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10-23 09:08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9-18 18:34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不可避免的会接触到散文吧?散文不受时间、空间的*。写散文,多数时候都离不开事件。什么样的散文才是真正的好散文呢?下面是我为大家收集的寒食散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那年春天,我在乡间的一所学校里教语文。我亲手哺育着这群稚拙可爱的灵魂,盈耳的是清脆又娇憨的吵闹,心里觉得从未有过的明快与喜悦。那天寒食,一大早,许多叽叽喳喳的小精灵们就已爬满了我卧室的窗台。她们喧闹不已,像一群叫晨的百灵;但我一起身,却又不见;待一打开门,忽又喧喧然的一拥而入。她们带来了各式各样乡间的冷食,而尤其多的,是那种掺和了初生的野菜汁、圆圆甜甜的青米团子。青米团是糯米磨粉做的,绿莹莹的,像块半透明的玉石,顶上还拍了一点胭脂红,简直就是一件浑朴的工艺品啊,叫人怎舍得吃下呢?
到了晚上,男女学生来了一大群,约我去不远的小村里看露天电影。这群孩子前呼后拥,簇着我,过小桥,经竹林,沿低圆的小山而行,一路欢声笑语不断。女孩说,“老师,你上课时好凶哦,眼睛瞪起来有这么大!”她用小手比了一个比我的脑袋还大的大圆圈,借以说明我“凶”的程度。我说:“上课嘛,就该这样。”她们又说:“老师,你家离这里远么?”“远的。”“几多远呢?”“嗯,有这么远吧。”我用拇指和食指比了一个小小的距离,她们自然不信,“嚯,骗人!”小鼻子一耸,脸蛋儿就扭过去了。我慢悠悠的接上说:“这是地图上的。”于是哗然大笑,脆脆的笑声在夜的田野里传播得很远。
隔了一会,她们又生出一个主意,“老师,你唱一段戏文,好不好?”“不好,”我说,“我一唱,会把你们吓跑的。”于是她们开始报复,赫赫虎虎地道:“老师,你到我们家里,先要吃一碗荷包蛋,一家一碗,这是我们这里的规矩!”我吓了一跳,忙说,“那我就不去了。”她们立即高兴起来,“不去不行的,你认不得回去的路的!”我说:“我认得的,从这里往回走,过小竹林,再过小石桥,那就是我们的学校了。”她们便又慌张起来,忙一齐的拉住我,齐声说:“不回去,不回去,我们骗了你的哟!……”
那是一个多么美好的夜晚,是南国的春天里的一个难得的晴日。和煦的风吹着,星星在遥远的天上眨着眼睛;桃花杏花开在枝头,春茶生长在低缓的山坡上,出蛰的青蛙已经开始在水田里鸣鼓了。我们手牵着手,沿一条弯弯曲曲的小道,一齐向露天电影场走去。——啊!这春夜里的一切都可以作证,我多愿意就这样永无尽头的一直走下去啊……
进城以后,因为生计匆促,那所如童话般美丽的小小校园,已经很久没有再去。去年中秋,我得闲作故地之游,发现当年低矮的校舍,如今已换成了一幢五层高的钢混教学楼;旧日同事也已星散不少,只有二三故人,仍在那片丰沃的黑板上辛勤的耕耘。还有我的那班烂漫的孩子们,那班让我每在追忆的遐想中神牵梦萦的孩子们哟,这么多年过去了,你们也早该长大了罢?
