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农学说 和瑞典学派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05 23:31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8 07:36
重农学说
自然秩序是重农主义体系的哲学基础,是在法国资产阶级大*前启蒙学派思想影响下形成的杜邦·德·奈穆尔在为重农主义体系下定义时,明确地称之为“自然秩序的科学”。
重农主义者认为,和物质世界一样,人类社会中存在着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这就是自然秩序自然秩序是永恒的、理想的、至善的。但社会的自然秩序不同于物质世界的规律,它没有绝对的约束力,人们可以以自己的意志来接受或否定它,以建立社会的人为秩序。后者表现为不同时代,不同国度的各种*、经济制度和法令规章等等。
重农主义者认为如果人们认识自然秩序并按其准则来制定人为秩序,这个社会就处于健康状态;反之,如果人为秩序违背了自然秩序,社会就处于疾病状态。他们认为当时的法国社会就由于人为的社会秩序违反了自然的社会秩序而处于疾病状态,而他们的任务就是为医治这种疾病提出处方。
重农主义的自然秩序学说第一次确认在人类社会存在着客观规律,从而为*经济学提出了认识客观规律的任务。这一认识成为古典*经济学的传统,创立了把社会经济看作是一个可以测定的制度的概念。这概念意味着社会经济受着一定客观规律的制约;经济范畴问存在着相互的内在联系;事物的发展具有理论上的可预测性。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的全部理论和*就是建立在这一概念上的。但由于他们的阶级局限性,重农主义者既把人类社会客观规律看做永恒的规律,又把社会一个特定的历史阶段的规律看成同样支配着一切社会形式的抽象规律。
重农主义的自然秩序,实质上是被理想化了的资本主义社会。人身自由和私有财产是自然秩序所规定的人类的基本权利,是天赋*的主要内容。自然秩序的实质是个人的利益和公众利益的统一,而这统一又只能在自由体系之下得到实现。于是重农主义者就从自然秩序引伸出经济自由主义。
“自由放任”的准则,可能最早溯源于与柯尔贝尔同时代的法国商人勒让德而由古尔奈予以箴言化,但只是到了重农学派才真正地成了标识着新时代的战斗口号。
纯产品学说是重农主义理论的核心。他们的全部体系都围绕着这一学说而展开;一切*也以之为基础。重农主义者认为财富是物质产品,财富的来源不是流通而是生产。所以财富的生产意味着物质的创造和其量的增加。在各经济部门中,他们认为只有农业是生产的,因为只有农业既生产物质产品又能在投入和产出的使用价值中,表现为物质财富的量的增加。工业不创造物质而只变更或组合已存在的物质财富的形态,商业也不创造任何物质财富,而只变更其市场的时、地,二者都是不生产的。农业中投入和产出的使用价值的差额构成了“纯产品”。
重视农业是法国古典*经济学的传统。法国古典*经济学的创始人布阿吉尔贝尔自称为农业的辩护人,认为农业是一个国家富强的基础。重农主义者继承了这一传统,并以“纯产品”学说论证了农业是一个国家财富的来源和一切社会收入的基础,为这一传统观点提供了理论基础。
纯产品学说是重农学派的剩余价值学说。重农学派实际上是以农业资本来概括一般资本,以农业资本主义经营来概括资本主义生产。租地农场主,作为产业资本的实际代表指导着全部经济运动。农业按资本主义大规模经营方式经营,土地直接耕作者是雇佣工人。生产不仅创造使用价值,而且也创造价值,而生产的动机则为获得
“纯产品”即剩余价值,而地租则是其具体的表现形式。
在“纯产品”的基础上,重农学派提出了废除其它赋税只征收一种单一地租税的主张。他们认为
“纯产品”是赋税唯一可能的来源。“纯产品”归结为地租,于是地租就是唯一能负税的收入。在复合税制下,赋税的负担即使不直接加在地租上,也会通过转嫁间接地归于地主。因此不如直截了当地取消一切杂税,改而征收单一地租税。由于简化租制会减少征收费用,这种改革实际上减轻了地主的负担。
资本的流通和再生产
在分析社会财富、资本的流通和再生产的尝试上,重农学派作出了重要贡献。他们既分析了资本在劳动过程中借以组成的物质要素,研究了资本在流通中所采取的形式;又在此前提下,把社会总产品的生产,通过货币的中介,在社会三个阶级间的流通过程,表现为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过程。同时,在再生产过程中,包括了对各社会阶级收入来源,资本和所得的交换,再生产消费和最终消费的关系,农业和工业两大部门之间的流通等等的分析。这些都在魁奈的《经济表》中得到了全面表达。 瑞典学派 瑞典学派(Swedish School)又称之为“北欧学派”或“斯德哥尔摩学派”,因其开创了以国家干预来实现“充分就业”和“收入均等化”的北欧社会福利模式而闻名,尤其是瑞典,被称为“福利国家的典范与橱窗”。与其对现代社会保障理论的贡献相比,它对现代经济学理论的巨大影响同样毫不逊色。
