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纠正不良的学习习惯?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4 02:15
我来回答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1 09:17
不良学习习惯有哪些
1、学习时间不固定,不制定学习生活作息时间表;
2、课堂上思想开小差,精神不集中;
3、自习课目标不明确,东翻西看,浪费时间;
4、不准备工具书,需要查辞典字典时,还嫌麻烦,马马虎虎地应付学习;
5、爱面子,不东不会也不问;
6、学习时沉迷于空想;
7、快下课时就听不进去了,早早把书包收拾好,心中开始想着课后的娱乐活动;
8、下课马上放松自己,从来不想想这堂课都学了些什么
9、做作业前不看书,做完作业不相信自己,总要找人对对答案才放心;
10、作业本、作文本、考试卷发到手,看看分数,扔到一边,不认真分析检查;
11、做作业或复习时,常做一些小动作;
12、遇到好电视,就忘记做作业;
13、边做作业,边听收音机;
14、学习时常说闲话;
15、学习完把书本胡乱一扔,再学习时现用现找,浪费时间;
16、平时不复习,考前开夜车;
17、考得不好却不愿听批评;
18、喜欢哪科学哪科,偏科;
19、情绪波动大,因喜怒哀乐的情绪而影响学习;
20、基础没打好,变得灰心,自暴自弃。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1. 要合理安排自学时间,充分利用课前、节假日和平时的零碎时间进行自学。
2. 要处理好博览与精读的关系。精读为主,博览为辅。教科书、有关参考书要精读,其他读物要博览,扩大视野,丰富知识。
3. 自学时要多思考。真正做到:边读、边想,力求理解,提出问题,引向深入,把书读"薄",增进学识。
4. 要注意积累材料。通过多种渠道收集资料,然后把资料归类,以便使用。
5. 处理好自学与从师的关系。坚持自学与从师相结合。在自学过程中必然产生许多问题,有时靠个人的能力是不能解决的。如能善于从师,请教师长或同学则可以少走弯路。在自学的基础上能有几个良师益友互相交流学习心得,启迪思想,这对开阔眼界、增长见识,是大有帮助的。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推荐的《十诀学习法》值得我们借鉴。一序:有浅入深,循序渐进;二勤:精于勤,荒于嬉;三恒:持之以衡,锲而不舍;四博:从精出发,博览群书;五问:不耻下问;六记:多动笔墨,多作笔记;七习:温故而知新;八专:专心致至,专心博广;九思:多加思考,学校运用;十创:触类旁通,敢创新路。
父母如何纠正孩子的不良习惯
现在的孩子大都比较活跃,但与儿童多动症还是不一样,有些父母认为好动的孩子将来有出息,也许有一定道理。但如果将好动和多动症混为一潭,对孩子的成长发育就会有一定的危害。因为患有多动症的儿童,难以建立健全自身人格,与人交往会遇到困难,学习时注意力不能集中,由于缺乏持续性,很难把一件事做好。不守纪律,不尊重他人,行为不能自控,打人*……等等,这一切因素不仅不利于一个正常孩子的的健康发展,而且会歪曲他的本来人格,严重损伤智力、学习技能和社交能力,这对孩子的未来是可想而知的。所以孩 子一旦出现这种倾向就应引起父母的关注,家长和老师如何配合默契,引导和教育孩子矫正自己不规范行为,能像正常孩子一样地健康成长。
对于这种孩子的矫正,若不是非常严重,一般不需要药物治疗,反之,应找儿童心理专家咨询和进行感觉统合训练。对有多动症倾向的儿童,父母在指导时应注意:
父母对孩子的行为要有宽容的态度,有的父母看见孩子一些不规范的行为和听见孩子说些令人生气的话,就不能容忍孩子,视孩子为另类人物,动不动就对孩子发脾气,甚至打骂孩子。
帮助他改变的时候要有耐心,孩子有这种问题,他自己也不喜欢,但他无法控制自己不去做自己讨厌的事,这时,父母应理解孩子的心情,在帮助他改变缺点的时候,就要一遍又一遍地指出他的问题和改正他的偏差。
多关心他,有这种毛病的孩子,自己不会照顾好自己,吃饭不好好吃,睡觉也睡不好,注意力不能集中,做事也做不完整,与人交往困难,小朋友不愿同他玩。表面上,他动得一会儿也不停,其实他的心里很孤独,父母的关怀,让他多感到家庭的温暖和爱,至少父母是他的好朋友。
多鼓励,当孩子取得一点点进步的时候就要鼓励和奖赏他,不能拿与他同龄的孩子相比,而要看他以前的状态与现在的状态进行对比,有长进就要不断地激励他,让他逐渐有更好的表现,即使偶尔有退步的时候也不要急噪,你的不断鼓励一定能换来好成果。
不能在心理上给他压力,孩子是天真无邪的,但他能感觉到环境或别人给他的心理压力,心理上本来有问题的孩子很难承受其它的压力,这不仅不能促进他对错误言语行为的认识和改正,反而容易使他走向极端,滑入不能自拔的泥潭,形成恶性循环,结果是毁了这孩子。所以父母或家人尽可能不要让孩子有压力,即使是外部或周围环境的压力,父母尽量为孩子减轻或缓解那些压力。
不能对孩子进行体罚,这是那些粗暴的父母的行为。在为人父母之前,爸爸妈妈应该学一点儿童心理学和儿童教育学,只有懂得孩子的心理,才能知道如何管教孩子。很多父母不懂教育孩子,要么过分溺爱,要么棍棒相加,就是好端端的苗子非被弄歪不可。过去是“子不教,父之过”;现在反过来,“子不教,母之过”。因母亲在家庭地位的提升,管孩子这事也自然成为母亲的事,而母亲脾气易暴,打孩子比父亲多的多,结果是孩子的问题越来越严重。
孩子出现怪异行为,当然要受到惩罚,但不是体罚。最好的方法是让他一个人在没有危险的房间里安静一段时间,等他闹够了,再让他出来,进行说理教育。要他知道作错了是要受罚的,家里不是没有规矩的。同时在他有好的表现时,及时表扬称赞他,从而让他迈向健康成长的道路。
如何纠正孩子的不良学习习惯
“孩子学习习惯不好,家长不可一味责怪孩子,首先应该反省一下自己,很多时候是家长的不当言行‘造就’了孩子的不良学习习惯。”昨日,在武汉市少年儿童图书馆举办的本报家长学堂上,武汉市优秀青年教师、武昌区实验小学教师王娅琼,为到堂的160余名家长和小学生,就孩子的不良学习习惯问题进行了交流。
好习惯令孩子终身受益
在讲座开始,王娅琼老师举了一个例子:多位诺贝尔奖获得者齐聚巴黎,有记者问其中一位资深科学家:“你在哪所实验室里学到了最重要的东西?”出人意料的是,这位科学家摆摆手,“我在幼儿园学到了毕生最宝贵的东西。”科学家解释说,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们;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东西要放整齐,饭前要洗手,午饭后要休息;做了错事要表示歉意;学习要多思考,要仔细观察大自然……英国哲学家、科学家培根在谈到习惯时,也曾说过,习惯真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的一生。由此看来,人从幼年起就应该通过教育培养一种良好的习惯。
王老师说,在孩子小学阶段,重要的不是要学多少知识、成绩要有多好,这一阶段,正是孩子们培养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时期。因此,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家长和老师都应该重点关注孩子的学习习惯,一旦发现有不良的学习习惯倾向,应立即予以纠正。在小学里,最大的收获莫过于良好的学习习惯,这些好习惯能令孩子终身受益。
不良的学习习惯有哪些
“孩子不良的学习习惯有哪些?”王老师根据自己从教18年的经历,将孩子们不良的学习习惯一一总结了出来,不少家长不住地点头,脸上都写满了无奈。
王老师说,对于小学生而言,他们不良的学习习惯主要有:1.学习时间不固定,不制定学习生活作息时间表;2.课堂上思想开小差,精神不集中;3.自习课目标不明确,东翻西看,效率低下;4.不善于利用工具书,马虎应付学习;5.爱面子,不懂也不问;6.做作业拖拉;7.快下课时听不进讲,早早收拾好书包,心中开始想着课后的娱乐活动;8.学习之余不善反思;9.做作业前不看书,做完作业不相信自己,总要找人对对答案才放心;10.只关心分数,而不对作业、考卷进行分析检查;11.学习时小动作多;12.边做作业,边看(听)电视(收音机);13.书本胡乱丢,学习时现用现找,浪费时间;14.平时不复习,考前开夜车;15.听不进对学习的批评;16.偏科;17.学习易受情绪影响;18.学习耐挫性差等。
矫正不良学习习惯需要技巧
孩子的学习习惯不好,家长没少管,但似乎效果并不好,不少家长都会有这样的感受。王娅琼称,良好的学习习惯是以良好的生活习惯为基础的,每一个良好的生活习惯都会向学习习惯迁移,在这一点上家长应该给予足够的重视。
“纠正孩子的不良学习习惯要从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做起。”王娅琼说,一般而言,家长的生活习惯好,自然会“传授”给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这种潜移默化的效果,是家长们有意识地自我约束才能达到的。对于几类颇令家长头疼的不良学习习惯的纠正,王娅琼认为家长应学会运用技巧。