柳絮纷飞,四月的温暖有了淡淡的诗意。来路迢迢,淡烟急雨的时节里,我和你,在阆苑相遇。
我一直在想,千年之前的你究竟是何模样。是否也曾在这样的一个季节里,吹笛折柳,失去人间烟火,只为了祭奠再也不能归来的人。于是,你将它一代一代的传递下来,说是纪念,却是告诫。
执一把油纸伞,穿上汉服,行走在寒食阆苑,我只是想要去找,找寻那份消失在我身体里祖先曾经记住过的东西。去寻找那蓦然回首时的一抹微笑,去探寻历史的轨迹。
苍翠浓烈,碧水吻岸,垂柳默默入睡。我将脚放入水中,想要探寻水的记忆,可是以碧绿的眼眸凝视我。于是,我探访古城,去*时间留下的旧迹,小巷横斜,阡陌邻里,我的身影似乎回到了过去。我看见那时的人们,摈弃喧闹,归于宁静,百户之街,却无炊烟升起。凉的面条,冷的馒头,构成了一天的实际。青石路上,言语无他,嘉陵江边,捣衣声声弥散不歇。灯火点点,照亮归家的路。
我从记忆中醒来,探寻今日的寒食,暖意喧闹,人流如织。经过千年沉淀,宁静背后掩盖的繁华终于迸发出来,岸边捣衣不改,可端的是一份清濛繁密。穿过厚重的尘埃,当历史已经过去,那原来盛开的繁华却已经成了游资,让无数的人去凭吊。
只能凭吊,只能观望,只能赏玩,只能叹息。
过去的,在一代一代人的逝去中演化成历史,我们再也寻找不到当时的风景。千年之后,今日的盛景谁会明晰,谁又说与谁听。唯一留下的,只有岸边娉娉婷婷的身姿,在扶风弱柳中渐渐散去。最后的最后,我们只会记得,很久很久的以前,之推绵山焚身,于是我们才有了今日的假期。
而我们,怀念历史的人,终究只是怀念。
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唐朝之前,寒食节是一个很繁盛的节日,王冷然《寒食篇》中有这样的记载:秋贵重阳冬贵腊,不如寒食在春前。说的便是寒食节在当时之盛。而与之相比,清明则没有那么大的影响力。然而从唐代起,清明这个节日便逐渐盛起,而寒食则日渐式微,到最后,清明这个节日竟取代了寒食节。这两者之间,到底是如何转变的呢?不妨细细道来。
寒食节距今已有2640年的历史,与之相比,传统的清明节则显得晚一些,只有两千五百多年的历史,但也相差无几,只一百多年而已。作为二十四节气之一的`清明,《历书》有这样的记载:“春分后十五日……为清明,时万物皆洁齐而清明,盖时当气清景明,万物皆显,因此得名。”很好地解释了清明此名的由来。寒食节,有两种民间传说,一是说为了纪念火神。二是春秋时晋国介子推割大腿之肉救晋文公,后又被晋文公烧死之事。文公为纪念他,便命这日禁火。由此说来,清明与寒食都是两个有着历史渊源的节日。
清明节从唐朝开始逐渐取代寒食节,首先,是因为清明节与寒食节在时间上紧紧相连,寒食过完就是清明。其次两个节日都有怀念祭奠先祖的意思。这两点给唐之后清明逐渐兼并取代寒食提供了很好的基础。
此外,寒食节的种种弊端也成了逐渐衰退的重要原因。寒食节又称禁火节,两汉时桓谭《新论》中记载:“太原郡民以隆冬不火食五日,虽有疾病缓急,犹不敢犯。”王建的《寒行》云:“三日无火烧纸钱,纸钱那得到黄泉?”这两个记载都有力地证明了寒食禁火给民众带来的种种不便。而清明作为踏青游玩的好节日则又为其盛起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寒食节祭奠先祖一直以来都是民间的习俗,直到唐朝经过几次波折才正式为官方确认,并逐渐成为清明之风俗。“或寒食上墓,复为欢乐,坐对松软,曾无戚容,并宜禁断。”民间民众祭奠时多饮酒嬉戏,官方认为此举有不尊敬先祖之嫌,便禁止之。唐开元二十年(732),朝廷颁布赦令,准许寒食上墓行拜扫之礼。《寒食拜埽》有记载:寒食上墓,礼经无文,近世相传,浸以成俗。说的便是把民间流传日盛的寒食上墓习俗重新予以准许。
