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之世,非但君择臣,臣亦择君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4-29 22:04
我来回答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5 07:58
《三国演义》第29回写道,孙权听到周瑜的推荐,非常敬慕鲁肃,命周瑜前往聘请,而鲁肃当时正打算到别处谋事。周瑜见状,引用了东汉初年马援对刘秀说过的一段话:“当今之世,非但君择臣,臣亦择君。”以此来说明当时的社会风尚,极力称赞孙权的“礼贤下土”和“纳奇寻异”,劝说和打动鲁肃。鲁肃经过斟酌、选择,终于改变初衷,投奔了孙权。从此,他们君臣相济,鲁肃得以充分发挥自己的雄才大略。
“君择臣,臣亦择君”,其中的“君择臣”在人们看来是天经地义,不足为奇的。而“臣亦择君”,却难能可贵。正是这个“臣亦择君”;造成了三国时代如现代所云的“人才流动”的生动局面。有人认为,三国时代和春秋战国时期同为中华民族古代历史上思想文化最灿烂的片断,而“人才流动”,既为这一段历史增辉添色,又是推动这一段历史的一个动因。
《三国演义》的作者,成功地描写和渲染了这段五彩纷呈的“人才流动”画面。
诸葛亮高卧隆中并非是执意要老死林泉。正所谓:“凤翱翔于千仞今,非梧不栖;士伏处于一方兮,非主不依。”他是在“以待天时”,选择明君。张松、法正、孟达背刘璋而事刘备;许攸、张郃、高览离袁绍而投曹操;赵云弃公孙瓒而追随刘备;徐庶别荆州而入新野;关羽虽*暂时降曹,却能“约法三章”,终 于出了许昌,辗转千里,重新回到刘备身边。其他如甘宁归吴,王平投蜀等等,不论是静中等待,还是动中选择,抑或是*“跳槽”,均足以说明,三国时期的人才总还享有令人欣羡的很大程度上的流动的自由。
人才流动是从战略全局上充分利用人才,从战略未来上更好培养人才的重要措施,具有巨大的心理功能和社会效应。
人才流动可以充分发挥人才的价值。此处不用我,自有用我处;此处不重用,展翅觅高枝;此处遭猜忌、别找好环境。这样就可以使人才找到合适的单位和工作,既能够发挥其专长,又能够造成催人奋进的激励环境。孙权不用庞统,庞统可以投奔刘备,终于当了刘备的副军师,虽然时间短促,但也显露了他非凡的才能。如果当时刘备不改变耒阳县令的任命,觉得不称其志的庞统,还可能再来一次流动。徐庶也是个很有才干的人,他弃刘表而投刘备,实指望“共图王霸之业”,可惜不久*做了曹操的部下,从此郁郁寡欢,一言不发,一生再没有什么作为。导演这场悲剧的是曹操。曹操因为重视人才的价值,竟劫持徐庶的母亲作为人质,迫使徐庶来到许昌。对曹操来说,徐庶即使不为自己出力,也从此剪除了刘备的“羽翼”。出于*和军事上的需要,这样做无可非议。对徐庶来说,却是强扭的瓜不甜,“身在曹营心在汉”,终身不为曹操设一谋。更严重的是在赤壁之战中,徐庶本已识破庞统搞的“连环计”,也不向曹操道破。从人才使用的角度来考察,可以看到,不许流动,对人才本人、对用人者,确是纯害无益。
人才流动可以激励人们去追求高层次的精神目标。而追求高层次的精神目标,是人才的一个特征。流动可以为人才实现高层次精神目标创造机会和条件,从而使人超出物质需求的局限,致力于高层次精神目标的追求,促进整个社会的精神文明。想当年,诸葛亮如果没有在静中等来了刘备,大概只能当一辈子“村夫”。尽管他素有凌云大志,但“村夫”毕竟还是“村夫”,总得计较春种秋收,吃饭穿衣。长此以往,他那出众不凡的志趣也终会被消磨殆尽的。
人才流动有利于形成尊重人才的良好社会风气。对一个管理者来说,人才流动是启示,也是压力。由于流动,可以充分发挥人才的效能,促*才个人的实现,因而使管理者更加清楚地认识到人才的重要价值。同时,由于担心本单位人才流失,管理者将更加注意爱才、选才、用才、护才。这必将推动整个社会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风气。
人才流动有利于造成积极、健康的个性。人才流动可以解除一个人对上级的依附关系,鼓励人才解放思 想,独立思考,大胆表现,努力上进,不断创新。这样的环境就能塑造健康崭新的个性,有利于一代新人的成长。徐庶满腹经纶,在曹营却要缄口不语,这是多么残酷的压抑!
