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懿子问孝的解析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12-23 04:28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9-19 10:23
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这段话的大概意思就是孟懿子问孔子什么是“孝”,孔子说:孝就是不违背。然后,樊迟在开着马车的时候,孔子告诉他说孟懿子问我什么是孝,我告诉他孝就是无违。樊迟问:这是怎么话说的?孔子说:活着要用“礼”来尊敬他服侍他,去世后要用“礼”来安葬他、祭典他。
这段话看起来挺简单,其实有着很深的含义。
为何孟懿子问孝于孔子,孟懿子和孔子之间只是一问一答?樊迟没有问孔子,孔子却说了那么多?什么是“无违”?“无违”什么?什么又是“礼”?
首先介绍一下出场人物,孔子这个人物因为妇孺皆知就不必介绍了;孟懿子是春秋时期鲁国三个势力很大的家族(分别是孟、季、叔孙三氏)孟氏族长,孟子老太爷的老太爷;樊迟是孔子的学生。
人物介绍完毕,再介绍一下故事的背景:鲁定公十一年(公元前499年),孔子升为鲁国大司寇,摄相事,
第二年(公元前498年),孔子为削弱三桓(季孙氏、叔孙氏、孟孙氏三家因为是鲁桓公的三个儿子的后代,故称三桓。当时的鲁国政权实际掌握在他们手中,而三桓的一些家臣又在不同程度上控制着三桓)采取了隳三都的措施,拆毁三桓所建城堡。不过最后因为触及到了大家族的利益,遭到三家抵制而不了了之。孔子和孟懿子的对话大概就是在隳三都失败后的一次对话。
孔子是维护周礼的,认为礼是维护人际关系和*制度的基础。所以,礼在孔子的眼里不仅仅是礼貌,礼更重要的是一种维护国家*制度的手段。所以,孔子说的“无违”就是无违“礼”。“礼”,这里应当指的是周礼~周朝的礼法。周礼规定王、诸侯、大夫的国是有面积*的,而孟懿子等三家鲁国大夫已经突破了*,因此孔子说“违”就是说孟懿子已经“僭(与贱同音)越”。
孟懿子的父亲十分敬重孔子,死之前让两个儿子南宫敬叔和孟懿子师从孔子。
孔子不但是孟懿子的老师而且作为大司寇是为鲁国国君的利益方,孟懿子则是三大家族的利益方,双方因为利益关系产生冲突,孔子是失败的一方但是心有不甘。所以当孟懿子假惺惺的问孝的时候,孔老师一针见血指出孟懿子的错误,孟懿子明知理亏竟然词穷了。
孔子和孟懿子两个人之间的对话貌似简单实则是一种高级别的*较量,因为彼此都心知肚明、心照不宣。高手之间的较量只在一招啊!
再看孔子与樊迟的对话,有一种可能是孔子的一种宣泄,不过我觉得更像是老师对学生的叮嘱:做事要符合礼~符合天道、人伦、礼法,要心存敬畏。对那些值得我们敬重的人,无论他在世还是离世,我们都要敬重他们。
突然想起新冠期间那些不顾个人安危的那些医护人员、环卫工人、*战士和无数志愿者!
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