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辉东《论语史鉴》15.40道不同,不相为谋!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10-16 03:24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5 09:02
第40章
子曰.“道不同,不相为谋。”
道:道者,路也。引申为各人所走的人生大道,即人生志向。这里的“道”不能简单地理解为职业或者职业理想,而是指的是人生大志向、大信念、大道义的“道”。
这个意义上的“道”涵盖了儒家的修己安人,修身平天下,包含有最起码的仁义理念。比如*党员所坚持的“道”就是*主义理念。
由“道”延伸出的意思非常多,比如天道、人道、孝道等,不同思想学说,“道”的意思又不尽相同,老子在他的《道德经》中,开篇就提示:道可道,非常道!意思就是说:我这里所说的“道”,不是大家通常理解的那种“道”。
同:“回合也”。此字始见于商代甲骨文,其字形一般认为由一种四人抬东西的用具的形状和“口”组成,表示四人用口令协调行动。
同的本义指合力、会合,例如《诗经·豳风·七月》中说的:“嗟我农夫,我稼既同,上人执宫功。”这里的“同”是会合、聚集的意思,“我稼既同”是说自己的庄稼已经聚集会合在一起了。
“会合”在一起的事物一般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因此又引申出“相同、一样”的意思,例如《论语·子路》中所说的:“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大意是君子不会因与人意见不相同而与人相处不悦,小人表面和人意见相同但内心不悦。
而由“相同、一样”引申表示共同、统一,例如陆游的诗句“但悲不见九州同”,“九州同”,即指国家统一。
而“同舟共济”的“同”是指的“共同、一起”的意思。“统一”就意味着和谐和安定,因此人们常说“大同社会”,其中的“同”就是表示和谐安定的意思。即“大道之行,天下为公!”
“胡同”是由金元时期蒙古语演变而来,这时的“同”读第四声。
谋:虑难曰谋。商议出办法或盘算出主意就叫谋,《论语》中有“为人谋而不忠乎”?其中的谋和本文中的“谋”同义。
谋也有营求,图谋等意,如《论语》:“君子谋道不谋食。”成语“不能远谋”、“与虎谋皮”等。
全文理解为:
孔子说:“志向信念、思想观念不同,不要在一起谋划共事。”
孔子说的这句话是万古不变的箴言,史上引用这句话的人不计其数,如《史记·伯夷传》中出现:道不同不相为谋,亦各从其志也。意思是,志趣不同就不要再共事下去了,还是各找各的志向吧。
在《老庄申韩传》中也有一句:道不同,不相为谋,岂谓是耶?意思是志向不同,不相为谋,难道不是这样吗。
“道”在这里的外延较广,既指人生志向,也指思想观念、学术主张等。
俗话说,人各有志,所以道不同是很正常的现象,并不代表某条道是正确的,另一条道就是错误的。也不表示,持这种观点的人就是君子,持其他观点的就是小人。
不同职业,不同领域的人并不代表不同“道”,这里的“道”是指大道,不同职业,不同领域的人,他们的“大道”有可能是一致的,比如他们都在为社会、为人民、为国家作贡献。
如果两个人的人生观、价值观、金钱观等不一致,就可以算是“道不同”了。
割席绝交其实大可不必!
东汉末年,时人称华歆、邴原、管宁三人为一龙,其中华歆为龙头,邴原为龙腹,管宁为龙尾。
华歆(157年-232年),字子鱼,汉族。平原郡高唐县人(今山东省高唐县)。汉末至三国曹魏初年名士、重臣。华歆早年拜太尉陈球为师,与卢植、郑玄、管宁等为同门。
邴原:字根矩,北海朱虚(今山东临朐东)人。东汉末年名士、大臣。邴原家贫、早孤。邴原年少时曾因为没钱读书,路过私塾时放声大哭,后获得了私塾先生的同情而免费读书,这就是“邴原泣学”的典故。
邴原初为北海相孔融所举。曹操为司空时,任邴原为东阁祭酒。建安十五年(210年),邴原担任丞相征事,后又代凉茂为五官将长史,闭门自守,非公事不出。随曹操征吴,于途中去世。
管宁(158年-241年),字幼安。北海郡朱虚县(今山东省安丘、临朐东南)人。春秋时期名相管仲之后,东汉末年至三国时期著名隐士。
汉末天下大乱时,管宁与邴原及王烈等人避于辽。在当地只谈经典而不问世事,做讲解《诗经》、《书经》,谈祭礼、整治威仪、陈明礼让等教化工作,人们都很乐于接受他的教导。
直到魏文帝黄初四年(公元223年)才返乡,辽东太守公孙恭亲自送别。此后曹魏几代帝王数次征召管宁,他都没有应命。正始二年(241年),管宁逝世,年八十四。著有《氏姓论》。
管宁与华歆是坐在同一张席上读书的同学。相当于现在的“同桌”,有一次,有个达官显贵乘坐轩经过门前,管宁视若无睹,华歆却放下书出去看。
又有一次,管宁和华歆一起在园中锄菜,发现菜地里有一片金子,管宁把它看作瓦石一样,依旧挥锄不止,华歆却先拣起来看看,然后才扔掉金子。
于是管宁将坐席割成两半,与华歆分开坐,对华歆说:“你不是我的朋友了。”这就是“割席断交”的典故。
管宁之所以这样做,想必是从华歆的行为中看到了其对权力和金钱的贪欲。管宁是个清心寡欲,不和世道同流合污的人,所以他觉得道不同,不相为谋。
之后的两人也确实选择了不同的道路,一人入仕为官、一人归隐田野,那么他们各自的命运又如何呢?