此外,人才流动也有利于调整某些人自我评价过高的个性,以适应现实的环境。
总而言之,人才流动是在超单位、超部门、超地区范围内解决人尽其才问题的战略性措施,是培养新型人才的长远大计,必须引起高层次的管理者高度重视。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5 07:58
建武四年冬,嚣使援奉书洛阳。援至,引见于宣德殿。世祖笑谓援曰“卿遨游二帝间,今见卿,使*惭。”援顿首辞谢,因曰:“当今之世,非独君择臣也,臣亦择君矣。臣与公孙述同县,少相善。臣前至蜀,述陛戟而后进臣。臣今远来,陛下何知非刺客奸人,而简易若是?”帝复笑曰:“卿非刺客,顾说客耳。”援曰:“天下反覆,盗名字者不可胜数。今见陛下,恢廓大度,同符高祖,乃知
帝王自有真也。”帝甚壮之。援从南幸黎兵,转至东海。及还,以为待诏,使太中大夫来歙持节送援西归陇右。
后汉书 卷二十四 马援列传第十四
当今之世,非但君择臣,臣亦择君
《三国演义》第29回写道,孙权听到周瑜的推荐,非常敬慕鲁肃,命周瑜前往聘请,而鲁肃当时正打算到别处谋事。周瑜见状,引用了东汉初年马援对刘秀说过的一段话:“当今之世,非但君择臣,臣亦择君。”以此来说明当时的社会风尚,极力称赞孙权的“礼贤下土”和“纳奇寻异”,劝说和打动鲁肃。鲁肃经过斟酌...
跪求三国演义二十九回详细翻译[白话文]
瑜曰:“昔马援对光武云:当今之世,非但君择臣,臣亦择君。今吾孙将军亲贤礼士,纳奇录异,世所罕有。足下不须他计,只同我往投东吴为是。” 肃从其言,遂同周瑜来见孙权。权甚敬之,与之谈论,终日不倦。一日,众官皆散,权留鲁肃共饮,至晚同榻抵足而卧。夜半,权问肃曰:“方今汉室倾危,四方纷扰;孤承父...
孙策 甍... 权益
时孙策已经去世,孙权仍住在吴郡。周瑜劝鲁肃留下来,他说:“昔马援答光武云‘当今之世,非但君择臣,臣亦择君’。今主人亲贤贵士,纳奇录异,且吾闻先哲秘论,承运代刘氏者,必兴于东南,推步事势,当其历数,终构帝基,以协天符,是烈士攀龙附凤驰骛之秋。吾方达此,足下不须以子扬之言介意...
每日一读 | 21 |《礼记·檀弓下•为旧君反服》
《资治通鉴·汉纪三十三》:“当今之世,非但君择臣,臣亦择君矣!”《庄子•秋水》:“南方有鸟,其名为宛(右鸟旁)雏,子知之乎?夫宛(右鸟旁)雏,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孟子·公孙丑章句下》:“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三国演义》第三回:“良禽择木而...
《三国志·鲁肃传》译文与赏析
时孙策已薨,权尚住吴,瑜谓肃曰:“昔马援答光武云‘当今之世,非但君择臣,臣亦择君’。今主人亲贤贵士,纳奇录异,且吾闻先哲秘论,承运代刘氏者,必兴于东南,推步事势,当其历数。终构帝基,以协天符,是烈士攀龙附凤驰骛[3]之秋。吾方达此,足下不须以子扬之言介意也。”肃从其言。瑜因荐肃才宜佐时,...
马援少时文言文翻译
一翻译句子1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陈涉年轻年轻时,曾经同别人一道被雇佣耕地,有一次他停止耕作走到田畔高地上休息,因失望而叹恨了好久2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周瑜劝鲁肃留下来,他说“昔马援答光武云‘当今之世,非但君择臣,臣亦择君’今主人亲贤贵士,纳奇录异,且吾...
文言文在线翻译三国志鲁肃传
周瑜劝鲁肃留下来,他说:“昔马援答光武云‘当今之世,非但君择臣,臣亦择君’。今主人亲贤贵士,纳奇录异,且吾闻先哲秘论,承运代刘氏者,必兴于东南,推步事势,当其历数,终构帝基,以协天符,是烈士攀龙附凤驰骛之秋。吾方达此,足下不须以子扬之言介意也”(《三国志·吴书·鲁肃传》)。 鲁肃从其言。周瑜...
求三国演义第二十九回白话文的梗概
瑜曰:“昔马援对光武云:当今之世,非但君择臣,臣亦择君。今吾孙将军亲贤礼士,纳奇录异,世所罕有。足下不须他计,只同我往投东吴为是。”主 肃从其言,遂同周瑜来见孙权。权甚敬之,与之谈论,终日不倦。一日,众官皆散,权留鲁肃共饮,至晚同榻抵足而卧。夜半,权问肃曰:“方今汉室倾危,四方纷扰;孤承...
三国演义第29回
瑜奉命亲往,见肃叙礼毕,具道孙权相慕之意。肃曰:“近刘子扬约某往巢湖,某将就之。”瑜曰:“昔马援对光武云:当今之世,非但君择臣,臣亦择君。今吾孙将军亲贤礼士,纳奇录异,世所罕有。足下不须他计,只同我往投东吴为是。”主 肃从其言,遂同周瑜来见孙权。权甚敬之,与之谈论,终日不倦。一日,众官皆...
三国演义第二十九回简介不少于200字
肃曰:“近刘子扬约某往巢湖,某将就之。”瑜曰:“昔马援对光武云:当今之世,非但君择臣,臣亦择君。今吾孙将军亲贤礼士,纳奇录异,世所罕有。足下不须他计,只同我往投东吴为是。”主 肃从其言,遂同周瑜来见孙权。权甚敬之,与之谈论,终日不倦。一日,众官皆散,权留鲁肃共饮,至晚同榻抵足而卧。夜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