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修真.修神心法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12-26 16:20
我来回答
共4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6 08:15
静修密要十八诀(一)寻气以阴跷为先
这句话的意思是:气生于阴跷。神光下照阴跷,就容易引生内气。阴跷是八脉之一,就奇经八脉来讲,阴跷脉通,则奇经八脉皆通。阴跷的部位在会阴穴,是采气的关键穴窍。阴跷一脉,上通泥丸宫,下透涌泉,真气的聚散皆从此关窍。得之者,身体轻健,容衰返壮,浑浑噩噩,如痴如醉。如果仅是为了得气,守阴跷是简便的方法。
(二)舌柱上颚与观照玄膺
先说舌柱上颚。
一般各家*,多半是讲舌“抵”上颚,有的说舌尖轻轻抵住上齿龈。这种做法的目的是为了接通任督二脉,同时产生津液。从我的实证效益看,舌尖如果轻抵上颚或抵住上齿龈,口生津液的效果并不明显。查有关史料,则是讲:“舌柱上颚”,并强调“渐塞喉咙一窍”,意为舌头与上颚接触的过程中,要像一根柱子擎住上颚,并且舌尖要逐渐向软腭的尽头,接近喉咙的部位移动,最后定在此处。
用此法*,虽然开始舌头有些不自然,但很快就适应了,而且津液可以比较明显地出现。如果再配合观照玄膺,生津的效果就更明显。一个办法在前期训练中,有没有津液产生,是一个*优劣的重要标志。
再说观照玄膺。
玄膺是舌下舌系带中间的穴位,它位于舌下玉液、金津的两个穴位中间。有些针灸书上,把玄膺的穴位标为海泉。玄膺一穴是津液之海、升华之源,能用内视去观照玄膺,则真精自然摄提而上,金液,玉液不仅是练功有效产生的一种现象,重要的是它是一种大药,吞腹和灌溉全身后,对祛病健身、滋养身体有很好的效果。那些练功 不得法的同学,常常练得舌头发燥、舌头发直,采取观照玄膺这个方法后,这个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三)形正气顺
练功中调身的基本要求是:“形正则体松”,“形不正则气不顺,气不顺则意不宁,意不宁则气必散乱”。形正则生势,静则有顶天立地、包容宇宙的气概,动则有排山倒海之势。很多人在练功时没有注意到这个问题,所以在通周天过夹脊时就容易出大偏。*中,从尾闾到夹脊,往往会有岔道,古人称之为“十字街头”,会出现凶怒的性格,甚至胡言乱语,高唱天下自己本领最大,胡作非为,导致身败名裂,前功尽弃。所以,练功一定要讲究形正,具体来说,在调身的时候,要做到含胸拔背,把每一个骨节都拔开,头悬空凌顶,好像头顶着天,身子在悬空,然后把骨盆和尾椎略向前塌。如果是盘坐,*下面要垫一个十厘米厚的小垫,才能保证你身体的正直。如果是坐在椅子上,就要身子往前坐,只坐在椅子边,则可以把身子拔起来。
(四)不法之法??面带微笑
中功的各部*,在习练时,都要求面带微笑。笑对练功有三大特殊效用。
第一,笑是最好的放松法。*笑时,下颌处于下移状态。该部位的下移是人体放松的关键。与此相反,咬紧牙关,意味着紧张,过度紧张有碍健康。能使人从紧张状态中放松的方法,莫过于一笑。
第二,笑是进入无念状态的要法。人在笑的时候,大脑处于一片空白。
第三,笑是提肛缩肾的密法。人在笑的时候,有明显的提肛缩肾之感,仿佛全身有一股向上腹部的作用力。可促进血液循环,防止静脉淤血,增强*的抵抗力,对痔疮、肛裂、脱肛、便秘、妇科病、泌尿系统疾病有明显的治疗作用。
每天坚持微笑运动,锻炼了肾脏周围肌肉,会使整个盆腔变得富有弹性,有利于生殖器的血液供应。保持外肾、内肾的旺盛活动,整个身体也就会更加健壮,寿命自然得以延长。
(五)返观内视与戒贪内光
不少学功者,都知道意守下丹田,却不知道意守二字实际上就是运用两眼神光返观内照。内视就是眼光和意念合在一起,然后,意在哪儿就观哪儿,意在哪个穴位就观哪个穴位。
