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进心理健康的途径与方法有哪些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2 17:55
我来回答
共3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31 14:42
1、转视
换个角度看问题,横看成岭侧成峰。因为并不是任何来自客观现实的外部刺激都可以回避或淡化的。但是,任何事物都有积极和消极的方面。同一客观现实或情境,假如从一角度来看,可能引起消极的情绪体验,使人陷入心理困境;假如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就可以发现的积极意义,从而使消极情绪体验转化为积极情绪体验,走出心理困境。
2、升华
让积极的心理认知固着,把挫折变成财富。
3、换脑
换一种认知解释事物,更新观念,重新解释外部环境信息,也就是相当于换一个脑袋思考、解释问题。在个体出现心理矛盾和冲突的时候,可以通过换脑法,减少或消除心理认知与心理体验的矛盾冲突。
4、变通
变恶*为良*,酸葡萄与甜柠檬效应。心理学上又叫合理化。就是通过找一些理由为自己开脱,以减轻痛苦,缓解紧张,使内心获得平衡的办法。弗洛伊德指出,常见的合理化有两种:一是希望达到的目的没有达到,心理便否定该目的的价值或意义,俗称酸葡萄效应。二是未达到预定的期望或目标,便提高目前现状的价值或意义,俗称甜柠檬效应,如狐狸吃不到葡萄,就说葡萄是酸的,只能得到柠檬,就说柠檬是甜的,于是便不感到苦恼。心理调适可借用某种“合理化”的理由来解释事实,变恶*为良*。
二、促进心理健康的日常护理
方法一:坚持独立、愉快的生活方式。
方法二:建立多种人际关系,要与人为善,乐于与人交往,和他人建立良好的关系。
方法三:对许多事情“顺其自然,为所当为”,即使当夫妻感情或事业等出现危机,也不要着急先作决定。
方法四:制订一些短期的小目标,比如第一年学长笛,第二年学网球等,总之,不要让自己百无聊赖。
方法五:改变自我,人在安定的生活中,往往觉得沉闷、没有生机、提不起精神,如果适时地对稳定的习惯做些小的变动,就会有一种新鲜感。
方法六:善于自我调节,为了保持自己的良好情绪,女性朋友应该学会至少一种自我调节方法,诸如接触那些温暖、柔和而又富有活力的颜色,如绿色、粉红色、浅蓝色等;走进大自然,让大自然的奇山秀水来震撼你的心灵,这些美好的感觉往往是良好的情绪的诱导剂;欣赏音乐,多接触阳光同样会使你心情愉快。
方法七:善于适应环境,面对现实。
方法八:要劳逸结合,女性朋友要权衡好努力工作与积极而有意义的休息的关系。
方法九:要及早就诊,一旦出现上述心理疾病,自己无法进行调节时应该尽快寻求心理医生或者专科医生的帮助,以免贻误病情。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31 14:42
1多鼓励自己。
2要相信自己。
3与别人交往时,要友善,注意倾听,诚信待人。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31 14:42
增进在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途径和方法
VIP专享文档 2020-05-26 4页 用App免费查看
增进在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途径和方法
当代大学生,在社会就业压力、家庭环境、学校以及自身的生活、学习的压力下,无法正确的面对自己,不能科学的、客观的、正确的为人处事,小到失眠、食欲不振、经常旷课、沉迷于游戏,大到离家出走、自杀,不仅影响了个人、家庭,还影响了社会。 处理这些问题,首要的就是要保持和增进心理健康,那么如何增进心理健康呢? 首先,要正确的面对自己,认识了解自己,只有在这个前提下,我们才不会冲动的去做些不适宜的事情。 其次,在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外,还要合理的规划自己的课余时间。学生,他的最主要任务就是学习,在大学里的时间,自由支配的时间是很多的,要是没有一个明确清晰的目标和规划,那么你就很迷茫,不知自己该做什么,其实你还有很多事情没有做好。 第三,适当的扩大自己的交际圈。人家说多个朋友多条路,朋友多了,相互倾诉、聊天的人就多了,这样你就可以及时的排解自己的烦恼和忧愁;另外,每个人的爱好和思想也不 一样,每个人多有自己的一个交际圈,朋友多了,那你的信息来源就广了。 第四,经常参加一些集体活动和锻炼。 最后,做为学校的领导,应该给学生定期的上一些心理健康课程,做为班级的指导员要尽力做到提前发现问题,提前解决问题。 对于我国当代的青年,尤其是当代的大学生来说,牢固地树立科学的、正确的、*的人生观、世界观与价值观,保持与时代发展、社会需要相互和谐一致的统一人格对于增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也是至关重要的。
具体来说的话分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正确的自我调整