1.做作业拖拉
小宁上三年级,很贪玩。每天做作业总要到晚上10时以后,其实他的作业并不多,他的同学一般都能够在晚7时完成。家长发现,小宁在做作业时,拖拉习惯了,喜欢边玩边做,做两分钟,玩五分钟,一会儿要喝水,一会儿上厕所。
王老师说,孩子做作业拖拉的习惯,很大程度上是家长们造成的。“一些家长在孩子做作业时端茶、倒水,总是在打断孩子;还有的家长喜欢坐在旁边指手划脚,孩子写错一个地方就大呼小叫,造成孩子心理恐惧,每写一个字都小心谨慎;还有的家长在孩子做完作业后,就布置大量的课外练习,一些孩子为了避免多做作业,有意拖拉,久而久之,拖拉的坏习惯就养成了。”
对策:孩子拖拉,家长要反省自己,看看到底是什么原因让孩子养成了做作业拖拉的习惯,然后对症下药。孩子做作业前,家长应指导孩子将一切准备工作做到位,如喝水,上厕所,要用的文具、书本都准备齐了;孩子做作业时,家长不要在一旁盯着,不要轻易打断孩子。对于一些已经有拖拉习惯的孩子,可请教老师完成作业的大致时间,限时让孩子完成作业,完成的情况,家长可在联络本上向老师汇报。
2.不检查作业
婷婷平时的作业整洁、正确率高,总能得到小红花,但一到考试就落后了。老师通过与其家长交流得知,婷婷平时做完作业,没有自行检查的习惯,从一进小学校园开始,家长就包办了本该由孩子完成的任务——检查作业。
对策:孩子们都是喜欢游戏的,建议家长和他们做个游戏。封孩子为“作业(试卷)国王”的*,*的任务就是抓坏蛋,在这个王国里,坏蛋就是那些错题。每次做完作业或是答完试卷后,“*”就必须尽义务要抓“坏蛋”。如果有一天,*再也抓不到坏蛋了,那么*就可以升级为警长。这个游戏也能帮助孩子改善作业粗心大意的毛病。
3.不懂也不提问
在平时的教学中,王娅琼也遇到过这样的学生:他们乖巧得很,但也很少提问,“不是没有问题,而是不善于思考,提不出问题来”。不懂而不提问的现象,总是让问题伴随着孩子的成长越积越多,问题多了却得不到及时的解决,孩子想提高学习就难了。
对策:思考会令孩子不断进步。对于不爱思考和提问的孩子,建议家长多从其他方面来促使孩子开口提问。比如,家长可多带孩子去科普展馆,去超市和菜场,让孩子多问,比如买东西,让孩子去问价格,提示孩子去询问商品情况,这样做可以锻炼孩子的胆量,也能让孩子将提问看作是一件再普通不过的事。
另外,在平时的生活中,家长也应“不耻下问”,学着向孩子问问题,孩子回答不出来的,就带着孩子一同去向他人请教,家长这样的做法,也是对孩子提问进行的鼓励暗示。
4.学习缺乏动力
丁丁最令父母头疼的问题,就是学习不主动,非要家长盯着才肯学习。由于学习不主动,在临近考试时,丁丁得花费比同学们多出几倍的精力备考,“临时抱佛脚”的效果也不尽如人意,丁丁的成绩长期处于班级中下游。
对策:给家长提供一个游戏学习法。孩子不愿学习,却一定会喜欢游戏。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打牌”学习,如将想让孩子学习或是复习的内容(学科不限)写在多张纸条上,家长和孩子一起玩耍,双方相互抽牌答题,最后让孩子将所有的题过一遍。值得注意的是,家长在与孩子“打牌”的过程中,不要显得过于睿智,有时糊涂一点,向孩子请教反而能激发孩子的兴趣。
5.不爱惜学习用具
玲玲上学了,父母给她买了许多漂亮的文具,玲玲着实兴奋了一些时候。但好景不长,玲玲的书桌上和书包里放满了没用完的铅笔、作业本。每支铅笔用过两次后就搁置一边,要换新的,每本作业本用不到三分之一,就破损不堪,卷笔刀多得可以开博览会。对孩子的学习,家长们都毫不吝惜,在给孩子选购文具时,多半会迁就孩子,动辄花百来元买一个卷笔刀,但孩子却并不珍惜。
对策:孩子乱丢学习文具的现象较为普遍,对此,家长应定期检查孩子对文具的保管情况,对孩子浪费的行为要进行教育(如可带孩子去了解贫困学子的学习状况),对孩子不切实际地提出购置文具的行为要学会拒绝。家长也可以试着这样做,可将文具作为奖品送给孩子,在赠奖时给孩子提出期望,相信孩子看到文具时就能想到它背负的“使命”,不会轻易浪费。
6.不清理学习场所
清理学习场所是指学习完成后及时整理桌面和周围环境,物归其位,以便下次学习的顺利开展。这是一项经常性的活动,有些孩子由于多种原因,不太耐烦去做这种工作,往往把清理任务扔给家长。家长有时出于溺爱,认为孩子做完作业已经够辛苦了,就不再要求孩子清理学习场所、收拾书包等;有的家长认为孩子还小,不会做这么细致的工作,或做起来较费时,效果不佳,于是越俎代庖,落得省事。
对策:孩子做作业是比较辛苦的,但不能因此放弃要求。具体处理办法是,让孩子稍稍休息和松弛一下,然后再要求孩子清理。孩子初次清理时,应有耐心地在一旁指导,直到清理完毕为止。最后,给孩子一些鼓励,口头鼓励或物质鼓励均可。特别注意的是,就算是孩子收拾得不干净、不整洁,家长也应鼓励,而不应抱怨或再次整理,这样只会打消孩子的积极性。
7.无节制地看电视
龙龙爱看电视,放学回家,书包往沙发上一扔,就打开电视,看得入痴入迷。吃饭、做作业、玩耍都要开着电视,每天花在电视上的时间至少4个小时。眼睛近视了不说,学习效率也极为低下。
对策:家长不让孩子看电视是不合理的,关键在于指导孩子正确地利用这种传播媒介。为了防止孩子无节制地看电视,家长必须对孩子进行经常性的教育,要约法三章,每天能看多长时间应依儿童年龄、身心状况、学业状况而定。有两条家长须记住,第一,不要把看电视作为对孩子的一种奖赏;第二,要恰当安排孩子的课余生活,适当带领孩子做些室外游戏和室内游戏。同时,可以和孩子一起读一些有趣又有益的儿童读物。另外,家长自己也不能有长时间看电视的习惯,最好不要经常打开电视。
纠正行为不要撕裂“伤口”
王娅琼说,纠正孩子的不良学习习惯不可一蹴而就,它是个反复的过程,纠正的过程也许是艰辛的,但只要家长每天坚持纠正,且方法得当(注意:身教要多过言传,少责罚、多鼓励),一天天过去,就能欣喜地看到孩子的转变。尤其是在暑假里,家长和孩子接触的时间较多,可借机有针对性地教育孩子。“在纠正孩子的不良学习习惯时,切忌撕裂‘伤口’。”王娅琼举了一个例子。一个人在餐馆打工时,手指被刀具划破了,他去一家私人诊所治疗。医生给他清洗了伤口,上了点消炎药说:“没事了,你的手指只是一根小血管受了伤,不用包扎,会自然愈合的。”这人觉得奇怪,“您怎么知道只有一根小血管受了伤?”医生听了,便很认真地拿来镊子,将那人的伤口朝两边撕开,指着中间的一根小血管说,“你看,先生,就是这根小血管受伤了!”这一下,这个人原本不用包扎可以自行愈合的伤口遭了殃,伤口不但要包扎,还得请假休养。
王娅琼说,这个故事在纠正孩子的不良学习习惯方面,给了我们启示: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一些他们自己可以自然修复的小“伤口”,却被家长人为地“撕大”了,弄得非“包扎”、休整不可。比如刚从幼儿园进入小学一年级的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爱岔嘴是正常现象,孩子们得有个适应过程,但不少家长和老师却总在批评孩子:“怎么这么不听话,你不是个好孩子,一边罚站去?”看看,“伤口”被撕大了,想“自然愈合”都变得困难了,将来只有靠老师和家长的强力矫正了。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
自然愈合的小伤口不留疤痕,而经过扩大再治疗的伤口,治愈后是一定会留下疤痕的。王娅琼说,在纠正孩子的不良学习习惯方面,被“撕开”扩大化的坏习惯,将来的纠正也会留下“疤痕”,而这也许是孩子一辈子也抹不去的心理阴影。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1 09:17
1、专心听课的习惯。课前做好预习工作(不是简单的看一遍,要能提出问题),课上动脑动手,集中注意力(笔记有时也是很重要的)。因为一般来讲,老师教授的知识都是根据教学大纲、考试大纲来进行的,所以上课的专心很重要。
2、制定确实可行计划的习惯。学习中学会给自己定定目标(大、小、长、短),这样学习会有一个方向;然后梳理自身的学习情况,找出自己掌握的薄弱环节、存在的问题、容易丢分的知识点;再者合理的分配时间,有针对性的制定学习任务,一一的去落实。
3、不断提升学习能力的习惯。可以学习掌握速读记忆的能力,提高学习复习效率。速读记忆是一种高效的学习、复习方法,其训练原理就在于激活“脑、眼”潜能,培养形成眼脑直映式的阅读、学习方式。速读记忆的练习见《精英特全脑速读记忆训练》,用软件练习,每天一个多小时,一个月的时间,可以把阅读速度提高5、6倍,记忆力、理解力等也会得到相应的提高,最终提高学习、复习效率,取得好成绩。如果你的阅读、学习效率低的话,可以好好的去练习一下。
4、整合知识点的习惯。把需要学习的信息、掌握的知识分类,做成思维导图或知识点卡片,会让你的大脑、思维条理清醒,方便记忆、温习、掌握。同时,要学会把新知识和已学知识联系起来,不断糅合、完善你的知识体系。这样能够促进理解,加深记忆。
