成于元泰定元年(公元1324年),曾抄写了几十本在外流传。到了元元统元年(公元1333年),才加以修改,写成定本,并正式刻印出来。今天所能看到的,就只有刻印出来的那个写定本。《中原音韵》的编排,体例简明而合乎实用,和以前的韵书迥然不同。全书分19韵,四声不分立,这和元曲四声通押有关,韵目都用两个字标出。平声分阴、阳,把入声分别派入平、上、去。所以,它的四声是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和旧有的平、上、去、入是两回事。周德清的这种彻底改革,如果不是正视当时的语音实际,重视戏曲用韵的实际需要,当然办不到。《韵会举要》等韵书主要依据的是当时的官话和读书音;而《中原音韵》却是反映当时的口语,是说话音。一般说来,读书音多少有一些因袭守旧和人为的色彩,甚至还有一些兼顾方言的味道。忠实地反映了这种读书音的系统,对于研究官话的形成和发展,不能不说有一定贡献。但对于了解当时活的语言在声音方面的系统,对于研究某些语音现象的演变规律,就很不足。从这种意义上讲,《中原音韵》更显出它的不可比拟的价值。
到了明代,乐韶风、宋濂等人奉敕于洪武8年(公元1375年)编成一部官韵——《洪武正韵》。该书的编撰原则是“壹以中原雅音为定”,它先后被修改6次才定稿。《洪武正韵》的平声、上声、去声各22部,入声10部,共分韵76部。它与《古今韵会举要》不同,没有在每一韵下明白注出声类。学者刘文锦根据反切系联,作《洪武正韵声类考》,归纳出31类。�
明正统7年(公元1442年),兰茂(字廷秀,云南人)又完成一部韵书,名为《韵略易通》。该书分20韵。前10韵平、上、去、入四声俱全,后10韵无入声。在声类方面,此书有明确的划分,共20类。作者用了一首《早梅诗》来概括:“东风破早梅/向暖一枝开/冰雪无人见/春从天上来。”其中每一个字都代表声母相同的一类字,如“东”字,它就代表和东字声母相同的多、当、冬、丁、得、地等等。兰茂认为以往的字书、韵书,对于学者虽很方便,但书中“古文”、“籀文”等奇书异体,又有“形同音异”、“形异音同”之别;且训解繁复琐碎,全书往往多至“数十万言”,一般读者就“难于周览”。为了初学识字的人“便于认识”,所以他编此书只收入“应用便俗字样”,“其音义同而字形异者,止收其一”。以上是就字形、字义而言。就语音研究角度来看,《韵略易通》划分的20声类是它的最大贡献,尤对考定《中原音韵》的声类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清代问世的韵书,首推李光地等人奉诏编纂的《音韵阐徵》。该书成书于清雍正4年(公元1726年),计18卷,其韵目按106韵分部,各韵部中的字按“开、齐、合、撮”四呼和36字母排列。根据当时北方官话的语音来定音切。其反切:上字用“支”、“徵”、“鱼”、“虞”、“歌”、“麻”韵的字;下文取其能收本韵的字,清音用“影”母字,浊音用“喻”母字。此外,有音无字的,则另立变例。该书对字义的解释较简略。《音韵阐徵》最大的特色及成就是对反切所进行的改革。它改革旧韵书的拼切,使反切变得简便、顺畅、易读,克服原来“用法繁而取音难”的缺点。该书是研究近代读音演变的重要资料,在音韵学史上占有较重要的地位。直到现在,《辞源》、《辞海》等重要辞典仍采用《音韵阐微》的反切给单字注音。�
综上所述,我们可看出中国古代韵书产生和发展的轨迹,了解其体例、特点、作用及影响。这些对我们研究字书、韵书的历史无疑会有极大的帮助。
参考资料:http://www.chinahrd.net/_sk/article.asp?articleID=234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