返观内视是通往高层次*的必经之路。盲修瞎练者不知其中的奥秘,他们把体外看到的一些光看作是很神奇的事,贪练不舍,而没有把功夫用到返观内照上来。气功*的高层次是出阳神,阳神呢,它由气光胎*而成,而气光胎也就是古人讲的“道胎”,它是以气光的形态表现出来。而这种光是一种内光,是一个能量。这种光的产生,必须是由意念和气相交合才能出现这种光。所以说,返观内视不仅是往里面看的问题,而是把你的神觉、意念带到了相应的穴位。李时珍曾讲过“内景隧道,唯返观者察之。”不返观就没有内视功能,没有内视功能也就难以了解人体的经络、穴窍情况。“为医不明经络,开口动手便错”。更重要的是,进入不了高层次,难达彼岸。所以古人说:“彼岸非遥,回光返照既是”。只要在内守的时候,抓住返观内视,就可以很快出现光感,就可以一步登堂问奥。不经过返观内照,也很难出现天眼功能。
两眼神光的作用是由两眼在人身体中的生理机制所决定的。“机在目”,“人之神,发于目”。从中医学观点看,五脏精华皆发于目,练功中无论是采取、交媾、烹炼、沐浴、温养、结胎和脱胎,无不靠两眼神光观照自身,这是因为目到意到、意到气至的缘故。
好贪看外光于两眼之前,为学功人的通病,越贪看此光、欣赏洗光,你的元神之气就日益消耗。练功后,两眼不是神光焕发、视物清晰,而是两眼昏花、视物模糊、弊端立现。
(六)久坐必有禅
我们很多同学坐不住。坐个把小时,就练不下去了,这种状态就很难入定,更难开慧。须知:只要能坐的住,能够松下来,到一定时间,就必能入定生慧,气机由微而著,凡息停,真息现。玄关窍开及玄牝等各种真机及境界,都必须久坐才出现。坐不终局,必至练功中途而废。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6 08:15
入门之法
静功之道
1、静功的外在动作
道家*,归根结柢是要*内在的精、气、神三宝。因此外在姿式动作,并不重要。只求能够做到头脊正直、舒适自然,即是最大原则。
静功的采取坐式、站式或卧式,或散步亦无不可。各种姿式的要点如下:
坐式,可以平坐凳上,小腿垂直于地面,或者交叉亦可;也可以盘腿坐在床上,盘坐困难者可先在座下垫个枕头;两手相叠,大拇指相抱成太极图形状,置于丹田即可,或者手抚两膝亦可。
站式,自然站立,双膝微屈,两手叠放丹田,或垂于体侧均可。
卧式,一般为侧卧,一手曲肱枕头,拇指与食指分开,耳朵置于虎口处,以使耳窍开通;另外一手置于胯上,或放于丹田;两腿亦成一伸一屈之姿式,与两手刚好相反。
散步之时,应当选择在人少安静的地方,公园或者大一点的庭院之内,没有其他干扰,而且道路又比较平坦。缓步徐行,如飘云端。散步之时,可以用静功之中的听息法,但是不要闭眼睛。
选择一种姿态式做好之后,开始*。对于外面动作,行修要点如下:
(1)全身放松,无论采取何种姿势,均须全身放松。这个放松,不是软作一团,须要保持头脊正直,以利经脉通畅;但也不要成为硬挺,变得僵直呆板,反而不利于放松,亦会阻碍经脉的畅通。放松的做法,首先要求双肩下沉。一般人平时身心紧张而不觉察,动作上就不符合放松的要求;现在我们做修*夫,首先从动作上调整过来,自然就能进入放松的状态。
(2)双目垂帘,垂帘即微闭之义。为什么需要微闭双目,因为睁开眼睛容易滋生杂念,全部闭上又容易昏沉入睡,皆不利于*。微闭之时的口诀,就是“睁三闭七”,即睁三分闭七分。具体做法从前皆是口传,在这是明白说出就是眼皮下垂,以看到眼前之物而又不能辨清为度。
(3)舌顶上腭,兑为口,丹经上又谓之“塞兑”,即抿口合齿。舌顶上腭的做法,从前也是秘传,要把舌尖反卷过来,以舌尖底面顶到上腭部位。因在人之上腭有两个小窝,叫做“天池穴”,上通泥丸,最易漏神漏�。故此*必须堵信如同婴儿哺乳之状。
(4)鼻息自然,即自然呼吸,但忌粗短。随着静功程度的为断深入,鼻息应当逐渐做到深、长、匀、细、微。
(5)两手抱诀,两手的掐诀,,又称“子午决”,两手抱诀这时,左手食指和拇指画圆,右手拇指放在圆内,右手4指放在左手4指下面从拇指方向看,就是一个“太极图”的形状。如此相抱,则人身之阴阳二气,自然接通,片刻之后,两手感到发热发胀,奇妙无比,即是二气接通之效。道家没有男女之分。
2、静功的内在法诀
(1)听息。
静功的目的,在于入静。入静的含义,就是指身心安静下来。为了达到入静的要求,首先必须去除一切杂念,这是静功筑基法最为关键的一大原则。但是人们的思想习惯,大脑总是在不停地考虑问题,即使睡觉也会做梦,要它一旦停止不动,很难做到。为了达到入静的目的,古代道家修士创立了许多法门,如听气、坐忘、守一、数息等等。比较起来,以道家庄子所讲“心斋”之中,谈到的“听气”法为最好。
