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颂作者光未然的资料及图片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3 12:06
我来回答
共4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5 11:41
光未然,原名张光年,1913年出生,湖北光化县人。1927年在中学时代即参加*工作,“四一二”反*政变后辍学,曾做过学徒、店员和小学教师。1936年抵达上海参加抗日救亡运动并从事进步文艺活动。1935年8月创作《五月的鲜花》歌词,以其深怀忧患与愤恨体现浓郁深沉的抒情气息广为传唱。1939年到延安后创作了歌颂中华民族精神的组诗《黄河大合唱》,经冼星海谱曲后风行全国。新中国成立后,曾担任《剧本》《文艺报》《人民文学》主编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5 11:41
光未然
开放分类: 人物、作家、曲作家
光未然简介
光未然,(1913~ 2002)现代著名诗人,文学评论家。原名张光年。湖北省光化县人。1913年11月 1日生。1927年在家乡参加第一次国内*战争,同年加入中国*主义青年团。这次*失败后,曾做过商店学徒、书店店员和小学教员。
1929年加入中国*党,稍后因鄂北组织被破坏,失掉党的组织关系。 30年代起从事进步的戏剧活动和文学活动。1935年8月创作《五月的鲜花》歌词。1936年在武汉发表歌颂抗日志士、反对*投降的歌词《五月的鲜花》,由阎述诗谱曲后,以其深怀忧患与悲愤体现浓郁深沉的抒情气息在抗日救亡活动中广泛传唱。1937年重新加入中国*党。1938年,他的《街头剧创作集》出版。1939年1月,率领抗敌演剧第三队由晋西抗日游击区奔赴延安。同年3月,到延安后创作歌颂中华民族精神的组诗《黄河大合唱》。经人民音乐家冼星海谱曲后,4月在延安首次上演,此后在全国各地广泛传唱,受到抗日军民的热烈欢迎。这组诗,雄健磅礴,深沉浑厚,是中华民族抵御外侮的英雄诗篇,也是抗日战争时代现实的悲壮图画。反映了人民空前的觉醒,表现出强烈的民族气节和不屈服的斗争精神。在艺术上,全诗构思完整,布局讲究,以黄河这一中华民族的象征为贯穿形象,熔铸了澎湃的*,使全诗呈现出强大的力度。同时由于诗人从中国传统诗词表现手法上汲收借鉴,组诗节奏明快,语言凝炼。
光未然1940年在重庆从事文艺活动,创作长篇叙事诗《屈原》,在白色恐怖下用诗的形式曲折地表达了人民群众坚持抗战、反对投降、反对*、反对倒退的强烈要求。“皖南事变”后他*出走缅甸,团结华侨文化界和华侨青年从事反法西斯的文化活动。1942年回到云南,1943年3月到1944年9月,根据流传的民歌编写了长篇叙事诗《阿细人的歌》,同时创作了抒情长诗《绿色的伊拉瓦底》。
1944年光未然在云南与李公朴、闻一多一道从事民主运动和诗歌朗诵活动,1945年10月,受到**的*,离开昆明。次年由北平进入华北解放区,先后在北方大学艺术学院、华北大学文艺学院主持教学工作。新中国成立后,曾担任《剧本》《文艺报》《人民文学》主编。
黄河颂(光未然)
(朗诵词)
啊,朋友!
黄河以它英雄的气魄,
出现在亚洲的原野;
它表现出我们民族的精神:
伟大而又坚强!
这里,
我们向着黄河,
唱出我们的赞歌。
(歌词)
我站在高山之巅,
望黄河滚滚,
奔向东南。
金涛澎湃,
掀起万丈狂澜;
浊流宛转,
结成九曲连环;
从昆仑山下
奔向黄海之边;
把中原大地
劈成南北两面.。
啊!黄河!
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
五千年的古国文化,
从你这发源;
多少英雄的故事,
在你的身边扮演!
啊!黄河!
你是伟大坚强,
像一个巨人
出现在亚洲平原之上,
用你那英雄的体魄
筑成我们民族的屏障。
啊!黄河!
你一泻万丈,
浩浩荡荡,
向南北两岸
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
我们民族的伟大精神,
将要在你的哺育下
发扬滋长!
