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文章1 问答文章501 问答文章1001 问答文章1501 问答文章2001 问答文章2501 问答文章3001 问答文章3501 问答文章4001 问答文章4501 问答文章5001 问答文章5501 问答文章6001 问答文章6501 问答文章7001 问答文章7501 问答文章8001 问答文章8501 问答文章9001 问答文章9501
你好,欢迎来到懂视!登录注册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春季传染病预防及基本疗法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2 19:50

我来回答

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02 02:27

  呼吸道传染病预防与控制知识

  一 几种常见呼吸道传染病流行特点:

  1、流行*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传染性极高。

  传染源是流感患者。流感主要在人多拥挤的密闭环境中经空气或飞沫传播,亦可通过直接接触患者的分泌物而传播。

  人群普遍易感。潜伏期短,通常为1-3日。

  流感流行具有一定的季节性,我国北方地区的流行一般均发生在冬春季节,南方四季都有病例发生,发病高峰在夏季和冬季。

  主要临床表现:发热、头痛、肌痛、乏力、鼻炎、咽痛和咳嗽,还可出现肠胃不适。

  2、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所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传染源是腮腺炎患者和携带病毒者。流行性腮腺炎可经直接接触患者的唾液或飞沫传播。患者在腮腺明显肿胀前6、7日至肿胀后9日期间具有传染性。

  易感人群为1岁以上的儿童和青少年。潜伏期为12~25日,通常为18日。感染后一般可获得持久免疫力。

  流行性腮腺炎全年均有发病,但以冬春季为主。

  主要临床表现:前驱症状可出现发热、头痛、无力、食欲不振等,发病1至2日后出现颧骨弓或耳部疼痛,然后出现唾液腺肿大,通常可见一侧或双侧腮腺肿大,除腮腺肿胀外,还可引起脑膜炎、脑膜脑炎、*炎、卵巢炎、胰腺炎等。

  3、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疱疹病毒的一种)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传染源是水痘患者。水痘通过患者咳嗽产生的飞沫或散布在空气中的鼻咽喉分泌物传播,也可经人与人接触直接传播、或接触到水痘痘浆污染的物品而间接传播。

  人群普遍易感,但发病主要是儿童。潜伏期为10~24日,通常为14~16日。病后可获终身免疫。

  主要临床表现:患者从出现皮疹前2日至出疹后6日具有传染性。患病初期出现轻微发烧、疲倦和软弱无力;斑疹出现后数小时即转化为丘疹、疱疹。皮疹分布呈向心性,即躯干、头部较多,四肢处较少。一般典型水疱皮疹约历时1—6天,由于皮疹先后,分批出现,因此在出疹第2—3天内,在病人身上同一部位可见到各阶段的皮疹(即斑疹、丘疹、疱疹及结痂)同时存在。大部分情况下,病人症状都是轻微的,可不治而愈。

  4、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传染源是麻疹患者。麻疹主要是通过飞沫或直接接触患者的鼻咽喉分泌物传播。

  人群普遍易感。没有麻疹疫苗前,麻疹是一种普遍发生的儿童传染病;相关疫苗发明后,麻疹的发病率已经大大降低。麻疹的潜伏期为7至18日,通常为14日。病愈后有持久免疫力。

  麻疹发病季节以冬春季为多,但全年均可发生。

  其主要临床表现:感染初期出现咳嗽、流涕、发热、眼红及口腔内出现白点(柯氏白斑);3至7日后皮肤会出现斑丘疹,通常由面部扩散到全身,维持4至7日,亦可能长达3个星期,留下褐色斑痕或出现脱屑;病重者的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及脑部会受影响,导致严重后果,甚至死亡。

  二、呼吸道传染病防控重点

  1、保持良好的个人及环境卫生。

  2、勤洗手,使用肥皂或洗手液并用流动水洗手,不用污浊的毛巾擦手。双手接触呼吸道分泌物后(如打喷嚏后)应立即洗手。

  3、打喷嚏或咳嗽时应用手帕或纸巾掩住口鼻,避免飞沫污染他人。患者在家或外出时佩戴口罩,以免传染他人。

  4、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充足休息,避免过度疲劳。

  5、学校教室、宿舍等人员集中的场所每天应开窗通风数次(冬天要避免穿堂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6、在呼吸道传染病高发期,尽量不到人多拥挤、空气污浊的场所;不得已必须去时,最好戴口罩。

  7、在流感流行季节前接种流感疫苗也可减少感染的机会或减轻流感症状。

  8、防控呼吸道传染病,关键要做到 “四早”,即: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1)建立学校晨检制度、因病缺勤病因追查与登记制度对早期发现传染病很非常重要,特别是在传染病流行季节。因此学校(特别是中小学校)或托幼机构应当建立并落实建立学校晨检制度、因病缺勤病因追查与登记制度。老师发现学生有传染病早期症状、疑似传染病病人以及因病缺勤等情况时,应及时告知学校传染病疫情报告人进行进一步排查,以确保做到传染病的早发现、早报告。

