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5-03 17:44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1 17:32
韩信战略思想的核心是"多多益善"。就是在人心所向的基础上,尽量扩地增兵,广开人力、物力、财力的来源,大量扩建军队,从*上孤立项羽,经济上压倒项羽,军事上包围项羽而最后战胜项羽。
军事家的战略思想,都产生于一定历史背景,并为其*目的服务。韩信所处的历史背景是:陈胜、吴广领导的农民起义失败后,刘、项继之而起,刘邦乘虚入关,灭了暴秦;项羽救赵,全歼了秦主力章邯军,诸侯折服,威震天下。虽然楚怀王有约,"先入关中者王之",但刘邦力量较弱,不得不接受西楚霸王项羽的号令,让出关中。项羽成了当时天下的共主。但项羽军力虽强,却失去人心,又不能用人,不仅刘邦不服,诸侯也多不服,项羽的天下是极不稳定的,这就是韩信所说他的"其强易弱"。刘邦的军队不仅数量上不及项羽,而且质量上更不如项军的傈悍善战。楚汉战争的经过表明直到垓下决战,刘邦军的突击力仍不如项羽军。在战役战斗上,正如项羽乌江自刎前所说的:"七十余战,未尝败北。"但刘邦入关后*上颇得人心,也比较能够用人;经济上汉中地连巴蜀,潜力亦大。只有刘邦具有与项羽争夺全国统治权的可能性,韩信背楚投汉的原因就在这里。在这种楚强汉弱的特定条件下,韩信要辅助刘邦战胜项羽,就必须在战略上做到以多胜少,以数量上的优势,来弥补质量上的不足。所谓多当然不是乌合之众,而是按军法治军,按号令行动,按阵法作战的节制之师。把新收编和征发来的士兵,迅速建成节制之师则是韩信的特长。他在刘邦颇得人心的*基础上,扩地增兵,大量建立节制之师,在正确的作战指导下,以时间和多次的作战去抵消项羽军强大的突击力,终于使敌我的强弱易势,一战彻底消灭了项羽,获得了战争的胜利。
韩信灭魏后所提出的"北举燕、赵,东击齐,南绝楚粮道"的战略计划,充分体现了他的战略思想,是一个扩地扩军、包围项羽的绝妙计划。不仅刘邦大量抽调赵、代精兵充实荥阳正面,以抗住项羽的突击;韩信自己还建立了一支三十万人的大军,实现了从北面包围项羽的战略计划,成为垓下决战最终击灭项羽最重要的因素。
垓下决战的战役指导,也充分体现了这一战略思想。汉军的总兵力占五倍以上的优势,只韩信就有三十万人,加上刘邦亲率的正面大军和彭越、英布的军队,远远超过五十万人;而项羽则只有十万人。这样大的数量上的优势足以抵销项羽军强大的突击力。汉军的战役部署是三个梯队,即大纵深的部署。韩信军抗不住项羽的突击,有两翼军进入交战;一梯队抗不住,有二梯队;二梯队仍抗不住则有三梯队。这样不断削弱疲惫项羽军,最后必能取得完全优势,把项羽军层层围住而取得最后胜利。战争经过表明,韩信"多多益善"的指导思想是成功的。
韩信的战役指导,充分体现了"知彼知己",因地制宜,出奇制胜,每有新意。
韩信在北方战役中组织了三次河川战役:破魏之战,佯渡诱敌,避实击虚;井陉之战,背水诱敌,奇兵袭壁,潍水之战,沙囊堵水,半渡而击。每战都"知彼知己","致人而不致于人";都因地制宜,样式各异;都出敌意外,突出一个"奇"字。结果每战都取得了全胜。
还定三秦和袭占临淄两役,则充分发挥了"攻其无备,出其不意"的妙用。
《孙子兵法》中所提出的"知彼知己,百战不殆","攻其无备,出其不意","兵因敌而致胜","致人而不致于人","故其战胜不变,而应形于无穷"等原则,在韩信的战役指导中得到了创造性的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