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的杨广是史书上记载的昏君吗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05 21:19
我来回答
共4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8 03:07
真实的杨广是暴君、不是昏君。隋炀帝只是没有处理好建功立业与民生的关系。
杨广在位期间、修京杭大运河、营建东都洛阳、开科举、重开丝绸之路等都是影响中国千年发展历史的大事件,但杨广好大喜功、急功近利,导致民怨四起,最终亡国。
杨广是隋朝的末代皇帝,被唐代史官和后世演绎抹黑的程度较多。中国封建社会一般继任王朝都会抹黑前朝皇帝统治残暴、*、昏庸等,以衬托继任的合法性和笼络民心。
扩展资料:
*名族大学历史学教授蒙曼对隋炀帝的评价:
“隋炀帝是大暴君,只是,暴君不是昏君,隋炀帝虽然无德,但是有功。只是他的功业,没有和百姓的幸福感统一起来,所以才会有“巍焕无非民怨结,辉煌都是血模糊”的说法。”“确实,隋炀帝有功,但是无德。
所谓无德,就是不识人君之大体,不知道君、臣、民之间到底应该怎样处理关系。也就是内圣不足吧。隋炀帝是个绝对的个人英雄主义者,这种个人英雄主义,表现在他对于自身建功立业的狂热追求上。事实上,正是因为隋炀帝盲目追求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英雄业绩,忽略了老百姓的承受能力,忽略了人民的幸福感,才会有滥用民力的行为,才会有最终的失败。
帝王这种形式的纵欲带来的灾难,远大于追求个人享乐所带来的灾难。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杨广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8 03:07
是暴君,不是昏君,暴君不是昏君,隋炀帝虽然无德,但是有功。
杨广亡国的原因在于好大喜功且贪慕虚荣。
在大规模地开发经营西域中,用金钱来引诱西域的商人来朝贸易,还命令西域商人所经过的大运河杭州段,地方郡县要殷勤招待,这根本不是平等的贸易,而是借贸易之名炫耀自己的文治武功。
实际上做的是亏本的买卖,白白地浪费了国家巨大的财富。还有隋炀帝前后三次对高丽的用兵,使隋朝的国力大减,隋炀帝的末路可以说和征伐高丽有很大的关系。
只是他的功业,没有和百姓的幸福感统一起来,所以才会有“巍焕无非民怨结,辉煌都是血模糊”的说法。
扩展资料
历史上的隋炀帝杨广,一统江山,在位期间修建大运河,营造东都洛阳城,开拓疆土畅通丝绸之路,开创科举,三征高丽。他在历史上的地位功不可没,结束了中国三、四百年的战乱时代,从此中国进入了和平、强盛的时代。
我国科举制度正式诞生,也是杨广的一大创举,隋文帝即位以后,废除九品中正制,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隋炀帝时,正式设立进士科。那时的进士科以考政论文章为主,选择“文才秀美”的人才,其意义深远,不但大大加强了*集权,而且有利于政局的稳定。
隋炀帝杨广最后连个像样的棺材也没有,由萧后和宫人拆床板做了一个小棺材,偷偷地葬在江都宫的流珠堂下。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杨广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8 03:08
在今天杨州市西北槐泗乡有一堆不到5米的黄泥土坟,如今也只剩下一丘荒冢半截残碑.它就是被后人称为"天下第一荒淫皇帝"以奢黟,苛刻,弑父杀兄残暴闻名于史的隋炀帝之陵。
杨广即位前最值得津津乐道的一件事便是平陈战役,结束了几百年的南北*,实现了中国的再一次统一.这个时候杨广才19岁,但却表现出非凡的军事才能和胆识魄力.但是《隋史》对此却讳莫如深甚至曲笔删改,说杨广为了得到陈后主的后妃张丽华,劝高炯不要杀她,但高炯不从,始怨恨.然而《陈书》却明确记载杨广命令斩杀张丽华,作为奢淫亡国的典例.从当时的人心向背和杨广的抱负来看,杨广决不会冒天下之大不讳的荒唐举动来.他不可能不知道她的母亲独孤皇后最痛恨男人娶妾,感情不忠之人,而独孤皇后是隋文帝感情上和事业上不可或却的人.
