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普森杀妻案的法律分析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2-08 02:22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21 18:21
辛普森杀妻案的判决体现了对程序正义的坚持。
在美国的司法制度中,刑事案采用的定罪标准是“超越合理怀疑”。具体而言,在法庭审判时,检方若要指控被告有罪,一定要提出确凿可信的证据来证明被告的罪行。毫无疑问,任何证据都会存在某种疑点,但陪审团只有在确信证据已达到“超越合理怀疑”的标准时,才能判决被告有罪。
“超越合理怀疑”这个法律术语包含一个极为重要的原则:由于刑事案人命关天,所以陪审团在裁决无罪时不一定必须确信被告清白无辜,只要检方呈庭证据破绽较多,没达到“超越合理怀疑”的严格标准,尽管有很多迹象表明被告涉嫌犯罪,但陪审团仍然可以判决被告无罪。有人说,美国司法制度的特征之一是“宁可漏网一千,不可冤枉一人”,此语极为传神。
通过辛普森一案,人们会注意到,美国司法制度对程序公正和确凿证据的重视程度超过了寻求案情*和让罪犯受审判。假如美国司法制度的目的是寻求案情*,那么犯罪嫌犯根本就不应该拥有沉默权。实际上,整个美国*和司法制度的核心是防止“苛政猛于虎”,是注重保障公民权利和遵循正当程序。美国最高**官道格拉斯精辟地指出:“权利法案的绝大部分条款都与程序有关,这绝非毫无意义。正是程序决定了法治与随心所欲或反复无常的人治之间的大部分差异。坚定地遵守严格的法律程序,是我们赖以实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主要保证。”
美国最高**官霍姆斯认为:“罪犯逃脱法网与*的卑鄙非法行为相比,罪孽要小得多。”在霍姆斯看来,*滥用权力和司法*对国家和社会造成的整体危害,远远超过了普通犯罪分子,因此,宪*治的核心和重点绝非一味不择手段、从重从快打击犯罪分子,而是应当正本清源,注重对*权力予以程序性约束和制衡,防止执法者和当权者凌驾于法律之上,利用手中特权和国家专政机器胡作非为、巧取豪夺、为害一方,任意欺压无处申冤的小民百姓。防官府恶政远甚于防犯罪刁民,防止“窃钩者诛,窃国者侯”和统治者随心所欲、逍遥法外的虚伪“法制”的弊端,正是美国宪政“法治”制度设计的重要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