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文章1 问答文章501 问答文章1001 问答文章1501 问答文章2001 问答文章2501 问答文章3001 问答文章3501 问答文章4001 问答文章4501 问答文章5001 问答文章5501 问答文章6001 问答文章6501 问答文章7001 问答文章7501 问答文章8001 问答文章8501 问答文章9001 问答文章9501
你好,欢迎来到懂视!登录注册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什么是禅学?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4 02:15

我来回答

9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23 12:02

  禅
  “什么是禅?”凡是对佛教有研究的人都知道,这个题目严格说来是有问题的,因为禅是不能讲的。禅的境界是言语道断,心行处灭,是与思维言说的层次不同的;但是,“妙高顶上,不可言传;第二峰头,略容话会”。为了把禅的境界介绍给大家,不得已,仍然要藉言语来说明。
  现在的社会到处烦乱,物质生活奢侈浮华;但是,有不少人却感到生活空虚,精神焦虑,苦痛倍增。所以,这个能解决生命问题,提高生命境界的禅学,乃在世界各地,引起知识份子和社会人士的重视。
  “禅”可以开拓我们的心灵,启发人们的智能,引导我们进入更超脱的自由世界。禅合乎真善美的条件;虽然不容易谈,可是要知道什么是禅,那我们就不能不尽力弄清楚。现在我分成三个部分来叙述,这三部分是禅的历史、禅的内容与禅的修法。

  一.禅的历史
  佛陀谈经三百余会,说法四十九年,三藏十二部经典浩瀚无涯,可是,这些无数的文字般若,与禅宗的起源并没有直接的关系。相传有一天,佛陀在灵山会上,登座拈起一朵花展示大众,当时众人都不明所以,只有大迦叶微笑了一下,佛陀当时就说:“吾有正法眼藏,涅盘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付嘱摩诃迦叶。”佛陀于是将法门付嘱大迦叶,禅宗就这样开始传承下来。
  印度禅师代代相传,第二十八祖菩提达摩到中国来,时值南朝梁武帝在位。梁武帝笃信佛法,曾经三次舍身同泰寺,布施天下僧众,造桥建庙,依常人眼光看,真是*德无量。当达摩祖师见梁武帝时,梁武帝问他说:‘我所做的这些佛教事业有无*德?’
  达摩祖师说:‘并无*德。’
  梁武帝被泼了一盆冷水,心想我如此辛劳,怎么会毫无*德?所以,他对达摩祖师的回答,并不满意。
  其实,从深一层面来说,梁武帝所得的只是人天果报,应属福德,并非*德。在禅的立场看,达摩祖师所说,正是直心之言,但是却不得梁武帝的欣赏,因此,达摩乃转往嵩山少林寺面壁。
  从这一段记载中,我们可以体会到禅的高妙,确实不能以一般的见解去论断的。像梁武帝的这种用心,只求为善得福,并不是禅宗的究竟目标,即使有所得,也是人天福报而已,在禅师的眼里,是与开悟的道无关。
  神光慧可,河南人,少年精通世学,壮年在龙门香山出家,后入嵩山少林寺,拜谒达摩,要求开示,并请为入室弟子,达摩不准许,神光遂在门外伫候。时值风雪漫天,过了很久,雪深及腰。达摩见他确实真诚求法,允许入内。并问他:‘汝究竟来此所求何事?’
  神光答道:‘弟子心未安,乞师安心。’
  达摩喝道:‘将心拿来,吾为汝安!’
  神光愕然地说:‘觅心了不可得!’
  达摩这时居然说道:‘吾与汝安心竟!’
  神光慧可豁然大悟。烦恼本空,罪业无体,识心寂灭,无妄想动念处,是即正觉,就是佛道。若能会心,佛性当下开显。
  神秀博通三藏,为五祖弘忍座下的大弟子,讲经说法,教化四方,当时的人,莫不以其为五祖的传人。这时却从南方来了一个惠能,根性甚利,虽处南蛮犹獦獠之地,求法热忱,并不落人之后。
  当他见到五祖时,五祖曾试探他说:‘南方人没有佛性。’
  当时惠能答道:‘人有南北,佛性岂有南北?’
  五祖经他这一反驳,知道这人是顿根种姓,非常人所及。为了考验他的心志,就要他到柴房舂米,暂避众人耳目。
  后来,五祖令众人各举一偈,以为传法的依据,若是见性,即得衣钵,成为五祖传人。这时大众都以为衣钵非神秀莫属,所以没有人敢与他竞争。
  当时,神秀日夜思量,终于提出一偈: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
  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这一偈子,五祖认为虽然不错,但却仍未能见性。所以衣钵没有传给他。
  惠能在柴房里得悉此事,心想我也来呈一偈如何?遂央人替他把偈语题在墙上。这偈语是这样的: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五祖见了,知道惠能已经见性。为恐其招忌,乃着人将偈拭去。然后到柴房敲门。问道:‘米熟了没有?’
  惠能答曰:‘早就熟了,只等着筛耳。’
  五祖遂又在门上敲了三下,惠能会意,乃在半夜三更,到五祖座下,请他开示。
  五祖传授他《金刚经》,至“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时,惠能顿然大悟。五祖遂将衣钵传他,并命他南行,以待时机。五祖送到*边说:‘**船送你。’
  惠能说:‘迷时师度,悟时自度。’遂自行到南方弘化,终成为震烁古今的六祖。
  从这些历史记载,可知禅的风格确是相当独特的,所谓教外别传,不立文字,实是得其真机。但是由于禅门宗旨,并非人人能解,所以也常受人曲解。然而禅的机锋教化,都是明心见性之方,全是依人的本性而予以揭露。他的原则是建立在“众生皆有佛性,人人皆可成佛”的道理上。所以进一步言“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又有多少人能把握这一层的意义?梁武帝的希求人天福报,不就是典型的一例吗?至于今天谁才能直探禅门本源?这就要靠众生求法的宏愿和实践了!

  二.禅的内容
  古今禅门公案皆为禅师考验或印证弟子悟道的对答,其实这种对答,就是一般人所谓的“考试”。不同的是,它是随各人的根性、时间、地点而变化,它没有明确的划一标准答案,也不是从思考理解得来的。所以,如果不是禅门的师徒,有时候很难明白其中的道理所在,而且,如果用常人的想法来推敲,往往会发觉“公案”之违背常理。
  禅是离语言对待的,是不可说的,一说即不中。可是,究竟的真理固然不可说,但是对一般人如果不说,岂不是永远无门可入吗?所以,禅宗的语录特别多,就是这个缘故。
  现在,我们就禅的内容特色列举几点,以为入门的契机,使我们进一步认识禅门的风光。

  (一)禅与自我
  在佛教的其它宗派中,有些是依他力的辅助始得成佛,而禅宗则是完全靠自我的力量。如净土法门持诵佛号,密宗持诵真言,都是祈请诸佛加被,配合自力而后得度。在禅门里有一警语“念佛一句,漱口三天”,禅师们认为成佛见性是自家的事,靠别人帮忙是不可能得道的,唯有自己负责,自我努力才是最好的方法。心外求法了不可得,本性风光,人人具足,反求内心,自能当下证得。
  宋朝时,大慧宗杲禅师要道谦外出参学,道谦不肯,后来宗元与他同往。宗元曾告诉他说,有五件事不能帮忙:走路、吃饭、饥、渴、排泄。
  求法也是如此,别人何尝帮得上忙?言下道谦才恍然大悟。
  有人问赵州禅师道:‘怎样参禅才能悟道?’
  赵州禅师听后,站起来,说道:‘我要去厕所小便。’
  赵州禅师走了两步,停下来,又说道:‘你看,这么一点小事,也得我自己去!’
  从前有父子两人,同是小偷,有一天,父亲带着儿子,同往一个地方做案,到那个地方时,父亲故意把儿子关在人家衣橱内,随后就大喊捉贼,自个儿却逃走了。儿子在情急之下,乃伪装老鼠叫声,才骗走了那人家的主人,终于逃了出来。
  当他见着父亲的时候,一直不停地抱怨。
  父亲告诉他说:‘这种*夫是在训练你的机智,看你应变的能力,偷的*夫,而这种应变的智力是要你自己掌握的,别人是没有办法帮得上忙的。’
  这一则故事,虽然不一定是实有其事,但正可以比喻禅门的教学态度。禅师们常常将弟子*到思想或意识领域的死角,然后要他们各觅生路。在这种情形之下,如果能够冲破这一关,则呈现眼前的是一片海阔天空,成佛见性就在此一举。“丈夫自有冲天志,不向如来行处行”,这种披荆斩棘的创发宏愿,在禅门中可说是教学的基本宗旨。不要被别人牵着鼻子走,在修持上独立承担,自我追寻,自我完成,这是禅的最大特色。

  (二)禅与知识
  禅不讲知识,因此,不受知识的障碍,并且视知识为最大的敌人。知识教人起分别心,在知识领域里,人们会因此迷失了自我,甚至为邪知邪见所掌握,形成危害众生的工具。所以,禅首先要求追寻自我,其过程和手段,往往不顺人情,不合知识,违反常理。
  在禅师的心目中,花不一定是红的,柳不一定是绿的,他们从否定的层次去认识更深的境界;他们不用口舌之争,超越语言,因而有更丰富的人生境界。傅大士善慧说:“空手把锄头,步行骑水牛;人从桥上过,桥流水不流。”这是不合情理的描述语句,完全是在与迷妄的分别意识挑战,以破除一般人对知识的执着。扫除迷妄分别的世界,使人进入一个更真、更美、更善的心灵境界。禅语是不合逻辑的,但他有更高的境界;禅语是不合情理的,但它有更深的涵意。
  六祖曾说:‘我有一物,无头、无尾、无名、无字,此是何物?’
  神会接口答道:‘此是诸佛之本源,众生之佛性。’
  六祖不以为然,明明告诉你无名无字,什么都不是了,偏偏你又要指一个名字相(佛性)出来,这岂不是多余?禅的教学是绝对否定一般分别意识,不容许意识分别参杂其中。
  在佛门中,被人赞美为知识广博的智闲禅师在参访药山禅师时,药山问他:‘什么是父母未生前的本来面目?’
  智闲禅师愕然不能回答,于是尽焚藏经,到南阳耕种。有一天,当他在耕地时,锄头碰到石头,铿然一声,而告顿悟。“一击忘所知,更不假修持”,这就是药山不用知识来教授智闲的原因。他要让智闲放下一切知识文字的迷障,来返求自心。这种超然的教学,可以说是禅宗特有的。这在一般知识界里,简直是一件不可想象的事,这是禅的另一项特色。