(1)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不仅能够使大学生正确认识社会发展规律,认识国家的前途命运,认识自己的社会责任,从而为大学生的人生提供导向;也能够直接为大学生提供思想和行为的价值标准、程式、规范,使得同学们在困难的时候看到成绩、看到光明,化逆境为顺境,变困难为动力。因此,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助于大学生坚定自信心,在积极进取中锻炼自己的意志品质,提高承受挫折和适应环境的能力,保持心理健康。
(2)掌握应对心理问题的科学方法。
首先,要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有了科学的思维方法就能在众多困难和挫折面前,分清轻重缓急、主次先后,通过矛盾分析的方法抓住主要矛盾及矛盾的主要方面各个击破,否则就会焦虑彷徨、手足无措,甚至对自己失去信心,对前途感到渺茫。
其次,要学习心理健康知识,提高心理健康意识,自觉维持自身的身心健康。实践证明,系统学习过心理健康知识的大学生,一般都能够更有效地进行自我心理调节与保健。
最后,也可以通过听心理健康课或讲座,阅读心理卫生方面的书籍,以及寻求心理咨询人员的帮助等途径,来获得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
(3)合理的*情绪。
情绪对人的生活、学习和工作有重要的影响,欢快、兴奋、愉悦等情绪能提高人们学习工作的效率和生活的质量,而不满、抱怨、悲伤等则会降低学习工作的效率,长期处于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之中还会消磨自己的意志,甚至降低人的免疫力,易导致心因性疾病的发生。因此,大学生在产生心理困惑时,首先要弄清自己的情绪状态,对不良的情绪和烦恼的心情应及时地采取各种有效的方法进行地宣泄或转移,积极进行自我心理调整,保持自身身心健康。
(4)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增进人际交往。
集体活动可以锻炼大学生的组织能力、表达能力、创造能力和交际能力。健康的人际交往有利于交往双方的学习进步、个性完善、情绪稳定。参加集体活动一方面可以锻炼大学生的组织能力、表达能力、创造能力和交际能力;另一方面,大学生通过集体活动可以增进彼此之间的相互了解和支持解,获得真正的友情。健康的人际交往有利于交往双方的学习进步、个性完善;也可以使同学们获得一个社会支持系统,当遇到个人一时解决不了的心理问题时,可以求助于他人,以帮助自己解决各种问题。“如果你把快乐告诉一个朋友,你将得到两个快乐;而你如果把忧愁向一个朋友倾吐,你将被分掉一半忧愁。”(《培根论人生》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52页。)
二、协调个人与他人的关系
1、协调好个人与他人关系的重要性
2、处理个人与他人关系的关键
3、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的个人与他人关系的处理
4、协调个人与他人的关系应坚持的原则
(1)平等原则。是协调个人与他人关系的前提 ; 把自尊和尊重他人有机地结合起来。
(2)诚信原则。是协调个人与他人关系的保证。“诚”是人际交往的根本,自古以来就受到人们崇尚,交往能做到一个“诚”字,必能老少无欺,从而赢得真诚的回报。反之,世故圆滑,尔虞我诈,永远也不可能得到对方的真诚相待。以诚待人,以责人之心责己、以恕己之心恕人。
(3)宽容原则。是协调个人与他人关系必不可少的条件。相互宽容对方的缺点,乃是通向天堂之门——英国诗人布莱克.W.当你站在别人的位置看问题时,就会了解别人的所言所行,获得许多从未有过的理解,便会觉得心理上的距离缩短了。每个人都有保留自己意见和按照自己意愿去生活的权利,彼此只能用自己的思想去影响别人,而不可能强制改变别人。如果时时处处尊重和理解别人的选择,不过高要求别人,就可以减少误解,有豁达心胸,从而达到心理相容
(4)互助原则。是协调个人与他人关系的必然要求。乐于帮助别人,对于社会生活中的弱者以及遇到困难的人,要热情伸出友爱之手,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
5、正确认识和处理竞争和合作的关系
(1)正确认识竞争
(2)正确认识合作
(3)正确处理好竞争和合作的关系
三、协调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1、协调好个人和社会关系的重要意义
2、协调好个人和社会关系的关键是正确认识和把握个人在社会中的定位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4个方面:
第一、个体性与社会性关系中的个人定位,经过充分的社会化洗礼,把人的个体性与社会性统一起来;
第二、个人需要与社会需要关系中的个人定位,联系社会需要考虑个人需要,把个人需要与社会需要统一起来;
第三、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关系中的个人定位,自觉维护乃至于服从社会整体利益,把个人利益与社会整体利益统一起来;
第四、个*利、自由与社会责任、义务关系中的个人定位,承担起应尽的责任、义务,把享受个*利、自由和承担责任、义务统一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