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里的官职大小!求答案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3 01:53
我来回答
共3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0 18:40
要哪个朝代? 唐朝的话:文官
从一品:开府仪同三司
正二品:特进
从二品:光禄大夫
正三品:金紫光禄大夫
从三品:银青光禄大夫
正四品上:正议大夫
正四品下:通议大夫
从四品上:太中大夫
从四品下:中大夫
正五品上:中散大夫
正五品下:朝议大夫
从五品上:朝请大夫
从五品下:朝散大夫
正六品上:朝议郎
正六品下:承议郎
从六品上:奉议郎
从六品下:通直郎
正七品上:朝请郎
正七品下:宣德郎
从七品上:朝散郎
从七品下:宣议郎
正八品上:给事郎
正八品下:征事郎
从八品上:承奉郎
从八品下:承务郎
正九品上:儒林郎
正九品下:登仕郎
从九品上:文林郎
从九品下:将仕郎
武官
从一品:骠骑大将军
正二品:辅国大将军
从二品:镇军大将军
正三品上:冠军大将军、怀化大将军
正三品下:怀化将军
从三品上:云麾将军、归德大将军
从三品下:归德将军
正四品上:忠武将军
正四品下:壮武将军、怀化中郎将
从四品上:宣威将军
从四品下:明威将军、归德中郎将
正五品上:定远将军
正五品下:宁远将军、怀化郎将
从五品上:游骑将军
从五品下:游击将军、归德郎将
正六品上:昭武校尉
正六品下:昭武副尉、怀化司阶
从六品上:振威校尉
从六品下:振威副尉、归德司阶
正七品上:致果校尉
正七品下:致果副尉、怀化中侯
从七品上:翊麾校尉
从七品下:翊麾副尉、归德中侯
正八品上:宣节校尉
正八品下:宣节副尉、怀化司戈
从八品上:御侮校尉
从八品下:御侮副尉、归德司戈
正九品上:仁勇校尉
正九品下:仁勇副尉、怀化执戟长上
从九品上:陪戎校尉
从九品下:陪戎副尉、归德执戟长上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0 18:40
【官职的任免升降】“三省六部”制出现以后,*的升迁任免由吏部掌管。官职的任免升迁常用以下词语:(1)拜。用一定的礼仪授予某种官职或名位。(2)除。拜官授职,就是授予官职的意思。(3)擢。提升官职。(4)迁。调动官职,包括升级、降级、平级转调三种情况。(5)谪。降职贬官或调往边远地区。(6)黜。“黜”与“罢、免、夺”都是免去官职。(7)去。解除职务,其中有辞职、调离和免职三种情况。辞职和调离属于一般情况和调整官职,而免职则是削职为民。(8)乞骸骨。年老了请求辞职退休。
【爵】即爵位、爵号,是古代皇帝对贵戚功臣的封赐。
【丞相】是封建官僚机构中的最*职,是秉承君主旨意综理全国政务的人。有时称相国,常于宰相通称,简称“相”。
【太师】指两种官职。其一,古代称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后多为大官加衔,表示恩宠而无实职。其二,古代又称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为“东宫三师”,都是太子的老师,太师是太子太师的简称,后来也逐渐成为虚衔。
【尚书】最初是掌管文书奏章的*。隋代始设六部,唐代确定六部为吏、户、礼、兵、刑、工,各部以尚书、侍郎为正副长官。
【学士】魏晋时是掌管典礼、编撰诸事的官职。唐以后指翰林学士,成为皇帝的秘书、顾问,参与机要,因而有“内相”之称。明清时奉旨、侍读、侍讲、编修、庶吉士等虽亦为翰林学士,但与唐宋时翰林学士的地位和职掌都不同。