  (三)禅与生活
  人整天忙碌,为的是生活,为的是图己此身的温暖,可是这个“身”是什么?
  禅师说:“拖着死尸的是谁?”
  这种问题,在一般人是不容易体认得到的,人们辛苦地奔波,饱暖之外,又要求种种物欲;物质可以丰富生活,却也常会枯萎了心灵;口腹之欲满足了,却往往反而闭锁了本具的智能。人们的日常生活,在一种不自觉的意识下被向前推动着。善恶是非的标准,都是社会共同的决定,没有个人心智的真正自由;所以这一时代的人们,往往感觉到,虽然拥有了前人所梦想不到的物质生活,却也失去了最宝贵的心灵自我。这是现时代人类的悲剧。事实上,人们也逐渐地觉察到这一危机,也曾设想了许多补救的办法,社会哲学家,也提出了改良的方案,虽是改善了一部份,但对整个泛滥的洪流,似乎仍无法完全解决问题。
  禅,这个神妙的东西,一旦在生活中发挥*用,则活泼自然,不受欲念牵累,到处充满着生命力,正可以扭转现代人类生活的萎靡。
  禅并不是放弃生活上的情趣,确切的说,它超越了这些五欲六尘,而企图获得更实在的和谐与寂静。一样的穿衣,一样的吃饭,有了禅,便能“任性逍遥,随缘放旷,但尽凡心,别无圣解”。有僧问道于赵州禅师,赵州回答他说:“吃茶去!”吃饭、洗钵、洒扫,无非是道,若能会得,当下即得解脱,何须另外用*?迷者口念,智者心行,向上一路,是圣凡相通的。
  禅,不是供我们谈论研究的,禅,是改善我们生活的,有了禅,就有了富有三千大千世界的生活!

  (四)禅与自然

  何谓禅?禅就是自然而然,禅与大自然同在,禅并无隐藏任何东西。什么是道?“云在青天水在瓶”、“青青翠竹,无非般若;郁郁黄花,皆是妙谛”。用慧眼来看,大地万物皆是禅机,未悟道前看山是山,看水是水;悟道后,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但是前后的山水的内容不同了,悟道后的山水景物与我同在,和我一体,任我取用,物我合一,相入无碍,这种禅心是何等的超然。
  “偶来松树下,高枕石头眠;山中无日月,寒尽不知年”、“溪声尽是广长舌,山色无非清净身”,随地觅取,都是禅;一般人误以为禅机奥秘,深不可测、高不可攀,这是门外看禅的感觉,其实,禅本来就是自家风光,不假外求,自然中到处充斥,俯拾即得。
  今天的人类,与自然站在对立的地位,人类破坏自然界的均衡,把自然生机摧残殆尽,日常生活的一切,靠人为的机械操纵,而渐渐走向僵化、机械化。这样生活下去,怎能感到和谐,怎能不*生空虚,而感到烦忧痛苦呢?“禅”就如山中的清泉,可以洗涤心灵的尘埃;禅,如天上的白云,任运逍遥,不滞不碍。

  (五)禅与幽默

  悟道的禅师,不是如我们想象中一般的枯木死灰,真正的禅师,生活风趣,而且更具幽默感。在他们的心目中,大地充满了生机,众生具备了佛性,一切是那么活泼,那么自然,因此,纵横上下,随机应化,像春风甘霖一般地滋润世间;有时具威严,有时很幽默,这正是禅门教化的特色。
  温州玄机比丘尼,参访雪峰禅师。雪峰问他:‘从何处来?’
  ‘从大日山来。’
  ‘日出也未?’
  ‘如果日出,早就溶却雪峰。’(意思是说我若悟道,则盛名必将雪峰禅师掩盖,那需来向你请教?)
  雪峰又问:‘叫什么名字?’
  ‘玄机!’
  ‘日织几何?’
  ‘寸丝不挂!’
  雪峰心想,你真有这个本事吗?随口说道:‘汝袈裟拖地了!’
  这时玄机猛然回头,雪峰大笑说:‘好一个寸丝不挂!’
  太监鱼朝恩,权震当朝,一日,问药山禅师:‘<普门品>中说黑风吹其船舫,飘堕罗刹鬼国,请问什么是黑风?’
  禅师并未正面回答,只是不客气地直呼:‘鱼朝恩!你这呆子,问此何为?’鱼朝恩听了勃然变色,正要大怒,药山禅师笑道:‘这就是黑风吹其船舫了!’
  灵圳禅师参访归宗禅师,问道:‘如何是佛?’
  归宗禅师说:‘不可语汝,汝不信,汝若信,过来吾告汝!’
  然后细声贴耳地告诉他道:‘汝即是!’
  这些弘化教导的手段是何等的幽默!
  学禅,要有悟性,要有灵巧,明白一点说,就是要有幽默感!古来的禅师,没有一个不是幽默大师,在幽默里,禅是多么活泼!禅是多么睿智!

  三.禅的修法
  以上仅是就禅的历史和禅的内容特色,向诸位作简单介绍,现在我再进一步告诉各位禅是如何修法。
  古代禅师的棒喝,那是在教禅;禅者的扬眉瞬目,那也是论禅;一日不作,一日不食,这是在参禅;赵州八十行脚,这是在修禅;这些典型,都留给后人很大启示,现分叙几点,略加介绍。

  (一)提起疑情
  世界上的大部份宗教,重视的是信仰,而且不可以用怀疑的态度去探究教义,但是禅宗在入门时,首先须提起的便是疑情。尤其禅门,更是要有大疑,才能大悟,若是没有疑情,则无所用心,绝不会有开悟的时候。“如何是祖师西来大意?”“什么是父母未生前的本来面目?”“万法归一,一归何处?”“念佛是谁?”……这些问题,并不是要学禅的人去找资料写论文,它只不过是要提起禅和子的疑情而已。

  (二)参究下去
  疑情起了以后,进一步要用心去参,所谓迷者枯坐,智者用心。用心是随时随地,用全副精神去参,并不是在打坐时才是用心参禅,这么追本溯源的怀疑下去,追问下去,一直到打破沙锅问到底,则豁然大悟。这种开悟的境界“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很难用语言文字加以描述。

  (三)身行力学
  本来禅是不可说的,是言语道断,心行处灭的境界。本文在这里说了许多,已有画蛇添足之嫌,事实上,禅最直接的方式,就是从生活上去实践,衣食住行处寻个着落。那么,一屈指,一拂袖,上座下座,无一不是禅。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23 13:20

--------------------------------------------------------------------------------


“什么是禅?”凡是对佛教有研究的人都知道,这个题目严格说来是有问题的,因为禅是不能讲的。禅的境界是言语道断,心行处灭,是与思维言说的层次不同的;但是,“妙高顶上,不可言传;第二峰头,略容话会”。为了把禅的境界介绍给大家,不得已,仍然要藉言语来说明。
现在的社会到处烦乱,物质生活奢侈浮华;但是,有不少人却感到生活空虚,精神焦虑,苦痛倍增。所以,这个能解决生命问题,提高生命境界的禅学,乃在世界各地,引起知识份子和社会人士的重视。
“禅”可以开拓我们的心灵,启发人们的智能,引导我们进入更超脱的自由世界。禅合乎真善美的条件;虽然不容易谈,可是要知道什么是禅,那我们就不能不尽力弄清楚。现在我分成三个部分来叙述,这三部分是禅的历史、禅的内容与禅的修法。

一.禅的历史
佛陀谈经三百余会,说法四十九年,三藏十二部经典浩瀚无涯,可是,这些无数的文字般若,与禅宗的起源并没有直接的关系。相传有一天,佛陀在灵山会上,登座拈起一朵花展示大众,当时众人都不明所以,只有大迦叶微笑了一下,佛陀当时就说:“吾有正法眼藏,涅盘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付嘱摩诃迦叶。”佛陀于是将法门付嘱大迦叶,禅宗就这样开始传承下来。
印度禅师代代相传,第二十八祖菩提达摩到中国来,时值南朝梁武帝在位。梁武帝笃信佛法,曾经三次舍身同泰寺,布施天下僧众,造桥建庙,依常人眼光看,真是*德无量。当达摩祖师见梁武帝时,梁武帝问他说:‘我所做的这些佛教事业有无*德?’
达摩祖师说:‘并无*德。’
梁武帝被泼了一盆冷水,心想我如此辛劳,怎么会毫无*德?所以,他对达摩祖师的回答,并不满意。
其实,从深一层面来说,梁武帝所得的只是人天果报,应属福德,并非*德。在禅的立场看,达摩祖师所说,正是直心之言,但是却不得梁武帝的欣赏,因此,达摩乃转往嵩山少林寺面壁。
从这一段记载中,我们可以体会到禅的高妙,确实不能以一般的见解去论断的。像梁武帝的这种用心,只求为善得福,并不是禅宗的究竟目标,即使有所得,也是人天福报而已,在禅师的眼里,是与开悟的道无关。
神光慧可,河南人,少年精通世学,壮年在龙门香山出家,后入嵩山少林寺,拜谒达摩,要求开示,并请为入室弟子,达摩不准许,神光遂在门外伫候。时值风雪漫天,过了很久,雪深及腰。达摩见他确实真诚求法,允许入内。并问他:‘汝究竟来此所求何事?’
神光答道:‘弟子心未安,乞师安心。’
达摩喝道:‘将心拿来,吾为汝安!’
神光愕然地说:‘觅心了不可得!’
达摩这时居然说道:‘吾与汝安心竟!’
神光慧可豁然大悟。烦恼本空,罪业无体,识心寂灭,无妄想动念处,是即正觉,就是佛道。若能会心,佛性当下开显。
神秀博通三藏,为五祖弘忍座下的大弟子,讲经说法,教化四方,当时的人,莫不以其为五祖的传人。这时却从南方来了一个惠能,根性甚利,虽处南蛮犹獦獠之地,求法热忱,并不落人之后。
当他见到五祖时,五祖曾试探他说:‘南方人没有佛性。’
当时惠能答道:‘人有南北,佛性岂有南北?’
五祖经他这一反驳,知道这人是顿根种姓,非常人所及。为了考验他的心志,就要他到柴房舂米,暂避众人耳目。
后来,五祖令众人各举一偈,以为传法的依据,若是见性,即得衣钵,成为五祖传人。这时大众都以为衣钵非神秀莫属,所以没有人敢与他竞争。
当时,神秀日夜思量,终于提出一偈: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
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这一偈子,五祖认为虽然不错,但却仍未能见性。所以衣钵没有传给他。
惠能在柴房里得悉此事,心想我也来呈一偈如何?遂央人替他把偈语题在墙上。这偈语是这样的: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五祖见了,知道惠能已经见性。为恐其招忌,乃着人将偈拭去。然后到柴房敲门。问道:‘米熟了没有?’
惠能答曰:‘早就熟了,只等着筛耳。’
五祖遂又在门上敲了三下,惠能会意,乃在半夜三更,到五祖座下,请他开示。
五祖传授他《金刚经》,至“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时,惠能顿然大悟。五祖遂将衣钵传他,并命他南行,以待时机。五祖送到*边说:‘**船送你。’
惠能说:‘迷时师度,悟时自度。’遂自行到南方弘化,终成为震烁古今的六祖。
从这些历史记载,可知禅的风格确是相当独特的,所谓教外别传,不立文字,实是得其真机。但是由于禅门宗旨,并非人人能解,所以也常受人曲解。然而禅的机锋教化,都是明心见性之方,全是依人的本性而予以揭露。他的原则是建立在“众生皆有佛性,人人皆可成佛”的道理上。所以进一步言“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又有多少人能把握这一层的意义?梁武帝的希求人天福报,不就是典型的一例吗?至于今天谁才能直探禅门本源?这就要靠众生求法的宏愿和实践了!