瑞典学派的思想可溯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德国新历史学派和英国“费边社会主义”,但成形于20世纪20至30年代的资本主义大危机之后。1929年至1933年的大危机,不仅让资本主义世界在痛苦中反省,而且经济学理论也借此契机而涅盘,其中瑞典学派便是新生儿之一。它既不同于新古典学派,也有别于凯恩斯学派。而宏观动态经济理论、生产要素禀赋理论和混合经济理论是瑞典学派的三大理论基石。
宏观动态经济理论来源于该学派创始人威克塞尔(Knut Wicksell)的积累过程原理。积累过程原理首先突破了此前经济学家普遍持有的“货币面纱”论,并试图将货币与实际经济结合起来,但具有明显的局限性。例如,该理论虽然强调了货币因素对经济周期运动的影响,却无法科学地解释经济危机的根源。
针对威克塞尔理论的缺陷,另两位代表人物E.R.林达尔(Lindahl, Erik Robert)和K.G.缪尔达尔(Myrdal,K.G)不断加以修正,从而为宏观动态经济理论的进一步发展和瑞典学派的真正建立做出了贡献。其中,林达尔在把失业均衡当作“特例”的前提下,进一步发展了总量分析法;缪尔达尔则提出了时点和时期分析方法,将时间因素引入经济分析中,从而将静态均衡理论发展为动态均衡理论,后来,他又提出了序列分析法,得以使经济分析更接近于现实。
开辟了现代国际贸易理论开端的生产要素禀赋理论是瑞典学派的另一支柱。1977年诺奖得主俄林在综合李嘉图的比较成本学说、约翰·穆勒的相互需求理论、马歇尔的均衡价格论以及陶西格的比较成本学说的基础上,在老师赫克歇尔的鼓励下,创立了生产要素禀赋理论,即著名的H-O模型。
H-O模型认为,贸易的首要条件是商品在地区间存在价格差异,这种价格差异从需求的角度讲,由消费者的*和生产要素所有权(这影响消费者的收入)来决定,从供给的角度讲,由各地生产要素的生产规模决定,而区域贸易的后果是使商品价格均等化,生产要素的价格也有趋向均等化的趋势。
谈到生产要素禀赋理论,不能不提里昂惕夫之谜和林德尔的需求相似理论。经济学发展到今天,昂惕夫之谜当然已不再是一个“谜”,但其对人力资源重要性的揭示功劳却为人们所铭记。而林德尔的需求相似理论尽管仅从人均收入角度来说明一国需求结构而有失偏颇, 但在一定程度上却可以弥补H-O模型只从供给角度解释国际贸易问题的不足。
瑞典学派的大部分学者都十分注重对混合经济理论的研究,尤以R.A林德伯克(Lindbec, R.A)的研究为主。
林德伯克的混合经济理论是针对美国20世纪60年代出现的新左派思潮而提出的,主要内容是:保持权力分散化和集中化两者平衡的决策结构;保持市场调节与*计划结合的资源配置机制;坚持以私有制为主体,实行部分国有化;强调经济刺激与行政命令相结合的激励机制;各个不同决策单位应保持竞争与垄断同时并存的关系。他反对把经济制度划分为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传统方法,而主张将经济制度定义为为完成生产、投入和消费决定而实行的一整套的机制和组织机构。据此,他又进一步将所谓的经济制度划分为三种类型——以瑞典为代表的西方混合经济模式、以原南斯拉夫为代表的市场社会主义模式和以原苏联为代表的*集权经济模式。
总起来看,发展到今天的瑞典学派具有这样几个鲜明特点:一是瑞典学派把货币的变动与经济的变动二者结合起来,首创货币经济论;二是倡导动态经济学,以修补静态经济理论的缺陷;在经济分析的方法和工具方面,编造了一系列新的经济术语和经济范畴,以完成动态经济分析,倡导把一些经济变量如资本价值、所得、投资、储蓄、成本等区分为事前、事后两种数值;三是将预期纳入到经济分析之中,强调预期在经济运行中“决定性”作用;四是偏重于纯理论的研究,主张国家干预经济;五是注重国际经济理论和经济制度理论的研究。
瑞典是一个高度开放型的国家,同时又是一个社会民主主义传统很深的国家。瑞典学派的经济学家们从国情出发,对国际经济理论和社会民主主义经济制度理论的研究取得了相当成果。这些成果对于处于经济转型时期且本来就国情复杂、人口众多、经济发展不均衡的中国有很大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