唐朝起,清明逐渐与寒食节混淆,到明清两代,百姓言清明者远远多于寒食。唐朝作为中国古代最强盛的时代,各个方面都得到长足发展,也成为第一个为清明放长假的朝代。唐开元二十四年(736),清明放假四天。唐朝大历十三年(778)开始,清明放假五天,到贞元六年(790),假日增加到七天,此后各个朝代都放假。
自2008年始,清明节正式列入国家的法定节日,每到这天,人们都很隆重地开展祭祖踏青活动,以弘扬中华民族尊老孝亲的民俗传统文化。然而,寒食节并非清明节,寒食节的故事鲜为人知,却有一段美丽的传说。寒食节亦称“禁烟节”或“冷节”,也叫“百五节”,即在冬至后的第一百零五日,也就是清明节前一两天,这天人们一般禁烟火,只吃冷食。后来逐渐增加了祭扫、踏青等风俗,寒食节绵延两千多年,曾被称为民间第一大祭日,恰巧在24节气的清明节期间,于是人们便把寒食节当成了清明节了。眼看清明节快到了,为了了解这个民俗,我便仔细阅读《古文观止》中《介之推不言禄》篇,总觉得应该用文章形式告知人们,以纪念介之推这位值得崇敬的古代中国好人。
在晋国时,晋文公的弟弟当上国君,晋公子重耳便*国外,颠沛流离,由于生活贫困,加之有家不能归等原因,公子重耳有时因为生活贫困常发牢*,每天的粗茶淡饭难以下咽,追随他的一位谋臣介之推,有一天偷偷割下自己大腿上的一块肉,为公子重耳熬了一碗肉汤,眼看公子吃的狼吞虎咽,介之推显得很坦然。晋公子虽然发现介之推走路一瘸一拐的,当时也没在意,可后来有人告诉了他,晋公子发自内心的感激他。
后来晋公子重耳做了国君,也就是历史上的晋文公。可在*行赏时,偏偏忘了介之推,介之推无怨无悔,带着老母亲隐居到家乡的山林里,介之推心想:没我的帮助,他也能做国君的,虽然人们纷纷请功要官,介之推觉得这样做对国家不利,对百姓不利。可见介之推的品质是多么高尚。
有一天,晋文公突然想起了介之推,便要部下请介之推出山,介之推不接见,也不出山林,晋文公便决定亲自去请,偌大的山林,哪里能找得到呢?有人出了注意,用三面放火烧山的方法,*他从这面山林走出来,结果有个奸臣因为嫉妒介之推出山后会被重用而遭到排挤,便偷偷让人四面烧山,结果介之推和老母亲被活活烧死在山林里,晋文公一行找到介之推时,发现他抱着自己的老母亲,被烧死在一个大柳树下。
第二年,晋文公素服徒步登山祭奠,表示哀悼。在坟前那棵老柳树死树复活,绿枝飘舞,晋文公望着老柳树,就像看见了介子推一样。他摘下几枝柳条,编了一个圈儿戴在头上,因为这天是清明节,于是晋文公把复活的老柳树赐名为"清明柳"。 以后,人们为了纪念介之推的忠孝义举,在这天都自觉的只吃熟食,不生烟火。几千年了,这一节日文化内涵日益丰富,也许是因为杜牧的诗,人们于是混淆了清明节和寒食节。
这个故事应该让当代的中国人永远记在心里,记住介之推先生忠君孝亲和不言禄的高尚品德,也让当代的人们在清明节踏青之时能反思自己的角色和责任。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9-18 18:34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不可避免的会接触到散文吧?散文不受时间、空间的*。写散文,多数时候都离不开事件。什么样的散文才是真正的好散文呢?下面是我为大家收集的寒食散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那年春天,我在乡间的一所学校里教语文。我亲手哺育着这群稚拙可爱的灵魂,盈耳的是清脆又娇憨的吵闹,心里觉得从未有过的明快与喜悦。那天寒食,一大早,许多叽叽喳喳的小精灵们就已爬满了我卧室的窗台。她们喧闹不已,像一群叫晨的百灵;但我一起身,却又不见;待一打开门,忽又喧喧然的一拥而入。她们带来了各式各样乡间的冷食,而尤其多的,是那种掺和了初生的野菜汁、圆圆甜甜的青米团子。青米团是糯米磨粉做的,绿莹莹的,像块半透明的玉石,顶上还拍了一点胭脂红,简直就是一件浑朴的工艺品啊,叫人怎舍得吃下呢?