二.禅的内容
古今禅门公案皆为禅师考验或印证弟子悟道的对答,其实这种对答,就是一般人所谓的“考试”。不同的是,它是随各人的根性、时间、地点而变化,它没有明确的划一标准答案,也不是从思考理解得来的。所以,如果不是禅门的师徒,有时候很难明白其中的道理所在,而且,如果用常人的想法来推敲,往往会发觉“公案”之违背常理。
禅是离语言对待的,是不可说的,一说即不中。可是,究竟的真理固然不可说,但是对一般人如果不说,岂不是永远无门可入吗?所以,禅宗的语录特别多,就是这个缘故。
现在,我们就禅的内容特色列举几点,以为入门的契机,使我们进一步认识禅门的风光。

(一)禅与自我
在佛教的其它宗派中,有些是依他力的辅助始得成佛,而禅宗则是完全靠自我的力量。如净土法门持诵佛号,密宗持诵真言,都是祈请诸佛加被,配合自力而后得度。在禅门里有一警语“念佛一句,漱口三天”,禅师们认为成佛见性是自家的事,靠别人帮忙是不可能得道的,唯有自己负责,自我努力才是最好的方法。心外求法了不可得,本性风光,人人具足,反求内心,自能当下证得。
宋朝时,大慧宗杲禅师要道谦外出参学,道谦不肯,后来宗元与他同往。宗元曾告诉他说,有五件事不能帮忙:走路、吃饭、饥、渴、排泄。
求法也是如此,别人何尝帮得上忙?言下道谦才恍然大悟。
有人问赵州禅师道:‘怎样参禅才能悟道?’
赵州禅师听后,站起来,说道:‘我要去厕所小便。’
赵州禅师走了两步,停下来,又说道:‘你看,这么一点小事,也得我自己去!’
从前有父子两人,同是小偷,有一天,父亲带着儿子,同往一个地方做案,到那个地方时,父亲故意把儿子关在人家衣橱内,随后就大喊捉贼,自个儿却逃走了。儿子在情急之下,乃伪装老鼠叫声,才骗走了那人家的主人,终于逃了出来。
当他见着父亲的时候,一直不停地抱怨。
父亲告诉他说:‘这种*夫是在训练你的机智,看你应变的能力,偷的*夫,而这种应变的智力是要你自己掌握的,别人是没有办法帮得上忙的。’
这一则故事,虽然不一定是实有其事,但正可以比喻禅门的教学态度。禅师们常常将弟子*到思想或意识领域的死角,然后要他们各觅生路。在这种情形之下,如果能够冲破这一关,则呈现眼前的是一片海阔天空,成佛见性就在此一举。“丈夫自有冲天志,不向如来行处行”,这种披荆斩棘的创发宏愿,在禅门中可说是教学的基本宗旨。不要被别人牵着鼻子走,在修持上独立承担,自我追寻,自我完成,这是禅的最大特色。

(二)禅与知识
禅不讲知识,因此,不受知识的障碍,并且视知识为最大的敌人。知识教人起分别心,在知识领域里,人们会因此迷失了自我,甚至为邪知邪见所掌握,形成危害众生的工具。所以,禅首先要求追寻自我,其过程和手段,往往不顺人情,不合知识,违反常理。
在禅师的心目中,花不一定是红的,柳不一定是绿的,他们从否定的层次去认识更深的境界;他们不用口舌之争,超越语言,因而有更丰富的人生境界。傅大士善慧说:“空手把锄头,步行骑水牛;人从桥上过,桥流水不流。”这是不合情理的描述语句,完全是在与迷妄的分别意识挑战,以破除一般人对知识的执着。扫除迷妄分别的世界,使人进入一个更真、更美、更善的心灵境界。禅语是不合逻辑的,但他有更高的境界;禅语是不合情理的,但它有更深的涵意。
六祖曾说:‘我有一物,无头、无尾、无名、无字,此是何物?’
神会接口答道:‘此是诸佛之本源,众生之佛性。’
六祖不以为然,明明告诉你无名无字,什么都不是了,偏偏你又要指一个名字相(佛性)出来,这岂不是多余?禅的教学是绝对否定一般分别意识,不容许意识分别参杂其中。
在佛门中,被人赞美为知识广博的智闲禅师在参访药山禅师时,药山问他:‘什么是父母未生前的本来面目?’
智闲禅师愕然不能回答,于是尽焚藏经,到南阳耕种。有一天,当他在耕地时,锄头碰到石头,铿然一声,而告顿悟。“一击忘所知,更不假修持”,这就是药山不用知识来教授智闲的原因。他要让智闲放下一切知识文字的迷障,来返求自心。这种超然的教学,可以说是禅宗特有的。这在一般知识界里,简直是一件不可想象的事,这是禅的另一项特色。

(三)禅与生活
人整天忙碌,为的是生活,为的是图己此身的温暖,可是这个“身”是什么?
禅师说:“拖着死尸的是谁?”
这种问题,在一般人是不容易体认得到的,人们辛苦地奔波,饱暖之外,又要求种种物欲;物质可以丰富生活,却也常会枯萎了心灵;口腹之欲满足了,却往往反而闭锁了本具的智能。人们的日常生活,在一种不自觉的意识下被向前推动着。善恶是非的标准,都是社会共同的决定,没有个人心智的真正自由;所以这一时代的人们,往往感觉到,虽然拥有了前人所梦想不到的物质生活,却也失去了最宝贵的心灵自我。这是现时代人类的悲剧。事实上,人们也逐渐地觉察到这一危机,也曾设想了许多补救的办法,社会哲学家,也提出了改良的方案,虽是改善了一部份,但对整个泛滥的洪流,似乎仍无法完全解决问题。
禅,这个神妙的东西,一旦在生活中发挥*用,则活泼自然,不受欲念牵累,到处充满着生命力,正可以扭转现代人类生活的萎靡。
禅并不是放弃生活上的情趣,确切的说,它超越了这些五欲六尘,而企图获得更实在的和谐与寂静。一样的穿衣,一样的吃饭,有了禅,便能“任性逍遥,随缘放旷,但尽凡心,别无圣解”。有僧问道于赵州禅师,赵州回答他说:“吃茶去!”吃饭、洗钵、洒扫,无非是道,若能会得,当下即得解脱,何须另外用*?迷者口念,智者心行,向上一路,是圣凡相通的。
禅,不是供我们谈论研究的,禅,是改善我们生活的,有了禅,就有了富有三千大千世界的生活!

(四)禅与自然

何谓禅?禅就是自然而然,禅与大自然同在,禅并无隐藏任何东西。什么是道?“云在青天水在瓶”、“青青翠竹,无非般若;郁郁黄花,皆是妙谛”。用慧眼来看,大地万物皆是禅机,未悟道前看山是山,看水是水;悟道后,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但是前后的山水的内容不同了,悟道后的山水景物与我同在,和我一体,任我取用,物我合一,相入无碍,这种禅心是何等的超然。
“偶来松树下,高枕石头眠;山中无日月,寒尽不知年”、“溪声尽是广长舌,山色无非清净身”,随地觅取,都是禅;一般人误以为禅机奥秘,深不可测、高不可攀,这是门外看禅的感觉,其实,禅本来就是自家风光,不假外求,自然中到处充斥,俯拾即得。
今天的人类,与自然站在对立的地位,人类破坏自然界的均衡,把自然生机摧残殆尽,日常生活的一切,靠人为的机械操纵,而渐渐走向僵化、机械化。这样生活下去,怎能感到和谐,怎能不*生空虚,而感到烦忧痛苦呢?“禅”就如山中的清泉,可以洗涤心灵的尘埃;禅,如天上的白云,任运逍遥,不滞不碍。

(五)禅与幽默

悟道的禅师,不是如我们想象中一般的枯木死灰,真正的禅师,生活风趣,而且更具幽默感。在他们的心目中,大地充满了生机,众生具备了佛性,一切是那么活泼,那么自然,因此,纵横上下,随机应化,像春风甘霖一般地滋润世间;有时具威严,有时很幽默,这正是禅门教化的特色。
温州玄机比丘尼,参访雪峰禅师。雪峰问他:‘从何处来?’
‘从大日山来。’
‘日出也未?’
‘如果日出,早就溶却雪峰。’(意思是说我若悟道,则盛名必将雪峰禅师掩盖,那需来向你请教?)
雪峰又问:‘叫什么名字?’
‘玄机!’
‘日织几何?’
‘寸丝不挂!’
雪峰心想,你真有这个本事吗?随口说道:‘汝袈裟拖地了!’
这时玄机猛然回头,雪峰大笑说:‘好一个寸丝不挂!’
太监鱼朝恩,权震当朝,一日,问药山禅师:‘<普门品>中说黑风吹其船舫,飘堕罗刹鬼国,请问什么是黑风?’
禅师并未正面回答,只是不客气地直呼:‘鱼朝恩!你这呆子,问此何为?’鱼朝恩听了勃然变色,正要大怒,药山禅师笑道:‘这就是黑风吹其船舫了!’
灵圳禅师参访归宗禅师,问道:‘如何是佛?’
归宗禅师说:‘不可语汝,汝不信,汝若信,过来吾告汝!’
然后细声贴耳地告诉他道:‘汝即是!’
这些弘化教导的手段是何等的幽默!
学禅,要有悟性,要有灵巧,明白一点说,就是要有幽默感!古来的禅师,没有一个不是幽默大师,在幽默里,禅是多么活泼!禅是多么睿智!

