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1-17 09:37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09 10:57
三衢的沈持正,赞美他们的太守白侯有德行有才能。我问他:“白侯定的徭役怎么样?”他回答说:“富豪擅长逃避徭役,徭役大多摊在贫民身上。白侯明察富豪的奸诈,根据田地的多少来定赋税,全州的人都佩服他做事公平。”我问:“白侯要求自己如何呢?”
他说:“白侯是个清廉节俭的人,除了喝衢水外,不烦劳衢州百姓任何东西。每天早晨徒步去官署,农夫不认识他,和他争路,他也不问罪。”“白侯管理胥吏怎么样?”他说:“胥吏抱着案卷站在他身边,只听白侯的裁决,不敢按照自己的意思上报下达案件。上一年的春天,皇上嘉奖了他,衢州人都为白侯感到光荣。”
我问完,回头对几个儿子说:“以前我听兰溪的吴德基就这么说,现在持正又赞美白侯的德行才能。白侯的确很有德行才能啊。”
原文:
三衢沈君持正,盛称其守白侯之贤。予问之曰:“侯定科繇(yáo)如何?”曰:“豪者善避役,役多在贫人。侯察其奸,以田定赋,一州服其平。”“侯律己何如?”曰:“侯清约者,饮衢水外,一物不烦衢民。每旦徒行入府署,野夫不识,与争道,不问。”“侯驭吏何如?”曰:“吏抱案立左右,唯侯言是裁,不敢以意出入之。去年春,天子嘉之,衢人咸为侯荣。”
予问已,顾谓二三子曰:“昔予闻兰溪吴德基言若此,今持正又盛称其贤。白侯之贤信已。”
扩展资料:
白侯之贤作者生平:
宋濂自幼多病,且家境贫寒,但他聪敏好学,号称“神童”。曾受业于闻人梦吉、吴莱、柳贯、黄溍等人。元末辞朝廷征命,修道著书。明初时受朱元璋礼聘,被尊为“五经”师,为太子朱标讲经。洪武二年(1369年),奉命主修《元史》。
累官至翰林学士承旨、知制诰,时朝廷礼仪多为其制定。洪武十年(1377年)以年老辞官还乡,后因长孙宋慎牵连胡惟庸案而被流放茂州,途中于夔州病逝,年七十二。明武宗时追谥“文宪”,故称“宋文宪”。
宋濂与刘基均以散文创作闻名,并称为“一代之宗”。其散文质朴简洁,或雍容典雅,各有特色。他推崇台阁文学,文风淳厚飘逸,为其后“台阁体”作家的文学创作提供范本。其作品大部分被合刻为《宋学士全集》七十五卷。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白侯之贤
希望采纳我为满意答案哦.三衢沈君持正,盛称其守白侯之贤.予问之曰:“侯定科繇(yáo)如何?”曰:“豪者善避役,役多在贫人.侯察其奸,以田定赋,一州服其平.”“侯律己何如?”曰:“侯清约者,饮衢水外,一物不烦衢民.每旦徒行入府署,野夫不识,与争道,不问.”“侯驭吏何如?”曰:“吏抱案立左右,唯侯言是裁,不敢以意出入之.去年春,天子嘉之,衢人咸为侯荣.”
予问已,顾谓二三子曰:“昔予闻兰溪吴德基言若此,今持正又盛称其贤.白侯之贤信已.”
翻译:三衢(地名)的沈持正,他大力称赞衢州路总管白景亮的贤明.
我问沈君说:“白侯制定的法度、徭役怎么样?”沈君说:“豪强大多善于逃避服役,徭役大多出自贫苦人家.白侯察觉到豪强的狡诈,(下令)按照田地多少量定赋税,全衢州的人都折服于白侯的公平公正.”
“那么白侯约束自己这方面怎么样?”沈君说:“白侯清廉节俭,连喝水都不从衢州境内取水,一点都不曾搅扰衢州的百姓.每日早上徒步走去府衙,乡野村夫不知道这是白侯,与白侯抢道,白侯都不曾问责于他.”
“白侯驾驭下属怎么样?”沈君说:“府吏抱着文件站在左右陪侍,只根据白侯说的话作决断,不敢按照自己的想法使裁决与白侯之言有差距.去年春天,天子嘉奖白侯,衢州百姓确实(我怀疑‘成’是通假,感觉是副词‘诚’)以白侯为荣耀.”