《隋史》关于杨广就任扬州总管的9年的业绩基本上不予记载,然而这却是他事业的新起点,是他人生逐渐成熟,性格逐渐完善,独立自主的运用自己的才华施展自己*抱负的时候.杨广有很深的文化底蕴,史书上说他"妙解音律,擅长作诗"他正是采取了文化战略,才缓和了重新统一后南方的隔阂与怨恨.利用佛教和道教来笼络人心,将文化与*巧妙的结合起来.不但消除了人们的抵触情绪,还赢得了士人的好感.文化认知的才是最长久最有效的力量.杨广懂得这一点,说明他的才智非一般人所能及!
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桃色新闻"最容易将人搞臭搞垮乃至身败名裂,杨广当然也不能幸免于难.史书上说他与宣华夫人,容华夫人有染,违背伦理道德霸占父妾.野史和民间文学更是给他画上了荒淫无度老色鬼的嘴脸.但当我们心平气和的查阅残缺的文献,残缺的史料,不难发现,杨广一生只有三个儿子,且始终眷恋他的正妻萧后,没有人能取代她皇后的地位.而一代名君唐太宗却有14个儿子,21个女儿且强娶弟媳为妻,却无人问津.宫廷事秘,世人难名,就连离我们最近的清朝,像太后下嫁之迷,顺治出家,雍正之死等等,到现在我们也未得出统一的看法,更不要说一千多年的隋朝.所以一些怀有敌意的修史者,正是利用这一点,给炀帝戴上了一个个"绿帽子"而且一"绿"到底,编出了一幕幕荒唐闹剧。
炀帝另一件功泽后世的事迹便是大运河的修筑,可以说大运河奠定了中国一千多年的的*,经济的规模和格局.开万世之利,我到现在还没有找出中国哪一个工程像大运河这样关系国计民生,造福后代.然而史书上却没有列举它的种种好处,却过分渲染工程的劳民伤财,时至今日,在我们的中学历史课本上也只是"客观上促进了南北经济文化交流"一带而过,这么一个伟大的工程到现在还这样轻描淡写,修建东都洛阳,从不考虑当时的战略地位和*需要,只说炀帝为了过上奢淫豪华的生活而已。今天看来,他正是适应了当时中国*中心东移和经济中心南移的需要,杨广正是适应了这个历史大潮流.真不知当时的史家和我们今天的历史学家是怎么想的。
隋文帝创立了科举制,设进士科,完善了科举,科举正式确立,这应该有一份杨广的功劳,它成为从隋唐到明清成为封建*选拔官吏的主要途径,对封建社会产生了极大影响.文化上,组织修撰了《长洲玉镜》四百卷、《区宇图志》一千二百卷,另外他还规定了藏书分为甲已丙丁为目,分经史子集四类,这就是后来的四部分类法,都是炀帝的创举.这些整理保存典籍的措施和古书分类法对中国文化是何等巨大的贡献啊!
单就这些,我们还能认为炀帝是一个十恶不赦的暴君吗?要以发展的眼光,正确的历史观看待历史问题.试问什么样的皇帝最值得尊敬?是勇于改革开创先河者,即使是失败者也应该得到同情而不是贬斥,然而炀帝却十分不幸,尽管创立了很多可垂永久的制度,还是成了历史的牺牲品,成为唐王朝取得合法地位的牺牲品,成为唐王朝煌煌盛世的牺牲品.唐王朝为了全面突出自己的文治武功的新气象不免对炀帝有所评论。隋炀帝残暴的统治导致了隋二世而亡,这是事实也是炀帝身背骂名的重要原因.但将天下之大恶都归于炀帝一人身上当然显失公平.况且一个王朝的覆灭取决于各种因素,我们不能忽略也不应该夸大皇帝的因素,明朝那么多荒淫皇帝,万历皇帝20多年不上朝,而明朝却不亡于他手而偏偏灭在了一个励精图治,想挽狂澜于既倒却无力回天的崇祯皇帝手里。
大运河畔--扬州,炀帝事业的起点,生命的终点,如今魂魄仍在那里飘荡着像一个千年的流放者,孤独而寂寞,身后骂名滚滚,又像一个千年的守望者,在运河的终点默默着千年的沧桑巨变。"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古老的运河,像一首缠绵哀怨的诉曲在向世人咭咭反问着:"他身后的评价客观公正吗?历史难道还仅仅以成败论英雄吗?"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8 03:09
杨广 确实被黑的 挺惨的, 过在当代,功在千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