三.禅的修法
以上仅是就禅的历史和禅的内容特色,向诸位作简单介绍,现在我再进一步告诉各位禅是如何修法。
古代禅师的棒喝,那是在教禅;禅者的扬眉瞬目,那也是论禅;一日不作,一日不食,这是在参禅;赵州八十行脚,这是在修禅;这些典型,都留给后人很大启示,现分叙几点,略加介绍。

(一)提起疑情
世界上的大部份宗教,重视的是信仰,而且不可以用怀疑的态度去探究教义,但是禅宗在入门时,首先须提起的便是疑情。尤其禅门,更是要有大疑,才能大悟,若是没有疑情,则无所用心,绝不会有开悟的时候。“如何是祖师西来大意?”“什么是父母未生前的本来面目?”“万法归一,一归何处?”“念佛是谁?”……这些问题,并不是要学禅的人去找资料写论文,它只不过是要提起禅和子的疑情而已。

(二)参究下去
疑情起了以后,进一步要用心去参,所谓迷者枯坐,智者用心。用心是随时随地,用全副精神去参,并不是在打坐时才是用心参禅,这么追本溯源的怀疑下去,追问下去,一直到打破沙锅问到底,则豁然大悟。这种开悟的境界“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很难用语言文字加以描述。

(三)身行力学
本来禅是不可说的,是言语道断,心行处灭的境界。本文在这里说了许多,已有画蛇添足之嫌,事实上,禅最直接的方式,就是从生活上去实践,衣食住行处寻个着落。那么,一屈指,一拂袖,上座下座,无一不是禅。
回答者: 释妙伟 - 同进士出身 七级 1-9 16:58

--------------------------------------------------------------------------------

禅宗非禅学
==============
禅海蠡测
南怀瑾
禅宗之演变
禅宗之宗旨
公案语录
机锋转语
证悟知解
宗师授受
参话头
神通妙用
生死之间
中阴身略述
醒与梦
禅宗与教理
禅宗与禅定
禅宗与净土
禅宗与密宗
禅宗与丹道
禅宗与理学
心物一元之佛法概论
佛法与西洋哲学
修定与参禅法要

禅海蠡测剩语
http://shixiu.fjbtv.com/nanshi/zhuzuo/chlc.htm#禅宗与教理

.........
禅宗与禅定
"禅"一名词,即为梵语"禅那"转音,通常谓之"禅定"。凡"禅观"、"止观"、"瑜伽"等学,皆摄于其中。由博地凡夫而至成佛,皆以禅定为阶。小乘之析有入空,断惑证真,非禅莫属。即大乘六度,亦必经禅定而入般若智海。故禅定之学,实佛法镃基也。但禅定为世间、出世间、凡夫、外道之共法,佛法虽不离于禅定,而亦不依于禅定。佛之不共法,为"缘起性空,性空缘起"与"实相无相"之中道正知正见,非以禅定为极则也。外道为生天而修禅定,佛法则为依此而发无漏智以修之。若欲成就禅定,必须超脱欲界生得之散心妄念。故外道与佛法,其始虽一,其终则大不相同。禅宗虽以禅为名,实非禅定之旨,此乃佛之心法,证取涅盘妙心之极致,非以禅定之果为其宗旨。故禅宗者,乃佛之心宗也。而以与禅定混为一谈,其谬误岂止毫厘千里之差。虽然,"即一切相,离一切法",固亦未尝尽斥禅定为外也。
禅 定 之 学
"禅那"原为梵语,简译为禅,或译为弃恶、功德丛林、思维修、静虑等名。《大乘义章》十三日:"禅定者,别名不同,略有七种:一名禅,二名定,三名三昧,四名正受,五名三摩提,六名奢摩他,七名解脱,亦名背舍。禅者,是其中国之言。"类其迹相,大抵有三种禅(如世间禅、出世禅、出世间上上禅),四禅(色界四天之四禅定),五种禅(四念处、八背舍、九次第定、师子奋迅三昧、超越三昧),九种大禅(即出世间上上禅、如自性禅、一切禅、难禅、一切门禅、善人禅、一切行禅、除烦恼禅、此世他世乐禅、清净净禅)。凡此种种,立名别相,同中有异,一可成万。异纳于同,止是一定。或以定之缘境,为分齐之差,或以定之程度,为等次之别。如修"止观"者之"六妙门"、"十六特胜"、"通明禅"等,各应根机不同,以适为宜。"瑜伽"诸多观行,循其相应而任抉择。又若《菩提道次第广论》,依中观法行而立"奢摩他"(止)、"毗钵舍那"(观)之宗。方便虽多,归于一致。既不散乱,又不昏沉,定心澄止,则诸异名别意,皆当如箭中的,不必寻弦矣。
若简其定序,则四禅九次第定之学,通而明之,普于世出世间,外凡大小乘者,无不相应。所谓四禅者:即心一境性、离生喜乐(初禅),定生喜乐(二禅),离喜妙乐(三禅),舍念清净(四禅)。复以空无边处定、识无边处定、无所有处定、非想非非想处定,合四禅为八定。及至灭尽处定,统之曰九次第定。然所谓次第者,虽有阶梯渐进之义,但亦非为定法。惟视修学行人,根性相应,或为历阶上进,或为一时之中,出此入彼,或止于一禅,终难进步,或立及于灭尽,而不复返。及夫得至灭尽定者,积久熟练,工力自在,如灰身灭智,入于空寂,则小乘极果于是具矣。但灭尽者,亦唯依住定时间而言其迹象,盖真如自性,本非断灭。真如可灭,即落断见,况自性本非断常之可及。故修定至于灭尽者,犹为中途化迹。出灭尽定,发菩提心,福智二圆,方成正觉。若初发菩提心,即修此定门,则九次第者,适为菩萨地地升进之基,自无大小之别矣。
何谓定学共于凡外?如世间凡夫,精勤一艺一事,或注想一机一境,皆须专精不易。所谓"精诚所至,金石为开。"佛云:"制心一处,无事不办。"人如无专精坚定之毅力,终不能成就世间人事,此即凡夫粗犷定也。复如科学家专心研究一事,思入玄微,虽泰山崩于前,麋鹿兴于左,无稍顾盼。理学家之"思入风云变幻中"时, 更不知天地间复有何事何物。他如读书作画,寻诗觅句,皆须与定心相应,方得佳构。至若宗教家由统一意志,专精信仰,或为祈祷,或作存想,及其至也,靡不忘我忘身,自觉已超拔于性灵之中,发生无比欣悦,此皆为定境所生之现象也。故思想专极,倩女离魂。注想功深,水火可入。举凡画符念咒,种种技术,乃至如催眠、瑜伽之学,皆以专一境性而奏其功。故曰:定为一切共法,非独家之学。凡外诸道,虽不明定理,或不知定之深微差别理趣,而于定之功用,并不依赖于知与不知间也。
佛法之修定,初亦通诸定法,最后以得无漏根本智为归,则非常定所及。修定亦如作诸事业,必得依仗工具而成。人之生存于世间,造作种种善恶诸事业,均仗五官心身而为之,佛法统此心身内外诸法,归纳为六根(眼、耳、鼻、舌、身、意),触对外之六尘(色、声、香、味、触、法),以及实质地、水、火、风,乃至空等。从此演绎,一一法中,产生若干差别不同之法。定其名目,次为分类,共称为八万四千法门。以此尘尘驰逐,如轮之旋转,无有已时。凡修定法,即从此根尘中任取一项,先使其宁静专一,不使散乱,不令昏沉。初则勉强令返,久则不加工力,得纯熟自然,而住于专一之境,此身渐得宁静安谧,此心渐至专精不散。如儒家之先由知止而得定静之境,终以虑(思维修)而后得致知,进于明德之域。佛法亦有同于此历阶上进达于究竟,唯较之更精微耳。
无论入定之门,取何依持,用何方法,而其程序,大体有一定通例。此之通例,若取四禅八定(九次第定)而言,亦可赅而无遗。初禅者,心一境性,离生喜乐。凡修定行人,专精一念,百骸宁谧,制心一处,此外一切尘尘色色,均不足引散此一专精之念,即可得心一境性。住此境久,心身必另有一转变,例如心境不散,寂止清快,如云开日出,天朗气清,自然有无比欢喜发生。但须知欢喜之来,亦是此心觉受所生,不可随之,任其自然,自归消散。如循欢喜而转,则心已不能专一境性矣。如此专一定止,先发轻安。所谓轻安者,此心此身,轻清安适,无与伦比。发起轻安时,身宜调直,忽由顶上微生清凉感觉,贯及全身,暖软如春。当此之时,身体之累,忽然如忘。心一境性,不加工力,自然而至。修定初阶,于是乎立。轻安久久,由粗入细,不若初发时之感觉。但一念专精,色身业力习气,渐渐减薄,六根明利,逾于平时,气质之性,渐渐转变,轻安之力,忽焉增强,转入乐境。此之谓乐,尤胜轻安。如经所云"菩萨内触妙乐",非世间心身安乐所可比拟。如醉如痴,犹不足形容其万一。言之恐落笙蹄,令人耽著,故佛有所戒也。所谓离者,于心身世间善恶、是非、人我、烦恼诸法,自然厌离,不恋世味,心身超脱,胜乐难言;久久功深,乐久明生,即进入二禅定生喜乐。专精一念,忽如弦断,犹截众流,空无边颇,与明显现,进入三禅。空明亦舍,唯此识,似想亦复非想,觉受尚在,心身触乐,入于极微细轻妙之境,安静宁谧,譬如高峰绝顶,万籁无声,晴空万里,片云不滓,由此进入四禅。舍此等等胜境,得清净住,心身两忘,万境顿闲,以往之扰扰胜境,到此皆寂,皆如昨日梦中之事。再舍于此,入于灭尽定境,寂然不动,长劫可超,坐脱立亡,已成剩法。凡此定之次第,若与菩萨明智相应,阶阶进取,即为菩萨地地上升之功德。如唯耽于定,未发智明,纵饶住灭尽定,经八万大劫,仍须转出无生,发菩提心,入正觉智,方得究境。又有以念住为初禅,气住为二禅,脉住为三禅,舍念清净为四禅者,殆为不经之论,乃以功用现得境象,据实验而言之,并可资为参考:未可泥之。
复:厂定中,易起境界。种种魔境,具如《楞严经》等所说,不及细述。须知魔境之来,皆为六根六尘磨荡,引发心气之抟击,如石击火,发此光影,若执为实,或自谓已得胜法,则忘失本心,执著成魔矣。既有外境实在魔障之来,但使此心坚定,不忘本念,不起爱怖诸心,自然自息。若逢此等事,著之成魔,搬弄光影,自以为已得神通,终堕魔道矣。修定行人,到此切记《金刚经》云:"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华严经》云:"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禅宗古德之言:"起心动念是天魔,不起是阴魔,倒起不起是烦恼魔。"简之,若能实验明了一切唯心所造,此心不著任何根尘色空诸法,自然当此魔境,即入清凉地,转魔成佛,则怨亲皆成平等善眷矣,于魔何有哉!
佛法教人,由博地凡夫而至成佛,以教理行果为其一定次第。教须由多闻而坚此信,理须由思而解,行果须由修慧而证得,仅事佛学解诠注疏于义理之间,终如数他人财宝,非自我家珍。故学佛行人,应取知行合一,努力修证,佛法非仅是一种学术思想,乃离于思议,重在证得,实超科学哲学之一大实验事也。学佛行人,动斥魔外之学为非,殊不知魔外之道,皆从定中而误入歧途。矫枉过正,嫉恶如仇,安知彼之视我,亦不犹我之视彼哉!况戒、定、慧三学,为佛遗教之准则。戒德非定难圆,定慧非戒不发。佛经赞叹定德者,亦至多矣。何哉?心如昏散,所持之戒,只乃相似。心一境性,戒德庄严,相用俱足。心空境寂,戒体现前,智慧自发。"净土"之持名念佛,"天台"之止观双运,"禅宗"之观心参究,"密乘"之观想持明,"华严"法界澄观,"唯识"现量趣入,凡此等等,理虽罄竹难书,而其入门方法,要皆以择善而固执,由一门而深入,莫非以定为拄杖,理入于事为梯航也。若不此之求,狂心未歇,自云为正知正见者,不知其可矣!欲修禅定,须广读大小乘及诸禅定经论,及天台、唯识、密乘等法要,兹不繁引。
禅宗与禅定之间
宗门之禅,并非修定之"禅那"。六祖曰:"吾宗以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不论禅定解脱。"曹溪以下,破斥禅定谓非宗旨者,明且多矣。他如马祖道一禅师,未见南岳让禅师时,在山中习定,让师问曰:大德坐禅,图作甚么?一曰:图作佛。师乃取一砖,于彼庵前石上磨。一曰:磨作甚么?师曰:磨作镜。一曰:磨砖岂得成镜耶?师曰:磨砖既不成镜,坐禅岂得成佛?一曰:如何即是?师曰:如牛驾车,车若不行,打车即是,打牛即是?一无对。师又曰:汝学坐禅?为学坐佛?若学坐禅,禅非坐卧,若学坐佛,佛非定相,于无住法,不应取舍。是以论者,谓禅宗法门,不须坐禅。往昔宗师,皆只须于一机一境上,骤然悟得,即便休去。孰知古人之顿悟去者,在彼未悟以前,都已修习禅定久矣。但观马祖、牛头融诸师公案,如四祖道信、南岳二师之所示者,皆于其久已薰习禅定深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23 14:55

