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相传是那一年编定的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4-30 02:12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6 04:40
《春秋》,又称《麟经》(《麟史》).是鲁国的编年史,经过了孔子的修订.记载了从鲁隐公元年(前722年)到鲁哀公十四年(前481年)的历史,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编年体史书.《春秋》一书的史料价值很高,但不完备,王安石甚至说《春秋》是“断烂朝报”.亦是儒家经典之一.
在中国上古时期,春季和秋季是诸侯朝觐王室的时节.另外,春秋在古代也代表一年四季.而史*载的都是一年四季中发生的大事,因此“春秋”是史书的统称.而鲁国史书的正式名称就是《春秋》.传统上认为《春秋》是孔子的作品,也有人认为是鲁国史官的集体作品.
《春秋》中的文字非常简练,事件的记载很简略,但242年间诸侯攻伐、盟会、篡弑及祭祀、灾异礼俗等,都有记载.它所记鲁国十二代的世次年代,完全正确,所载日食与西方学者所著《蚀经》比较,互相符合的有30多次,足证《春秋》并非古人凭空虚撰,可以定为信史.然而在长期的流传过程中,它在文字上难免有论脱增窜之类的问题.
《春秋》最初原文仅18000多字,现存版本则只有16000多字.在语言上极为精练,遣词井然有序.就因文字过于简质,后人不易理解,所以诠释之作相继出现,对书中的记载进行解释和说明,称之为“传”.其中左丘明《春秋左氏传》,公羊高《春秋公羊传》,榖梁赤《春秋榖梁传》合称《春秋三传》列入儒家经典.现《春秋》原文一般合编入《左传》作为“经”,《左传》新增内容作为“传”.据《汉书·艺文志》记载,为春秋作传者共5家:
《左氏传》30卷;
《公羊传》11卷;
《榖梁传》11篇;
《邹氏传》11卷;
《夹氏传》11卷.
其中后两种已经不存.公羊传和谷梁传成书于西汉初年,用当时通行的隶书所写,称为今文.左传有两种,一种出于孔子旧居的墙壁之中,使用秦朝以前的古代字体写的,称为古文;一种是从战国时期的荀卿流传下来的.
公羊传和榖梁传与左传有很大的不同.公羊传和榖梁传讲“微言大义”,希望试图阐述清楚孔子的本意(作者认为《春秋》是孔子所作),有人认为有些内容有牵强附会的嫌疑.左传以史实为主,补充了《春秋》中没有记录的大事,一些纪录和《春秋》有出入,有人认为左传的史料价值大于公羊传和榖梁传.
至迟自西周起,就有太史记载国家大事;在每一季的开始,一般要写“春”到“秋”四季的季节.但古人重视春季和秋季,因此把国史记载叫做《春秋》,这可能是“春秋”作为史书名的来由罢.现存《春秋》,从鲁隐公记述到鲁哀公,历十二代君主,计二百四十四年(依《公羊传》和《榖梁传》载至哀公十四年止,为二百四十二年,《左传》多二年),它基本上是鲁国史书的原文.
相传《春秋》之书出于孔子之手,旧时有“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之说.但后世亦有不同说法,清人袁谷芳《春秋书*》说:《春秋》者,鲁史也.鲁史氏书之,孔子录而藏之,以传信于后世者也.石韫玉《独学庐初稿·春秋论》也说:《春秋》者,鲁史之旧文也.《春秋》共十二公之事,历二百四十年之久,秉笔而书者必更数十人.此数十人者,家自为师,人自为学,则其书法,岂能尽同?虽然春秋之作者有争议,但其经过孔子之手修而改之,则无大异.事实上,春秋作为一鲁国的史书,其作用早已超出史书范围,春秋用词遣句“字字针砭”成为独特的文风,被称为春秋笔法,为历代文代史家奉为经典.《春秋》所记,是二百四十多年的春秋各国大事,目前所存全文,不过一万六千多字,但据曹魏时的张晏和晚唐时人徐彦引《春秋说》,都说是一万八千字(张说见《史记·太史公自序·集解》引,徐说见《公羊传·昭公十二年疏》引),可见《春秋》原文,从三国以后脱露了一千多字.很多大事漏记.
因为《春秋》是粗线条的笔墨.为补这一遗缺,后来又出现以春秋为主本的《传》,即现今流传下来的《春秋公羊传》、《春秋榖梁传》和《春秋左氏传》三种,并称春秋三传.《传》的《春秋经》文字基本上相同,也有一些差异,传文按年合并,先经后传.本栏春秋为单行本,其他三传请到本书馆十三经栏目阅读或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