我们祖国的英雄儿女,
将要学习你的榜样,
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
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5 11:42
光未然,(1913~ 2002)现代著名诗人,文学评论家。原名张光年。湖北省光化县人。1913年11月 1日生。1927年在家乡参加第一次国内*战争,同年加入中国*主义青年团。这次*失败后,曾做过商店学徒、书店店员和小学教员。
1929年加入中国*党,稍后因鄂北组织被破坏,失掉党的组织关系。 30年代起从事进步的戏剧活动和文学活动。1935年8月创作《五月的鲜花》歌词。1936年在武汉发表歌颂抗日志士、反对*投降的歌词《五月的鲜花》,由阎述诗谱曲后,以其深怀忧患与悲愤体现浓郁深沉的抒情气息在抗日救亡活动中广泛传唱。1937年重新加入中国*党。1938年,他的《街头剧创作集》出版。1939年1月,率领抗敌演剧第三队由晋西抗日游击区奔赴延安。同年3月,到延安后创作歌颂中华民族精神的组诗《黄河大合唱》。经人民音乐家冼星海谱曲后,4月在延安首次上演,此后在全国各地广泛传唱,受到抗日军民的热烈欢迎。这组诗,雄健磅礴,深沉浑厚,是中华民族抵御外侮的英雄诗篇,也是抗日战争时代现实的悲壮图画。反映了人民空前的觉醒,表现出强烈的民族气节和不屈服的斗争精神。在艺术上,全诗构思完整,布局讲究,以黄河这一中华民族的象征为贯穿形象,熔铸了澎湃的*,使全诗呈现出强大的力度。同时由于诗人从中国传统诗词表现手法上汲收借鉴,组诗节奏明快,语言凝炼。
光未然1940年在重庆从事文艺活动,创作长篇叙事诗《屈原》,在白色恐怖下用诗的形式曲折地表达了人民群众坚持抗战、反对投降、反对*、反对倒退的强烈要求。“皖南事变”后他*出走缅甸,团结华侨文化界和华侨青年从事反法西斯的文化活动。1942年回到云南,1943年3月到1944年9月,根据流传的民歌编写了长篇叙事诗《阿细人的歌》,同时创作了抒情长诗《绿色的伊拉瓦底》。
1944年光未然在云南与李公朴、闻一多一道从事民主运动和诗歌朗诵活动,1945年10月,受到**的*,离开昆明。次年由北平进入华北解放区,先后在北方大学艺术学院、华北大学文艺学院主持教学工作。新中国成立后,曾担任《剧本》《文艺报》《人民文学》主编。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5 11:42
光未然,原名张光年,1913年出生,湖北光化县人。1927年在中学时代即参加*工作,“四一二”反*政变后辍学,曾做过学徒、店员和小学教师。1936年抵达上海参加抗日救亡运动并从事进步文艺活动。1935年8月创作《五月的鲜花》歌词,以其深怀忧患与愤恨体现浓郁深沉的抒情气息广为传唱。1939年到延安后创作了歌颂中华民族精神的组诗《黄河大合唱》,经冼星海谱曲后风行全国。新中国成立后,曾担任《剧本》《文艺报》《人民文学》主编。
参考资料:初一下册教师教学用书
黄河颂作者简介
作者:光未然(1993年至2002年),原名张光年,湖北省光化县人(现老河口市),现代著名诗人,文学评论家,著作颇丰。1913年11月1日生,1927年在家乡参加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同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30年代起从事进步戏剧活动和文学活动。1936年在武汉发表歌词《五月的鲜花》,谱曲后在抗日救亡活动中广...
黄河颂的作者分别是谁
《黄河颂》的作者是著名诗人光未然。光未然,现代诗人,文学评论家,原名张光年,湖北省光化县人,1913年11月1日生。1927年在家乡参加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同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这次革命失败后,曾做过商店学徒、书店店员和小学教员。光未然曾任中国作家协会书记处书记、中国作家协会党组书记,并被选...
光未然的个人资料以及《黄河颂》的写做背景
光未然(1913—2002),原名张光年,湖北省光化县人(现老河口市),现代著名诗人,文学评论家,著作颇丰。1913年11月1日生。1927年在家乡参加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同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这次革命失败后,曾做过商店学徒、书店店员和小学教员,享年89岁。1938年秋冬,作者随抗日部队行军至大西北的黄河...
黄河颂 光未然 写作背景
光未然的《黄河颂》写作背景:1938年11月武汉沦陷后,诗人光未然带领抗敌演剧三队,从陕西宜川县壶口附近东渡黄河,转入吕梁山抗日根据地。途中亲临险急流、怒涛漩涡、礁石瀑布,目睹黄河船夫们与狂风恶浪搏斗的情景,聆听了悠长高亢、深沉有力的船夫号子。次年1月抵达延安后,酝酿并写出了《黄河大合唱》组诗...
黄河颂的介绍,以及作者
作者:光未然(1913—2002),原名张光年,湖北省光化县人(现老河口市),现代著名诗人,文学评论家,著作颇丰。1913年11月1日生。1927年在家乡参加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同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这次革命失败后,曾做过商店学徒、书店店员和小学教员,享年89岁。背景:1938年末作者在延安途中亲历黄河,...
黄河颂作者是谁
光未然(1913年11月1日-2002年1月28日),原名张光年,湖北省光化县(现老河口市)人,中共党员,现代诗人、文学评论家。光未然曾任中国作家协会书记处书记、中国作家协会党组书记。并被选为第三、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国共产党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在他89年的人生岁月中,...
黄河颂的简介
<黄河颂>,又称《黄河大合唱》,是著名诗人光未然(张光年)为配合音乐家冼星海创作的大型民族交响乐而写的组诗。《黄河颂》诗人采用象征的手法表面上歌颂黄河,实际上是歌颂我们的民族,激励中华儿女像黄河一样“伟大坚强”,以英雄的气概和坚强的决心保卫黄河,保卫中国。她旋律激昂,音乐壮阔,气势磅礴,...
黄河颂作者介绍
光未然,原名张光年,是一位活跃于现代的诗人和文学评论家,出生于1913年11月1日,湖北光化县人。1935年毕业于武昌中华大学中文系,自幼投身抗日救亡文艺活动。1936年,他开始发表作品,同年发表的歌词《五月的鲜花》歌颂抗日志士,反对卖国投降,由阎述诗谱曲后广为传唱。1937年,他重新加入中国共产党,...
黄河颂的作者及写作背景
作者:光未然,男,(1913—2002),原名张光年,他创作了组诗《黄河大合唱》《五月的鲜花》《屈原》等诗作;在身患多种病痛的晚年,他关心青年作家的创作,并完成了厚重的古典文学研究成果《骈体语译文心雕龙》,之后由上海书店出版社出版,实现了他40年的心愿。1927年在家乡参加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
《黄河颂》的作者,分别是谁
《黄河颂》作者 光未然,原名张光年,1913年出生,湖北光化县人。1927年在中学时代即参加革命工作,“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辍学,曾做过学徒、店员和小学教师。1936年抵达上海参加抗日救亡运动并从事进步文艺活动。1935年8月创作《五月的鲜花》歌词,以其深怀忧患与愤恨体现浓郁深沉的抒情气息广为传唱。19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