到了晚上,男女学生来了一大群,约我去不远的小村里看露天电影。这群孩子前呼后拥,簇着我,过小桥,经竹林,沿低圆的小山而行,一路欢声笑语不断。女孩说,“老师,你上课时好凶哦,眼睛瞪起来有这么大!”她用小手比了一个比我的脑袋还大的大圆圈,借以说明我“凶”的程度。我说:“上课嘛,就该这样。”她们又说:“老师,你家离这里远么?”“远的。”“几多远呢?”“嗯,有这么远吧。”我用拇指和食指比了一个小小的距离,她们自然不信,“嚯,骗人!”小鼻子一耸,脸蛋儿就扭过去了。我慢悠悠的接上说:“这是地图上的。”于是哗然大笑,脆脆的笑声在夜的田野里传播得很远。
隔了一会,她们又生出一个主意,“老师,你唱一段戏文,好不好?”“不好,”我说,“我一唱,会把你们吓跑的。”于是她们开始报复,赫赫虎虎地道:“老师,你到我们家里,先要吃一碗荷包蛋,一家一碗,这是我们这里的规矩!”我吓了一跳,忙说,“那我就不去了。”她们立即高兴起来,“不去不行的,你认不得回去的路的!”我说:“我认得的,从这里往回走,过小竹林,再过小石桥,那就是我们的学校了。”她们便又慌张起来,忙一齐的拉住我,齐声说:“不回去,不回去,我们骗了你的哟!……”
那是一个多么美好的夜晚,是南国的春天里的一个难得的晴日。和煦的风吹着,星星在遥远的天上眨着眼睛;桃花杏花开在枝头,春茶生长在低缓的山坡上,出蛰的青蛙已经开始在水田里鸣鼓了。我们手牵着手,沿一条弯弯曲曲的小道,一齐向露天电影场走去。——啊!这春夜里的一切都可以作证,我多愿意就这样永无尽头的一直走下去啊……
进城以后,因为生计匆促,那所如童话般美丽的小小校园,已经很久没有再去。去年中秋,我得闲作故地之游,发现当年低矮的校舍,如今已换成了一幢五层高的钢混教学楼;旧日同事也已星散不少,只有二三故人,仍在那片丰沃的黑板上辛勤的耕耘。还有我的那班烂漫的孩子们,那班让我每在追忆的遐想中神牵梦萦的孩子们哟,这么多年过去了,你们也早该长大了罢?
柳絮纷飞,四月的温暖有了淡淡的诗意。来路迢迢,淡烟急雨的时节里,我和你,在阆苑相遇。
我一直在想,千年之前的你究竟是何模样。是否也曾在这样的一个季节里,吹笛折柳,失去人间烟火,只为了祭奠再也不能归来的人。于是,你将它一代一代的传递下来,说是纪念,却是告诫。
执一把油纸伞,穿上汉服,行走在寒食阆苑,我只是想要去找,找寻那份消失在我身体里祖先曾经记住过的东西。去寻找那蓦然回首时的一抹微笑,去探寻历史的轨迹。
苍翠浓烈,碧水吻岸,垂柳默默入睡。我将脚放入水中,想要探寻水的记忆,可是以碧绿的眼眸凝视我。于是,我探访古城,去*时间留下的旧迹,小巷横斜,阡陌邻里,我的身影似乎回到了过去。我看见那时的人们,摈弃喧闹,归于宁静,百户之街,却无炊烟升起。凉的面条,冷的馒头,构成了一天的实际。青石路上,言语无他,嘉陵江边,捣衣声声弥散不歇。灯火点点,照亮归家的路。
我从记忆中醒来,探寻今日的寒食,暖意喧闹,人流如织。经过千年沉淀,宁静背后掩盖的繁华终于迸发出来,岸边捣衣不改,可端的是一份清濛繁密。穿过厚重的尘埃,当历史已经过去,那原来盛开的繁华却已经成了游资,让无数的人去凭吊。
只能凭吊,只能观望,只能赏玩,只能叹息。
过去的,在一代一代人的逝去中演化成历史,我们再也寻找不到当时的风景。千年之后,今日的盛景谁会明晰,谁又说与谁听。唯一留下的,只有岸边娉娉婷婷的身姿,在扶风弱柳中渐渐散去。最后的最后,我们只会记得,很久很久的以前,之推绵山焚身,于是我们才有了今日的假期。
而我们,怀念历史的人,终究只是怀念。
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唐朝之前,寒食节是一个很繁盛的节日,王冷然《寒食篇》中有这样的记载:秋贵重阳冬贵腊,不如寒食在春前。说的便是寒食节在当时之盛。而与之相比,清明则没有那么大的影响力。然而从唐代起,清明这个节日便逐渐盛起,而寒食则日渐式微,到最后,清明这个节日竟取代了寒食节。这两者之间,到底是如何转变的呢?不妨细细道来。
