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3 10:50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1 19:21
贷款违规流入楼市的现象屡禁不止,监管又出重拳。
8月16日,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下称“银*”)新披露12张罚单。据《国际金融报》记者统计,8月以来银*共开出“罚单”189张,其中,涉房类贷款违规入市方面的罚单数量不容小觑。
189张罚单
记者注意到,在银*8月内开出189张罚单中,违规放贷及贷后资金管控不到位是监管的重心。其中,涉房类贷款违规入市尤为引人注意。
8月16日,上海银保监局公布沪银保监罚决字〔2021〕113号、116号两张罚单,揭露中国工商银行上海松江支行的两起贷款违规流入楼市的操作:一是2020年11月该支行将某经营性物业贷款变相用于购房,二是2020年12月该支行某个人经营贷款被变相用于购房。对此,上海银保监局对两起案件做出责令改正,并分别处以50万元、30万元罚款。
此前的8月6日,宁波银保监局更是一连开出8张罚单,其中6张涉及银行贷款违规流入房市,2家银行及相关负责人均被处罚,罚款数额均达到百万级。
具体来看,宁波甬城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因“授信管理不审慎、贷款资金违规流入房市、对贷款实际用途管控不严”而被罚100万元,并责令该行对相关直接责任人给予纪律处分;另一家为宁波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其因开发贷款被挪用于缴纳土地款或土地收储、房地产贷款放款和支用环节审核不严、贷款资金违规流入房市、房地产贷款资金回流借款人等原因被罚共计275万元……
同宁波银行一样被罚超过200万的还有农业银行。8月2日,中国农业银行南平分行因“贷后管理不到位、导致个人信贷资金流入房市”等5项违规事实被银*南平监管分局处以250万元罚款。
“让资金去到该去的地方”
在“房住不炒”总基调下,今年以来为“降温”楼市的*频出。据中原地产研究中心统计,今年前7个月,全国房地产*多达352次,平均每月*次数达50次。
这其中,对于涉房类金融资金的监管也在不断趋严。
今年1月,《关于建立银行业金融机构房地产贷款集中度管理制度的通知》(下称“《通知》”)正式实施,央行及银*要求建立银行业金融机构房地产贷款集中度管理制度,设立信贷“两条红线”。
第一条红线为“房地产贷款占比”,规定大型银行不得超过40%,中型银行不得超过27.5%,小型银行不得超过22.5%,县域农合机构不得超过17.2%,村镇银行不得超过12.5%;第二条红线则是针对“个人住房贷款占比”,要求上述五个档次的金融机构分别不得超过32.5%、20%、17.5%、12.5%和7.5%。
此外,全国各重点城市在“三稳”**中也一再强调金融管控。8月16日,大连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房地产市场*和监管工作的通知》,明确提出加大对经营贷违规流入房地产领域的监管力度,严防信用贷、消费贷、经营贷等资金违规流入房地产市场……
“除了购房和换房两种刚需情形,其余一切以牟利为目的而进入楼市的个人贷款均属违规。”住房金融方面的高级经济师陈斌告知记者,贷款违规流入楼市主要有两种情形,个人联合银行等金融机构“里应外合”违规获取购房贷款,或是将已获取的其他贷款如消费贷、经营贷等违规用于购房。
对于第二种情形,陈斌表示,尽管更多的是个人责任,但银行仍对贷后资金用途、流向负有监管责任,若发现违规使用便应第一时间追回,否则也将面临处罚。“如果个人将所获贷款通过跨行转账等方式多次转移资金,原贷款银行将很难追踪到资金用途,这也是银行监管的局限所在。”
尽管**一再加码,但如“罚单”中利用上述*漏洞钻空子的违规操作仍时有发生。对此,今年7月27日,银*召开全系统2021年年中工作座谈会,提出要“加大监管处罚力度,切实解决金融领域违法违规成本过低问题”。
诸葛找房认为,涉房贷款监管力度加大,既是为了抑制房价过快上涨,促进房价回归理性;也是为了有效防范房地产金融风险,“一方面由于房企高杠杆、高负债运行风险较大;另一方面居民负债率较高,存在一定的积蓄风险。”而加强房贷审核力度将有利于促进房地产行业平稳运行,进一步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
在陈斌看来,房地产经济是不可持续的,*现在正在降低经济对房地产的依赖,逐渐将重心向实体经济转移,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加强房地产金融管控,也是为了让资金流向它该去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