  (2)学校一旦发现传染病病人或疑似传染病病人,要及时向当地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进行报告,并同时向上级教育行政部门报告。并在卫生部门的指导下作好相应的防控工作。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接到学校传染病疫情报告后,应及时报告上一级教育行政部门及同级*和卫生行政部门。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预防与控制知识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流脑”,是由脑膜炎奈瑟菌引起经呼吸道传播所致的一种化脓性脑膜炎。人感染脑膜炎奈瑟菌后大多数表现为鼻咽部带菌状态(带菌者),只有少数成为流脑患者。流脑患者和带菌者为传染源。病菌通过咳嗽、喷嚏等经飞沫直接从空气中传播。人群普遍易感,但以10-20岁的青少年为主。本病全年均可发病,但多发生在冬春季(11月~次年5月,3月-4月为高峰)。流脑的主要临床表现为突发性高热、头痛、呕吐、皮肤和粘膜出血点或瘀斑及颈项强直等脑膜刺激征,脑脊液呈化脓性改变。少数病例病情严重,病程进展快,救治不当易导致死亡。
  防控“流脑”,关键要做到“四早”,即: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防控措施采用以加强个人防护、预防接种、加强监测、早发现病人、积极隔离治疗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
  关于疫情发现与报告。建立健全学校传染病疫情监控与报告制度,对早期发现和控制“流脑”在学校流行非常关键。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必须尽快明确学校传染病疫情的报告人,负责学校传染病的监控与报告工作。学校传染病疫情报告人要及时了解学生的出勤、健康情况,一旦发现传染病病人或疑似传染病病人,要及时向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同时向上级教育行政部门报告。
  (一)疫情发现。中小学应建立并落实“晨检”制度,加强对学生的健康状况的监测。晨检应在学校专职(兼职)卫生保健人员或学校传染病疫情报告人的指导下,由班主任或班级卫生员对早晨到校的每个学生进行观察、询问,及时了解学生出勤、健康状况;班主任或班级卫生员发现学生有传染病早期症状者(如发热、全身疼痛、头痛、呕吐、咳嗽、皮肤和粘膜出血点或瘀斑等)以及可疑传染病患者(请病假的学生应追查病因),应及时报告专职(兼职)卫生保健人员或学校传染病疫情报告人进行排查,以确保做到早发现。另外,学校应教育学生进行自我观察,如有发热、全身疼痛、头痛、呕吐、咳嗽等身体不适时,要及时告诉家长或教师,以确保早发现、早治疗。
  (二)疫情报告。当在同一班级、同一楼层或同一宿舍里短期内出现多个学生发热、全身疼痛、头痛、呕吐、咳嗽、皮肤和粘膜出血点或瘀斑等症状时,应高度注意是否为传染病流行的前驱症状。班主任或教师、宿舍管理员等有关人员应立即报告专职(兼职)卫生保健人员或学校传染病疫情报告人。学校的传染病疫情报告人必须在第一时间向所在地、县(区)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同时向上级教育主管部门报告。报告内容应包括:发病时间、发病地点、发病人数、主要症状、密切接触者、已采取的措施等。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接到疫情报告后,应及时报告上一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卫生行政部门,重大疫情要向当地*报告。
  关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疫情的处理。发生“流脑”疫情的学校应当主动配合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开展工作,提供所需资料,落实有关措施,安抚患者家属情绪、合理调整工作及教学计划,控制疫情,做好稳定工作。学校要积极配合当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采取下列措施控制疫情,防止疫情的进一步蔓延。
  (一)隔离病人。发现有传染病早期症状者,应及时采取隔离、督促患病学生或通知家长立即到医院就诊。(1)发热(体温≥38℃),或≥37.5℃伴畏寒、咳嗽、头痛、呕吐、肌肉酸痛者应劝其及时就医并回家休息或安排在单独宿舍区居住,休息期间不参加集体活动,不进入公共场所。同时指派人员负责追踪记录转归情况并报告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2)热退48小时后,患者可恢复正常上课。
  (二)实行每天晨检制度。发现学生有发热、全身疼痛、头痛、呕吐、咳嗽、皮肤和粘膜出血点或瘀斑等“流脑”早期症状等,应督促其及时就医并回家休息。
  (三)加强室内通风、换气。按照《中小学校教室换气卫生标准》(GB/T17226/1998)规定,每小时需要置换空气。(1)教室、图书馆(阅览室)等学习场所的通风与换气。学校应根据季节和天气的不同,确定换气方式与次数,如温暖天气宜实行全日开窗的方式换气,寒冷天气在课前和课间休息期间宜利用教室和走廊的窗户开窗换气。(2)宿舍等生活场所的通风与换气:宿舍管理员每天应督促学生在起床后,将宿舍窗户打开通风,确保宿舍空气新鲜。应每天对各班教室、宿舍等学生学习、生活场所开窗通风换气情况进行督促检查,纳入对年级、班级评比的内容。
  (四)学校根据实际情况减少或停止集体活动,尽可能减少与发病班级学生的接触,尽量避免全校或较多人员集会。必要时可依法(经县区*批准)采取停课等紧急措施,控制疫情的进一步扩散蔓延。
  (五)消毒处理。学校应在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专业人员的指导下对部分重点场所、公用物品进行湿式清洁,必要时用1%漂自粉澄清液或其它含氯制剂喷雾消毒,对物体表面可用适当浓度含氢制剂(含氯消毒液如1:49漂白水、二氧化氯液)擦拭或抹洗。
  (六)加强卫生宣传与健康教育工作,增强学生防范意识和防范能力。学校应根据传染病流行特点,通过多种形式加大对学生进行冬春季传染病预防知识的宣传教育,特别要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如:打喷嚏、咳嗽时应使用纸巾、手帕并掩着口鼻,不要直接面对他人打喷嚏、咳嗽,用过的纸巾、手帕勿乱扔;打喷嚏、咳嗽和擦鼻子后要洗手。接触病人及呼吸道分泌物后要立即洗手,看护患者要带口罩。要加强体育锻炼和营养、保持充足的休息,以增强体质、提高机体抵御疾病的的能力。要保持家居教室空气流通。鼓励有病及时就医并居家休息等。
  (七)预防服药和应急接种。按照《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要求,经学校所在地县级以上*决定,并报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主管部门备案后,可对学校人群进行预防服药和应急接种。(1)预防服药:在医生指导下可对密切接触者采取应急预防性服药。药物可选择磺胺药物或其他抗菌药物(如利福平)。(2)应急接种:根据流脑病例实验室诊断、人群免疫监测和菌群监测等结果,由卫生专业机构决定使用疫苗的种类。