“禅学”就是研究“禅”的学术门类。

什么是禅 ?

“禅”是从梵文的“禅那”这个词音翻译过来的,用今天的话来说,“禅”实际上是一个外来语,它的意思是“思维修”或“静虑”,属于菩萨行六度中的一度,指的是一种修行的方法。我们这里所说的“禅”是禅宗所传的禅,与六度中的“禅定”既有相同的一面,又有不同的一面。
与“禅”相联的有禅观、禅定、禅心、禅意、禅味、禅法、禅风、禅机等由禅引伸出来的禅语,真是丰富多彩,韵味无穷。
在印度,“禅定”可以说是最古老的一种修行的方式,早在佛教成立之前即已盛行,佛陀立教,把“戒、定、慧”立为基本三学,是每个佛教徒必须修持根本法门。佛教传入中国后,历代祖师和各个宗派,无不以“禅定”或“禅观”为其修行和立宗的根本。
禅宗兴起之后,它所提倡的“禅”与原来的“禅观”或“禅定”虽有其相同的一面,更有其不同的一面,对于相同的一面就不去说它,那末不同的是什么呢?
第一,禅宗的“禅”是一种认识。与其说它是六度中的“禅定度”,还不如说它是六度中的“智慧度”。
第二,禅宗在方法上重视学人与其师的直接对话,以启发学人的智慧。
第三,禅宗的目的第一步是开悟,认为只有“悟后起修”,才能事半功倍。
第四,禅宗的修行是将日常生活与人心的净化紧密结合,认为“平常心是道”,“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以出世的随神做入世的事业。
关于禅的种类,《楞伽经》中分为四种禅,一是愚夫所行禅,即执有法不空而行禅。二是观察义禅,即于定中对义谛作静虑之禅。三是攀援如禅,即圭峰宗密禅师所说“欣上厌下”之凡夫禅。四是如来禅,即自证圣智境界之禅。
圭峰宗密在其所著《禅源诸诠集都序》中分禅为五种:
谓带异计欣上厌下而修者,是凡夫禅。正信因果,亦以欣厌而修者,是凡夫禅。悟我空偏真之理而修者,是小乘禅。悟我法二空所显真理而修者,是大乘禅。若顿悟自心,本来清净,元无烦恼,无漏智性本自具足,此心即佛,毕竟无异,依此而修者,是最上乘禅,亦名如来清净禅,亦名一行三昧,亦名真如三昧。此是一切三昧根本,若能念念修习,自然渐得百千三昧。达摩门下,展转相传者,是此禅也。
宗密所分,是专就学理上的分类。在实际修行中,这五种禅可作为循序而进的五个阶段。在有真修实证的禅师引导下,每提高一个层次,就有一番悟境,就会在认识上来一次超越,这才是禅宗所提倡的“禅”。
究竟应该怎样来定义禅宗所提倡的“禅”,既是一件难事,也是一件多余的事。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禅宗是主张参“活句”的,历代禅师在接引学人时总是应病与药,精方解缚,从无死法与人。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23 16:46

就是研究“禅”的学术门类。

什么是禅

“禅”是从梵文的“禅那”这个词音翻译过来的,用今天的话来说,“禅”实际上是一个外来语,它的意思是“思维修”或“静虑”,属于菩萨行六度中的一度,指的是一种修行的方法。我们这里所说的“禅”是禅宗所传的禅,与六度中的“禅定”既有相同的一面,又有不同的一面。

与“禅”相联的有禅观、禅定、禅心、禅意、禅味、禅法、禅风、禅机等由禅引伸出来的禅语,真是丰富多彩,韵味无穷。

在印度,“禅定”可以说是最古老的一种修行的方式,早在佛教成立之前即已盛行,佛陀立教,把“戒、定、慧”立为基本三学,是每个佛教徒必须修持根本法门。佛教传入中国后,历代祖师和各个宗派,无不以“禅定”或“禅观”为其修行和立宗的根本。

禅宗兴起之后,它所提倡的“禅”与原来的“禅观”或“禅定”虽有其相同的一面,更有其不同的一面,对于相同的一面就不去说它,那末不同的是什么呢?

第一,禅宗的“禅”是一种认识。与其说它是六度中的“禅定度”,还不如说它是六度中的“智慧度”。

第二,禅宗在方法上重视学人与其师的直接对话,以启发学人的智慧。

第三,禅宗的目的第一步是开悟,认为只有“悟后起修”,才能事半功倍。

第四,禅宗的修行是将日常生活与人心的净化紧密结合,认为“平常心是道”,“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以出世的随神做入世的事业。

关于禅的种类,《楞伽经》中分为四种禅,一是愚夫所行禅,即执有法不空而行禅。二是观察义禅,即于定中对义谛作静虑之禅。三是攀援如禅,即圭峰宗密禅师所说“欣上厌下”之凡夫禅。四是如来禅,即自证圣智境界之禅。

圭峰宗密在其所著《禅源诸诠集都序》中分禅为五种:

谓带异计欣上厌下而修者,是凡夫禅。正信因果,亦以欣厌而修者,是凡夫禅。悟我空偏真之理而修者,是小乘禅。悟我法二空所显真理而修者,是大乘禅。若顿悟自心,本来清净,元无烦恼,无漏智性本自具足,此心即佛,毕竟无异,依此而修者,是最上乘禅,亦名如来清净禅,亦名一行三昧,亦名真如三昧。此是一切三昧根本,若能念念修习,自然渐得百千三昧。达摩门下,展转相传者,是此禅也。

宗密所分,是专就学理上的分类。在实际修行中,这五种禅可作为循序而进的五个阶段。在有真修实证的禅师引导下,每提高一个层次,就有一番悟境,就会在认识上来一次超越,这才是禅宗所提倡的“禅”。

究竟应该怎样来定义禅宗所提倡的“禅”,既是一件难事,也是一件多余的事。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禅宗是主张参“活句”的,历代禅师在接引学人时总是应病与药,精方解缚,从无死法与人。
参考资料:出处:禅刊 作者:云水僧 时间:2005/07/29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23 18:54

禅宗非禅学
==============
禅海蠡测
南怀瑾
禅宗之演变
禅宗之宗旨
公案语录
机锋转语
证悟知解
宗师授受
参话头
神通妙用
生死之间
中阴身略述
醒与梦
禅宗与教理
禅宗与禅定
禅宗与净土
禅宗与密宗
禅宗与丹道
禅宗与理学
心物一元之佛法概论
佛法与西洋哲学
修定与参禅法要