寒食节距今已有2640年的历史,与之相比,传统的清明节则显得晚一些,只有两千五百多年的历史,但也相差无几,只一百多年而已。作为二十四节气之一的`清明,《历书》有这样的记载:“春分后十五日……为清明,时万物皆洁齐而清明,盖时当气清景明,万物皆显,因此得名。”很好地解释了清明此名的由来。寒食节,有两种民间传说,一是说为了纪念火神。二是春秋时晋国介子推割大腿之肉救晋文公,后又被晋文公烧死之事。文公为纪念他,便命这日禁火。由此说来,清明与寒食都是两个有着历史渊源的节日。
清明节从唐朝开始逐渐取代寒食节,首先,是因为清明节与寒食节在时间上紧紧相连,寒食过完就是清明。其次两个节日都有怀念祭奠先祖的意思。这两点给唐之后清明逐渐兼并取代寒食提供了很好的基础。
此外,寒食节的种种弊端也成了逐渐衰退的重要原因。寒食节又称禁火节,两汉时桓谭《新论》中记载:“太原郡民以隆冬不火食五日,虽有疾病缓急,犹不敢犯。”王建的《寒行》云:“三日无火烧纸钱,纸钱那得到黄泉?”这两个记载都有力地证明了寒食禁火给民众带来的种种不便。而清明作为踏青游玩的好节日则又为其盛起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寒食节祭奠先祖一直以来都是民间的习俗,直到唐朝经过几次波折才正式为官方确认,并逐渐成为清明之风俗。“或寒食上墓,复为欢乐,坐对松软,曾无戚容,并宜禁断。”民间民众祭奠时多饮酒嬉戏,官方认为此举有不尊敬先祖之嫌,便禁止之。唐开元二十年(732),朝廷颁布赦令,准许寒食上墓行拜扫之礼。《寒食拜埽》有记载:寒食上墓,礼经无文,近世相传,浸以成俗。说的便是把民间流传日盛的寒食上墓习俗重新予以准许。
唐朝起,清明逐渐与寒食节混淆,到明清两代,百姓言清明者远远多于寒食。唐朝作为中国古代最强盛的时代,各个方面都得到长足发展,也成为第一个为清明放长假的朝代。唐开元二十四年(736),清明放假四天。唐朝大历十三年(778)开始,清明放假五天,到贞元六年(790),假日增加到七天,此后各个朝代都放假。
自2008年始,清明节正式列入国家的法定节日,每到这天,人们都很隆重地开展祭祖踏青活动,以弘扬中华民族尊老孝亲的民俗传统文化。然而,寒食节并非清明节,寒食节的故事鲜为人知,却有一段美丽的传说。寒食节亦称“禁烟节”或“冷节”,也叫“百五节”,即在冬至后的第一百零五日,也就是清明节前一两天,这天人们一般禁烟火,只吃冷食。后来逐渐增加了祭扫、踏青等风俗,寒食节绵延两千多年,曾被称为民间第一大祭日,恰巧在24节气的清明节期间,于是人们便把寒食节当成了清明节了。眼看清明节快到了,为了了解这个民俗,我便仔细阅读《古文观止》中《介之推不言禄》篇,总觉得应该用文章形式告知人们,以纪念介之推这位值得崇敬的古代中国好人。
在晋国时,晋文公的弟弟当上国君,晋公子重耳便*国外,颠沛流离,由于生活贫困,加之有家不能归等原因,公子重耳有时因为生活贫困常发牢*,每天的粗茶淡饭难以下咽,追随他的一位谋臣介之推,有一天偷偷割下自己大腿上的一块肉,为公子重耳熬了一碗肉汤,眼看公子吃的狼吞虎咽,介之推显得很坦然。晋公子虽然发现介之推走路一瘸一拐的,当时也没在意,可后来有人告诉了他,晋公子发自内心的感激他。
后来晋公子重耳做了国君,也就是历史上的晋文公。可在*行赏时,偏偏忘了介之推,介之推无怨无悔,带着老母亲隐居到家乡的山林里,介之推心想:没我的帮助,他也能做国君的,虽然人们纷纷请功要官,介之推觉得这样做对国家不利,对百姓不利。可见介之推的品质是多么高尚。
有一天,晋文公突然想起了介之推,便要部下请介之推出山,介之推不接见,也不出山林,晋文公便决定亲自去请,偌大的山林,哪里能找得到呢?有人出了注意,用三面放火烧山的方法,*他从这面山林走出来,结果有个奸臣因为嫉妒介之推出山后会被重用而遭到排挤,便偷偷让人四面烧山,结果介之推和老母亲被活活烧死在山林里,晋文公一行找到介之推时,发现他抱着自己的老母亲,被烧死在一个大柳树下。