  春暖花开时又该老话新提,五种当季传染病你要小心:
  猩红热、流脑、麻疹、水痘、腮腺炎。

  立春已过,预防春季传染病的话题又该老话新提了。传染病学专家谭教授特别提醒大家:早春季节气温干燥,呼吸道的抵抗力差,如果常去人多拥挤的公共场所,容易引发传染病。

  草莓舌辨猩红热

  猩红热是细菌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表现为发热,咽炎与皮疹,其皮疹的特点是:在发热的第二天左右出疹,在全身皮肤弥漫充血(压之褪色)潮红的基础上可见到针尖大小的点疹。同时舌面有白苔,而舌质发红,很像草莓,故称为“草莓舌”。

  流脑巧识别

  流脑表现为发热、头痛、呕吐,严重的可发生败血性的休克,甚至高热、抽搐和昏迷(暴发型),大多数流脑病人发病时身上(皮肤或黏膜)可见许多小红点(出血点)。

  *麻疹要警惕

  *麻疹:在发热同时伴有呼吸道的卡它症状(表现为咳嗽、流涕、打喷嚏、眼睛发红、分泌物多等),在发热的第四天左右,从耳后、发根处出疹,随后波及全身。

  水痘不留痕

  水痘是小儿常见传染病,在发热的当天就出皮疹:表现为斑疹、丘疹、水疱疹,结痂、痂皮脱落后不留痕。水痘也可并发肺炎、脑炎以及皮疹(水疱疹时)的继发感染。

  痄腮就是腮腺炎

  腮腺炎俗称痄腮,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全身多种腺体的疾病,此外还可侵犯生殖腺等。发病时除发热外,伴有局部腺体的肿胀与疼痛,小儿还可合并脑膜炎,*多发生胰腺炎和*炎(男性)。

  传染病重在预防,应该抓住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好易感人群,做好预防接种、预防服药并加强户外锻炼,努力提高肌体的免疫力和抗病力。

  关注小儿春季常见传染病
  春天不仅给我们带来温暖的阳光和清新的空气,也同时带来了病毒和细菌。

  专家提示:春季是传染病的高发季节,如水痘、流行性腮腺炎和流脑等。由于儿童各个系统发育不完善,抵抗力低下,对疾病往往防不胜防。

  这里我们介绍水痘、流行性腮腺炎和流脑的识别和家庭护理方法,供父母们参考:

  一、水痘由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

  易感年龄:3~5岁
  传播途径:呼吸道飞沫传播与直接接触传播
  隔离期限:至少6天
  潜伏期:7-17天

  前驱期:起病急,幼儿前驱期症状常不明显,开始即见皮疹。年长儿常有发热,可达39-40℃,常伴有全身不适,食欲不振,可见前驱疹如猩红热或麻疹样皮疹,24小时消失。

  发疹期:在起病当日或第2日出现,初起为红色斑丘疹,数小时后很快变为水疱疹,直径0.3-0.8mm水滴状小水疱,其周围有红晕。24小时内水疱液体变混浊,易于破损,疱疹持续3-4日而后结痂,痂盖于5-10日脱落,短期内留有椭贺形浅疤。水痘皮疹一般在起病的3-5日内分批出现,每批皮疹的发展均有以上的过程,因此,同时可见到斑丘疹,水疱疹与结痂。皮疹有瘙痒感。皮疹主要见于驱干与头面部,四肢远端较少,手掌足底更少,呈向心性分布,为水痘发疹的特征之一。皮疹数量不一,多为数十个,多可达数百个。粘膜水痘疹可发生于口腔、眼结合膜、外*等,破溃后可成浅溃疡,迅速愈合。若疱疹发生在角膜,则对视力有潜在危险。

  并发症:较常见的是皮疹继发细菌*染。

  家庭护理方法:

  1、发热时应让患儿卧床休息、多喝水、加强营养,给予患儿易消化的食物。

  2、帮患儿剪短指甲,以避免孩子忍不住痒而抓破疱疹,否则很容易引起继发感染。如水疱破溃有*痂皮,则表示已继发感染,须加用有效抗生素。

  3、如果发现患儿感觉瘙痒难耐,而疱疹又没有被抓破,可用炉甘石擦拭伤口,并口服扑尔敏。

  4、注意保持皮肤的清洁,内衣要常换洗。

  二、流行性腮腺炎由腮腺炎病毒所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易感年龄:多见于3~15岁
  传播途径:通过空气飞沫传播
  隔离期限:一般40天左右
  潜伏期:14-24日,但以17-18日最为多见
  前驱期:1-2日,常有发热、倦怠、肌肉酸痛、食欲减退,呕吐,头痛、结合膜炎、咽炎等,偶可首先出现脑膜刺激征,多数患者可无前驱期,以耳下部肿、痛为最早症状。
  腮肿期:腮肿一般多为两侧性,可先见于一侧,1~2日后另一侧亦肿大,肿胀的腮腺以耳垂为中心,向周围蔓延,2~3日达高峰,局部疼痛,张口或咀嚼时更明显,表面灼热,颊内腮腺管口可见红肿,颌下腺及舌下腺亦先后受累。腮腺肿胀4~5日后减退,全病程约1~2周。
  并发症:脑膜脑炎与*炎较多见。

  家庭护理方法:

  1、患病的孩子需隔离至肿大的腮腺完全消退为止。
  2、饮食以流质或半流质为宜,以减少咀嚼引起疼痛,忌食酸性食物,避免流涎增多加重疼痛。同时要多饮水。
  3、注意口腔卫生,可用淡盐水漱口,一日3~4次。
  4、家庭居室经常打开门窗充分换气。在医生的指导下口服板兰根冲剂等药,腮肿局部可敷药物,用如意涂黄散+醋或茶水调后外敷,每日1~2次;或用仙人掌捣碎取汁+白糖涂于纱布上外敷于肿胀处,每12小时更换一次。如果患儿出现持续高热、头痛、呕吐、腹痛等异常情况时,应及时到医院传染科或传染病院就诊,以明确有无合并脑膜脑炎、胰腺炎的可能。

  三、流脑由脑膜炎双球菌所引起的一种特殊类型的化脓性脑膜炎。经呼吸道传播,具有较强的传染性,6岁以下的儿童患病率最高。

  易感年龄:多见6岁以下的儿童
  传播途径:通过飞沫和空气传播
  隔离期限:从起病直至症状消失
  潜伏期:2-10天,一般2-3天
  普通型脑炎:冬春季节,以上呼吸道感染症状起病,骤起高热,头痛,颈项痛,呕吐,部分病人于第3-4日,出现口角周围疱疹。颈项强直、克氏及布氏等脑膜刺激征阳性。多数于起病数小时即见皮肤、粘膜出现瘀点、瘀斑,或伴斑丘疹样皮疹,呈暗红色或紫红色,大小不等,分布不均,多数压之不褪色。
  暴发型流脑:
  1、休克型:急起高热头痛,精神极度萎靡,意识障碍,惊厥。全身瘀点瘀斑迅速扩大,甚至皮下出血或坏死。面色苍白,口唇青紫,四肢发凉,呼吸急促,脉搏细数,血压下降等。
  2、脑膜脑炎型:急起高热,剧烈头痛呕吐,躁动不安,频繁抽搐惊厥,迅速昏迷。心率,呼吸可缓慢,血压升高,瞳孔忽大忽小,边缘不整齐,对光反应迟钝或消失,呼吸不规则等。
  家庭护理方法:
  1、尽量少带孩子到公共场所;
  2、定时打开门窗通风;勤晒被褥,勤洗衣服,盐水洗口鼻,均可有效地预防流脑的发生和流行。
  3、要注意保护皮肤的清洁,勤洗勤换衣裤,能进食者,给予以碳水化合物为主的流质饮食,保持呼吸道通畅。密切注意体温的变化,高热时,每2小时测体温1次。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02 03:45

呼吸道传染病预防与控制知识

  一 几种常见呼吸道传染病流行特点:

  1、流行*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传染性极高。

  传染源是流感患者。流感主要在人多拥挤的密闭环境中经空气或飞沫传播,亦可通过直接接触患者的分泌物而传播。

  人群普遍易感。潜伏期短,通常为1-3日。

  流感流行具有一定的季节性,我国北方地区的流行一般均发生在冬春季节,南方四季都有病例发生,发病高峰在夏季和冬季。

  主要临床表现:发热、头痛、肌痛、乏力、鼻炎、咽痛和咳嗽,还可出现肠胃不适。

  2、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所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传染源是腮腺炎患者和携带病毒者。流行性腮腺炎可经直接接触患者的唾液或飞沫传播。患者在腮腺明显肿胀前6、7日至肿胀后9日期间具有传染性。

  易感人群为1岁以上的儿童和青少年。潜伏期为12~25日,通常为18日。感染后一般可获得持久免疫力。

  流行性腮腺炎全年均有发病,但以冬春季为主。

  主要临床表现:前驱症状可出现发热、头痛、无力、食欲不振等,发病1至2日后出现颧骨弓或耳部疼痛,然后出现唾液腺肿大,通常可见一侧或双侧腮腺肿大,除腮腺肿胀外,还可引起脑膜炎、脑膜脑炎、*炎、卵巢炎、胰腺炎等。