5、做题反思的习惯。做题的时候要学会反思、归类、整理出对应的解题思路。遇到错的题(粗心做错也好、不会做也罢),最好能把这些错题收集起来,每个科目都建立一个独立的错题集(错题集要归类),当我们进行考前复习的时候,它们是重点复习对象,保证不再同样的问题上再出错、再丢分。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1 09:17
不良学习习惯有哪些
1、学习时间不固定,不制定学习生活作息时间表;
2、课堂上思想开小差,精神不集中;
3、自习课目标不明确,东翻西看,浪费时间;
4、不准备工具书,需要查辞典字典时,还嫌麻烦,马马虎虎地应付学习;
5、爱面子,不东不会也不问;
6、学习时沉迷于空想;
7、快下课时就听不进去了,早早把书包收拾好,心中开始想着课后的娱乐活动;
8、下课马上放松自己,从来不想想这堂课都学了些什么
9、做作业前不看书,做完作业不相信自己,总要找人对对答案才放心;
10、作业本、作文本、考试卷发到手,看看分数,扔到一边,不认真分析检查;
11、做作业或复习时,常做一些小动作;
12、遇到好电视,就忘记做作业;
13、边做作业,边听收音机;
14、学习时常说闲话;
15、学习完把书本胡乱一扔,再学习时现用现找,浪费时间;
16、平时不复习,考前开夜车;
17、考得不好却不愿听批评;
18、喜欢哪科学哪科,偏科;
19、情绪波动大,因喜怒哀乐的情绪而影响学习;
20、基础没打好,变得灰心,自暴自弃。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1. 要合理安排自学时间,充分利用课前、节假日和平时的零碎时间进行自学。
2. 要处理好博览与精读的关系。精读为主,博览为辅。教科书、有关参考书要精读,其他读物要博览,扩大视野,丰富知识。
3. 自学时要多思考。真正做到:边读、边想,力求理解,提出问题,引向深入,把书读"薄",增进学识。
4. 要注意积累材料。通过多种渠道收集资料,然后把资料归类,以便使用。
5. 处理好自学与从师的关系。坚持自学与从师相结合。在自学过程中必然产生许多问题,有时靠个人的能力是不能解决的。如能善于从师,请教师长或同学则可以少走弯路。在自学的基础上能有几个良师益友互相交流学习心得,启迪思想,这对开阔眼界、增长见识,是大有帮助的。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推荐的《十诀学习法》值得我们借鉴。一序:有浅入深,循序渐进;二勤:精于勤,荒于嬉;三恒:持之以衡,锲而不舍;四博:从精出发,博览群书;五问:不耻下问;六记:多动笔墨,多作笔记;七习:温故而知新;八专:专心致至,专心博广;九思:多加思考,学校运用;十创:触类旁通,敢创新路。
父母如何纠正孩子的不良习惯
现在的孩子大都比较活跃,但与儿童多动症还是不一样,有些父母认为好动的孩子将来有出息,也许有一定道理。但如果将好动和多动症混为一潭,对孩子的成长发育就会有一定的危害。因为患有多动症的儿童,难以建立健全自身人格,与人交往会遇到困难,学习时注意力不能集中,由于缺乏持续性,很难把一件事做好。不守纪律,不尊重他人,行为不能自控,打人*……等等,这一切因素不仅不利于一个正常孩子的的健康发展,而且会歪曲他的本来人格,严重损伤智力、学习技能和社交能力,这对孩子的未来是可想而知的。所以孩 子一旦出现这种倾向就应引起父母的关注,家长和老师如何配合默契,引导和教育孩子矫正自己不规范行为,能像正常孩子一样地健康成长。
对于这种孩子的矫正,若不是非常严重,一般不需要药物治疗,反之,应找儿童心理专家咨询和进行感觉统合训练。对有多动症倾向的儿童,父母在指导时应注意:
父母对孩子的行为要有宽容的态度,有的父母看见孩子一些不规范的行为和听见孩子说些令人生气的话,就不能容忍孩子,视孩子为另类人物,动不动就对孩子发脾气,甚至打骂孩子。
帮助他改变的时候要有耐心,孩子有这种问题,他自己也不喜欢,但他无法控制自己不去做自己讨厌的事,这时,父母应理解孩子的心情,在帮助他改变缺点的时候,就要一遍又一遍地指出他的问题和改正他的偏差。
多关心他,有这种毛病的孩子,自己不会照顾好自己,吃饭不好好吃,睡觉也睡不好,注意力不能集中,做事也做不完整,与人交往困难,小朋友不愿同他玩。表面上,他动得一会儿也不停,其实他的心里很孤独,父母的关怀,让他多感到家庭的温暖和爱,至少父母是他的好朋友。
多鼓励,当孩子取得一点点进步的时候就要鼓励和奖赏他,不能拿与他同龄的孩子相比,而要看他以前的状态与现在的状态进行对比,有长进就要不断地激励他,让他逐渐有更好的表现,即使偶尔有退步的时候也不要急噪,你的不断鼓励一定能换来好成果。
不能在心理上给他压力,孩子是天真无邪的,但他能感觉到环境或别人给他的心理压力,心理上本来有问题的孩子很难承受其它的压力,这不仅不能促进他对错误言语行为的认识和改正,反而容易使他走向极端,滑入不能自拔的泥潭,形成恶性循环,结果是毁了这孩子。所以父母或家人尽可能不要让孩子有压力,即使是外部或周围环境的压力,父母尽量为孩子减轻或缓解那些压力。
不能对孩子进行体罚,这是那些粗暴的父母的行为。在为人父母之前,爸爸妈妈应该学一点儿童心理学和儿童教育学,只有懂得孩子的心理,才能知道如何管教孩子。很多父母不懂教育孩子,要么过分溺爱,要么棍棒相加,就是好端端的苗子非被弄歪不可。过去是“子不教,父之过”;现在反过来,“子不教,母之过”。因母亲在家庭地位的提升,管孩子这事也自然成为母亲的事,而母亲脾气易暴,打孩子比父亲多的多,结果是孩子的问题越来越严重。
孩子出现怪异行为,当然要受到惩罚,但不是体罚。最好的方法是让他一个人在没有危险的房间里安静一段时间,等他闹够了,再让他出来,进行说理教育。要他知道作错了是要受罚的,家里不是没有规矩的。同时在他有好的表现时,及时表扬称赞他,从而让他迈向健康成长的道路。
如何纠正孩子的不良学习习惯
“孩子学习习惯不好,家长不可一味责怪孩子,首先应该反省一下自己,很多时候是家长的不当言行‘造就’了孩子的不良学习习惯。”昨日,在武汉市少年儿童图书馆举办的本报家长学堂上,武汉市优秀青年教师、武昌区实验小学教师王娅琼,为到堂的160余名家长和小学生,就孩子的不良学习习惯问题进行了交流。
好习惯令孩子终身受益
在讲座开始,王娅琼老师举了一个例子:多位诺贝尔奖获得者齐聚巴黎,有记者问其中一位资深科学家:“你在哪所实验室里学到了最重要的东西?”出人意料的是,这位科学家摆摆手,“我在幼儿园学到了毕生最宝贵的东西。”科学家解释说,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们;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东西要放整齐,饭前要洗手,午饭后要休息;做了错事要表示歉意;学习要多思考,要仔细观察大自然……英国哲学家、科学家培根在谈到习惯时,也曾说过,习惯真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的一生。由此看来,人从幼年起就应该通过教育培养一种良好的习惯。
王老师说,在孩子小学阶段,重要的不是要学多少知识、成绩要有多好,这一阶段,正是孩子们培养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时期。因此,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家长和老师都应该重点关注孩子的学习习惯,一旦发现有不良的学习习惯倾向,应立即予以纠正。在小学里,最大的收获莫过于良好的学习习惯,这些好习惯能令孩子终身受益。
不良的学习习惯有哪些
“孩子不良的学习习惯有哪些?”王老师根据自己从教18年的经历,将孩子们不良的学习习惯一一总结了出来,不少家长不住地点头,脸上都写满了无奈。
王老师说,对于小学生而言,他们不良的学习习惯主要有:1.学习时间不固定,不制定学习生活作息时间表;2.课堂上思想开小差,精神不集中;3.自习课目标不明确,东翻西看,效率低下;4.不善于利用工具书,马虎应付学习;5.爱面子,不懂也不问;6.做作业拖拉;7.快下课时听不进讲,早早收拾好书包,心中开始想着课后的娱乐活动;8.学习之余不善反思;9.做作业前不看书,做完作业不相信自己,总要找人对对答案才放心;10.只关心分数,而不对作业、考卷进行分析检查;11.学习时小动作多;12.边做作业,边看(听)电视(收音机);13.书本胡乱丢,学习时现用现找,浪费时间;14.平时不复习,考前开夜车;15.听不进对学习的批评;16.偏科;17.学习易受情绪影响;18.学习耐挫性差等。
矫正不良学习习惯需要技巧
孩子的学习习惯不好,家长没少管,但似乎效果并不好,不少家长都会有这样的感受。王娅琼称,良好的学习习惯是以良好的生活习惯为基础的,每一个良好的生活习惯都会向学习习惯迁移,在这一点上家长应该给予足够的重视。
“纠正孩子的不良学习习惯要从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做起。”王娅琼说,一般而言,家长的生活习惯好,自然会“传授”给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这种潜移默化的效果,是家长们有意识地自我约束才能达到的。对于几类颇令家长头疼的不良学习习惯的纠正,王娅琼认为家长应学会运用技巧。
