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叶为什么有虫子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03 11:50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9 16:48
昆虫食谱(2008-11-20 07:38:29)
世界上每个国家、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饮食习惯和爱好,比如中国有八大菜系,法国有著名的法式大餐,就连空中飞的蜻蜒、蝗虫,地上爬的蚂蚁……也成为一些国家推行的特色食品。
在亚洲,马来西亚人爱吃蝗虫,印度尼西亚巴厘岛的居民喜欢吃油炸蝴蝶,泰国一些人爱吃酱拌蟑螂。在非洲,蟋蟀、蝉成为坦桑尼亚、津巴布韦、博茨瓦纳居民的盘中餐。在拉丁美洲,哥伦比亚首都波哥大卖油炸蚂蚁的小摊随处可见,墨西哥人的食物中有蚂蚁、甲虫、苍蝇、黄蜂、蜻蜒、蝴蝶等50多种昆虫,中美洲人常吃“蛾子饼”,在欧洲,法国首都巴黎的饭馆里还出售一种利用甲虫蛹制做的烤馅饼。有的国家还制成了昆虫罐头、昆虫类夹心巧克力。
人类吃昆虫的习惯自古就有,莎士比亚的名著《奥塞罗》中有一句话:“对他来说,现在这食品就像蝗虫一样味美。”可见,蝗虫曾被列为美味佳肴。
同昆虫食品相媲美的是,在不少国家,蚯蚓、蜗牛也成为席上珍品,吃蚯蚓或蜗牛已风靡一时。
基诺人世代生活在热带原始森林里,主食大米、玉米。家里种养的蔬菜、家禽,广阔的森林还为他们提供了获取山珍野味的良好条件。妇女劳动之余都兼及采集。
基诺族民间有句俗话,叫做“汉炒、傣蘸、基诺春”,意思就是说汉族的菜喜欢炒着吃,傣族的菜喜欢蘸着调料吃,而基诺族的菜则以日春凉拌为主。常用的佐料有辣子、香茅草、荆芥、姜叶、野八角、大薄荷等。有许多鲜为人知、甚至令人难以置信的怪诞的菜谱,如“剁生”、“蝌蚪拌臭菜”、“香蕉叶蒸螃蟹”、“松鼠肉干汤”、“酸烩蚂蚁蛋”等。
“剁生”,是将鲜肉剁成碎末,拌上盐、辣子、姜末、薄荷、韭菜等佐料,用手反复搅拌、捏匀,直至肉呈白色便可食用;“蝌蚪拌臭菜”是将幼小的蝌蚪捞起,洗干净,用开水烫一下,拌上调料后食用。其味闻起来臭似北京的臭豆腐,吃起来却细嫩软滑、清凉爽口,余味无穷;将猎获的松鼠肉挂在竹楼里火塘边上,用烟火熏烤成肉干,使之常年不坏,食用时切片烹汤,其味鲜而不腻;基诺族地区多蚂蚁,但这里的蚂蚁与众不同。它们不是生活在地下,而是栖息在树上。蚁蛋也非常大,如同绿豆粒般。蚂蚁产蛋后,即将蛋装进一个悬挂在树上的口袋似的囊包里,这种囊包很大,有的竟达5公斤。每年农历三、四、五月间,是蚂蚁产蛋的季节。每到这个时候,基诺人便要外出寻找这种囊包,用刀砍开,将一粒粒蚁蛋取出,用带有酸味的佐料调拌即可食用。不仅营养丰富、味道鲜美,而且将其放人口中用牙一咬,还会发出“啪啪”的声音,别有一番情趣。
基诺人做饭就餐均在竹楼二层的火塘周围进行,有一定的礼节和讲究。吃饭时全家人按顺序在火塘旁围蔑桌而坐,家长正对火塘,客人靠火塘而坐。给客人盛饭要少盛勤添。一般不兴给客人夹菜,因为他们认为若给客人夹菜,就好象意味着吃完夹的这些菜就不要再吃了,是一种不礼貌的行为。他们认为人有人魂,鬼有鬼魂,谷子也有谷魂,所以吃饭时甑子里的饭不能盛尽,哪怕肚子没有吃饱也要留一些,否则,甑子空着,谷魂飞走了就不再回来,人也就没饭吃了。
傣家村里的昆虫菜谱
一直听说沪上有处地方能吃到正宗的炸蝎子,犹豫了好久,才在长假里鼓足勇气前去。地点是在昌化路上的“傣家村”,是一幢清山绿水模样的云南竹楼,只是内外有点旧了。
翻开菜单,果然有炸蝎子、炸蚂蚁、烤竹虫之类的昆虫菜肴,价钿还蛮结棍:点了个竹虫蝎子双拼(98元),香酥蚂蚁(48元),石头烤麂子(58元),竹筒鸡(28元)。
点完菜的时候,仍然很轻松,不想待蝎子蚂蚁齐上桌,头皮立马有点发麻。先上的是竹虫蝎子双拼,小指长度的褐色蝎子码得整整齐齐“张牙舞爪”地卧在盆里,另半盆是条条焦黄的竹虫。鼓足勇气,挑起一只油光闪亮的大蝎子,从尾部送入嘴巴,表皮炸得挺硬的,似乎一开始没什么味道,原来这个炸蝎子是不放盐的,嚼到内腹,开始觉得有点湿漉漉的口感,细嚼之下,味道还是不错,香而脆鲜。加紧与食友聊天,这一刻不让脑袋中想嘴巴里到底咬的是什么。接着开始碰竹虫,啥叫竹虫,顾名思义,就是长在竹子里的虫子呗,不过看起来有点像炸熟后的蠕虫,在口感上与蝎子有差别,表面油酥酥的,吃到嘴巴里也是酥酥的感觉,还挺香。
刚开始以为蝎子、竹虫够可怕了,却比不上这个后来上桌的香酥蚂蚁。香酥蚂蚁量很大,单个蚂蚁的个头也大,黑黝黝的,真有点“三个蚂蚁一盆菜”(云南俗语)的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