第二年,晋文公素服徒步登山祭奠,表示哀悼。在坟前那棵老柳树死树复活,绿枝飘舞,晋文公望着老柳树,就像看见了介子推一样。他摘下几枝柳条,编了一个圈儿戴在头上,因为这天是清明节,于是晋文公把复活的老柳树赐名为"清明柳"。 以后,人们为了纪念介之推的忠孝义举,在这天都自觉的只吃熟食,不生烟火。几千年了,这一节日文化内涵日益丰富,也许是因为杜牧的诗,人们于是混淆了清明节和寒食节。
这个故事应该让当代的中国人永远记在心里,记住介之推先生忠君孝亲和不言禄的高尚品德,也让当代的人们在清明节踏青之时能反思自己的角色和责任。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9-18 18:34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不可避免的会接触到散文吧?散文不受时间、空间的*。写散文,多数时候都离不开事件。什么样的散文才是真正的好散文呢?下面是我为大家收集的寒食散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那年春天,我在乡间的一所学校里教语文。我亲手哺育着这群稚拙可爱的灵魂,盈耳的是清脆又娇憨的吵闹,心里觉得从未有过的明快与喜悦。那天寒食,一大早,许多叽叽喳喳的小精灵们就已爬满了我卧室的窗台。她们喧闹不已,像一群叫晨的百灵;但我一起身,却又不见;待一打开门,忽又喧喧然的一拥而入。她们带来了各式各样乡间的冷食,而尤其多的,是那种掺和了初生的野菜汁、圆圆甜甜的青米团子。青米团是糯米磨粉做的,绿莹莹的,像块半透明的玉石,顶上还拍了一点胭脂红,简直就是一件浑朴的工艺品啊,叫人怎舍得吃下呢?
到了晚上,男女学生来了一大群,约我去不远的小村里看露天电影。这群孩子前呼后拥,簇着我,过小桥,经竹林,沿低圆的小山而行,一路欢声笑语不断。女孩说,“老师,你上课时好凶哦,眼睛瞪起来有这么大!”她用小手比了一个比我的脑袋还大的大圆圈,借以说明我“凶”的程度。我说:“上课嘛,就该这样。”她们又说:“老师,你家离这里远么?”“远的。”“几多远呢?”“嗯,有这么远吧。”我用拇指和食指比了一个小小的距离,她们自然不信,“嚯,骗人!”小鼻子一耸,脸蛋儿就扭过去了。我慢悠悠的接上说:“这是地图上的。”于是哗然大笑,脆脆的笑声在夜的田野里传播得很远。
隔了一会,她们又生出一个主意,“老师,你唱一段戏文,好不好?”“不好,”我说,“我一唱,会把你们吓跑的。”于是她们开始报复,赫赫虎虎地道:“老师,你到我们家里,先要吃一碗荷包蛋,一家一碗,这是我们这里的规矩!”我吓了一跳,忙说,“那我就不去了。”她们立即高兴起来,“不去不行的,你认不得回去的路的!”我说:“我认得的,从这里往回走,过小竹林,再过小石桥,那就是我们的学校了。”她们便又慌张起来,忙一齐的拉住我,齐声说:“不回去,不回去,我们骗了你的哟!……”
那是一个多么美好的夜晚,是南国的春天里的一个难得的晴日。和煦的风吹着,星星在遥远的天上眨着眼睛;桃花杏花开在枝头,春茶生长在低缓的山坡上,出蛰的青蛙已经开始在水田里鸣鼓了。我们手牵着手,沿一条弯弯曲曲的小道,一齐向露天电影场走去。——啊!这春夜里的一切都可以作证,我多愿意就这样永无尽头的一直走下去啊……
进城以后,因为生计匆促,那所如童话般美丽的小小校园,已经很久没有再去。去年中秋,我得闲作故地之游,发现当年低矮的校舍,如今已换成了一幢五层高的钢混教学楼;旧日同事也已星散不少,只有二三故人,仍在那片丰沃的黑板上辛勤的耕耘。还有我的那班烂漫的孩子们,那班让我每在追忆的遐想中神牵梦萦的孩子们哟,这么多年过去了,你们也早该长大了罢?