所谓“听息”,就是听自己的呼吸之气。前面我们说了,静功要求自然呼吸。听息的方法,就是两耳内听,即摒除外界一切干扰,如入万籁俱寂之境,去听自己的呼吸之气。初步入手只用耳听,不加任何意念。
注意:所谓“听息”,要求两耳返听于内,好象是听呼吸出入之声。但是呼吸出入,本来要求无声。所言“听息”的意思,是求其凝神内注,专心养静;并非死死去守耳窍,也不是去听呼吸的声音。“听”的意思,就是为了精神集中的意思,只要随着一呼一吸的路线,慢慢似听非听地去做,这就算是对了。至于呼吸的快慢、粗细、深浅、长短,都要顺其自然变化,不要用意念去强行支配。
听到后来,心息相依,杂念全无,连呼吸也似乎不存在了,逐渐也就到达“入静”的境界。
(2)观光。
“观光”之法,是道家秘传的*法门,从前秘而不授,皆为师徒相传。观光的作用,就是为了炼性。吾人之性,原为虚无一光,在下生之前,来自宇宙。因此这时炼性的根本方法,谓之性功。有人以为道家所讲的“性”功就是道理,没有功夫,是未得明师传授性功之故。
性之根,在于两眉中间之一窍。此窍来自吾人下生之前,因而称为“祖窍”。初先静坐片刻,用前面所讲的“听息”法。身心入静之后,即将两目,似观非观,止于“祖窍”之前。这个“祖窍之前”,不在身内,亦不离身外,就在眼前约一寸二分的位置。
注意:所讲“观祖窍”之法,是为聚起自己的元性。元性聚起,自然就会见光。但是这个境界是自然的,万万不可追求;如果追求,也会见光,但为幻境,非为真性。许多炼气功的人士,往往就是进入魔境,不自觉察,真是差之毫厘,失之千里。须要用“若有若无,似看非看”的意思,在无意有意之间,不可着意,又不可无意。自然而然,这就对了。
心神微微放于“祖窍”,就能出现自己的性光。初则点点,飘移不定,其光微弱,不要管亿;开始似乎由外而来,发现之后,此时以心神稍微收摄之,凝定之,即以意照于白光中,此为聚性之功;继之由点而渐渐凝聚成片,片片而来,由外归内,慢慢聚起;再继之则时聚时散,难以固定;如愚昧最后终于成为一片,而无波动,如此真性聚矣,而吾人已入大静。
光是性有表现,观光即知自大性的聚散。光散性即散,光聚性即聚,光定生即定,光满性即满,光圆性即圆。王重阳祖师当初描摹其形状曰:“圆陀陀,光灼灼。”圆者,是言其没有不规则的形状,灼者,是言其没有黑色的漏洞,这样才能到达“性光*”的最高境界。进入这一境界,生死可了。但是如果不是深入大定,而且具备极高功德,就不可能达到。
观光的功夫,虽用“观”而其实不是在观,一切都是自然而然。*此功,须循序渐进,由光小而到光大,由弱而到光强,从波动鸸以光定,从片片而光聚。亦有人*多日,两眼漆黑,而从未见光,故不可追求。
注意:以上所言,“听息”与“观光”之道。虽似有为,其实无为;无为之中,无所不为。虽曰听息,其实无听;虽曰观光,其实无观。听息无息,息听于无;观光无光,光观于无。无息之息,谓之真息;无光之光,谓之真光。由此参悟真静。
“观光”的方法,在古代道书上面又叫“回光”;听息之法,在古代道书上面又称“调息”。因此此入所讲的静功*法,古人又称为“回光调息”。
《丘祖秘传大丹直指》论述“回光调息”说:“其法自两眼角收心一处,收到两眼中间,以一身心神,尽收此处,所谓‘乾坤大地一齐收来’是也”。
回光之法,还有另外的含义。是在观光之后,还要将此光照入下丹田,进一步再去做炼气的功夫,这个须要和筑基的第二步*――吐纳结合炼习,在吐纳法中再作论述。
3、静功止念法
静功的关键,在于入静;入静的关键,在于止念。止念就是去除心中的杂念,然后一心一意地去做静功。往往有的人,平时不觉自己脑海之中存有杂念,及至静坐之时,什么念头都来了。只有通过静功止念之法,去除杂念,才可能把静功做好。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6 08:16
你就瞎折腾吧,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什么都好说!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6 08:16
20分换个心法,你很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