1.做作业拖拉
小宁上三年级,很贪玩。每天做作业总要到晚上10时以后,其实他的作业并不多,他的同学一般都能够在晚7时完成。家长发现,小宁在做作业时,拖拉习惯了,喜欢边玩边做,做两分钟,玩五分钟,一会儿要喝水,一会儿上厕所。
王老师说,孩子做作业拖拉的习惯,很大程度上是家长们造成的。“一些家长在孩子做作业时端茶、倒水,总是在打断孩子;还有的家长喜欢坐在旁边指手划脚,孩子写错一个地方就大呼小叫,造成孩子心理恐惧,每写一个字都小心谨慎;还有的家长在孩子做完作业后,就布置大量的课外练习,一些孩子为了避免多做作业,有意拖拉,久而久之,拖拉的坏习惯就养成了。”
对策:孩子拖拉,家长要反省自己,看看到底是什么原因让孩子养成了做作业拖拉的习惯,然后对症下药。孩子做作业前,家长应指导孩子将一切准备工作做到位,如喝水,上厕所,要用的文具、书本都准备齐了;孩子做作业时,家长不要在一旁盯着,不要轻易打断孩子。对于一些已经有拖拉习惯的孩子,可请教老师完成作业的大致时间,限时让孩子完成作业,完成的情况,家长可在联络本上向老师汇报。
2.不检查作业
婷婷平时的作业整洁、正确率高,总能得到小红花,但一到考试就落后了。老师通过与其家长交流得知,婷婷平时做完作业,没有自行检查的习惯,从一进小学校园开始,家长就包办了本该由孩子完成的任务——检查作业。
对策:孩子们都是喜欢游戏的,建议家长和他们做个游戏。封孩子为“作业(试卷)国王”的*,*的任务就是抓坏蛋,在这个王国里,坏蛋就是那些错题。每次做完作业或是答完试卷后,“*”就必须尽义务要抓“坏蛋”。如果有一天,*再也抓不到坏蛋了,那么*就可以升级为警长。这个游戏也能帮助孩子改善作业粗心大意的毛病。
3.不懂也不提问
在平时的教学中,王娅琼也遇到过这样的学生:他们乖巧得很,但也很少提问,“不是没有问题,而是不善于思考,提不出问题来”。不懂而不提问的现象,总是让问题伴随着孩子的成长越积越多,问题多了却得不到及时的解决,孩子想提高学习就难了。
对策:思考会令孩子不断进步。对于不爱思考和提问的孩子,建议家长多从其他方面来促使孩子开口提问。比如,家长可多带孩子去科普展馆,去超市和菜场,让孩子多问,比如买东西,让孩子去问价格,提示孩子去询问商品情况,这样做可以锻炼孩子的胆量,也能让孩子将提问看作是一件再普通不过的事。
另外,在平时的生活中,家长也应“不耻下问”,学着向孩子问问题,孩子回答不出来的,就带着孩子一同去向他人请教,家长这样的做法,也是对孩子提问进行的鼓励暗示。
4.学习缺乏动力
丁丁最令父母头疼的问题,就是学习不主动,非要家长盯着才肯学习。由于学习不主动,在临近考试时,丁丁得花费比同学们多出几倍的精力备考,“临时抱佛脚”的效果也不尽如人意,丁丁的成绩长期处于班级中下游。
对策:给家长提供一个游戏学习法。孩子不愿学习,却一定会喜欢游戏。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打牌”学习,如将想让孩子学习或是复习的内容(学科不限)写在多张纸条上,家长和孩子一起玩耍,双方相互抽牌答题,最后让孩子将所有的题过一遍。值得注意的是,家长在与孩子“打牌”的过程中,不要显得过于睿智,有时糊涂一点,向孩子请教反而能激发孩子的兴趣。
5.不爱惜学习用具
玲玲上学了,父母给她买了许多漂亮的文具,玲玲着实兴奋了一些时候。但好景不长,玲玲的书桌上和书包里放满了没用完的铅笔、作业本。每支铅笔用过两次后就搁置一边,要换新的,每本作业本用不到三分之一,就破损不堪,卷笔刀多得可以开博览会。对孩子的学习,家长们都毫不吝惜,在给孩子选购文具时,多半会迁就孩子,动辄花百来元买一个卷笔刀,但孩子却并不珍惜。
对策:孩子乱丢学习文具的现象较为普遍,对此,家长应定期检查孩子对文具的保管情况,对孩子浪费的行为要进行教育(如可带孩子去了解贫困学子的学习状况),对孩子不切实际地提出购置文具的行为要学会拒绝。家长也可以试着这样做,可将文具作为奖品送给孩子,在赠奖时给孩子提出期望,相信孩子看到文具时就能想到它背负的“使命”,不会轻易浪费。
6.不清理学习场所
清理学习场所是指学习完成后及时整理桌面和周围环境,物归其位,以便下次学习的顺利开展。这是一项经常性的活动,有些孩子由于多种原因,不太耐烦去做这种工作,往往把清理任务扔给家长。家长有时出于溺爱,认为孩子做完作业已经够辛苦了,就不再要求孩子清理学习场所、收拾书包等;有的家长认为孩子还小,不会做这么细致的工作,或做起来较费时,效果不佳,于是越俎代庖,落得省事。
对策:孩子做作业是比较辛苦的,但不能因此放弃要求。具体处理办法是,让孩子稍稍休息和松弛一下,然后再要求孩子清理。孩子初次清理时,应有耐心地在一旁指导,直到清理完毕为止。最后,给孩子一些鼓励,口头鼓励或物质鼓励均可。特别注意的是,就算是孩子收拾得不干净、不整洁,家长也应鼓励,而不应抱怨或再次整理,这样只会打消孩子的积极性。
7.无节制地看电视
龙龙爱看电视,放学回家,书包往沙发上一扔,就打开电视,看得入痴入迷。吃饭、做作业、玩耍都要开着电视,每天花在电视上的时间至少4个小时。眼睛近视了不说,学习效率也极为低下。
对策:家长不让孩子看电视是不合理的,关键在于指导孩子正确地利用这种传播媒介。为了防止孩子无节制地看电视,家长必须对孩子进行经常性的教育,要约法三章,每天能看多长时间应依儿童年龄、身心状况、学业状况而定。有两条家长须记住,第一,不要把看电视作为对孩子的一种奖赏;第二,要恰当安排孩子的课余生活,适当带领孩子做些室外游戏和室内游戏。同时,可以和孩子一起读一些有趣又有益的儿童读物。另外,家长自己也不能有长时间看电视的习惯,最好不要经常打开电视。
纠正行为不要撕裂“伤口”
王娅琼说,纠正孩子的不良学习习惯不可一蹴而就,它是个反复的过程,纠正的过程也许是艰辛的,但只要家长每天坚持纠正,且方法得当(注意:身教要多过言传,少责罚、多鼓励),一天天过去,就能欣喜地看到孩子的转变。尤其是在暑假里,家长和孩子接触的时间较多,可借机有针对性地教育孩子。“在纠正孩子的不良学习习惯时,切忌撕裂‘伤口’。”王娅琼举了一个例子。一个人在餐馆打工时,手指被刀具划破了,他去一家私人诊所治疗。医生给他清洗了伤口,上了点消炎药说:“没事了,你的手指只是一根小血管受了伤,不用包扎,会自然愈合的。”这人觉得奇怪,“您怎么知道只有一根小血管受了伤?”医生听了,便很认真地拿来镊子,将那人的伤口朝两边撕开,指着中间的一根小血管说,“你看,先生,就是这根小血管受伤了!”这一下,这个人原本不用包扎可以自行愈合的伤口遭了殃,伤口不但要包扎,还得请假休养。
王娅琼说,这个故事在纠正孩子的不良学习习惯方面,给了我们启示: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一些他们自己可以自然修复的小“伤口”,却被家长人为地“撕大”了,弄得非“包扎”、休整不可。比如刚从幼儿园进入小学一年级的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爱岔嘴是正常现象,孩子们得有个适应过程,但不少家长和老师却总在批评孩子:“怎么这么不听话,你不是个好孩子,一边罚站去?”看看,“伤口”被撕大了,想“自然愈合”都变得困难了,将来只有靠老师和家长的强力矫正了。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
自然愈合的小伤口不留疤痕,而经过扩大再治疗的伤口,治愈后是一定会留下疤痕的。王娅琼说,在纠正孩子的不良学习习惯方面,被“撕开”扩大化的坏习惯,将来的纠正也会留下“疤痕”,而这也许是孩子一辈子也抹不去的心理阴影。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1 09:17
不良学习习惯有哪些
1、学习时间不固定,不制定学习生活作息时间表;
2、课堂上思想开小差,精神不集中;
3、自习课目标不明确,东翻西看,浪费时间;
4、不准备工具书,需要查辞典字典时,还嫌麻烦,马马虎虎地应付学习;
5、爱面子,不东不会也不问;
6、学习时沉迷于空想;
7、快下课时就听不进去了,早早把书包收拾好,心中开始想着课后的娱乐活动;
8、下课马上放松自己,从来不想想这堂课都学了些什么
9、做作业前不看书,做完作业不相信自己,总要找人对对答案才放心;
10、作业本、作文本、考试卷发到手,看看分数,扔到一边,不认真分析检查;
11、做作业或复习时,常做一些小动作;
12、遇到好电视,就忘记做作业;
13、边做作业,边听收音机;
14、学习时常说闲话;
15、学习完把书本胡乱一扔,再学习时现用现找,浪费时间;
16、平时不复习,考前开夜车;
17、考得不好却不愿听批评;
18、喜欢哪科学哪科,偏科;
19、情绪波动大,因喜怒哀乐的情绪而影响学习;
20、基础没打好,变得灰心,自暴自弃。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1. 要合理安排自学时间,充分利用课前、节假日和平时的零碎时间进行自学。
2. 要处理好博览与精读的关系。精读为主,博览为辅。教科书、有关参考书要精读,其他读物要博览,扩大视野,丰富知识。
3. 自学时要多思考。真正做到:边读、边想,力求理解,提出问题,引向深入,把书读"薄",增进学识。