  3、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疱疹病毒的一种)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传染源是水痘患者。水痘通过患者咳嗽产生的飞沫或散布在空气中的鼻咽喉分泌物传播,也可经人与人接触直接传播、或接触到水痘痘浆污染的物品而间接传播。

  人群普遍易感,但发病主要是儿童。潜伏期为10~24日,通常为14~16日。病后可获终身免疫。

  主要临床表现:患者从出现皮疹前2日至出疹后6日具有传染性。患病初期出现轻微发烧、疲倦和软弱无力;斑疹出现后数小时即转化为丘疹、疱疹。皮疹分布呈向心性,即躯干、头部较多,四肢处较少。一般典型水疱皮疹约历时1—6天,由于皮疹先后,分批出现,因此在出疹第2—3天内,在病人身上同一部位可见到各阶段的皮疹(即斑疹、丘疹、疱疹及结痂)同时存在。大部分情况下,病人症状都是轻微的,可不治而愈。

  4、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传染源是麻疹患者。麻疹主要是通过飞沫或直接接触患者的鼻咽喉分泌物传播。

  人群普遍易感。没有麻疹疫苗前,麻疹是一种普遍发生的儿童传染病;相关疫苗发明后,麻疹的发病率已经大大降低。麻疹的潜伏期为7至18日,通常为14日。病愈后有持久免疫力。

  麻疹发病季节以冬春季为多,但全年均可发生。

  其主要临床表现:感染初期出现咳嗽、流涕、发热、眼红及口腔内出现白点(柯氏白斑);3至7日后皮肤会出现斑丘疹,通常由面部扩散到全身,维持4至7日,亦可能长达3个星期,留下褐色斑痕或出现脱屑;病重者的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及脑部会受影响,导致严重后果,甚至死亡。

  二、呼吸道传染病防控重点

  1、保持良好的个人及环境卫生。

  2、勤洗手,使用肥皂或洗手液并用流动水洗手,不用污浊的毛巾擦手。双手接触呼吸道分泌物后(如打喷嚏后)应立即洗手。

  3、打喷嚏或咳嗽时应用手帕或纸巾掩住口鼻,避免飞沫污染他人。患者在家或外出时佩戴口罩,以免传染他人。

  4、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充足休息,避免过度疲劳。

  5、学校教室、宿舍等人员集中的场所每天应开窗通风数次(冬天要避免穿堂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6、在呼吸道传染病高发期,尽量不到人多拥挤、空气污浊的场所;不得已必须去时,最好戴口罩。

  7、在流感流行季节前接种流感疫苗也可减少感染的机会或减轻流感症状。

  8、防控呼吸道传染病,关键要做到 “四早”,即: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1)建立学校晨检制度、因病缺勤病因追查与登记制度对早期发现传染病很非常重要,特别是在传染病流行季节。因此学校(特别是中小学校)或托幼机构应当建立并落实建立学校晨检制度、因病缺勤病因追查与登记制度。老师发现学生有传染病早期症状、疑似传染病病人以及因病缺勤等情况时,应及时告知学校传染病疫情报告人进行进一步排查,以确保做到传染病的早发现、早报告。