我问自己,环视众人,对他们说:“过去我听说兰溪的吴德基这么说,现在沈持正也(我怀疑‘义’是通‘亦’,这个揣测不太可靠,但作‘义’讲我不知道怎么翻)称赞他的贤明.白侯确实是贤德的
三衢的沈持正,赞美他们的太守白侯有德行有才能。我问他:“白侯定的徭役怎么样?”他回答说:“富豪擅长逃避徭役,徭役大多摊在贫民身上。白侯明察富豪的奸诈,根据田地的多少来定赋税,全州的人都佩服他做事公平。”我问:“白侯要求自己如何呢?”他说:“白侯是个清廉节俭的人,除了喝衢水外,不烦劳衢州百姓任何东西。每天早晨徒步去官署,农夫不认识他,和他争路,他也不问罪。”“白侯管理胥吏怎么样?”他说:“胥吏抱着案卷站在他身边,只听白侯的裁决,不敢按照自己的意思上报下达案件。上一年的春天,皇上嘉奖了他,衢州人都为白侯感到光荣。”
我问完,回头对几个儿子说:“以前我听兰溪的吴德基就这么说,现在持正又赞美白侯的德行才能。白侯的确很有德行才能啊。”
三衢的沈持正,赞美他们的太守白侯有德行有才能。
我问他:“白侯定的徭役怎么样?”他回答说:“富豪擅长逃避徭役,徭役大多摊在贫民身上。白侯明察富豪的奸诈,根据田地的多少来定赋税,全州的人都佩服他做事公平。”
我问:“白侯要求自己如何呢?” 他说:“白侯是个清廉节俭的人,除了喝衢水外,不烦劳衢州百姓任何东西。每天早晨徒步去官署,农夫不认识他,和他争路,他也不问罪。”
“白侯管理胥吏怎么样?”他说:“胥吏抱着案卷站在他身边,只听白侯的裁决,不敢按照自己的意思上报下达案件。上一年的春天,皇上嘉奖了他,衢州人都为白侯感到光荣。”
我问完,回头对几个儿子说:“以前我听兰溪的吴德基就这么说,现在持正又赞美白侯的德行才能。白侯的确很有德行才能啊。”
原文: 三衢沈君持正,盛称其守白侯之贤。予问之曰:“侯定科繇(yáo)如何?”曰:“豪者善避役,役多在贫人。
侯察其奸,以田定赋,一州服其平。”“侯律己何如?”曰:“侯清约者,饮衢水外,一物不烦衢民。
每旦徒行入府署,野夫不识,与争道,不问。”“侯驭吏何如?”曰:“吏抱案立左右,唯侯言是裁,不敢以意出入之。
去年春,天子嘉之,衢人咸为侯荣。” 予问已,顾谓二三子曰:“昔予闻兰溪吴德基言若此,今持正又盛称其贤。
白侯之贤信已。” 扩展资料: 白侯之贤作者生平: 宋濂自幼多病,且家境贫寒,但他聪敏好学,号称“神童”。
曾受业于闻人梦吉、吴莱、柳贯、黄溍等人。元末辞朝廷征命,修道著书。
明初时受朱元璋礼聘,被尊为“五经”师,为太子朱标讲经。洪武二年(1369年),奉命主修《元史》。
累官至翰林学士承旨、知制诰,时朝廷礼仪多为其制定。洪武十年(1377年)以年老辞官还乡,后因长孙宋慎牵连胡惟庸案而被流放茂州,途中于夔州病逝,年七十二。
明武宗时追谥“文宪”,故称“宋文宪”。 宋濂与刘基均以散文创作闻名,并称为“一代之宗”。
其散文质朴简洁,或雍容典雅,各有特色。他推崇台阁文学,文风淳厚飘逸,为其后“台阁体”作家的文学创作提供范本。
其作品大部分被合刻为《宋学士全集》七十五卷。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白侯之贤。
三衢沈君持正,盛称其守白侯①之贤。
予问之曰:“侯定科繇②如何?”曰:“豪者善避役,役多在贫人。侯察其奸,以田定赋③,一州服其平。”
“侯律己何如?”曰:“侯清约者,饮衢水外,一物不烦衢民。每旦徒行入府署,野夫不识,与争道,不问④。”
“侯驭吏何如?”曰:“吏抱案立左右,唯侯言是裁,不敢以意出入之。去年春,天子嘉之,衢人成为侯荣。”
予问己,顾谓二三子曰:“昔予闻兰溪吴德基言若此,今持正义盛称其贤。白侯之贤信己。”
