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怀疑企业财务造假,应最先核查哪个/哪几个会计科目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02 19:02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6 03:34
要看是因为什么原因被查,这个一句两句也说不清。
看到网上有篇文章上面写得蛮好分享你
进行财务舞弊调查,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为什么要进行调查。这个问题中,发起调查的理由是“怀疑企业财务造假”。那么,我们需要了解这个理由是如何形成的。
舞弊调查触发的原因大致可以分成两类。一类是具有指向性的触发事件,比如常见的举报信、执法机构的质询或者调查;这一类事件都针对相应的环节,部分事件甚至更加具体的针对某个流程或者某些人。另一类则不具有一定的指向性,只是由于一些现象的发生而引发疑虑,比如销售下降、成本急剧上升等。具有指向性的触发事件通常可以继续细分为两类:一类举报包括大量细节甚至提供了证据支持;而另一类的举报则是泛泛的,只有核心内容而缺乏细节支持。
接下来的工作就是通过收集触发事件的相关资料、了解调查发起人的需求(如有),来进一步了解潜在舞弊的相关信息,包括但不限于:
事件的大致内容,即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分别是什么。
事件的传递过程。
企业的跟进动作。
调查发起人或者企业管理层对于调查的态度和期望。
如果这些调查存在举报人,还要设法联系举报人,进一步了解情况。准备工作的另一个关键就是从第三方了解事件的背景情况。这项工作通常是借助网络搜索引擎完成的。[1]
第一步准备工作完成后,就是第二步设计调查流程。这个阶段要通过运用经典的舞弊三要素模型来判断潜在的舞弊手法。回答这个问题,需要运用到“压力”和“机会”这两个要素。
压力是舞弊的动机,是舞弊发生的首要条件。这个压力主要来源于个人财务方面的需求无法通过合法途径获得。这个财务问题可以是个人的,比如需要满足超出平常水平的消费需求;也可以是和职业相关的,比如业务人员受到管理层或股东对财务或经营指标的过高要求。理解舞弊行为的压力要素可以更好的帮助我们在调查前期确定调查的方向。比如,如果是满足超常的消费需求,可能舞弊人员会盗取公司资产;而如果是因为业绩压力,那么可能存在报表舞弊或者销售造假的行为。
机会是舞弊行为成功的关键要素。舞弊的机会一般源于内部控制在设计或运行上的缺陷,如公司对资产管理的松懈,或者公司管理层能够凌驾于内部控制之上。机会在舞弊调查中扮演了一个两面的角色:一方面,通过发现内部控制漏洞可以了解舞弊采用的具体手法;另一方面,内部控制漏洞可能导致缺乏相应的书面证据来证明舞弊人员犯下了相应的舞弊行为。因此,在舞弊调查完成后,对涉及的内部控制漏洞进行弥补和改进就是必不可少的一个步骤,从而可以减少将来发生类似的舞弊行为。[2]
通过压力要素判断,我们可以判断舞弊人员的利益述求是什么,决定调查的大致方向:如果是要提升业绩,可能会在收入相关科目动手;如果是要提高利润,可能会在成本、费用相关科目动手。然后经由机会要素判断需要重点检查哪些科目或者交易。以销售收入为例,现金交易、通过经销商产生的销售、销售确认条件复杂的交易等都可能成为舞弊对象。如果是想要提高利润,那些容易做手脚的成本、费用科目就是调查重点。
总而言之,需要首先核查的科目是要根据实际情况判断后才能得出的。 调查结果不仅可能是发现了舞弊行为,也可能是证实不存在舞弊行为。讲一个有意思的案例,我们曾经有一个案例是公司的外国总部怀疑中国管理层偷盗公司的原材料和产成品,中国管理层不承认但又拿不出切实的证据。我们进场调查以后发现企业的管理确实比较粗放,但是基于现有的一些数据,通过测算原材料、中间产品和产成品中都含有的一种特殊元素含量,我们最终证明了中国管理层不存在该类舞弊行为。我们设计的分析方法得到公司总部的大加赞赏,后来就被这家企业用作日常管理的标准流程。
希望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