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4-13 00:08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8 16:16
直觉行动思维名词解释:直觉行动思维是指直接与物质活动相联系的思维。
直觉行动思维属于认知的高级阶段,包括直觉行动思维、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幼儿能通过对物体的直接感知进行思维活动,并懂得用动作来表达意愿,表明幼儿初步具备了直觉行动思维能力。
思维在动作中进行,在思维时,儿童只能考虑自己的动作所接触的事物,只能在动作中,而不能在动作之外进行思考,更不能计划自己的动作,预见动作的效果。儿童的思想只能在活动本身展开。他们不能先想好了再行动,而是边做边想。
直觉行动思维的概括性除了表现在动作中之外,还表现为感知的概括性。小孩子常以外部相似点为依据进行直觉判断。直觉行动思维是与对物体的感知、跟儿童自身的行动分不开的。
在直觉行动思维阶段,动作和感知是不可分的。动作不但为儿童提供触觉形象,而且提供不断更新的视觉和听觉形象,由此使儿童能够认识到单凭感知所不能揭露的知识。
直到学前初期,儿童的思维还带有很大的形象性、行动性,离开了一定的直观事物的感知,离开了一定行动,思维也常随之停止或转移,他们很容易受外界因素的干扰而“见异思迁”,这种特征就是直觉行动思维的表现。
直觉行动思维的特点:
1、直观性与行动性
儿童的思维与他的感知和动作密不可分,他不可能在动作之外思考,是在行动中利用动作进行思考,也就是说,儿童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行为还没有分开来,因此,他不可能预见、计划自己的行动。儿童的思想只能在活动本身展开,他们不是先想好了,再行动,而是边做边想。
2、初步的间接性和概括性
直觉行动思维具有一定的概括性,在刺激物的复杂关系和反应动作之间形成联系,但由于缺乏词的中介,儿童对外部世界的反应只是简单运动性和直觉性质的,而不是概念的。因此,它只能是一种“行动的思维”、“手的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