(选自明代宋濂《书白衢州》,有删减)【注释】①白侯:指白景亮,字明甫,时任衢州路总管。②繇(yáo):徭役。
③赋:税。④问:问罪,责难。
翻译:(因为没有上下文,所以第一句翻译大概不准确) 三衢(地名)的沈持正,他大力称赞衢州路总管白景亮的贤明。我问沈君说:“白侯制定的法度、徭役怎么样?”沈君说:“豪强大多善于逃避服役,徭役大多出自贫苦人家。
白侯察觉到豪强的狡诈,(下令)按照田地多少量定赋税,全衢州的人都折服于白侯的公平公正。” “那么白侯约束自己这方面怎么样?”沈君说:“白侯清廉节俭,连喝水都不从衢州境内取水,一点都不曾搅扰衢州的百姓。
每日早上徒步走去府衙,乡野村夫不知道这是白侯,与白侯抢道,白侯都不曾问责于他。” “白侯驾驭下属怎么样?”沈君说:“府吏抱着文件站在左右陪侍,只根据白侯说的话作决断,不敢按照自己的想法使裁决与白侯之言有差距。
去年春天,天子嘉奖白侯,衢州百姓确实(我怀疑‘成’是通假,感觉是副词‘诚’)以白侯为荣耀。”我问自己,环视众人,对他们说:“过去我听说兰溪的吴德基这么说,现在沈持正也(我怀疑‘义’是通‘亦’,这个揣测不太可靠,但作‘义’讲我不知道怎么翻)称赞他的贤明。
白侯确实是贤德的。”。
出处: 明 宋濂《宋学士全集》参考译文:吴德基,名叫吴履,婺州兰溪人。
被官吏推荐给朝廷,朝廷任命他为南康县县丞。南康的百姓认为县丞是一个读书人,都轻视他,吴德基处之泰然。
几个月后他详尽地了解了当地的虚实,做了一些揭露奸人,破获案件的事,全县人都很吃惊。吴德基于是放宽*,教化百姓。
百姓有告状的,吴德基就把百姓叫到跟前和他谈话,从不加以呵责。老百姓有人拉着吴德基的衣襟,与他你我相称,吴德基也不责怪。
知县周以中刚上任,征调百姓运输物品到郡里而征调不到,就亲自到乡里去征调。一个村民想要逃跑,周以中命令衙役鞭打他,村民不服,跑入山中,骂县令说:“你在县里当官,到这里干什么?”县令恼怒,胥吏与衙役趁机用语言挑拨县令,想要诬陷一个村民贪图钱财和利益,拘捕了六七个人关进监狱。
吴德基核查发现百姓没有罪过,亲自去狱中巡视,叱责狱卒立即释放百姓,狱卒用其他的说法推辞,吴德基用木槌砸碎狱门释放了百姓,说:“你们没有罪,回去告诉父亲兄弟不要害怕。”于是前去告诉县令周以中。
县令恼怒,说:“老百姓不讲道理,当众侮辱我,你竟然释放了他们,为什么轻视我到这般地步呢?”吴德基说:“触犯大人的只是一普通百姓罢了,他的同乡有什么罪?况且法律是天子的法律,难道是大人您发泄愤怒的工具吗?”县令周以中感到惭愧,事情就这样平息了。吴德基入朝拜见皇上后,被提拔为莱郡潍州的知州。
有百姓饲养了四十匹官驴,莱郡太守核查官驴繁殖的情况,与登记在册的情况不一致,说:“驴应该一年生产一头驴驹,现在几年应该有几头驴驹,为什么这么少呢?”想要追究养驴百姓欺骗蒙蔽的罪过,并征收他们的赔偿。各县都已下令让百姓买驴赔偿,只有吴德基告诫百姓不要赔偿。
太守发怒,问吴德基:“潍州不赔偿驴,什么借口?”吴德基说:“百姓实际并没有欺骗,怎么可以追究他们赔偿?国家富有四海,做官的人应当宣扬传布恩德,为老百姓解除困苦,国家难道还缺少了几头驴吗?”太守无言以对。吴德基又趁机谈了几种不利于百姓的情况,太守不敢再说什么。
连同其他各县已经赔偿的都免除了。山东有百姓愿意用牛羊代替秋季赋税,官府同意了他们的要求。
吴德基跟百姓商量,羊牛有生病死去的隐患,不如交纳粮食方便。只有潍州收百姓的粮食。
其他县的牛羊要送到陕西,百姓驱赶牛羊走两千里路,都倾家荡产,全郡只有潍州百姓得以保全。上级官府下令让派一千人运送邻县的牛,吴德基列出不能这样做的理由,说:“有牛的人家自己送牛,虽然劳苦但不敢有怨言。