4. 要注意积累材料。通过多种渠道收集资料,然后把资料归类,以便使用。
5. 处理好自学与从师的关系。坚持自学与从师相结合。在自学过程中必然产生许多问题,有时靠个人的能力是不能解决的。如能善于从师,请教师长或同学则可以少走弯路。在自学的基础上能有几个良师益友互相交流学习心得,启迪思想,这对开阔眼界、增长见识,是大有帮助的。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推荐的《十诀学习法》值得我们借鉴。一序:有浅入深,循序渐进;二勤:精于勤,荒于嬉;三恒:持之以衡,锲而不舍;四博:从精出发,博览群书;五问:不耻下问;六记:多动笔墨,多作笔记;七习:温故而知新;八专:专心致至,专心博广;九思:多加思考,学校运用;十创:触类旁通,敢创新路。
父母如何纠正孩子的不良习惯
现在的孩子大都比较活跃,但与儿童多动症还是不一样,有些父母认为好动的孩子将来有出息,也许有一定道理。但如果将好动和多动症混为一潭,对孩子的成长发育就会有一定的危害。因为患有多动症的儿童,难以建立健全自身人格,与人交往会遇到困难,学习时注意力不能集中,由于缺乏持续性,很难把一件事做好。不守纪律,不尊重他人,行为不能自控,打人*……等等,这一切因素不仅不利于一个正常孩子的的健康发展,而且会歪曲他的本来人格,严重损伤智力、学习技能和社交能力,这对孩子的未来是可想而知的。所以孩 子一旦出现这种倾向就应引起父母的关注,家长和老师如何配合默契,引导和教育孩子矫正自己不规范行为,能像正常孩子一样地健康成长。
对于这种孩子的矫正,若不是非常严重,一般不需要药物治疗,反之,应找儿童心理专家咨询和进行感觉统合训练。对有多动症倾向的儿童,父母在指导时应注意:
父母对孩子的行为要有宽容的态度,有的父母看见孩子一些不规范的行为和听见孩子说些令人生气的话,就不能容忍孩子,视孩子为另类人物,动不动就对孩子发脾气,甚至打骂孩子。
帮助他改变的时候要有耐心,孩子有这种问题,他自己也不喜欢,但他无法控制自己不去做自己讨厌的事,这时,父母应理解孩子的心情,在帮助他改变缺点的时候,就要一遍又一遍地指出他的问题和改正他的偏差。
多关心他,有这种毛病的孩子,自己不会照顾好自己,吃饭不好好吃,睡觉也睡不好,注意力不能集中,做事也做不完整,与人交往困难,小朋友不愿同他玩。表面上,他动得一会儿也不停,其实他的心里很孤独,父母的关怀,让他多感到家庭的温暖和爱,至少父母是他的好朋友。
多鼓励,当孩子取得一点点进步的时候就要鼓励和奖赏他,不能拿与他同龄的孩子相比,而要看他以前的状态与现在的状态进行对比,有长进就要不断地激励他,让他逐渐有更好的表现,即使偶尔有退步的时候也不要急噪,你的不断鼓励一定能换来好成果。
不能在心理上给他压力,孩子是天真无邪的,但他能感觉到环境或别人给他的心理压力,心理上本来有问题的孩子很难承受其它的压力,这不仅不能促进他对错误言语行为的认识和改正,反而容易使他走向极端,滑入不能自拔的泥潭,形成恶性循环,结果是毁了这孩子。所以父母或家人尽可能不要让孩子有压力,即使是外部或周围环境的压力,父母尽量为孩子减轻或缓解那些压力。
不能对孩子进行体罚,这是那些粗暴的父母的行为。在为人父母之前,爸爸妈妈应该学一点儿童心理学和儿童教育学,只有懂得孩子的心理,才能知道如何管教孩子。很多父母不懂教育孩子,要么过分溺爱,要么棍棒相加,就是好端端的苗子非被弄歪不可。过去是“子不教,父之过”;现在反过来,“子不教,母之过”。因母亲在家庭地位的提升,管孩子这事也自然成为母亲的事,而母亲脾气易暴,打孩子比父亲多的多,结果是孩子的问题越来越严重。
孩子出现怪异行为,当然要受到惩罚,但不是体罚。最好的方法是让他一个人在没有危险的房间里安静一段时间,等他闹够了,再让他出来,进行说理教育。要他知道作错了是要受罚的,家里不是没有规矩的。同时在他有好的表现时,及时表扬称赞他,从而让他迈向健康成长的道路。
如何纠正孩子的不良学习习惯
“孩子学习习惯不好,家长不可一味责怪孩子,首先应该反省一下自己,很多时候是家长的不当言行‘造就’了孩子的不良学习习惯。”昨日,在武汉市少年儿童图书馆举办的本报家长学堂上,武汉市优秀青年教师、武昌区实验小学教师王娅琼,为到堂的160余名家长和小学生,就孩子的不良学习习惯问题进行了交流。
好习惯令孩子终身受益
在讲座开始,王娅琼老师举了一个例子:多位诺贝尔奖获得者齐聚巴黎,有记者问其中一位资深科学家:“你在哪所实验室里学到了最重要的东西?”出人意料的是,这位科学家摆摆手,“我在幼儿园学到了毕生最宝贵的东西。”科学家解释说,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们;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东西要放整齐,饭前要洗手,午饭后要休息;做了错事要表示歉意;学习要多思考,要仔细观察大自然……英国哲学家、科学家培根在谈到习惯时,也曾说过,习惯真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的一生。由此看来,人从幼年起就应该通过教育培养一种良好的习惯。
王老师说,在孩子小学阶段,重要的不是要学多少知识、成绩要有多好,这一阶段,正是孩子们培养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时期。因此,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家长和老师都应该重点关注孩子的学习习惯,一旦发现有不良的学习习惯倾向,应立即予以纠正。在小学里,最大的收获莫过于良好的学习习惯,这些好习惯能令孩子终身受益。
不良的学习习惯有哪些
“孩子不良的学习习惯有哪些?”王老师根据自己从教18年的经历,将孩子们不良的学习习惯一一总结了出来,不少家长不住地点头,脸上都写满了无奈。
王老师说,对于小学生而言,他们不良的学习习惯主要有:1.学习时间不固定,不制定学习生活作息时间表;2.课堂上思想开小差,精神不集中;3.自习课目标不明确,东翻西看,效率低下;4.不善于利用工具书,马虎应付学习;5.爱面子,不懂也不问;6.做作业拖拉;7.快下课时听不进讲,早早收拾好书包,心中开始想着课后的娱乐活动;8.学习之余不善反思;9.做作业前不看书,做完作业不相信自己,总要找人对对答案才放心;10.只关心分数,而不对作业、考卷进行分析检查;11.学习时小动作多;12.边做作业,边看(听)电视(收音机);13.书本胡乱丢,学习时现用现找,浪费时间;14.平时不复习,考前开夜车;15.听不进对学习的批评;16.偏科;17.学习易受情绪影响;18.学习耐挫性差等。
矫正不良学习习惯需要技巧
孩子的学习习惯不好,家长没少管,但似乎效果并不好,不少家长都会有这样的感受。王娅琼称,良好的学习习惯是以良好的生活习惯为基础的,每一个良好的生活习惯都会向学习习惯迁移,在这一点上家长应该给予足够的重视。
“纠正孩子的不良学习习惯要从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做起。”王娅琼说,一般而言,家长的生活习惯好,自然会“传授”给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这种潜移默化的效果,是家长们有意识地自我约束才能达到的。对于几类颇令家长头疼的不良学习习惯的纠正,王娅琼认为家长应学会运用技巧。
1.做作业拖拉
小宁上三年级,很贪玩。每天做作业总要到晚上10时以后,其实他的作业并不多,他的同学一般都能够在晚7时完成。家长发现,小宁在做作业时,拖拉习惯了,喜欢边玩边做,做两分钟,玩五分钟,一会儿要喝水,一会儿上厕所。
王老师说,孩子做作业拖拉的习惯,很大程度上是家长们造成的。“一些家长在孩子做作业时端茶、倒水,总是在打断孩子;还有的家长喜欢坐在旁边指手划脚,孩子写错一个地方就大呼小叫,造成孩子心理恐惧,每写一个字都小心谨慎;还有的家长在孩子做完作业后,就布置大量的课外练习,一些孩子为了避免多做作业,有意拖拉,久而久之,拖拉的坏习惯就养成了。”
对策:孩子拖拉,家长要反省自己,看看到底是什么原因让孩子养成了做作业拖拉的习惯,然后对症下药。孩子做作业前,家长应指导孩子将一切准备工作做到位,如喝水,上厕所,要用的文具、书本都准备齐了;孩子做作业时,家长不要在一旁盯着,不要轻易打断孩子。对于一些已经有拖拉习惯的孩子,可请教老师完成作业的大致时间,限时让孩子完成作业,完成的情况,家长可在联络本上向老师汇报。
2.不检查作业
婷婷平时的作业整洁、正确率高,总能得到小红花,但一到考试就落后了。老师通过与其家长交流得知,婷婷平时做完作业,没有自行检查的习惯,从一进小学校园开始,家长就包办了本该由孩子完成的任务——检查作业。
对策:孩子们都是喜欢游戏的,建议家长和他们做个游戏。封孩子为“作业(试卷)国王”的*,*的任务就是抓坏蛋,在这个王国里,坏蛋就是那些错题。每次做完作业或是答完试卷后,“*”就必须尽义务要抓“坏蛋”。如果有一天,*再也抓不到坏蛋了,那么*就可以升级为警长。这个游戏也能帮助孩子改善作业粗心大意的毛病。
3.不懂也不提问