【上卿】周代官制,天子及诸侯皆有卿,分上中下三等,最尊贵者谓“上卿”。
【大将军】先秦、西汉时是将军的最高称号。魏晋以后渐成虚衔而无实职。明清两代于战争时才设大将军官职,战后即废除。
【参知政事】又简称“参政”,是唐宋时期最高政务长官之一,与同平章事、枢密使、枢密副使合称“宰执”。
【军机大臣】军机处是清代辅佐皇帝的政务机构。任职者无定员,一般由亲王、大学士、尚书、侍郎或京堂兼任,称为军机大臣。军机大臣少则三、四人,多则六、七人,被称为“枢臣”。
【御史】本为史官,秦以后置御史大夫,职位仅次于丞相,主管*、纠察*过失诸事。
【枢密使】枢密院的长官。唐时由宦官担任,宋以后改由大臣担任,枢密院是管理军国要政的最高国务机构之一,枢密使的权力与宰相相当,清代军机大臣往往被尊称为“枢密”。
【左徒】战国时楚国的官名,与后世左右拾遗相当。主要职责是规谏皇帝、举荐人才。
【太尉】元代以前的官职名称。是辅佐皇帝的最高武官,汉代称大司马。宋代定为最高一级武官。
【上大夫】先秦官名,比卿低一等。
【大夫】各个朝代所指的内容不尽相同,有时可指*机关的要职。
【士大夫】旧时指官吏或较有声望、地位的知识分子。
【太史】西周、春秋时为地位很高的朝廷大臣,掌管起草文书、策命诸侯卿大夫、记载史事,兼管典籍、历法、祭祀等事。秦汉以后设太史令,其职掌范围渐小,其地位渐低。
【长史】秦时为丞相属官,两汉以后成为将军属官,是幕僚之长。
【侍郎】初为宫廷近侍。东汉以后成为尚书的属官。唐代始以侍郎为三省(中书、门下、尚书)各*官(尚书)的副职。
【侍中】原为正规官职外的加官之一。因侍从皇帝左右,地位渐高,等级超过侍郎。魏晋以后,往往成为事实上的宰相。
【郎中】战国时为宫廷侍卫。自唐至清成为尚书、侍郎以下的高级*,分掌各司事务。
【参军】“参谋军务”的简称,最初是丞相的军事参谋,晋以后地位渐低,成为诸王、将军的幕僚,隋唐以后逐渐成为地方*。
【令尹】战国时楚国执掌军政大权的长官,相当于丞相。明清时指*。
【都尉】职位次于将军的武官。
【司马】各个朝代所指官位不尽相同。战国时为掌管军政、军赋的副官。
【节度使】唐代总揽数州军政事务的总管,原只设在边境诸州;后内地也遍设,造成割据局面,因此世称“藩镇”。
【经略使】也简称“经略”。唐宋时期为边防军事长官,与都督并置。明清两代有重要军事任务时特设经略,官位高于总督。
【刺使】原为巡察官名,东汉以后成为州郡最高军政长官,有时称为太守。
【巡抚】明初指京官巡察地方。清代正式成为省极地方长官,地位略次于总督,别称“抚院”、“抚台”、“抚军”。
【校尉】两汉时期次于将军的官职。
【教头】宋代军中教练武艺的军官。
【提辖】宋代州郡武官的官名,主管训练军队、督捕盗贼等事务。
【从事】*或地方长官自己任用的僚属,又称“从事员”。
【知府】即“太守”,又称“知州”。
【县令】一县的行政长官,又称“知县”。
【里正】古代的乡官,即一里之长。
【里胥】管理乡里事务的公差。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0 18:41
爵、丞相、太师、太傅、少保、尚书、学士、上卿、大将军、参知政事、军机大臣、军机章京尹、、御史、枢密使、左徒、太尉、上大夫、大夫、士大夫、太史、长史、侍郎、侍中、郎中、参军、尹、都尉、冏卿、司马、节度使、经略使、刺史、太守、都督、巡抚、抚军、校尉、教头、提辖、从事、知府、县令、里正、里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