  (2)学校一旦发现传染病病人或疑似传染病病人,要及时向当地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进行报告,并同时向上级教育行政部门报告。并在卫生部门的指导下作好相应的防控工作。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接到学校传染病疫情报告后,应及时报告上一级教育行政部门及同级*和卫生行政部门。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预防与控制知识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流脑”,是由脑膜炎奈瑟菌引起经呼吸道传播所致的一种化脓性脑膜炎。人感染脑膜炎奈瑟菌后大多数表现为鼻咽部带菌状态(带菌者),只有少数成为流脑患者。流脑患者和带菌者为传染源。病菌通过咳嗽、喷嚏等经飞沫直接从空气中传播。人群普遍易感,但以10-20岁的青少年为主。本病全年均可发病,但多发生在冬春季(11月~次年5月,3月-4月为高峰)。流脑的主要临床表现为突发性高热、头痛、呕吐、皮肤和粘膜出血点或瘀斑及颈项强直等脑膜刺激征,脑脊液呈化脓性改变。少数病例病情严重,病程进展快,救治不当易导致死亡。
  防控“流脑”,关键要做到“四早”,即: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防控措施采用以加强个人防护、预防接种、加强监测、早发现病人、积极隔离治疗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
  关于疫情发现与报告。建立健全学校传染病疫情监控与报告制度,对早期发现和控制“流脑”在学校流行非常关键。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必须尽快明确学校传染病疫情的报告人,负责学校传染病的监控与报告工作。学校传染病疫情报告人要及时了解学生的出勤、健康情况,一旦发现传染病病人或疑似传染病病人,要及时向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同时向上级教育行政部门报告。
  (一)疫情发现。中小学应建立并落实“晨检”制度,加强对学生的健康状况的监测。晨检应在学校专职(兼职)卫生保健人员或学校传染病疫情报告人的指导下,由班主任或班级卫生员对早晨到校的每个学生进行观察、询问,及时了解学生出勤、健康状况;班主任或班级卫生员发现学生有传染病早期症状者(如发热、全身疼痛、头痛、呕吐、咳嗽、皮肤和粘膜出血点或瘀斑等)以及可疑传染病患者(请病假的学生应追查病因),应及时报告专职(兼职)卫生保健人员或学校传染病疫情报告人进行排查,以确保做到早发现。另外,学校应教育学生进行自我观察,如有发热、全身疼痛、头痛、呕吐、咳嗽等身体不适时,要及时告诉家长或教师,以确保早发现、早治疗。
  (二)疫情报告。当在同一班级、同一楼层或同一宿舍里短期内出现多个学生发热、全身疼痛、头痛、呕吐、咳嗽、皮肤和粘膜出血点或瘀斑等症状时,应高度注意是否为传染病流行的前驱症状。班主任或教师、宿舍管理员等有关人员应立即报告专职(兼职)卫生保健人员或学校传染病疫情报告人。学校的传染病疫情报告人必须在第一时间向所在地、县(区)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同时向上级教育主管部门报告。报告内容应包括:发病时间、发病地点、发病人数、主要症状、密切接触者、已采取的措施等。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接到疫情报告后,应及时报告上一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卫生行政部门,重大疫情要向当地*报告。
  关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疫情的处理。发生“流脑”疫情的学校应当主动配合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开展工作,提供所需资料,落实有关措施,安抚患者家属情绪、合理调整工作及教学计划,控制疫情,做好稳定工作。学校要积极配合当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采取下列措施控制疫情,防止疫情的进一步蔓延。
  (一)隔离病人。发现有传染病早期症状者,应及时采取隔离、督促患病学生或通知家长立即到医院就诊。(1)发热(体温≥38℃),或≥37.5℃伴畏寒、咳嗽、头痛、呕吐、肌肉酸痛者应劝其及时就医并回家休息或安排在单独宿舍区居住,休息期间不参加集体活动,不进入公共场所。同时指派人员负责追踪记录转归情况并报告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2)热退48小时后,患者可恢复正常上课。
  (二)实行每天晨检制度。发现学生有发热、全身疼痛、头痛、呕吐、咳嗽、皮肤和粘膜出血点或瘀斑等“流脑”早期症状等,应督促其及时就医并回家休息。
  (三)加强室内通风、换气。按照《中小学校教室换气卫生标准》(GB/T17226/1998)规定,每小时需要置换空气。(1)教室、图书馆(阅览室)等学习场所的通风与换气。学校应根据季节和天气的不同,确定换气方式与次数,如温暖天气宜实行全日开窗的方式换气,寒冷天气在课前和课间休息期间宜利用教室和走廊的窗户开窗换气。(2)宿舍等生活场所的通风与换气:宿舍管理员每天应督促学生在起床后,将宿舍窗户打开通风,确保宿舍空气新鲜。应每天对各班教室、宿舍等学生学习、生活场所开窗通风换气情况进行督促检查,纳入对年级、班级评比的内容。
  (四)学校根据实际情况减少或停止集体活动,尽可能减少与发病班级学生的接触,尽量避免全校或较多人员集会。必要时可依法(经县区*批准)采取停课等紧急措施,控制疫情的进一步扩散蔓延。
  (五)消毒处理。学校应在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专业人员的指导下对部分重点场所、公用物品进行湿式清洁,必要时用1%漂自粉澄清液或其它含氯制剂喷雾消毒,对物体表面可用适当浓度含氢制剂(含氯消毒液如1:49漂白水、二氧化氯液)擦拭或抹洗。
  (六)加强卫生宣传与健康教育工作,增强学生防范意识和防范能力。学校应根据传染病流行特点,通过多种形式加大对学生进行冬春季传染病预防知识的宣传教育,特别要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如:打喷嚏、咳嗽时应使用纸巾、手帕并掩着口鼻,不要直接面对他人打喷嚏、咳嗽,用过的纸巾、手帕勿乱扔;打喷嚏、咳嗽和擦鼻子后要洗手。接触病人及呼吸道分泌物后要立即洗手,看护患者要带口罩。要加强体育锻炼和营养、保持充足的休息,以增强体质、提高机体抵御疾病的的能力。要保持家居教室空气流通。鼓励有病及时就医并居家休息等。
  (七)预防服药和应急接种。按照《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要求,经学校所在地县级以上*决定,并报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主管部门备案后,可对学校人群进行预防服药和应急接种。(1)预防服药:在医生指导下可对密切接触者采取应急预防性服药。药物可选择磺胺药物或其他抗菌药物(如利福平)。(2)应急接种:根据流脑病例实验室诊断、人群免疫监测和菌群监测等结果,由卫生专业机构决定使用疫苗的种类。