在平时的教学中,王娅琼也遇到过这样的学生:他们乖巧得很,但也很少提问,“不是没有问题,而是不善于思考,提不出问题来”。不懂而不提问的现象,总是让问题伴随着孩子的成长越积越多,问题多了却得不到及时的解决,孩子想提高学习就难了。
对策:思考会令孩子不断进步。对于不爱思考和提问的孩子,建议家长多从其他方面来促使孩子开口提问。比如,家长可多带孩子去科普展馆,去超市和菜场,让孩子多问,比如买东西,让孩子去问价格,提示孩子去询问商品情况,这样做可以锻炼孩子的胆量,也能让孩子将提问看作是一件再普通不过的事。
另外,在平时的生活中,家长也应“不耻下问”,学着向孩子问问题,孩子回答不出来的,就带着孩子一同去向他人请教,家长这样的做法,也是对孩子提问进行的鼓励暗示。
4.学习缺乏动力
丁丁最令父母头疼的问题,就是学习不主动,非要家长盯着才肯学习。由于学习不主动,在临近考试时,丁丁得花费比同学们多出几倍的精力备考,“临时抱佛脚”的效果也不尽如人意,丁丁的成绩长期处于班级中下游。
对策:给家长提供一个游戏学习法。孩子不愿学习,却一定会喜欢游戏。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打牌”学习,如将想让孩子学习或是复习的内容(学科不限)写在多张纸条上,家长和孩子一起玩耍,双方相互抽牌答题,最后让孩子将所有的题过一遍。值得注意的是,家长在与孩子“打牌”的过程中,不要显得过于睿智,有时糊涂一点,向孩子请教反而能激发孩子的兴趣。
5.不爱惜学习用具
玲玲上学了,父母给她买了许多漂亮的文具,玲玲着实兴奋了一些时候。但好景不长,玲玲的书桌上和书包里放满了没用完的铅笔、作业本。每支铅笔用过两次后就搁置一边,要换新的,每本作业本用不到三分之一,就破损不堪,卷笔刀多得可以开博览会。对孩子的学习,家长们都毫不吝惜,在给孩子选购文具时,多半会迁就孩子,动辄花百来元买一个卷笔刀,但孩子却并不珍惜。
对策:孩子乱丢学习文具的现象较为普遍,对此,家长应定期检查孩子对文具的保管情况,对孩子浪费的行为要进行教育(如可带孩子去了解贫困学子的学习状况),对孩子不切实际地提出购置文具的行为要学会拒绝。家长也可以试着这样做,可将文具作为奖品送给孩子,在赠奖时给孩子提出期望,相信孩子看到文具时就能想到它背负的“使命”,不会轻易浪费。
6.不清理学习场所
清理学习场所是指学习完成后及时整理桌面和周围环境,物归其位,以便下次学习的顺利开展。这是一项经常性的活动,有些孩子由于多种原因,不太耐烦去做这种工作,往往把清理任务扔给家长。家长有时出于溺爱,认为孩子做完作业已经够辛苦了,就不再要求孩子清理学习场所、收拾书包等;有的家长认为孩子还小,不会做这么细致的工作,或做起来较费时,效果不佳,于是越俎代庖,落得省事。
对策:孩子做作业是比较辛苦的,但不能因此放弃要求。具体处理办法是,让孩子稍稍休息和松弛一下,然后再要求孩子清理。孩子初次清理时,应有耐心地在一旁指导,直到清理完毕为止。最后,给孩子一些鼓励,口头鼓励或物质鼓励均可。特别注意的是,就算是孩子收拾得不干净、不整洁,家长也应鼓励,而不应抱怨或再次整理,这样只会打消孩子的积极性。
7.无节制地看电视
龙龙爱看电视,放学回家,书包往沙发上一扔,就打开电视,看得入痴入迷。吃饭、做作业、玩耍都要开着电视,每天花在电视上的时间至少4个小时。眼睛近视了不说,学习效率也极为低下。
对策:家长不让孩子看电视是不合理的,关键在于指导孩子正确地利用这种传播媒介。为了防止孩子无节制地看电视,家长必须对孩子进行经常性的教育,要约法三章,每天能看多长时间应依儿童年龄、身心状况、学业状况而定。有两条家长须记住,第一,不要把看电视作为对孩子的一种奖赏;第二,要恰当安排孩子的课余生活,适当带领孩子做些室外游戏和室内游戏。同时,可以和孩子一起读一些有趣又有益的儿童读物。另外,家长自己也不能有长时间看电视的习惯,最好不要经常打开电视。
纠正行为不要撕裂“伤口”
王娅琼说,纠正孩子的不良学习习惯不可一蹴而就,它是个反复的过程,纠正的过程也许是艰辛的,但只要家长每天坚持纠正,且方法得当(注意:身教要多过言传,少责罚、多鼓励),一天天过去,就能欣喜地看到孩子的转变。尤其是在暑假里,家长和孩子接触的时间较多,可借机有针对性地教育孩子。“在纠正孩子的不良学习习惯时,切忌撕裂‘伤口’。”王娅琼举了一个例子。一个人在餐馆打工时,手指被刀具划破了,他去一家私人诊所治疗。医生给他清洗了伤口,上了点消炎药说:“没事了,你的手指只是一根小血管受了伤,不用包扎,会自然愈合的。”这人觉得奇怪,“您怎么知道只有一根小血管受了伤?”医生听了,便很认真地拿来镊子,将那人的伤口朝两边撕开,指着中间的一根小血管说,“你看,先生,就是这根小血管受伤了!”这一下,这个人原本不用包扎可以自行愈合的伤口遭了殃,伤口不但要包扎,还得请假休养。
王娅琼说,这个故事在纠正孩子的不良学习习惯方面,给了我们启示: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一些他们自己可以自然修复的小“伤口”,却被家长人为地“撕大”了,弄得非“包扎”、休整不可。比如刚从幼儿园进入小学一年级的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爱岔嘴是正常现象,孩子们得有个适应过程,但不少家长和老师却总在批评孩子:“怎么这么不听话,你不是个好孩子,一边罚站去?”看看,“伤口”被撕大了,想“自然愈合”都变得困难了,将来只有靠老师和家长的强力矫正了。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
自然愈合的小伤口不留疤痕,而经过扩大再治疗的伤口,治愈后是一定会留下疤痕的。王娅琼说,在纠正孩子的不良学习习惯方面,被“撕开”扩大化的坏习惯,将来的纠正也会留下“疤痕”,而这也许是孩子一辈子也抹不去的心理阴影。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1 09:17
1、专心听课的习惯。课前做好预习工作(不是简单的看一遍,要能提出问题),课上动脑动手,集中注意力(笔记有时也是很重要的)。因为一般来讲,老师教授的知识都是根据教学大纲、考试大纲来进行的,所以上课的专心很重要。
2、制定确实可行计划的习惯。学习中学会给自己定定目标(大、小、长、短),这样学习会有一个方向;然后梳理自身的学习情况,找出自己掌握的薄弱环节、存在的问题、容易丢分的知识点;再者合理的分配时间,有针对性的制定学习任务,一一的去落实。
3、不断提升学习能力的习惯。可以学习掌握速读记忆的能力,提高学习复习效率。速读记忆是一种高效的学习、复习方法,其训练原理就在于激活“脑、眼”潜能,培养形成眼脑直映式的阅读、学习方式。速读记忆的练习见《精英特全脑速读记忆训练》,用软件练习,每天一个多小时,一个月的时间,可以把阅读速度提高5、6倍,记忆力、理解力等也会得到相应的提高,最终提高学习、复习效率,取得好成绩。如果你的阅读、学习效率低的话,可以好好的去练习一下。
4、整合知识点的习惯。把需要学习的信息、掌握的知识分类,做成思维导图或知识点卡片,会让你的大脑、思维条理清醒,方便记忆、温习、掌握。同时,要学会把新知识和已学知识联系起来,不断糅合、完善你的知识体系。这样能够促进理解,加深记忆。
5、做题反思的习惯。做题的时候要学会反思、归类、整理出对应的解题思路。遇到错的题(粗心做错也好、不会做也罢),最好能把这些错题收集起来,每个科目都建立一个独立的错题集(错题集要归类),当我们进行考前复习的时候,它们是重点复习对象,保证不再同样的问题上再出错、再丢分。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1 09:17
1、专心听课的习惯。课前做好预习工作(不是简单的看一遍,要能提出问题),课上动脑动手,集中注意力(笔记有时也是很重要的)。因为一般来讲,老师教授的知识都是根据教学大纲、考试大纲来进行的,所以上课的专心很重要。
2、制定确实可行计划的习惯。学习中学会给自己定定目标(大、小、长、短),这样学习会有一个方向;然后梳理自身的学习情况,找出自己掌握的薄弱环节、存在的问题、容易丢分的知识点;再者合理的分配时间,有针对性的制定学习任务,一一的去落实。
3、不断提升学习能力的习惯。可以学习掌握速读记忆的能力,提高学习复习效率。速读记忆是一种高效的学习、复习方法,其训练原理就在于激活“脑、眼”潜能,培养形成眼脑直映式的阅读、学习方式。速读记忆的练习见《精英特全脑速读记忆训练》,用软件练习,每天一个多小时,一个月的时间,可以把阅读速度提高5、6倍,记忆力、理解力等也会得到相应的提高,最终提高学习、复习效率,取得好成绩。如果你的阅读、学习效率低的话,可以好好的去练习一下。
4、整合知识点的习惯。把需要学习的信息、掌握的知识分类,做成思维导图或知识点卡片,会让你的大脑、思维条理清醒,方便记忆、温习、掌握。同时,要学会把新知识和已学知识联系起来,不断糅合、完善你的知识体系。这样能够促进理解,加深记忆。
5、做题反思的习惯。做题的时候要学会反思、归类、整理出对应的解题思路。遇到错的题(粗心做错也好、不会做也罢),最好能把这些错题收集起来,每个科目都建立一个独立的错题集(错题集要归类),当我们进行考前复习的时候,它们是重点复习对象,保证不再同样的问题上再出错、再丢分。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1 09:17