柳絮纷飞,四月的温暖有了淡淡的诗意。来路迢迢,淡烟急雨的时节里,我和你,在阆苑相遇。
我一直在想,千年之前的你究竟是何模样。是否也曾在这样的一个季节里,吹笛折柳,失去人间烟火,只为了祭奠再也不能归来的人。于是,你将它一代一代的传递下来,说是纪念,却是告诫。
执一把油纸伞,穿上汉服,行走在寒食阆苑,我只是想要去找,找寻那份消失在我身体里祖先曾经记住过的东西。去寻找那蓦然回首时的一抹微笑,去探寻历史的轨迹。
苍翠浓烈,碧水吻岸,垂柳默默入睡。我将脚放入水中,想要探寻水的记忆,可是以碧绿的眼眸凝视我。于是,我探访古城,去*时间留下的旧迹,小巷横斜,阡陌邻里,我的身影似乎回到了过去。我看见那时的人们,摈弃喧闹,归于宁静,百户之街,却无炊烟升起。凉的面条,冷的馒头,构成了一天的实际。青石路上,言语无他,嘉陵江边,捣衣声声弥散不歇。灯火点点,照亮归家的路。
我从记忆中醒来,探寻今日的寒食,暖意喧闹,人流如织。经过千年沉淀,宁静背后掩盖的繁华终于迸发出来,岸边捣衣不改,可端的是一份清濛繁密。穿过厚重的尘埃,当历史已经过去,那原来盛开的繁华却已经成了游资,让无数的人去凭吊。
只能凭吊,只能观望,只能赏玩,只能叹息。
过去的,在一代一代人的逝去中演化成历史,我们再也寻找不到当时的风景。千年之后,今日的盛景谁会明晰,谁又说与谁听。唯一留下的,只有岸边娉娉婷婷的身姿,在扶风弱柳中渐渐散去。最后的最后,我们只会记得,很久很久的以前,之推绵山焚身,于是我们才有了今日的假期。
而我们,怀念历史的人,终究只是怀念。
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唐朝之前,寒食节是一个很繁盛的节日,王冷然《寒食篇》中有这样的记载:秋贵重阳冬贵腊,不如寒食在春前。说的便是寒食节在当时之盛。而与之相比,清明则没有那么大的影响力。然而从唐代起,清明这个节日便逐渐盛起,而寒食则日渐式微,到最后,清明这个节日竟取代了寒食节。这两者之间,到底是如何转变的呢?不妨细细道来。
寒食节距今已有2640年的历史,与之相比,传统的清明节则显得晚一些,只有两千五百多年的历史,但也相差无几,只一百多年而已。作为二十四节气之一的`清明,《历书》有这样的记载:“春分后十五日……为清明,时万物皆洁齐而清明,盖时当气清景明,万物皆显,因此得名。”很好地解释了清明此名的由来。寒食节,有两种民间传说,一是说为了纪念火神。二是春秋时晋国介子推割大腿之肉救晋文公,后又被晋文公烧死之事。文公为纪念他,便命这日禁火。由此说来,清明与寒食都是两个有着历史渊源的节日。
清明节从唐朝开始逐渐取代寒食节,首先,是因为清明节与寒食节在时间上紧紧相连,寒食过完就是清明。其次两个节日都有怀念祭奠先祖的意思。这两点给唐之后清明逐渐兼并取代寒食提供了很好的基础。
此外,寒食节的种种弊端也成了逐渐衰退的重要原因。寒食节又称禁火节,两汉时桓谭《新论》中记载:“太原郡民以隆冬不火食五日,虽有疾病缓急,犹不敢犯。”王建的《寒行》云:“三日无火烧纸钱,纸钱那得到黄泉?”这两个记载都有力地证明了寒食禁火给民众带来的种种不便。而清明作为踏青游玩的好节日则又为其盛起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寒食节祭奠先祖一直以来都是民间的习俗,直到唐朝经过几次波折才正式为官方确认,并逐渐成为清明之风俗。“或寒食上墓,复为欢乐,坐对松软,曾无戚容,并宜禁断。”民间民众祭奠时多饮酒嬉戏,官方认为此举有不尊敬先祖之嫌,便禁止之。唐开元二十年(732),朝廷颁布赦令,准许寒食上墓行拜扫之礼。《寒食拜埽》有记载:寒食上墓,礼经无文,近世相传,浸以成俗。说的便是把民间流传日盛的寒食上墓习俗重新予以准许。
