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5-18 09:35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29 06:57
“我的地产十年,没这么久吧?”拿到采访提纲,舒可心有些吃惊,“其实细说起来我是1999年买了朝阳园之后才正式和房地产沾上边的。” 之前舒可心曾在大学当老师,教的是计算机,当时他在中关村的名气可比现在还要响亮。后来又自己开公司,因为买了一套朝阳园的房子,才逐渐“玩”成了地产专家。
舒可心告诉记者,最开始做维权,是为了解决家里地板问题。1999年买了朝阳园的房子,收了房才发现木地板上有多条裂缝。去找开发商理论,但人家一直拖着。舒可心说自己当时正好也没什么事,就开始研究这里面的道道。“这要是搁在别人身上,肯定就急了,我和别人还不一样,因为从小家里环境不错,对钱不太上心,找开发商就是觉着好玩,因为以前还从没有人研究过这些,不然为着一万块的地板我不至于花这么多心思。”正是这种“玩”的心态让舒可心一直走到了现在。
在玩的过程中,舒可心发现业主的公共利益受到很大的损害,包括房屋面积缩水、施工扰民、社区公共管理差等问题,这不是他一个人能够解决的,于是他开始组织维权小组,筹备成立业主委员会:“干业主委员会 以后就要关心公共利益了,不能说自己的事儿。维护公共利益与自身利益是相关的,其实是保证更大的个人利益。”
由于开发商一直对朝阳园业主的要求不予理睬,怎样制造声势、引起广泛关注成了业主委员会的首要问题。想来想去,闹展会成了最后选择。于是2001年9月秋展,朝阳园业主大闹展会成了当时各媒体的头条。“当时我们想的特别细,包括印文化衫、打横幅,另外我们还请了律师向媒体解释我们的行动。此外我们还特别注意控制大家的情绪,因为业主们一激动就很可能出意外的状况。没想到这一来还成了范本,以后业主维权都走我们这样的路子。”
在展会上的这一闹,让舒可心一不小心成了名人。随后各媒体开始采访他,让他在展会上谈置业经验;其他小区的业主也开始联系他,请他帮着成立业委会;舒可心也从公司老板“玩”成了维权专家。而社会上的各种评价也如潮水般涌过来,有人说他“就是想成名”,也有人称他是“老师”是“业主的领头人”。舒可心对这些并不在意,他认为在当时全北京还没几个社区成立了业委会,更多还是居委会,大家都还是在找领导解决问题;如今7年过去了,现在北京已经有近400个小区成立了业委会,大家开始自己解决问题,可以说是中国民主进程迈出的一步。自己能在这一过程里发挥些作用,“很好玩”。 在大闹展会后,舒可心发现把开发商*得太狠并不能解决问题,怎么把维权坚持下去?舒可心发现有时候双方坐下来谈,反而对解决问题更有帮助。于是开始对开发商“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诉之以法”,开始谈判和妥协。就在这时,一些业主不干了,认为他舒可心是“骗子”是“叛徒”,要求罢免他这个业委会主任。
有人质疑舒可心当业委会主任的动机,“我的动机比较自私,说实在的,我没有一个特别伟大的动机,我的动机就是我买了房子受了开发商的欺负了,我觉得物业管理做得不好,应该改善,因为我感受到不好了,那么就开始做这个事情,纯粹是为了我自己,但是后来我做着做着发现我的利益如果不和大家的利益绑在一起就没法真正维护自己的利益。”舒可心知道,在中国人的观念里是没有“妥协”的,只有“成王败寇”,但要实现民主,达成开发商和业主的共赢,必须懂得妥协,西方两千年的民主历程说明这一点。这是舒可心最难熬的日子,但是他坚持了下来,现在的朝阳园也证明他的这种坚持是对的。
舒可心说,维权斗争的每一步都需要坚强的斗争意志和高超的*智慧。而且,恐怕最需要的还是要有种把麻烦事当“乐子”的精神,否则,一直感觉那么苦,自己是根本不可能走到现在的。 舒可心说,看业主维权的历程,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大家伙一条心和开发商斗,和物业斗;第二阶段就是业主跟业主自己斗,现在的美丽园就是这种状况。当然在2007年更多的还是斗开发商、斗物业的第一阶段。业主们在斗的时候要更加讲究理性、组织性、专业性和技巧性。所谓专业性,就是要学会使用法律,而不是靠情感好恶,美丽园的官司就是靠律师打赢的,而不是用拳头和大字报打出来的。
1.目前你最希望拥有什么样的房子?
邻居要好,140平方米左右的平层。
2.你最看中房子的什么特点?
舒服、环保、节能,一般来说不环保、节能的房子也很难舒服。
3.你觉得现在买房,时机合适吗?
要住的时候就买吧,如果投资的话不如投到股市或者基金里去。
4.用一句话来概括自己的楼市十年。
好玩。
5.如果可以从头再来,你会选择哪个行当?
还是搞维权吧,维权的过程是社会公平逐步彰显的过程,是社会民主意识被唤醒的过程,能够处在这个过程里,实在很有意思。
也许很多不熟悉舒可心的人,会认为他是一个玩世不恭或是不求上进的人。有些时候他说的话确实会给人这样的误解。其实这是他目前的心态和对生活的态度。他追求的是内心的满足感。
舒可心大学主修的是计算机,尤其在中文系统方面曾经“下过一番苦工”。毕业之后在一所大学当助教,曾经在中关村到处讲课。当时“舒老师”在中关村的名气比现在在房地产圈还要响亮。他从1987年就开始上网,在网上尝试以各种不同的身份出现。在别人眼中,这可能很无聊,但他认为,这是了解社会,体验人生的一种方式。他现在还经常上网聊天。可是QQ(网上的一种聊天软件)上的资料却完全是真实的,无论是年龄、姓名还是身份。
舒可心在大学当老师时,就买了一辆摩托车,一年之后换成一辆小菲亚特。换车之后,舒可心发现自己犯了一个错误。摩托车一年的养路费才是30多元钱。而汽车一个月的养路费就是70多元。而那时在大学任教的舒可心月工资才46元。怎么办?对舒可心来说似乎并不困难,每天晚上到外面拉两个小时的“黑车”,无论是养路费还是油钱就全出来了。
之后,舒可心离开他教书的岗位,进入国营公司负责进出口和技术培训工作,接着又自己开公司,最后开始“玩”房产。一不小心玩成了“专家”。
或许是从小家里环境就比较好,用舒可心的话说是“从来没有缺过钱,我父母的工资在六十年代加起来就有170元以上”,但因为家教甚严,反而使得他对于金钱似乎从不刻意追求。这从他的衣着也可以看出来,一双6元钱的圆口黑布鞋,运动休闲裤,T恤,全身加起来也就一百多元。
舒可心觉得,人做任何事情都不一定是他故意要做的,很多时候是随波逐流,缘分、机遇等东西在主宰着一个人命运。这个世界上有太多事情是自己力所不能及的。不能对自己太认真。所以舒可心并不在乎别人是否认为他成功。他所看重的是自己内心的成功。小时候他家里养小鸡。一天他发现一只小鸡的腿断了,于是他就用火柴棍把小鸡的腿接上了。几天之后,他发现小鸡又能走路了。“现在回想起来,我那时候特别开心,很满足,有一种成就感。”
“我有点钱,但不像大家想象的那么有钱。目前我很喜欢房地产,很喜欢物业管理 中的一些事情,所以我才做这么多公益工作。但也许有一天我没有兴趣了,我就立刻会从房地产圈里消失。”舒可心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