让别人代替送牛,如果途中牛死了,谁承担赔偿呢?”极力抗争,没有接受命令。吴德基当官,不追求成名,把爱护百姓放在第一位,百姓对他非常感激。
在潍州任职两年,被召回京。潍州百姓拦在门口抱着他的脚哭泣跪拜,说:“自从您做了我们的父母官,潍州百姓的身上再也没有鞭打的瘢痕。
现在您离开我们,希望能得到您的一只鞋供奉起,安慰我的思念之情!”吴德基到了京城,就辞职回家。宋濂是吴德基的朋友,关系非常亲密,当时也已退休将要回家,喊住德基对他说:“你愿意接受年长者的教诲吗?”吴德基说:“好,要教诲我什么?”宋濂说:“谨慎不要出门,断绝和官吏的往,不要和他们交往。”
吴德基回到家中,遵循宋濂的告诫,道德品行高尚的人赞美他能接受有益之言。原文:吴德基者,名履,婺之兰溪人也。
有司举于朝,为南康丞,南康俗悍,其民以为丞儒者也,易之,德基自如。数月皆周知其情伪,有所发擿,一县惊伏。
德基□更以宽化之。民有诉,召使前与语,弗加咄叱。
民或援丞裾相尔汝,弗责也。县令周以中初至,召民转输至郡不得,躬至乡召之。
一民逸去命卒笞之不肯伏走入山骂令曰官当在县何以至此为?令怒,吏卒因以语动令,欲诬一乡民图贿利,获六七人下狱。德基计民无罪,自出巡狱,叱卒释之,卒以他辞解,德基槌碎狱门遣之,曰:“若无罪,还告父兄无恐。”
乃往告令,令怒,曰:“民无道,众辱我,君乃释之,何轻我至是耶?”德基曰:“犯使君者一匹夫尔,其乡人何罪?且法乃天子法,岂使君解怒具乎?”令意惭,乃已。入朝,擢知莱之潍州事。
民畜官驴四十匹,莱守核其孳息状,与籍不合,曰:“驴当岁产驹,今几岁宜得几驹,乃何少也?”欲责欺罔罪而征其偿,诸县皆已勒民买驴,德基独戒民勿偿。守怒,问德基:“潍不偿驴,□辞也?”德基曰:“民实不欺妄,乌可责其偿?国家富极海内,为吏者宜宣布德泽,为民除疾苦,宁少数匹驴耶?”守语塞。
德基因画不便者数事,守不敢复言,并诸县已偿者皆罢之。山东民愿以羊牛代秋税者,官从其言。
德基与民计,羊牛后有死瘠患,不如纳粟便,独收民粟。他县牛羊送陕西,民驱走二千里,皆破家,郡以潍独完,令役千人部送邻县牛,德基列其不可,曰:“有牛家送牛,虽劳不敢怨。
使人代之,脱道中牛死,谁当代偿耶?”力争不奉命。德基为吏,不求成名,□爱民为先,民感之。
居潍二年,召还。潍民遮门抱其足泣拜,曰“自得吾父,潍民肤无笞瘢。
今舍我去,愿得只履事之,以慰我思!”德基至京师。
原文: 子思言苟变于卫侯曰:“其才可将五百乘。”
公曰:“吾知其可将;然变也尝为吏,赋于民而食人二鸡子,故弗用也。”子思曰:“夫圣人之官人,犹匠之用木也,取其所长,弃其所短;故杞梓连抱而有数尺之朽,良工不弃。
今君处战国之世,选爪牙之士,而以二卵弃干城之将,此不可使闻于邻国也。”公再拜曰:“谨受教矣!” 卫侯言计非是,而群臣和者如出一口。
子思曰:“以吾观卫,所谓‘君不君,臣不臣’者也!”公丘懿子曰:“何乃若是?”子思曰:“人主自臧,则众谋不进。事是而臧之,犹却众谋,况和非以长恶乎!夫不察事之是非而悦人赞已,暗莫甚焉;不度理之所在而阿谀求容,谄莫甚焉。
君暗臣谄,以居百姓之上,民不与也。若此不已,国无类矣!” 子思言于卫侯曰:“君之国事将日非矣!”公曰:“何故?”对曰:“有由然焉。
君出言自以为是,而卿大夫莫敢矫其非;卿大夫出言亦自以为是,而士庶人莫敢矫其非。君臣既自贤矣,而群下同声贤之,贤之则顺而有福,矫之则逆而有祸,如此则善安从生!《诗》曰:‘具曰予圣,谁知乌之雌雄?’抑亦似君之君臣乎!”译文或注释: 子思向卫国国君提起苟变说:“他的才能可统领五百辆车。”