禅海蠡测剩语
http://shixiu.fjbtv.com/nanshi/zhuzuo/chlc.htm#禅宗与教理

.........
禅宗与禅定
"禅"一名词,即为梵语"禅那"转音,通常谓之"禅定"。凡"禅观"、"止观"、"瑜伽"等学,皆摄于其中。由博地凡夫而至成佛,皆以禅定为阶。小乘之析有入空,断惑证真,非禅莫属。即大乘六度,亦必经禅定而入般若智海。故禅定之学,实佛法镃基也。但禅定为世间、出世间、凡夫、外道之共法,佛法虽不离于禅定,而亦不依于禅定。佛之不共法,为"缘起性空,性空缘起"与"实相无相"之中道正知正见,非以禅定为极则也。外道为生天而修禅定,佛法则为依此而发无漏智以修之。若欲成就禅定,必须超脱欲界生得之散心妄念。故外道与佛法,其始虽一,其终则大不相同。禅宗虽以禅为名,实非禅定之旨,此乃佛之心法,证取涅盘妙心之极致,非以禅定之果为其宗旨。故禅宗者,乃佛之心宗也。而以与禅定混为一谈,其谬误岂止毫厘千里之差。虽然,"即一切相,离一切法",固亦未尝尽斥禅定为外也。
禅 定 之 学
"禅那"原为梵语,简译为禅,或译为弃恶、功德丛林、思维修、静虑等名。《大乘义章》十三日:"禅定者,别名不同,略有七种:一名禅,二名定,三名三昧,四名正受,五名三摩提,六名奢摩他,七名解脱,亦名背舍。禅者,是其中国之言。"类其迹相,大抵有三种禅(如世间禅、出世禅、出世间上上禅),四禅(色界四天之四禅定),五种禅(四念处、八背舍、九次第定、师子奋迅三昧、超越三昧),九种大禅(即出世间上上禅、如自性禅、一切禅、难禅、一切门禅、善人禅、一切行禅、除烦恼禅、此世他世乐禅、清净净禅)。凡此种种,立名别相,同中有异,一可成万。异纳于同,止是一定。或以定之缘境,为分齐之差,或以定之程度,为等次之别。如修"止观"者之"六妙门"、"十六特胜"、"通明禅"等,各应根机不同,以适为宜。"瑜伽"诸多观行,循其相应而任抉择。又若《菩提道次第广论》,依中观法行而立"奢摩他"(止)、"毗钵舍那"(观)之宗。方便虽多,归于一致。既不散乱,又不昏沉,定心澄止,则诸异名别意,皆当如箭中的,不必寻弦矣。
若简其定序,则四禅九次第定之学,通而明之,普于世出世间,外凡大小乘者,无不相应。所谓四禅者:即心一境性、离生喜乐(初禅),定生喜乐(二禅),离喜妙乐(三禅),舍念清净(四禅)。复以空无边处定、识无边处定、无所有处定、非想非非想处定,合四禅为八定。及至灭尽处定,统之曰九次第定。然所谓次第者,虽有阶梯渐进之义,但亦非为定法。惟视修学行人,根性相应,或为历阶上进,或为一时之中,出此入彼,或止于一禅,终难进步,或立及于灭尽,而不复返。及夫得至灭尽定者,积久熟练,工力自在,如灰身灭智,入于空寂,则小乘极果于是具矣。但灭尽者,亦唯依住定时间而言其迹象,盖真如自性,本非断灭。真如可灭,即落断见,况自性本非断常之可及。故修定至于灭尽者,犹为中途化迹。出灭尽定,发菩提心,福智二圆,方成正觉。若初发菩提心,即修此定门,则九次第者,适为菩萨地地升进之基,自无大小之别矣。
何谓定学共于凡外?如世间凡夫,精勤一艺一事,或注想一机一境,皆须专精不易。所谓"精诚所至,金石为开。"佛云:"制心一处,无事不办。"人如无专精坚定之毅力,终不能成就世间人事,此即凡夫粗犷定也。复如科学家专心研究一事,思入玄微,虽泰山崩于前,麋鹿兴于左,无稍顾盼。理学家之"思入风云变幻中"时, 更不知天地间复有何事何物。他如读书作画,寻诗觅句,皆须与定心相应,方得佳构。至若宗教家由统一意志,专精信仰,或为祈祷,或作存想,及其至也,靡不忘我忘身,自觉已超拔于性灵之中,发生无比欣悦,此皆为定境所生之现象也。故思想专极,倩女离魂。注想功深,水火可入。举凡画符念咒,种种技术,乃至如催眠、瑜伽之学,皆以专一境性而奏其功。故曰:定为一切共法,非独家之学。凡外诸道,虽不明定理,或不知定之深微差别理趣,而于定之功用,并不依赖于知与不知间也。
佛法之修定,初亦通诸定法,最后以得无漏根本智为归,则非常定所及。修定亦如作诸事业,必得依仗工具而成。人之生存于世间,造作种种善恶诸事业,均仗五官心身而为之,佛法统此心身内外诸法,归纳为六根(眼、耳、鼻、舌、身、意),触对外之六尘(色、声、香、味、触、法),以及实质地、水、火、风,乃至空等。从此演绎,一一法中,产生若干差别不同之法。定其名目,次为分类,共称为八万四千法门。以此尘尘驰逐,如轮之旋转,无有已时。凡修定法,即从此根尘中任取一项,先使其宁静专一,不使散乱,不令昏沉。初则勉强令返,久则不加工力,得纯熟自然,而住于专一之境,此身渐得宁静安谧,此心渐至专精不散。如儒家之先由知止而得定静之境,终以虑(思维修)而后得致知,进于明德之域。佛法亦有同于此历阶上进达于究竟,唯较之更精微耳。
无论入定之门,取何依持,用何方法,而其程序,大体有一定通例。此之通例,若取四禅八定(九次第定)而言,亦可赅而无遗。初禅者,心一境性,离生喜乐。凡修定行人,专精一念,百骸宁谧,制心一处,此外一切尘尘色色,均不足引散此一专精之念,即可得心一境性。住此境久,心身必另有一转变,例如心境不散,寂止清快,如云开日出,天朗气清,自然有无比欢喜发生。但须知欢喜之来,亦是此心觉受所生,不可随之,任其自然,自归消散。如循欢喜而转,则心已不能专一境性矣。如此专一定止,先发轻安。所谓轻安者,此心此身,轻清安适,无与伦比。发起轻安时,身宜调直,忽由顶上微生清凉感觉,贯及全身,暖软如春。当此之时,身体之累,忽然如忘。心一境性,不加工力,自然而至。修定初阶,于是乎立。轻安久久,由粗入细,不若初发时之感觉。但一念专精,色身业力习气,渐渐减薄,六根明利,逾于平时,气质之性,渐渐转变,轻安之力,忽焉增强,转入乐境。此之谓乐,尤胜轻安。如经所云"菩萨内触妙乐",非世间心身安乐所可比拟。如醉如痴,犹不足形容其万一。言之恐落笙蹄,令人耽著,故佛有所戒也。所谓离者,于心身世间善恶、是非、人我、烦恼诸法,自然厌离,不恋世味,心身超脱,胜乐难言;久久功深,乐久明生,即进入二禅定生喜乐。专精一念,忽如弦断,犹截众流,空无边颇,与明显现,进入三禅。空明亦舍,唯此识,似想亦复非想,觉受尚在,心身触乐,入于极微细轻妙之境,安静宁谧,譬如高峰绝顶,万籁无声,晴空万里,片云不滓,由此进入四禅。舍此等等胜境,得清净住,心身两忘,万境顿闲,以往之扰扰胜境,到此皆寂,皆如昨日梦中之事。再舍于此,入于灭尽定境,寂然不动,长劫可超,坐脱立亡,已成剩法。凡此定之次第,若与菩萨明智相应,阶阶进取,即为菩萨地地上升之功德。如唯耽于定,未发智明,纵饶住灭尽定,经八万大劫,仍须转出无生,发菩提心,入正觉智,方得究境。又有以念住为初禅,气住为二禅,脉住为三禅,舍念清净为四禅者,殆为不经之论,乃以功用现得境象,据实验而言之,并可资为参考:未可泥之。
复:厂定中,易起境界。种种魔境,具如《楞严经》等所说,不及细述。须知魔境之来,皆为六根六尘磨荡,引发心气之抟击,如石击火,发此光影,若执为实,或自谓已得胜法,则忘失本心,执著成魔矣。既有外境实在魔障之来,但使此心坚定,不忘本念,不起爱怖诸心,自然自息。若逢此等事,著之成魔,搬弄光影,自以为已得神通,终堕魔道矣。修定行人,到此切记《金刚经》云:"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华严经》云:"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禅宗古德之言:"起心动念是天魔,不起是阴魔,倒起不起是烦恼魔。"简之,若能实验明了一切唯心所造,此心不著任何根尘色空诸法,自然当此魔境,即入清凉地,转魔成佛,则怨亲皆成平等善眷矣,于魔何有哉!
佛法教人,由博地凡夫而至成佛,以教理行果为其一定次第。教须由多闻而坚此信,理须由思而解,行果须由修慧而证得,仅事佛学解诠注疏于义理之间,终如数他人财宝,非自我家珍。故学佛行人,应取知行合一,努力修证,佛法非仅是一种学术思想,乃离于思议,重在证得,实超科学哲学之一大实验事也。学佛行人,动斥魔外之学为非,殊不知魔外之道,皆从定中而误入歧途。矫枉过正,嫉恶如仇,安知彼之视我,亦不犹我之视彼哉!况戒、定、慧三学,为佛遗教之准则。戒德非定难圆,定慧非戒不发。佛经赞叹定德者,亦至多矣。何哉?心如昏散,所持之戒,只乃相似。心一境性,戒德庄严,相用俱足。心空境寂,戒体现前,智慧自发。"净土"之持名念佛,"天台"之止观双运,"禅宗"之观心参究,"密乘"之观想持明,"华严"法界澄观,"唯识"现量趣入,凡此等等,理虽罄竹难书,而其入门方法,要皆以择善而固执,由一门而深入,莫非以定为拄杖,理入于事为梯航也。若不此之求,狂心未歇,自云为正知正见者,不知其可矣!欲修禅定,须广读大小乘及诸禅定经论,及天台、唯识、密乘等法要,兹不繁引。
禅宗与禅定之间
宗门之禅,并非修定之"禅那"。六祖曰:"吾宗以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不论禅定解脱。"曹溪以下,破斥禅定谓非宗旨者,明且多矣。他如马祖道一禅师,未见南岳让禅师时,在山中习定,让师问曰:大德坐禅,图作甚么?一曰:图作佛。师乃取一砖,于彼庵前石上磨。一曰:磨作甚么?师曰:磨作镜。一曰:磨砖岂得成镜耶?师曰:磨砖既不成镜,坐禅岂得成佛?一曰:如何即是?师曰:如牛驾车,车若不行,打车即是,打牛即是?一无对。师又曰:汝学坐禅?为学坐佛?若学坐禅,禅非坐卧,若学坐佛,佛非定相,于无住法,不应取舍。是以论者,谓禅宗法门,不须坐禅。往昔宗师,皆只须于一机一境上,骤然悟得,即便休去。孰知古人之顿悟去者,在彼未悟以前,都已修习禅定久矣。但观马祖、牛头融诸师公案,如四祖道信、南岳二师之所示者,皆于其久已薰习禅定深处,拨机一点,透出重围。既已悟去,故能得之而休去。休者,一切都息,非泛泛之辞也。后之学者,偶于光影门头,瞥尔一闪,如石火电光,稍纵即逝。或偶得片刻清净之念,便谓是无念之门。从此狂慧(经称乾慧,见《楞严》、《楞伽》等经)勃发,不得定力灌溉,郎当颠狂,丑状毕陈。正如古德所谓:孟八郎(狂妄之意)汉,又如此去也!须知古人言下顿悟者,皆积数十年修持之力,如永明寿禅师所言:"灵丹九转,点铁成金。至理一言,转凡成圣。"即或偶有上根利器,一日之禅定未修,言下顿悟者,亦其宿根深厚,多劫薰修,因缘时熟,立地顿超,安可以泛泛视之?当人于己,是否为上根利器,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德行未圆,切毋自误。古德宗师,如长庆二十年中,坐破七个*,方得一悟。雪峰三上投子,九到洞山。此外数十年胁不至席者,如麻似粟。岂可谓禅宗不注重于修定耶!
既已见地廓彻,定与不定,已成剩语。而佛法威仪,非定莫属。况见地工用。尚有走作者,安能忽此。如仪宴禅师,乘多生修力,悟于现世,犹示常定之迹。《指月录》载云:
衢州乌巨山仪宴开明祥师,吴兴许氏子,于唐 乾符三年生,诞之夕异香满室,红光如昼。光启中 随父镇信安,强为娶。师不愿,遂游历诸方,机契镜清。归省父母,乃于郭南①别舍以遂师志。舍旁陈 (注:①左拜右力 )。司徒庙有凛禅师像,师往瞻礼,失师所之,后郡守展祀祠下,见师入定于庙后丛竹间。蚁蠹其衣,败叶没胫,或者云是许镇将之子也。自此三昧忽出忽入。子湖讷禅师未知师所造浅深,问曰:子所住定,盖小乘定耳?时方啜茶,师呈起橐曰:是大?是小? 讷骇然。寻谒括苍唐山德严禅师,严问:汝何姓?曰:姓许。严曰:谁许汝?曰:不别。严默识之,遂与剃染。尝令摘桃,浃旬不归。往寻,见师攀桃倚石泊然在定,严鸣指出之。开运中,游江郎岩,睹石龛,谓弟子慧兴曰:予入定此中,汝当垒石塞门,勿以吾为念。兴如所戒。明年兴意师长往,启龛视师,素发披肩,胸臆尚暖。徐自定起,了无异容。复回乌巨。侍郎慎公镇信安,馥师之道,命义学僧守荣诘其定相。师不与之辩,荣意轻之。时信安人竞图师像而尊事,皆获舍利,荣因愧服,礼像谢②,亦获(注: ②左人右上夫夫右下心)。舍利。叹曰:此后不敢以浅解浅度矣。钱忠懿王感师见梦,遣使图像至,适王患目疾,展像作礼,如梦所见,随雨舍利,目疾顿瘳,因锡号开明。宋太宗闻师定力,加礼延师,师不赴。特以肩舆迎至便殿咨对,太宗深契。寻即乞归。淳化元年示寂,寿一百十五,腊五十七。阇维白光烛天。舍利五色。
然则,禅宗即禅定下事耶?曰:唯唯,否否,不然!不然!若禅定即禅宗,则禅宗仅为定学中事,何得云为佛之心宗耶!故宗师之破斥禅定,盖为执著禅定者,解粘去缚耳。若知见透脱,凡此两头话,皆非中道言也。故沩山禅师曰:"但贵子见正,不贵子行履。"定与不定,皆行履(工夫日用也,亦简称工用)中事耳;如若未然,能于弹指间坐脱立亡,或驻世不老,皆为外学矣。例如《指月录》载:
瑞州九峰道虔禅师,为石霜侍者。洎霜归寂,众请首座继住持。师白众曰:须明得先师意始可。座日:先师有甚么意?师曰:先师道:休去歇去,冷湫湫地去,一念万年去,寒灰枯木去,古庙香炉去,一条白练去。其余则不问,如何是一条白练去?座曰:这个只是明一色边事! 师曰:原来未会先师意在!座曰:你不肯我耶?但装香来,香烟断处,若去不得,即不会先师意。遂焚香,香烟未断,座已脱去。师抚座背曰:坐脱立亡即不无,先师意未梦见在!
云居膺禅师,曾令侍者,送挎与一住庵道者。道者曰:自有娘生挎。竟不受。师再令侍者问:娘未生时,著个甚么?道者无语。后迁化,有舍利,持似于师。师曰:直饶得八斛四斗,不如当时下得一转语好!
欧阳文忠公,昔官洛中,一日游嵩山,却去仆吏,放意而往。至一山寺,入门,修竹满轩,霜清鸟啼,风物鲜明。文忠休于殿陛,旁有老僧,阅经自若,与语不尽顾答。文忠异之,问曰:道人住山久如?对曰:甚久。又问诵何经?对曰:《法华经》。文忠曰:古之高僧,临生死之际,类皆谈笑脱去,何道致之耶?对曰:定慧力耳。又问:今乃寥寥无有,何哉?老僧笑曰:古之人,念念在定慧,临终安得乱?
今之人,念念在散乱,临终安得定?文忠大喜,不自知膝之屈也。(谢希深有文记其事)如斯等等,禅宗之定门,又复如何?曰:不离禅定,亦不取于禅定也。《大智度论》云:"不依心,不依身,不依亦不依。"永嘉云:"恰恰用心时,恰恰无心用。无心恰恰用,常用恰恰无。"《顿悟入道要门论》上曰:"问:云何为禅?云何为定?答:妄念不生为禅,坐见本性为定。本性者,是汝无生心。定者,对境无心,八风不能动。八风者,利、衰、毁、誉、称、讥、苦、乐是。若得如是定者,虽是凡夫,即入佛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23 21:19