当时,汉室在“黄巾起义”的打击下,已成日暮西山之态,各地豪强割据一方,同姓诸侯也虎视眈眈,华歆曾被推荐为孝廉,由朝迁授予郎中一职,但因病而辞职回家。
大将军何进辅政后曾调华歆入京授以尚书郎之职。之后何进身死,董卓强势入京,将汉献帝押往长安后,华歆逃走了。
华歆到了袁术的领地,并劝袁术发兵讨伐董卓,但袁术没有采纳,华歆决定抛弃袁术另走他乡,在这时正好碰到了汉献帝的太傅马日磾(音midi密笛,经学大师马融之族孙,今陕西兴平县人),被马日磾召做掾属,最终华歆还是继续为天子做事。
被汉献帝任命为豫章太守后,华歆爱民如子,“以为政清静不烦,吏民感而爱之”,甚至当扬州刺史刘繇死后,整个扬州民众共推华歆为刺史,但华歆还是以“因时擅命,非人臣之宜”拒绝了众人的请求。
当时小霸王孙策有雄才,意图谋划扬州,华歆知策善用兵,为了不使战火波及到无辜的人民,思量再三后,华歆乃幅巾奉迎,为豫章避免了战火。
而后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召华歆至许昌任职,继承父、兄产业的孙权不愿放华歆,华歆进言说:“将军奉王命,始交好曹公,分义未固,使仆得为将军效心,岂不有益乎?”劝说孙权不要因为不愿意放过自己这个“无用之物”而交恶曹操,孙权同意了。
入魏后华歆因其才能而被曹操重用,先后任司空、尚书、侍中,再代荀彧为尚书令,可以说是位高权重了。
以管宁之才,如果他愿意的话也可以与华歆一般居高位、做大官,但他却没有这样,反而选择了与好友不同的道路——归隐。
儒家的归隐和道家的归隐不同,儒家归隐后,会从事教化民众、继续求学等工作。管宁归隐后曾避祸辽东,时任辽东太守公孙度为管宁等人安排住所,管宁拜见公孙度,只谈儒家经典而不语世事,也没有接受公孙度的示好,而是居住在山谷中。
当时很多来避祸的人仰慕管宁之名,都来跟从他,一月之间就形成了村落,管宁遂“讲诗、书,陈俎豆,饰威仪,明礼让”,人们都很乐于接受管宁的教导,并且十分爱戴他。
曹操任司空后征召管宁,公孙度的儿子辽东太守公孙康截断诏命,不对管宁宣布,当时的公孙康有称王之心,因此他想要管宁辅佐自己完成霸业,然而公孙康却始终不敢提出这事,“终莫敢发言,其敬惮如此”。
无论是魏文帝曹丕还是魏明帝曹叡,都多次征召管宁,但管宁都没有接受,管宁不想投身于*的污泥之中,但他确实能预测天下大局。
本欲在辽东颐养天年的管宁却看出新的辽东太守公孙恭的*,也看穿公孙康之子公孙渊的狼子野心,管宁担心祸乱将起,于是带着家眷又匆匆离开,果不其然,公孙渊反叛曹魏,僭号称王,被司马懿所灭。
华歆曾“称病乞退,让位於宁”,可见在华歆眼中,管宁之才高于自己。
很多所谓的隐士,他们遁入山林,不仅是博美名,最终的目的却是入帝王家,这叫“终南捷径”,然而管宁不同,他是真的隐士,所思所想皆是学问真理,相与为伴皆是自然山川。
而世人追求的荣华富贵对他却如浮云,管宁在避祸辽东时,只谈儒家经典,整治威仪、陈明礼让;辽东不太平,他回到中原,也是抱道怀贞,仅是求道讲学,坚决辞让来自魏帝的征召。
而华歆的志趣却完全不同,他辗转各路势力,灵敏的*嗅觉让他最终傍上曹魏这根大腿,此后平步青云,官越做越高,权越来越大。成了曹丕篡汉自立的急先锋。
曹操废伏皇后时,华歆亲自带领士兵进入皇后寝宫,将躲在墙壁中的伏皇后抓捕杀掉。曹操死后,华歆又当面威*汉献帝让位于曹丕,为曹魏政权立下了汗马功劳。
但华歆有另外的一面,他爱民如子,且深得民心,他渊清玉洁,有礼有法,也难怪名士嵇康将他与诸葛亮比肩:“此可谓能相终始,*知者也。”
“割席断交”的典故已被世人曲解成:管宁是不慕名利的君子,而华歆只是贪图财物的小人。
事实当然不是这样,“时势造英雄,乱世出人才”,管宁高风亮节,不慕名利,一心用自己才学教化民众,固然可敬,而华歆则是将保民救世,安定天下的责任揽于己身,又有什么错误呢?
所以,管宁的“割席绝交”大可不必!朋友之间可以“不相谋”,但没必要“不相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