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3 14:22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8 03:42
1、“戊” wù(音误)天干的第五位(甲、乙、丙、丁、戊);常用做顺序的第五;“戊更”指夜晚五更。
2、“戌”xū(音需),地支的第十一位;戌时指晚上七点至九点。
3、戍”shù(音术),军队守卫的意思,用做“边戍”、“戍边”、“卫戍”
扩展资料
秦代的《仓颉》、《博学》、《爰历》三篇共有3300字,汉代扬雄作《训纂篇》,有 5340字,到许慎作《说文解字》就有9353字了,晋宋以后,文字又日渐增繁。
据唐代封演《闻见记·文字篇》所记晋吕忱作《字林》,有12824字,后魏杨承庆作《字统》,有13734字,梁顾野王作《玉篇》有16917字。唐代孙强增字本《玉篇》有22561字。到宋代司马光修《类篇》多至31319 字,到清代《康熙字典》就有47035字了。
1915年欧阳博存等的《中华大字典》,有48000多字。1959年日本诸桥辙次的《大汉和辞典》,收字 49964个。1971年张其昀主编的《中文大辞典》,有49888字。
1990年徐仲舒主编的《汉语大字典》,收字数为54678个。1994年冷玉龙等的《中华字海》,收字数更是惊人,多达85000字,不过此书收录的汉字绝大部分是“死字”,也就是历史上存在过而今天的书面语里已经废置不用的字。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生僻字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8 03:43
戊,读音Wù。戌,读音Xū。戍,读音Shù。戎,读音róng。
1、戊,拼音Wù,同误,天干的第五位;如“戊更”,是指:夜晚五更;“戊戌变法”,是指1898年的戊戌维新。
2、戌,拼音Xū,同须,地支的第十一位。戌时,旧式计时法指晚上七点钟到九点钟这段时间。
3、戍,拼音Shù,同术,军队守卫的意思;如卫戍、戍边、戍守。
4、戎,拼音róng,同溶,是指军事、军队等,如从戎、戎装。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8 03:43
戊,拼音Wù,同误,天干的第五位;如“戊更”,是指:夜晚五更;“戊戌变法”,是指1898年的戊戌维新。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8 03:44
这几个字,我们一般容易混淆的是前三个字的读音和书写。
一、读音。这是识记的难点,基本上就是靠口诀识记了。
横戌xū,点戍shù,戊wù中空。
只要记住这个口诀,基本上这三个字的读音就不会记混。
二、字义。从字义上分析,其实就没有必要识记了,这就是个死记硬背的概念,一般来说,记住了读音,字义自然就区分开了。
而且,记住某些容易混淆的单字,都是靠记忆词语来区分的。
比如说戊戌。
因为这个词语常出现在戊戌变法之中,我们只要记住读音,了解这两个字的排列顺序即可。
戊 [wù] 天干的第五位,用作顺序第五的代称。如果你还是学生,建议背诵一下天干地支的概念,这个应该也是常考的题目。
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需要注意的是,地支对应的其实就是我们的十二生肖,这个一般不容易记错。
三、笔画。笔画构成上,其实也是根据开头提到的口诀记忆。前三个字字形相近,区别也只是在一个笔画上。一般来说,我们只要记住了戊戌两个字,剩下的那一个,自然就是戍shù了。
特别注意的是,戊戌两个字的顺序千万不要搞错。
戍和戎建议来对比记忆。
戍一般用在戍边,从字形上理解,你可以看成一个小点正在奔赴边疆。
戎对应的是戎马生涯、投笔从戎。这个也可以从字形上分析,这个字,其实可以拆成干戈两个字,对应的是战争,这样识记,这四个字就比较简单了。
四、说在最后。这几个字除了学生之外,在编辑的日常培训中,也是必考的内容。说实话,如果不是考前突击,即使是编辑,也不一定都能写对读音,或者区分他们的字形来。
这其实就是一个熟能生巧的问题。如果你平常接触这几个字比较少,练习得不够多,初一接触,肯定就比较容易犯错。
所以,也就不存在什么口诀和技巧的问题,记忆这类的形近字,就是靠不断地强化记忆。用在我们的学习上,同样也是如此,学习从来不是什么容易到可以投机取巧的事,就得下苦功夫。
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8 03:44
“戊读wù,天干甲乙丙丁戊;
加横xū,地支亥字前位戌;
加点shù,军队防守去卫戍;
十字róng,身穿戎装守边疆。
“戊” wù(音误)天干的第五位(甲、乙、丙、丁、戊);常用做顺序的第五;“戊更”指夜晚五更。
“戍”shù(音术),军队守卫的意思,用做“边戍”、“戍边”、“卫戍”。
“戌”xū(音需),地支的第十一位;戌时指晚上七点至九点。
“戎”rónɡ(音容),指军事、军队等,用做“从戎”、“戎装”;我国古代称西部民族为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