不良学习习惯有哪些
1、学习时间不固定,不制定学习生活作息时间表;
2、课堂上思想开小差,精神不集中;
3、自习课目标不明确,东翻西看,浪费时间;
4、不准备工具书,需要查辞典字典时,还嫌麻烦,马马虎虎地应付学习;
5、爱面子,不东不会也不问;
6、学习时沉迷于空想;
7、快下课时就听不进去了,早早把书包收拾好,心中开始想着课后的娱乐活动;
8、下课马上放松自己,从来不想想这堂课都学了些什么
9、做作业前不看书,做完作业不相信自己,总要找人对对答案才放心;
10、作业本、作文本、考试卷发到手,看看分数,扔到一边,不认真分析检查;
11、做作业或复习时,常做一些小动作;
12、遇到好电视,就忘记做作业;
13、边做作业,边听收音机;
14、学习时常说闲话;
15、学习完把书本胡乱一扔,再学习时现用现找,浪费时间;
16、平时不复习,考前开夜车;
17、考得不好却不愿听批评;
18、喜欢哪科学哪科,偏科;
19、情绪波动大,因喜怒哀乐的情绪而影响学习;
20、基础没打好,变得灰心,自暴自弃。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1. 要合理安排自学时间,充分利用课前、节假日和平时的零碎时间进行自学。
2. 要处理好博览与精读的关系。精读为主,博览为辅。教科书、有关参考书要精读,其他读物要博览,扩大视野,丰富知识。
3. 自学时要多思考。真正做到:边读、边想,力求理解,提出问题,引向深入,把书读"薄",增进学识。
4. 要注意积累材料。通过多种渠道收集资料,然后把资料归类,以便使用。
5. 处理好自学与从师的关系。坚持自学与从师相结合。在自学过程中必然产生许多问题,有时靠个人的能力是不能解决的。如能善于从师,请教师长或同学则可以少走弯路。在自学的基础上能有几个良师益友互相交流学习心得,启迪思想,这对开阔眼界、增长见识,是大有帮助的。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推荐的《十诀学习法》值得我们借鉴。一序:有浅入深,循序渐进;二勤:精于勤,荒于嬉;三恒:持之以衡,锲而不舍;四博:从精出发,博览群书;五问:不耻下问;六记:多动笔墨,多作笔记;七习:温故而知新;八专:专心致至,专心博广;九思:多加思考,学校运用;十创:触类旁通,敢创新路。
父母如何纠正孩子的不良习惯
现在的孩子大都比较活跃,但与儿童多动症还是不一样,有些父母认为好动的孩子将来有出息,也许有一定道理。但如果将好动和多动症混为一潭,对孩子的成长发育就会有一定的危害。因为患有多动症的儿童,难以建立健全自身人格,与人交往会遇到困难,学习时注意力不能集中,由于缺乏持续性,很难把一件事做好。不守纪律,不尊重他人,行为不能自控,打人*……等等,这一切因素不仅不利于一个正常孩子的的健康发展,而且会歪曲他的本来人格,严重损伤智力、学习技能和社交能力,这对孩子的未来是可想而知的。所以孩 子一旦出现这种倾向就应引起父母的关注,家长和老师如何配合默契,引导和教育孩子矫正自己不规范行为,能像正常孩子一样地健康成长。
对于这种孩子的矫正,若不是非常严重,一般不需要药物治疗,反之,应找儿童心理专家咨询和进行感觉统合训练。对有多动症倾向的儿童,父母在指导时应注意:
父母对孩子的行为要有宽容的态度,有的父母看见孩子一些不规范的行为和听见孩子说些令人生气的话,就不能容忍孩子,视孩子为另类人物,动不动就对孩子发脾气,甚至打骂孩子。
帮助他改变的时候要有耐心,孩子有这种问题,他自己也不喜欢,但他无法控制自己不去做自己讨厌的事,这时,父母应理解孩子的心情,在帮助他改变缺点的时候,就要一遍又一遍地指出他的问题和改正他的偏差。
多关心他,有这种毛病的孩子,自己不会照顾好自己,吃饭不好好吃,睡觉也睡不好,注意力不能集中,做事也做不完整,与人交往困难,小朋友不愿同他玩。表面上,他动得一会儿也不停,其实他的心里很孤独,父母的关怀,让他多感到家庭的温暖和爱,至少父母是他的好朋友。
多鼓励,当孩子取得一点点进步的时候就要鼓励和奖赏他,不能拿与他同龄的孩子相比,而要看他以前的状态与现在的状态进行对比,有长进就要不断地激励他,让他逐渐有更好的表现,即使偶尔有退步的时候也不要急噪,你的不断鼓励一定能换来好成果。
不能在心理上给他压力,孩子是天真无邪的,但他能感觉到环境或别人给他的心理压力,心理上本来有问题的孩子很难承受其它的压力,这不仅不能促进他对错误言语行为的认识和改正,反而容易使他走向极端,滑入不能自拔的泥潭,形成恶性循环,结果是毁了这孩子。所以父母或家人尽可能不要让孩子有压力,即使是外部或周围环境的压力,父母尽量为孩子减轻或缓解那些压力。
不能对孩子进行体罚,这是那些粗暴的父母的行为。在为人父母之前,爸爸妈妈应该学一点儿童心理学和儿童教育学,只有懂得孩子的心理,才能知道如何管教孩子。很多父母不懂教育孩子,要么过分溺爱,要么棍棒相加,就是好端端的苗子非被弄歪不可。过去是“子不教,父之过”;现在反过来,“子不教,母之过”。因母亲在家庭地位的提升,管孩子这事也自然成为母亲的事,而母亲脾气易暴,打孩子比父亲多的多,结果是孩子的问题越来越严重。
孩子出现怪异行为,当然要受到惩罚,但不是体罚。最好的方法是让他一个人在没有危险的房间里安静一段时间,等他闹够了,再让他出来,进行说理教育。要他知道作错了是要受罚的,家里不是没有规矩的。同时在他有好的表现时,及时表扬称赞他,从而让他迈向健康成长的道路。
如何纠正孩子的不良学习习惯
“孩子学习习惯不好,家长不可一味责怪孩子,首先应该反省一下自己,很多时候是家长的不当言行‘造就’了孩子的不良学习习惯。”昨日,在武汉市少年儿童图书馆举办的本报家长学堂上,武汉市优秀青年教师、武昌区实验小学教师王娅琼,为到堂的160余名家长和小学生,就孩子的不良学习习惯问题进行了交流。
好习惯令孩子终身受益
在讲座开始,王娅琼老师举了一个例子:多位诺贝尔奖获得者齐聚巴黎,有记者问其中一位资深科学家:“你在哪所实验室里学到了最重要的东西?”出人意料的是,这位科学家摆摆手,“我在幼儿园学到了毕生最宝贵的东西。”科学家解释说,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们;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东西要放整齐,饭前要洗手,午饭后要休息;做了错事要表示歉意;学习要多思考,要仔细观察大自然……英国哲学家、科学家培根在谈到习惯时,也曾说过,习惯真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的一生。由此看来,人从幼年起就应该通过教育培养一种良好的习惯。
王老师说,在孩子小学阶段,重要的不是要学多少知识、成绩要有多好,这一阶段,正是孩子们培养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时期。因此,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家长和老师都应该重点关注孩子的学习习惯,一旦发现有不良的学习习惯倾向,应立即予以纠正。在小学里,最大的收获莫过于良好的学习习惯,这些好习惯能令孩子终身受益。
不良的学习习惯有哪些
“孩子不良的学习习惯有哪些?”王老师根据自己从教18年的经历,将孩子们不良的学习习惯一一总结了出来,不少家长不住地点头,脸上都写满了无奈。
王老师说,对于小学生而言,他们不良的学习习惯主要有:1.学习时间不固定,不制定学习生活作息时间表;2.课堂上思想开小差,精神不集中;3.自习课目标不明确,东翻西看,效率低下;4.不善于利用工具书,马虎应付学习;5.爱面子,不懂也不问;6.做作业拖拉;7.快下课时听不进讲,早早收拾好书包,心中开始想着课后的娱乐活动;8.学习之余不善反思;9.做作业前不看书,做完作业不相信自己,总要找人对对答案才放心;10.只关心分数,而不对作业、考卷进行分析检查;11.学习时小动作多;12.边做作业,边看(听)电视(收音机);13.书本胡乱丢,学习时现用现找,浪费时间;14.平时不复习,考前开夜车;15.听不进对学习的批评;16.偏科;17.学习易受情绪影响;18.学习耐挫性差等。
矫正不良学习习惯需要技巧
孩子的学习习惯不好,家长没少管,但似乎效果并不好,不少家长都会有这样的感受。王娅琼称,良好的学习习惯是以良好的生活习惯为基础的,每一个良好的生活习惯都会向学习习惯迁移,在这一点上家长应该给予足够的重视。
“纠正孩子的不良学习习惯要从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做起。”王娅琼说,一般而言,家长的生活习惯好,自然会“传授”给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这种潜移默化的效果,是家长们有意识地自我约束才能达到的。对于几类颇令家长头疼的不良学习习惯的纠正,王娅琼认为家长应学会运用技巧。
1.做作业拖拉
小宁上三年级,很贪玩。每天做作业总要到晚上10时以后,其实他的作业并不多,他的同学一般都能够在晚7时完成。家长发现,小宁在做作业时,拖拉习惯了,喜欢边玩边做,做两分钟,玩五分钟,一会儿要喝水,一会儿上厕所。