唐朝起,清明逐渐与寒食节混淆,到明清两代,百姓言清明者远远多于寒食。唐朝作为中国古代最强盛的时代,各个方面都得到长足发展,也成为第一个为清明放长假的朝代。唐开元二十四年(736),清明放假四天。唐朝大历十三年(778)开始,清明放假五天,到贞元六年(790),假日增加到七天,此后各个朝代都放假。
自2008年始,清明节正式列入国家的法定节日,每到这天,人们都很隆重地开展祭祖踏青活动,以弘扬中华民族尊老孝亲的民俗传统文化。然而,寒食节并非清明节,寒食节的故事鲜为人知,却有一段美丽的传说。寒食节亦称“禁烟节”或“冷节”,也叫“百五节”,即在冬至后的第一百零五日,也就是清明节前一两天,这天人们一般禁烟火,只吃冷食。后来逐渐增加了祭扫、踏青等风俗,寒食节绵延两千多年,曾被称为民间第一大祭日,恰巧在24节气的清明节期间,于是人们便把寒食节当成了清明节了。眼看清明节快到了,为了了解这个民俗,我便仔细阅读《古文观止》中《介之推不言禄》篇,总觉得应该用文章形式告知人们,以纪念介之推这位值得崇敬的古代中国好人。
在晋国时,晋文公的弟弟当上国君,晋公子重耳便*国外,颠沛流离,由于生活贫困,加之有家不能归等原因,公子重耳有时因为生活贫困常发牢*,每天的粗茶淡饭难以下咽,追随他的一位谋臣介之推,有一天偷偷割下自己大腿上的一块肉,为公子重耳熬了一碗肉汤,眼看公子吃的狼吞虎咽,介之推显得很坦然。晋公子虽然发现介之推走路一瘸一拐的,当时也没在意,可后来有人告诉了他,晋公子发自内心的感激他。
后来晋公子重耳做了国君,也就是历史上的晋文公。可在*行赏时,偏偏忘了介之推,介之推无怨无悔,带着老母亲隐居到家乡的山林里,介之推心想:没我的帮助,他也能做国君的,虽然人们纷纷请功要官,介之推觉得这样做对国家不利,对百姓不利。可见介之推的品质是多么高尚。
有一天,晋文公突然想起了介之推,便要部下请介之推出山,介之推不接见,也不出山林,晋文公便决定亲自去请,偌大的山林,哪里能找得到呢?有人出了注意,用三面放火烧山的方法,*他从这面山林走出来,结果有个奸臣因为嫉妒介之推出山后会被重用而遭到排挤,便偷偷让人四面烧山,结果介之推和老母亲被活活烧死在山林里,晋文公一行找到介之推时,发现他抱着自己的老母亲,被烧死在一个大柳树下。
第二年,晋文公素服徒步登山祭奠,表示哀悼。在坟前那棵老柳树死树复活,绿枝飘舞,晋文公望着老柳树,就像看见了介子推一样。他摘下几枝柳条,编了一个圈儿戴在头上,因为这天是清明节,于是晋文公把复活的老柳树赐名为"清明柳"。 以后,人们为了纪念介之推的忠孝义举,在这天都自觉的只吃熟食,不生烟火。几千年了,这一节日文化内涵日益丰富,也许是因为杜牧的诗,人们于是混淆了清明节和寒食节。
这个故事应该让当代的中国人永远记在心里,记住介之推先生忠君孝亲和不言禄的高尚品德,也让当代的人们在清明节踏青之时能反思自己的角色和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