  春暖花开时又该老话新提,五种当季传染病你要小心:
  猩红热、流脑、麻疹、水痘、腮腺炎。

  立春已过,预防春季传染病的话题又该老话新提了。传染病学专家谭教授特别提醒大家:早春季节气温干燥,呼吸道的抵抗力差,如果常去人多拥挤的公共场所,容易引发传染病。

  草莓舌辨猩红热

  猩红热是细菌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表现为发热,咽炎与皮疹,其皮疹的特点是:在发热的第二天左右出疹,在全身皮肤弥漫充血(压之褪色)潮红的基础上可见到针尖大小的点疹。同时舌面有白苔,而舌质发红,很像草莓,故称为“草莓舌”。

  流脑巧识别

  流脑表现为发热、头痛、呕吐,严重的可发生败血性的休克,甚至高热、抽搐和昏迷(暴发型),大多数流脑病人发病时身上(皮肤或黏膜)可见许多小红点(出血点)。

  *麻疹要警惕

  *麻疹:在发热同时伴有呼吸道的卡它症状(表现为咳嗽、流涕、打喷嚏、眼睛发红、分泌物多等),在发热的第四天左右,从耳后、发根处出疹,随后波及全身。

  水痘不留痕

  水痘是小儿常见传染病,在发热的当天就出皮疹:表现为斑疹、丘疹、水疱疹,结痂、痂皮脱落后不留痕。水痘也可并发肺炎、脑炎以及皮疹(水疱疹时)的继发感染。

  痄腮就是腮腺炎

  腮腺炎俗称痄腮,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全身多种腺体的疾病,此外还可侵犯生殖腺等。发病时除发热外,伴有局部腺体的肿胀与疼痛,小儿还可合并脑膜炎,*多发生胰腺炎和*炎(男性)。

  传染病重在预防,应该抓住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好易感人群,做好预防接种、预防服药并加强户外锻炼,努力提高肌体的免疫力和抗病力。

  关注小儿春季常见传染病
  春天不仅给我们带来温暖的阳光和清新的空气,也同时带来了病毒和细菌。

  专家提示:春季是传染病的高发季节,如水痘、流行性腮腺炎和流脑等。由于儿童各个系统发育不完善,抵抗力低下,对疾病往往防不胜防。

  这里我们介绍水痘、流行性腮腺炎和流脑的识别和家庭护理方法,供父母们参考:

  一、水痘由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

  易感年龄:3~5岁
  传播途径:呼吸道飞沫传播与直接接触传播
  隔离期限:至少6天
  潜伏期:7-17天

  前驱期:起病急,幼儿前驱期症状常不明显,开始即见皮疹。年长儿常有发热,可达39-40℃,常伴有全身不适,食欲不振,可见前驱疹如猩红热或麻疹样皮疹,24小时消失。

  发疹期:在起病当日或第2日出现,初起为红色斑丘疹,数小时后很快变为水疱疹,直径0.3-0.8mm水滴状小水疱,其周围有红晕。24小时内水疱液体变混浊,易于破损,疱疹持续3-4日而后结痂,痂盖于5-10日脱落,短期内留有椭贺形浅疤。水痘皮疹一般在起病的3-5日内分批出现,每批皮疹的发展均有以上的过程,因此,同时可见到斑丘疹,水疱疹与结痂。皮疹有瘙痒感。皮疹主要见于驱干与头面部,四肢远端较少,手掌足底更少,呈向心性分布,为水痘发疹的特征之一。皮疹数量不一,多为数十个,多可达数百个。粘膜水痘疹可发生于口腔、眼结合膜、外*等,破溃后可成浅溃疡,迅速愈合。若疱疹发生在角膜,则对视力有潜在危险。

  并发症:较常见的是皮疹继发细菌*染。

  家庭护理方法:

  1、发热时应让患儿卧床休息、多喝水、加强营养,给予患儿易消化的食物。

  2、帮患儿剪短指甲,以避免孩子忍不住痒而抓破疱疹,否则很容易引起继发感染。如水疱破溃有*痂皮,则表示已继发感染,须加用有效抗生素。

  3、如果发现患儿感觉瘙痒难耐,而疱疹又没有被抓破,可用炉甘石擦拭伤口,并口服扑尔敏。

  4、注意保持皮肤的清洁,内衣要常换洗。

  二、流行性腮腺炎由腮腺炎病毒所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易感年龄:多见于3~15岁
  传播途径:通过空气飞沫传播
  隔离期限:一般40天左右
  潜伏期:14-24日,但以17-18日最为多见
  前驱期:1-2日,常有发热、倦怠、肌肉酸痛、食欲减退,呕吐,头痛、结合膜炎、咽炎等,偶可首先出现脑膜刺激征,多数患者可无前驱期,以耳下部肿、痛为最早症状。
  腮肿期:腮肿一般多为两侧性,可先见于一侧,1~2日后另一侧亦肿大,肿胀的腮腺以耳垂为中心,向周围蔓延,2~3日达高峰,局部疼痛,张口或咀嚼时更明显,表面灼热,颊内腮腺管口可见红肿,颌下腺及舌下腺亦先后受累。腮腺肿胀4~5日后减退,全病程约1~2周。
  并发症:脑膜脑炎与*炎较多见。

  家庭护理方法:

