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杨树详细资料大全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2-11 19:10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4-02 09:55
黄杨树 (学名: Buxus sinica (Rehd. et Wils.) Cheng )
黄杨,双子叶植物纲,黄杨科植物,树高1~6m,叶片椭圆形,是一种常被套用在园林绿化中的灌木或者称为小乔木。东亚黄杨属下分布最广的就是黄杨,并且存在许多性状优良的变种。黄杨适宜种植在土质肥沃、土壤松软的地区,具有极强的抗逆能力,在弱酸性、弱碱性土壤中均能生长,并且对极热极冷或者干旱环境也具有较强的耐受力。黄杨喜光、喜水,适宜在阳光适宜且湿润的环境中生长,虽然在日照时间短、日光较弱的环境中也能生长并保持其特性,但是叶片在此环境下常出现徒长或变弱。因其具有较强的环境适应能力,分布范围十分广泛。
基本介绍
中文学名 :黄杨树 拉丁学名 :Buxus sinica (Rehd. et Wils.) Cheng 别称 :黄杨木,旱黄杨,乌龙木,千年矮,万年青 界 :植物界 门 :被子植物门 纲 :双子叶植物纲 目 :无患子目 科 :黄杨科 属 :黄杨属 种 :黄杨 分布区域 :黄河流域、长江流域 命名者及年代 :Cheng,1962
形态特征,生长环境,分布范围,主要价值,药用价值,园林价值,经济价值,常见品种,栽培技术,繁殖及苗期管理,栽培管理,病虫害预防与防治,
形态特征
黄杨树叶片黄杨树属于灌木或小乔木,高1-6米;枝圆柱形,有纵棱,灰白色;小枝四棱形,全面被短柔毛或外方相对两侧面*,节间长0.5-2厘米。 叶革质,阔椭圆形、阔倒卵形、卵状椭圆形或长圆形,大多数长1.5-3.5厘米,宽0.8-2厘米,先端圆或钝,常有小凹口,不尖锐,基部圆或急尖或楔形,叶面光亮,中脉凸出,下半段常有微细毛,侧脉明显,叶背中脉平坦或稍凸出,中脉上常密被白色短线状钟乳体,无侧脉,叶柄长1-2毫米,上面被毛。 花序腋生,头状,花密集,花序轴长3-4毫米,被毛,苞片阔卵形.长2-2.5毫米,背部有毛;雄花约10朵,无花梗,外萼片卵状椭圆形,内萼片近圆形,长2.5-3毫米,*,雄蕊连花药长4毫米,不育雌蕊有棒状柄,末端膨大,高2毫米左右(高度约为萼片长度的2/3或和萼片几等长);雌花萼片长3毫米,子房较花柱稍长,*,花柱粗扁,柱头倒心形,下延达花柱中部。花期3月份。 蒴果近球形,长6-8(-10)毫米,宿存花柱长2-3毫米。果期5-7月份。
生长环境
黄杨树多生长于高山峻岭和悬崖陡壁及山地和多石的地方。耐阴、喜温暖湿润气候,多生山谷、溪边、林下,海拔1200-2600米,陆生木本植物。 耐阴喜光,在一般室内外条件下均可保持生长良好。长期荫蔽环境中,叶片虽可保持翠绿,但易导致枝条徒长或变弱。喜湿润,可耐连续一月左右的阴雨天气,但忌长时间积水。 耐旱,只要地表土壤或盆土不至完全干透,无异常表现。耐热耐寒,可经受夏日暴晒和耐摄氏零下20左右度的严寒,但夏季高温潮湿时应多通风透光。 对土壤要求不严,以轻松肥沃的沙质壤土为佳,盆栽亦可以蛭石、泥炭或土壤配合使用,耐碱性较强。 分蘖性极强,耐修剪,易成型。可四季换盆或移栽,夏季或新芽萌发时移栽应注意遮阴并防止盆土过湿,否则易导致原有叶片脱叶。 秋季光照充分并进入休眠状态后,叶片可转为红色。
分布范围
黄杨树在中国,多产于陕西、甘肃、湖北、四川、贵州、云南、广西、广东、江西、浙江、安徽、江苏、山东等省区,其中部分省份属于引进栽培。多生山谷、溪边、林下,海拔1200-2600米。
主要价值
药用价值
【性味】 苦、辛,平。 【功能主治】 祛风除湿,行气活血。用于风湿关节痛,痢疾,胃痛,疝痛,腹胀,牙痛,跌打损伤,疮疡肿毒。 【用法用量】 3~4钱,作煎剂或泡酒服;外用适量,捣烂敷患处。
园林价值
黄杨枝叶茂密,叶光亮、常青,是常用的观叶树种。园林中多用作绿篱、基础种植或修剪整形后孤植、丛植在草坪、建筑周围、路边,亦可点缀山石,可盆栽室内装饰制作盆景。