卫侯说:“我知道他是个将才,然而苟变做官吏的时候,有次征税吃了老百姓两个鸡蛋,所以我不用他。”孔说:“圣人选人任官,就好比木匠使用木料,取其所长,弃其所短;因此一根合抱的良木,只有几尺朽烂处,高明的工匠是不会扔掉它的。
现在国君您处在战国纷争之世,正要收罗锋爪利牙的人才,却因为两个鸡蛋而舍弃了一员可守一城的大将,这事可不能让邻国知道啊!”卫侯一再拜谢说:“我接受你的指教。” 卫侯提出了一项不正确的计划,而大臣们却附和如出一口。
孔说:“我看卫国,真是‘君不像君,臣不像臣’呀!”公丘懿子问道:“为什么竟会这样?”孔说:“君主自以为是,大家便不提出自己的意见。即使事情处理对了没有听取众议,也是排斥了众人的意见,更何况现在众人都附和错误见解而助长*之风呢!不考察事情的是非而乐于让别人赞扬,是无比的昏暗;不判断事情是否有道理而一味阿谀奉承,是无比的谄媚。
君主昏暗而臣下谄媚,这样居于百姓之上,老百姓是不会同意的。长期这样不改,国家就不象国家了。”
孔对卫侯说:“你的国家将要一天不如一天了。”卫侯问:“为什么?”回答说:“事出有因。
国君你说话自以为是,卿大夫等*没有人敢改正你的错误;于是他们也说话自以为是,士人百姓也不敢改正其误。君臣都自以为贤能,下属又同声称贤,称赞贤能则和顺而有福,指出错误则忤逆而有祸,这样,怎么会有好的结果!《诗经》说:‘都称道自己是圣贤,乌鸦雌雄谁能辨?’不也像你们这些君臣吗?”。
【译文】 白侯之贤
三衢的沈持正,赞美他们的太守白侯有德行有才能.我问他:“白侯定的赋税徭役怎么样?”他回答说:“富豪擅长逃避徭役,徭役大多摊在贫民身上.白侯明察富豪的奸诈,根据田地的多少来定赋税,全州的人都佩服他做事公平.”“白侯要求自己如何呢?”他说:“白侯非常清廉节俭,除了喝衢水外,不烦劳衢州百姓任何东西.每天早晨徒步去官署,农夫不认识他,和他争路,他也不责难.”“白侯管理胥吏怎么样?”他说:“胥吏抱着案卷站在他身边,只听白侯的裁决,不敢按照自己的意思上报下达案件.上一年的春天,皇上嘉奖了他,衢州人都为白侯感到光荣.”
我问完,回头对几个二子说:“以前我听兰溪的吴德基就这么说,现在持正又赞美白侯的德行才能.白侯的确很有德行才能啊.”
小题1:(1)擅长,善于(2)都
小题2:白侯明察富豪的奸诈,根据田地的多少来定赋税,全州百姓都佩服他做事公平。(意思符合即可)
小题3:(1)平 (2)清(约)
小题1:试题分析:“善”:副词,擅长,善于。“咸”:古今异义,今义:咸味;古义:都。
点评:实词与虚词的积累,是培养阅读文言文能力的基础,理解文言文中词语的含义时,要联系原句来理解,不可孤立地理解单个字词的含义。另外,还要注意词语的特殊用法,比如古今异义词、动词的使动用法、通假字等,尽量做到翻译准确、恰当。
小题2:试题分析:翻译要注意把“奸”(奸诈)、“赋”(赋税)、“平”(公平)这些字词翻译准确。
点评:句子翻译也是文言文阅读的一个常考题型,翻译句子时,要注意抓住句中的关键词句,把关键词句翻译准确,另外,还要注意对特殊句式的翻译,尽量做到通顺、流畅,表意清晰。
小题3:试题分析:“察其奸,以田定赋,一州服其平”——公平、“侯清约者,饮衢水外,一物不烦衢民。每旦徒行入府署,野夫不识,与争道,不问”——清廉、“吏抱案立左右,唯侯言是裁,不敢以意出入之。去年春,天子嘉之,衢人咸为侯荣”。
点评:做人物形象分析类题目时,要结合人物具体的言行来分析其精神品质。平时在阅读文章时,要善于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和精神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