王老师说,孩子做作业拖拉的习惯,很大程度上是家长们造成的。“一些家长在孩子做作业时端茶、倒水,总是在打断孩子;还有的家长喜欢坐在旁边指手划脚,孩子写错一个地方就大呼小叫,造成孩子心理恐惧,每写一个字都小心谨慎;还有的家长在孩子做完作业后,就布置大量的课外练习,一些孩子为了避免多做作业,有意拖拉,久而久之,拖拉的坏习惯就养成了。”
对策:孩子拖拉,家长要反省自己,看看到底是什么原因让孩子养成了做作业拖拉的习惯,然后对症下药。孩子做作业前,家长应指导孩子将一切准备工作做到位,如喝水,上厕所,要用的文具、书本都准备齐了;孩子做作业时,家长不要在一旁盯着,不要轻易打断孩子。对于一些已经有拖拉习惯的孩子,可请教老师完成作业的大致时间,限时让孩子完成作业,完成的情况,家长可在联络本上向老师汇报。
2.不检查作业
婷婷平时的作业整洁、正确率高,总能得到小红花,但一到考试就落后了。老师通过与其家长交流得知,婷婷平时做完作业,没有自行检查的习惯,从一进小学校园开始,家长就包办了本该由孩子完成的任务——检查作业。
对策:孩子们都是喜欢游戏的,建议家长和他们做个游戏。封孩子为“作业(试卷)国王”的*,*的任务就是抓坏蛋,在这个王国里,坏蛋就是那些错题。每次做完作业或是答完试卷后,“*”就必须尽义务要抓“坏蛋”。如果有一天,*再也抓不到坏蛋了,那么*就可以升级为警长。这个游戏也能帮助孩子改善作业粗心大意的毛病。
3.不懂也不提问
在平时的教学中,王娅琼也遇到过这样的学生:他们乖巧得很,但也很少提问,“不是没有问题,而是不善于思考,提不出问题来”。不懂而不提问的现象,总是让问题伴随着孩子的成长越积越多,问题多了却得不到及时的解决,孩子想提高学习就难了。
对策:思考会令孩子不断进步。对于不爱思考和提问的孩子,建议家长多从其他方面来促使孩子开口提问。比如,家长可多带孩子去科普展馆,去超市和菜场,让孩子多问,比如买东西,让孩子去问价格,提示孩子去询问商品情况,这样做可以锻炼孩子的胆量,也能让孩子将提问看作是一件再普通不过的事。
另外,在平时的生活中,家长也应“不耻下问”,学着向孩子问问题,孩子回答不出来的,就带着孩子一同去向他人请教,家长这样的做法,也是对孩子提问进行的鼓励暗示。
4.学习缺乏动力
丁丁最令父母头疼的问题,就是学习不主动,非要家长盯着才肯学习。由于学习不主动,在临近考试时,丁丁得花费比同学们多出几倍的精力备考,“临时抱佛脚”的效果也不尽如人意,丁丁的成绩长期处于班级中下游。
对策:给家长提供一个游戏学习法。孩子不愿学习,却一定会喜欢游戏。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打牌”学习,如将想让孩子学习或是复习的内容(学科不限)写在多张纸条上,家长和孩子一起玩耍,双方相互抽牌答题,最后让孩子将所有的题过一遍。值得注意的是,家长在与孩子“打牌”的过程中,不要显得过于睿智,有时糊涂一点,向孩子请教反而能激发孩子的兴趣。
5.不爱惜学习用具
玲玲上学了,父母给她买了许多漂亮的文具,玲玲着实兴奋了一些时候。但好景不长,玲玲的书桌上和书包里放满了没用完的铅笔、作业本。每支铅笔用过两次后就搁置一边,要换新的,每本作业本用不到三分之一,就破损不堪,卷笔刀多得可以开博览会。对孩子的学习,家长们都毫不吝惜,在给孩子选购文具时,多半会迁就孩子,动辄花百来元买一个卷笔刀,但孩子却并不珍惜。
对策:孩子乱丢学习文具的现象较为普遍,对此,家长应定期检查孩子对文具的保管情况,对孩子浪费的行为要进行教育(如可带孩子去了解贫困学子的学习状况),对孩子不切实际地提出购置文具的行为要学会拒绝。家长也可以试着这样做,可将文具作为奖品送给孩子,在赠奖时给孩子提出期望,相信孩子看到文具时就能想到它背负的“使命”,不会轻易浪费。
6.不清理学习场所
清理学习场所是指学习完成后及时整理桌面和周围环境,物归其位,以便下次学习的顺利开展。这是一项经常性的活动,有些孩子由于多种原因,不太耐烦去做这种工作,往往把清理任务扔给家长。家长有时出于溺爱,认为孩子做完作业已经够辛苦了,就不再要求孩子清理学习场所、收拾书包等;有的家长认为孩子还小,不会做这么细致的工作,或做起来较费时,效果不佳,于是越俎代庖,落得省事。
对策:孩子做作业是比较辛苦的,但不能因此放弃要求。具体处理办法是,让孩子稍稍休息和松弛一下,然后再要求孩子清理。孩子初次清理时,应有耐心地在一旁指导,直到清理完毕为止。最后,给孩子一些鼓励,口头鼓励或物质鼓励均可。特别注意的是,就算是孩子收拾得不干净、不整洁,家长也应鼓励,而不应抱怨或再次整理,这样只会打消孩子的积极性。
7.无节制地看电视
龙龙爱看电视,放学回家,书包往沙发上一扔,就打开电视,看得入痴入迷。吃饭、做作业、玩耍都要开着电视,每天花在电视上的时间至少4个小时。眼睛近视了不说,学习效率也极为低下。
对策:家长不让孩子看电视是不合理的,关键在于指导孩子正确地利用这种传播媒介。为了防止孩子无节制地看电视,家长必须对孩子进行经常性的教育,要约法三章,每天能看多长时间应依儿童年龄、身心状况、学业状况而定。有两条家长须记住,第一,不要把看电视作为对孩子的一种奖赏;第二,要恰当安排孩子的课余生活,适当带领孩子做些室外游戏和室内游戏。同时,可以和孩子一起读一些有趣又有益的儿童读物。另外,家长自己也不能有长时间看电视的习惯,最好不要经常打开电视。
纠正行为不要撕裂“伤口”
王娅琼说,纠正孩子的不良学习习惯不可一蹴而就,它是个反复的过程,纠正的过程也许是艰辛的,但只要家长每天坚持纠正,且方法得当(注意:身教要多过言传,少责罚、多鼓励),一天天过去,就能欣喜地看到孩子的转变。尤其是在暑假里,家长和孩子接触的时间较多,可借机有针对性地教育孩子。“在纠正孩子的不良学习习惯时,切忌撕裂‘伤口’。”王娅琼举了一个例子。一个人在餐馆打工时,手指被刀具划破了,他去一家私人诊所治疗。医生给他清洗了伤口,上了点消炎药说:“没事了,你的手指只是一根小血管受了伤,不用包扎,会自然愈合的。”这人觉得奇怪,“您怎么知道只有一根小血管受了伤?”医生听了,便很认真地拿来镊子,将那人的伤口朝两边撕开,指着中间的一根小血管说,“你看,先生,就是这根小血管受伤了!”这一下,这个人原本不用包扎可以自行愈合的伤口遭了殃,伤口不但要包扎,还得请假休养。
王娅琼说,这个故事在纠正孩子的不良学习习惯方面,给了我们启示: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一些他们自己可以自然修复的小“伤口”,却被家长人为地“撕大”了,弄得非“包扎”、休整不可。比如刚从幼儿园进入小学一年级的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爱岔嘴是正常现象,孩子们得有个适应过程,但不少家长和老师却总在批评孩子:“怎么这么不听话,你不是个好孩子,一边罚站去?”看看,“伤口”被撕大了,想“自然愈合”都变得困难了,将来只有靠老师和家长的强力矫正了。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
自然愈合的小伤口不留疤痕,而经过扩大再治疗的伤口,治愈后是一定会留下疤痕的。王娅琼说,在纠正孩子的不良学习习惯方面,被“撕开”扩大化的坏习惯,将来的纠正也会留下“疤痕”,而这也许是孩子一辈子也抹不去的心理阴影。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1 09:17
1、专心听课的习惯。课前做好预习工作(不是简单的看一遍,要能提出问题),课上动脑动手,集中注意力(笔记有时也是很重要的)。因为一般来讲,老师教授的知识都是根据教学大纲、考试大纲来进行的,所以上课的专心很重要。
2、制定确实可行计划的习惯。学习中学会给自己定定目标(大、小、长、短),这样学习会有一个方向;然后梳理自身的学习情况,找出自己掌握的薄弱环节、存在的问题、容易丢分的知识点;再者合理的分配时间,有针对性的制定学习任务,一一的去落实。
3、不断提升学习能力的习惯。可以学习掌握速读记忆的能力,提高学习复习效率。速读记忆是一种高效的学习、复习方法,其训练原理就在于激活“脑、眼”潜能,培养形成眼脑直映式的阅读、学习方式。速读记忆的练习见《精英特全脑速读记忆训练》,用软件练习,每天一个多小时,一个月的时间,可以把阅读速度提高5、6倍,记忆力、理解力等也会得到相应的提高,最终提高学习、复习效率,取得好成绩。如果你的阅读、学习效率低的话,可以好好的去练习一下。
4、整合知识点的习惯。把需要学习的信息、掌握的知识分类,做成思维导图或知识点卡片,会让你的大脑、思维条理清醒,方便记忆、温习、掌握。同时,要学会把新知识和已学知识联系起来,不断糅合、完善你的知识体系。这样能够促进理解,加深记忆。
5、做题反思的习惯。做题的时候要学会反思、归类、整理出对应的解题思路。遇到错的题(粗心做错也好、不会做也罢),最好能把这些错题收集起来,每个科目都建立一个独立的错题集(错题集要归类),当我们进行考前复习的时候,它们是重点复习对象,保证不再同样的问题上再出错、再丢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