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12-24 08:18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8 21:28
长江中下游平原大部分属于*带气候,这里的年平均气温14℃~18℃,最冷月均温0℃~5.5℃,绝对最低气温-10℃~-20℃,最热月均温27℃~28℃,无霜期210~270天。年降水量1000~1400毫米,大都集中于春、夏两季。
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带性土壤仅见于低丘缓冈,主要是黄棕壤或黄褐土。南缘为红壤,平原大部为水稻土。土地垦殖指数高。这一地区盛产稻米、小麦、棉花、油菜、桑蚕、苎麻、黄麻等。
长江中下游地区河汊纵横交错,湖荡星罗棋布,湖泊面积约有2万平方千米,相当于平原面积的10%。在两湖平原上,较大的湖泊有1300多个,小湖泊更是不计其数,是中国湖泊最多的地方。其中包括有鄱阳湖、洞庭湖、太湖、洪泽湖、巢湖等大淡水湖。这些湖泊均与长江相通,具有调节水量、削减洪峰的天然水库作用。长江水域盛产鱼、虾、蟹、莲、菱、苇,还有中华鲟、扬子鳄、白鱀豚、扬子江豚等世界珍品,在中国水产业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温热的气候条件和充沛的水源,使长江中下游地区成为了名副其实的鱼米之乡。
长江流域特别是长江中下游流域是中华文化的诞生地之一,这里有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
新石器时代遗址几乎遍布长江中游的江汉地区,并且大多集中在江汉平原,仅湖北已发现的新石器时代遗址就有450多处,经发掘和试掘的有60多处。这其中就包括了早中晚期文化特征都具备的屈家岭文化,其以薄如蛋壳的小型彩陶器、彩陶纺轮、交圈足豆等为主要文化特征。畜牧业也相应发展,饲养的动物种类增多,并已有了渔业。
位于长江中游的江西万年仙人洞、吊桶环遗址有着从旧石器时代晚期过渡到新石器时代早期完整而清晰的地层堆积。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中美合作农业考古,在遗址新石器早期地层中,发现了距今1万年前的水稻栽培稻植硅石,把世界水稻栽培种植的历史提前了1万年,成为目前已知世界最早的水稻栽培稻起源地之一。同时,该地层中还发现了距今1.7万年前发展有序的大量原始陶片,是目前世界已知的最早原始制陶的发源地。
穿峡而过的长江
长江下游的新石器时代文化序列以河姆渡文化、马家洪文化和良渚文化为代表。20世纪50年代,还在长江流域陆续发现了一批殷商文化遗址。
长江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