禅就是追求心灵上的平静与祥和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24 00:00

禅是顿教,你可以看看“楞伽经”“金刚经”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24 02:58

信仰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24 06:13

什么 是  禅学

接下来跟你们讲点禅学,也是作为今天课的收尾,因为*是弘扬心灵法 门的禅文化,*告诉你们,禅学真的是非常有智慧。禅学说,一斩一切斩,一染一切染。一斩一切斩,就是把烦恼等一切东西一刀斩下去,把一切都斩断。一染一切染,是什么意思呢?比方说,你今天穿了一件白衬衫,你哪怕染上一点点的脏,整件衣服都是脏的,不能穿了。所以,你们现在的心里不能有一点点污染,不能有一点点坏的东西,你哪怕有一点点坏的东西,你就不是个好人,因为你有污点了。

要懂得,佛心与众生心不二。你们今天所有的人,佛心和众生心都是平等的,没有不一样的。佛在传播大光 明 心、大悲心、大爱心,冥阳两利,即现光 明啊。就是说,佛菩萨在人间传播的是明 心,什么叫光 明 心啊?大明 心,就是你的心中是宽大光 明之心啊,所以人家说这个人的心很光 明,这个人的心很阴暗。

你们去看好了,一个好好的人,笑起来很灿烂,一个阴暗的人,笑起来就是冷笑。学佛人不能这样,我们这里有一位过去做善事做功德的人,他曾经很努力,帮人家做了很多好事情,后来心中阴暗了,经常背后说人不好,做坏事,阴暗面就显现出来,看见了吧?因为他的心转变了,才会转成黑 暗。所以要明白,大明 心就是心要光 明,我没有什么暗的,我开心是这样,我不开心也是这样,光 明不黑 暗,有了光 明,就没有黑 暗,有了黑 暗的地方,一定没有光 明。

要有大悲心,大悲心就是要慈悲人家。要有大爱心,什么叫大爱?佛菩萨说,把所有的老人都看成是你的长辈,把所有的晚辈都看成是你的孩子。小爱心是什么?这是我的儿子,这是我的女儿,这是我的,那是我的。冥阳两利,即现光  

明  心。什么意思呢?就是学佛既要让在阳间的人得到利益,又要让冥府的众生得到利益啊,这就是冥阳两利。即现光 明 心,这个光 明是照遍世界宇宙万物大地的,明白了吗?所以,任何一个学佛的人,是既帮了自己,又帮了自己的故人祖 宗啊。你们现在念小 房子,是不是冥阳两利?

老老实实做人,会有一颗恒心。一个老老实实做人的人,一个实实在在做人的人,他会有恒心,你们去看,不声不响、老老实实一直在做事情的人,这个人一定有恒心的,你们还没有感觉吗?如果一个人夸夸其谈,跑过来说:我度了多少人,我怎么样了,我付出了,这种人是没有恒心的。有些人刚开始到*这里的时候,又是跪,又是忏悔,痛 哭 流 涕,到了最后人都不见了,有什么用啊?老老实实地学佛,诚诚心心地学佛,这个人才能得到恒心啊。恒心常驻,这个人才能学好佛。

修成正是不平凡的。一个人修心修到后来,越修越正,是不容易的,因为修心很容易走偏差,因为人不正他就偏了。你今天想不通了,你一定偏了;你觉得人家都在欺负你,你已经不正了。因为你把人家想成都在欺负你,实际上人家只不过跟你讲一般的理论常识,没有欺负你,而你自己以为人家在欺负你,那么是谁欺负谁啊?是你在欺心。就算人家在欺负你,你也不应该把人家看成是欺负,为什么?这是给我的增上缘啊。他修得不好,他有报应的,你为什么要去生气呢?这么简单的道理,实实在在的人间道理,你为什么想不通、想不明白呢?