  1、患病的孩子需隔离至肿大的腮腺完全消退为止。
  2、饮食以流质或半流质为宜,以减少咀嚼引起疼痛,忌食酸性食物,避免流涎增多加重疼痛。同时要多饮水。
  3、注意口腔卫生,可用淡盐水漱口,一日3~4次。
  4、家庭居室经常打开门窗充分换气。在医生的指导下口服板兰根冲剂等药,腮肿局部可敷药物,用如意涂黄散+醋或茶水调后外敷,每日1~2次;或用仙人掌捣碎取汁+白糖涂于纱布上外敷于肿胀处,每12小时更换一次。如果患儿出现持续高热、头痛、呕吐、腹痛等异常情况时,应及时到医院传染科或传染病院就诊,以明确有无合并脑膜脑炎、胰腺炎的可能。

  三、流脑由脑膜炎双球菌所引起的一种特殊类型的化脓性脑膜炎。经呼吸道传播,具有较强的传染性,6岁以下的儿童患病率最高。

  易感年龄:多见6岁以下的儿童
  传播途径:通过飞沫和空气传播
  隔离期限:从起病直至症状消失
  潜伏期:2-10天,一般2-3天
  普通型脑炎:冬春季节,以上呼吸道感染症状起病,骤起高热,头痛,颈项痛,呕吐,部分病人于第3-4日,出现口角周围疱疹。颈项强直、克氏及布氏等脑膜刺激征阳性。多数于起病数小时即见皮肤、粘膜出现瘀点、瘀斑,或伴斑丘疹样皮疹,呈暗红色或紫红色,大小不等,分布不均,多数压之不褪色。
  暴发型流脑:
  1、休克型:急起高热头痛,精神极度萎靡,意识障碍,惊厥。全身瘀点瘀斑迅速扩大,甚至皮下出血或坏死。面色苍白,口唇青紫,四肢发凉,呼吸急促,脉搏细数,血压下降等。
  2、脑膜脑炎型:急起高热,剧烈头痛呕吐,躁动不安,频繁抽搐惊厥,迅速昏迷。心率,呼吸可缓慢,血压升高,瞳孔忽大忽小,边缘不整齐,对光反应迟钝或消失,呼吸不规则等。
  家庭护理方法:
  1、尽量少带孩子到公共场所;
  2、定时打开门窗通风;勤晒被褥,勤洗衣服,盐水洗口鼻,均可有效地预防流脑的发生和流行。
  3、要注意保护皮肤的清洁,勤洗勤换衣裤,能进食者,给予以碳水化合物为主的流质饮食,保持呼吸道通畅。密切注意体温的变化,高热时,每2小时测体温1次
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
E-MAIL:11247931@qq.com
...10需要administrators权限才能删除文件怎么删除 电脑怎么取消管理员权限去卸载的软件 怎么删除管理员权限的软件啊? Excel中,如何批量整列复制公式 陈思佳怎么造句 中国海军第六批护航编队舰艇性能参数 中国现役满载最大排水量的导弹巡洋舰是?? 鲁迅的三味书屋主要内容 QQ邮箱收件箱中的邮件自动已读? 坐北朝南房子门口路不是正东正西好吗? 春季传染病高发,我们应该如何预防? 春季传染病怎样治疗 怎么预防春季传染病? 有关春季传染病的资料 春季是多发病季节应注意什么事项 404 Not Found 风疙瘩怎么治? 春天时的哪几种儿童传染病,千万要警惕? 春天易得什么病? 春天是个多发病的季节,怎样预防疾病 春季的易发病有哪些? 春季多发病 梦见父亲出车祸死了后又诈尸 梦见爸爸出车祸死了自己大哭 梦见爸爸出车祸去世,是什么意思? 梦见父亲车祸去世,求高人给于指点迷津。 昨天晚上梦见爸爸出车祸死啦!很纠结~!怎么办!! 梦见自己的父亲因为自己出车祸死了,代表什么,是不是不好的梦 白天睡觉梦见爸爸车祸死了,并且哭的很伤心,求高人讲解??? 前一天梦见爸爸出车祸第二天又梦见爸爸出车祸什么意思?急急急_百度... 多发病是什么 做泡菜酸豆角的时候,泡菜水发混怎么办? 泡酸豇豆的水是浑的正常吗 做好酸豆角之后水是混浊的吗,面上还有一层白色的,是坏了吗 苹果手机最近特别卡,反应很慢,怎么回事? 腌制酸豆角水变混浊是正常吗 泡菜水浑浊怎么变清 腌酸豆角汤浑浊,腌了有十天了,口感脆,咸。请问能吃吗谢谢大家。 有没有懂腌菜的达人?我腌制的酸豆角几天了看起来有点絮状的浑浊,打开闻没变味,帮看下坏了没? 腌制酸豆角的料水发黑会不会影响酸豆角的口感 腌制酸豆角时豆角要沥干水分,但是为什么后面还要加水? 酸豆角的水有一层白色的东西,发霉了吗还能吃不 苹果手机为什么手机很卡,反应慢怎么办? 腌制好的酸豆角水有点臭风味要怎么处理? 五万左右的面包车什么品牌好 苹果手机越用越慢怎么办,iPhone速度变慢的原因 我腌的酸豆角水上面长了一层白白的东西怎么去掉? 5万左右买什么面包车好? 苹果手机网速为什么越来越慢? 我想问下腌制好的酸豆角水有点臭风味要怎么处理?
  • 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