经济价值
木材淡*,质地坚韧,纹理细腻,硬度适中,没有棕眼,色泽天然黄润,温厚湿润,具有象牙效果。木材坚韧致密,可供雕刻和制木梳等。
常见品种
小叶黄杨小叶黄杨,叶片为阔椭圆形或阔卵形,长7-10毫米,宽5-7毫米,叶面无光或光亮,侧脉明显凸出;蒴果长6-7毫米,*。产安徽黄山、浙江龙塘山、江西庐山、湖北神农架及兴山;生于岩上,海拔1000米。
越橘叶黄杨越橘叶黄杨,生长低矮,枝条密集,节间通常长3-6毫米,叶厚革质,圆形或阔椭圆形,稀阔卵形,长9-12毫米,宽8-10毫米,先端圆,常有小凹口,基部圆,稀急尖,边缘向下强卷曲,叶面表皮极厚,光亮,无侧脉(稀稍有侧脉),干后有皱纹,蒴果卵状球形,长7-8毫米,初期被有短柔毛,后变*。产广东乳源县、湖南宜章县、江西庐山五老峰;生向阳处岩石上或灌丛中,海拔1000-1800米。
矮生黄杨矮生黄杨,叶片极小,长5-9毫米,宽3.5-6毫米,果*。和小叶黄杨异处为,表皮极厚,常无侧脉,有皱纹,蒴果球形,长4毫米,具极短花柱。产湖北西部巴东等县,生山坡林下,海拔2100米。
尖叶黄杨尖叶黄杨,叶片为椭圆状披针形或披针形,长2-3.5厘米,宽1-1.3厘米,两端均渐尖,顶尖锐或稍钝,中脉两面均凸出,叶面侧脉多而明显,叶背平滑或干后稍有皱纹。花序及花同原亚种。蒴果一般长了毫米,宿存花柱长3毫米。产安徽、浙江、福建、江西、湖南、湖北、四川、广东、广西等省区;生溪边岩上或灌丛中,海拔600-2000米。
栽培技术
繁殖及苗期管理
黄杨的扦插繁育是技术较为成熟且比较普遍的一种方法。扦插育苗前期需要对种条进行选取,一般在秋冬树木的组织液停止流动之际截取最佳,选取的枝条应满足充分木质化、健康无病虫等条件,截成长0.1~0.15m,随后将*成团的枝条沙藏,供来年扦插使用。扦插的苗床选取松散、已进行杀菌的沙壤土,等距打孔,枝条深入土下2/3或1/2,随后按压使沙土与枝条接触,扦插工作完成后需要对苗床进行浇水,并保持土壤湿度在60%~80%,温度保持常温25℃即可。扦插时选取种植30~40d、生根已经比较完整的裸根枝条,在空气湿度较大的阴天或者下雨天进行作业,扦插完成后需浇水,完全浸湿土壤。根据天气情况进行浇水,每月施加尿素,枝条扦插9个月之后就可以转施磷钾肥,使枝条自主进行光合作用,合成自身所需有机物。
栽培管理
黄杨的栽培地点较为广泛,且因其较强的抗逆性,在多种土质环境中都能生长,但最适宜黄杨生长的土壤条件为多肥、湿润的土质,在对黄杨进行施肥时,应将其充分熟化并深埋于种植穴。黄杨的栽种时间宜选在春季树叶萌发之前或者秋季树木代谢活动变得缓慢之后。在栽种时应合理规划栽种间距,保证每株树苗都有足够的生长空间与养分。黄杨在生长时需多灌溉,在育苗期间以及栽培时,都需要保证栽培环境处于适宜的含水量范围内。在育苗期间,栽培结束之后需要浇1次水,以便于枝条生根、稳定,随后在间隔1周后第2次进行灌溉,第3次灌溉需要再间隔半月。在经历过这3次浇水后,可以根据天气进行适宜灌溉但要根据幼苗的生根量确定灌溉量。保证苗木的根系始终处于土壤之下,避免出现根系 *** 、苗木倒伏的现象。需要注意的是,在苗木生长后期需要减少灌溉次数,加快苗木的木质化。夏季时要防止水分蒸发过快,选择在阳光较弱的早晚进行灌溉作业。
病虫害预防与防治
黄杨在种植间距过小的环境中出现病虫害时难以进行有效防治,所以在进行种植之前要合理规划种植间距,保证黄杨有良好的生长环境。黄杨在遭受蚜虫、蜗牛等常见病虫侵害时,喷洒常规农药进行防治。黄杨也常患白粉病、褐斑病这两种病害,这两种病害常出现在黄杨叶片表面,在栽种环境阳光直射时间较少,或者栽种间距过小,树木间通风不良时常发生虫害,防治白粉病和褐斑病的主要措施是合理规划种植黄杨苗木,及时对发病的落叶和树梢进行处理,减少树木和发病原的过度接触;或者通过喷施2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500~2000倍液进行化学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