要改无明习性。无明习性是什么?不明白,还要以为自己明白,很多人不懂装懂,那就是无明习性。你们今天很多事情都不懂,没有听到过,没有碰到过,这不是无明吗?不明白,不明白的时间长了,就会有坏习 气来了。看见人家都在抽烟,唉,我没有抽过呢,我来抽抽看,一抽上瘾了,不是成习性了吗?很多小孩子从小依赖着爸爸妈妈,爸爸妈妈很自私,为了各自的感情离 婚了,刺伤了孩子的心,孩子一下子就傻掉了:妈妈怎么从此以后不理我?我怎么一下子没有了父亲?你没有碰到过啊,所以你才无明啊。你不明白啊,爸爸妈妈没有做错事情啊?爸爸妈妈害得这个家还有吗?一个人没有智慧,学什么佛啊。

接下来跟你们讲点禅学,也是作为今天课的收尾,因为*是弘扬心灵法 门的禅文化,*告诉你们,禅学真的是非常有智慧。禅学说,一斩一切斩,一染一切染。一斩一切斩,就是把烦恼等一切东西一刀斩下去,把一切都斩断。一染一切染,是什么意思呢?比方说,你今天穿了一件白衬衫,你哪怕染上一点点的脏,整件衣服都是脏的,不能穿了。所以,你们现在的心里不能有一点点污染,不能有一点点坏的东西,你哪怕有一点点坏的东西,你就不是个好人,因为你有污点了。

我今天有点缺点,有点毛病,我一刀砍断,我从此以后就不干了,你就是个好人了,放一点点脏的东西在身上,你是不是个脏的人啊?举个简单例子,刚刚洗完澡,很多孩子洗澡不洗脸,弄点眼屎跑出来,你说这个孩子脏不脏?全部洗干净,那才是个善良的人。要懂啊,学佛真的不容易,千头万绪的烦恼要一刀切,为什么要对这些肮 脏的东西流连忘返呢?没有了,就没有了,过去他害过我,我不想听了,我不想回忆了,从此以后忘记了就没有了,我为什么要把过去那些不好的东西还放在心中,还不停地去回忆呢?犯傻啊。

一即多,多即一。什么意思啊?一个一,就是很多的,听得懂吗?我今天掌握了一个法  门,实际上我就掌握了所有的法 门;多,再多的法 门,你学到最后,万教归一啊,这就叫一即多,多即一。所以,*叫你们一门精进,学到万法。你只要考上了大学,你在大学里又不是学一门功课,很多门课程都在学嘛,对不对?你考不上大学,你什么都学不到。*跟你们说,一门精进,学到万法,万法无绪,因为万法没有头绪啊,你这个学点,

那个学点,你什么法都学一点,最后十八般武艺样样稀松,你没有一样东西学得到的,所以叫万法无绪,怎比一法啊。什么武功都会的人,没有一样东西是拿得出手的。你们去看好了,过去武林里,这个人刀叉剑棍什么都会,舞剑很像样子,人家来了个专门舞剑的,啪啪两招把他打下去了,然后他又用他的三节棍,在还没有打之前,响得不得了,结果被人家专门舞棍 子的人两下子就干下去了,没有一样东西你是拿得出手的。你只有一门精进,我就学心灵法 门,我把心灵法 门融会贯通了,里面的理论我可以讲得头头是道,我什么都懂,你说你不是学到更多了吗?难道*的心灵法 门里面没有其它法 门的东西吗?博采众长啊,菩萨的佛法,原来是同出一辙啊。

我们是艰苦的求佛人,求佛人非常艰苦,不苦的话,我们怎么样能够成为一个求佛人呢?每天苦苦地洞察这个世间的真 相,我们每天都在苦苦地想,却想不明白,为什么我要吃这么多的苦啊?为什么别的人家好?为什么我的家好,那家却不好?想来想去,想不明白,为什么今天我跑到澳洲来?我为什么要嫁给他?

我为什么要结婚两次啊?苦苦地在人间去洞察这个世间,找啊找,想找到一个真 相,找得到吗?却难找出人间的真 理。人间本来就是让你来过路的,本来就是让你来走一遭的,很短暂,很快地来,很快地走。看看我们的长辈,想想我们的小辈,看看你自己,你就知道,时间过的很快,你已经几岁了?对不对啊?

修行越深,修行修得越来越深的人,做人越要谨慎,越要谦虚。*有两个座右铭,一个是“无欲自然心如水”,不要有欲 望,你的心就平静了;还有一个是“如履薄冰”,学佛像走在薄薄的冰上一样,稍不留神的话,你就会掉入万丈深渊。魔是怎么来的?就是学佛没有学好,才成为魔的。学佛人不能说人家是魔,说人家是魔,你就是魔;骂别人的人,你就是个坏人。要懂啊,*看你们很可怜,要懂得,知梦得梦,你知道 人间是一个梦,我们要在人间借假修真,我们就得到了这个梦,让它真 实地在我们的身边,醒过来一天,看到自己真 实地活了一天,那你就是知梦得梦。今天就跟大家讲到这里,希望大家智慧更加要圆融,学佛更加要精进。

禅学是什么意思

禅学的解释谓佛教禅宗的教理。 宋 晓莹 《罗湖野录》 卷二:“ 无尽居士 张公天觉 蚤负禅学,尤欲寻访宗师,与之决择。” 宋 叶适 《刘 夫人 墓 志铭 》 :“ 清卿 喜禅学,趺坐辟观,湛慧凝寂。” 刘师培 《论近世文学之变迁》 :“若 六朝 之时,禅学输入,名贤辩难,间逞机锋,超...

禅学是什么

禅学就是研究“禅”的学术门类。 禅的定义 “禅”是从梵文的“禅那”这个词音翻译过来的,用今天的话来说,“禅”实际上是一个外来语,它的意思是“思维修”或“静虑”,属于菩萨行六度中的一度,指的是一种修行的方法。佛陀立教,把“戒、定、慧”立为基本三学,是每个佛教徒必须修持根本法门。我们这里所...

禅学是什么意思

禅学是一种源于佛教的哲学思想和修行实践。禅学是佛教中的一种思想流派,其主旨在于通过冥想、静坐等方式达到心灵的平静与超脱,从而实现对个体内在世界的修行和提升。禅学注重当下的体验与感知,通过对自我内在世界的觉察,达到超越烦恼、超越生死的目的。禅学不仅是一种修行方式,更是一种生活态度,一种追求...

禅学是什么

禅源自梵文,意为“思维修”或“静虑”,是佛教修行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在禅宗中占据独特地位。禅宗的“禅”与原始的“禅定”既有共同点,又有所不同:它强调智慧而非单纯的定力,注重师徒直接对话以启发智慧,主张通过“悟后起修”而非单纯修持,以及将禅修融入日常生活中以实现“平常心即道”。禅学...

什么是禅学?

禅学是源于印度的一种修行方法,全称“禅那”,意为“静虑”或“思维修”,是佛教的主要修行方式之一。禅学强调在静中思虑,心绪专注一境,深入思虑佛教义理。禅的修行实践包括坐禅、行禅等,旨在通过内心的安静和专注,达到对事物的深入理解和体悟。在禅的修行中,修行者...

什么是禅学?

“禅学”就是研究“禅”的学术门类。什么是禅 ? “禅”是从梵文的“禅那”这个词音翻译过来的,用今天的话来说,“禅”实际上是一个外来语,它的意思是“思维修”或“静虑”,属于菩萨行六度中的一度,指的是一种修行的方法。我们这里所说的“禅”是禅宗所传的禅,与六度中的“禅定”既有相同的一面,又有不...

在这个佛教现实中的禅封佛位是什么意思?

禅学,是佛教的一种思想,其大意是放弃用已有的知识、逻辑来解决问题。认为真正最为容易且最为有效的方法,是直接用源于自我内心的感悟来解决问题,寻回并证入自性。其理论认为这种方法不受任何知识、任何逻辑、任何常理所束缚,是真正源自于自我的,所以也是最适合解决自我的问题的。也就是说可以把禅...

什么是禅?

禅,就是说禅的精髓是智慧,就是宇宙的真谛,就是自然规律,就是人的内在生命的本源,就是对社会事物本质的感悟与把握。韵,就是感悟这个禅道的过程享受而婉约,就是委婉含蓄的意思。禅学,是佛教的一种思想,其大意是放弃用已有的知识、逻辑来解决问题。认为真正最为容易且最为有效的方法,是直接用...

什么是禅??佛教中的禅,是什么意思?

禅,是一种基于“静”的行为,源于人类本能,经过古代先民开发,形成各种系统的修行方法,并存在于各种教派。而在佛教中的“禅”是“禅那”的略称,意译为“静虑”、“思维修”、“弃恶”等。就是在生活中静静过滤碎片,修正错误的思维,抛弃恶念。佛教普遍采用的一种修习方法,源于婆罗门经典《奥义书...

禅学、佛学、哲学三者有什么关系?

禅和佛学有关系。佛是顿悟、觉悟的人。禅是打坐顿悟的意思。释迦牟尼佛主,就是在菩提树下打坐几天几夜,才顿悟出佛法的思想,觉悟人生的。任何宗教非宗教都可以坐禅,也就是打坐的意思。佛教兴起后,随着时间、历史的变迁,涌现出无数的佛学大家,各个佛学宗派就此产生,如:律宗、禅宗、密宗、净土...

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
E-MAIL:11247931@qq.com
河滩供奉神像怎么供奉 河滩供奉神像怎么供奉的 如何应对长沙米拓(metinfo)的大规模起诉? 刚出生的婴儿必备品有哪些 刚出生的宝宝要买哪些东西? 2021年梅州市城乡低保和特困人员基本生活供养标准 老年痴呆后期有什么症状 浙江大学应届研究生通常有哪些专业?是不是每年的研究生专业都不一样的... 浙江大学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是不是自费的啊 考浙大医学院公费研究生有什么条件? 装饰石膏制品的应用 力宏《花田错》唱法评析,用了几种音色 什么是香薰石膏 电脑关机后,再打开就无法上网了? 建筑石膏制品为何一般不适于室外 石膏制品具有良好的可加工性? 我的电脑老是点了关机后又再次启动,请问为何? 石膏制品适用于承重构件吗? 手机关机后再开机能否收到关机后的信息 建筑石膏制品具有什么的特点? 手机关后,再打开还可以定位吗? 常见的石膏产品有哪些种类 关机后再开机就等于重启吗? 为什么石膏制品适用于室内,而不适用于室外? 电脑关机后在开机就上不了网时怎么回事 如何改善石膏制品的耐水性 电脑关机后马上又重启 建筑石膏制品耐火性好的原因是什么? 石膏制品特点? 重新启动和关机后再开机有什么区别 如何调制石膏制品 麻烦问下!是不是周易起名都是骗人的呢 ? 石膏用途有哪些? 石膏制品不能走空运嘛吗? 刘氏彭城郡有几个堂号? 石膏的原料来源有哪些 王力宏唱的《花田错》歌词是什么意思啊? 石膏的特点 石膏装饰材料有哪些分类 “徐”的繁体字怎么写? 建筑石膏在应用上有哪些优缺点? 惊鸿一面讲的什么故事? 关于后弦的详细资料,谁有吖? 花田里犯了错是什么意思? 翻译《水经注 河水》 周杰伦的中国风还在延续 下一代的中国风会是谁 “水经注 · 河水”的译文 王菲的歌怎么学 如何制作泰山石敢当 你最喜欢的男歌手是谁呢?
  • 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