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西厢记》崔莺莺与《墙头马》李千金的形象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10-11 21:19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5 03:19
王实甫的西厢记与白朴的墙头马上堪称元代杂剧的绝妙双壁,它们如同唐诗和宋词中的名篇一样傲视千古,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佳话,至今还被后人演绎着。而它们的成功之处就是塑造了两个性格鲜明,卓然不群,带有反传统,反封建,并且执着追求自己爱情自由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美女形象,诚然,这是难能可贵的。纵观中国的文学历史,此类作品凤毛麟角啊!这两部作品中的女主人公有着相同之处,也有着个性的差异,两点相辅相承,再加上两位元曲巨匠的精心描绘和融如精彩纷呈,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并且通过华美的辞藻,适宜的背景设计,自然,它们无懈可击,绝响万世!
西厢记中的女主角崔莺莺眉清目秀,娇柔多姿,加上大家闺秀的身份,显然,作者给她了一个足以迷倒上千万中国男人的完美形象。而张生的出现,也如同黎明前的惊雷一样,轰然的打破了中国上千年来封建礼教的束缚,带来了划破黑暗世界的曙光,从此打开了两人同往恋爱国度的自由之门。一个落魄书生与贵族少女的爱情故事,是本剧自始至终的主线,也是点睛之笔。与前代诸如此类作品不同的是,它推翻了以往男尊女卑的陈词滥调,主张自由恋爱,再以喜剧结局收场,这更加深化了几千年来中国男人与女人所向往,所追求自由恋爱的愿望,同时也愤鸣着反抗的心声。此剧的成功与元代特有的历史背景和人文环境是分不开的,因为元代没有科举考试,再加上汉人地位低下,导致大多数有才学的汉族文人流入民间,民间艺术从此走向辉煌,一种名叫元曲的新的文学艺术开始绽放出璀璨的光芒。
千年以来,在封建制度和封建思想统治下的中国妇女,自由对于她们来说是幻想,是奢侈,更是传说。她们的一生,大多数是痛苦的,是扭曲的。前代文人对女人的理解,也因为受封建思想的局限,所以在他们的笔下,女人依然逃不脱被男人*,被男人压迫,被男人抛弃的方程式剧情,更令人可悲可叹的是,竟然没有一部大作开创先河,冲破禁忌,为受苦受气的女人说话,这实在令人扼腕!这可能是西厢记为后人推崇的原因吧!但是,由于作者王实甫仍然处在封建制度统治下的社会,还受封建思想的影响,所以他笔下的中国女人并没有彻底的,完全的解放,这是不可避免的。可是,瑕不掩玉,西厢记仍旧在中国文学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下面分析一下西厢记中的崔莺莺。在弥漫着封建礼教这股毒人瘴气下的中国,一个女人的出身卑尊,显得极为重要。假如主人公出身贫贱,那么我相信,王实甫就不会写出西厢记这种惊世骇俗的伟大篇章。正因为崔莺莺出身高贵,才造就了那一段荡气回肠,缠绵悱恻的爱情故事,在读者心中繁衍着共鸣和思索。沿着本剧的发展摸索下去,或多或少的可以发现些细微却影响着主题思想的关键情节。出丧的那天,崔夫人与崔莺莺以及红娘在佛殿歇息,家教甚严的崔莺莺也因为这个偶然的机会,得到了有生以来第一次偷闲的时间,人算不如天算,也恰恰就是这一次,伟大的丘比特之箭射中了她和张生。他们在月下浪漫的邂逅了,从此上演了一场一波三折的爱情故事,并由此展开了一场关于情与礼之间勾心斗角的好戏。张生在佛殿智退强贼,解救了崔莺莺一家,可谓是有勇有谋,但是,故事可没那么简单,这可是崔夫人无计可失之下,所抛出的赌注。强贼当前,眼看着一家人即将被盗贼俘虏,假如没有张生,恐怕他们都成刀下鬼了。崔夫人为解燃眉之急,姑且答应了张生提出的要求,撮合他们一对有情人,可是,事后她却赖婚。简单的从这一点,就可以发现,崔夫人是一个饱受封建礼教思想灌注的典型的维护封建章法的代言人。她永远不可能解放思想,让女儿追求自由恋爱,原因是先前女儿已有婚约。这也反映出她的迂腐,顽固,自己一生的幸福已被封建礼法毁于一旦而全然不知,还要剥夺女儿选择幸福的权利,实在可悲,实在可叹!崔夫人的形象就是蒙受封建礼法言传深教的那个时代绝大多数人的缩影和代表,讲究门当户对,讲究金钱权势。在这种封建势力的强压下,崔莺莺义无返顾,敢于为自己的幸福,为自己的一生去反抗,去奋斗,从宏观的角度来讲,这是一个开始,一个起点,也同时爆发了中国妇女渴求已久的愤怒!事情总是没有说的那么简单,为了追求自由的婚姻,无奈之下,张生只好向封建势力妥协,上京赶考,并且以高中榜眼之名向封建势力屈服,以求得那冠冕堂皇的“门当户对”,“郎才女貌”,诚然这份付出获得了应有的回报,符合当时人民的价值取向。出乎意料的是,张生却始乱终弃,出尔反尔,这不免令人汗颜,甚至可以说成是倒胃口,这种违背常理的事件的发生,封建礼法是有着极大的不可推脱的责任。故事讲到这里,当然不算完结,出呼意料的是,最终以张生与崔莺莺重归于好,给本剧划上了一个*的句号。虽然有些牵强,但在一定程度上也说明了崔莺莺没有完全冲破封建礼法的束缚,这与她从小蒙受封建门第思想的教育有着不可分开的联系。所以,纵观全剧的起起浮浮,确实令读者过了一把瘾,但是,终究崔莺莺这个人物形象有一定的局限性。从这一点来看,她不如墙头马上中的女主人公——李千金。
接着上面未说完的话,再来浅谈一下墙头马上中的李千金。故事的背景与西厢记截然不同,男女主人公的身份地位阴阳颠倒。男主人公裴少俊是堂堂尚书之子,而女主人公李千金仅仅是一个区区洛阳总管之女,与西厢记相仿的是两人的的爱情也是由一场美丽的邂逅开始,因为一见钟情,所以顺理成章的谱写了一曲热恋的旋律,也为以后的情节埋下了伏笔。
裴少俊替父出差,偶遇李千金,两人情投意合的结为鸳鸯之伴。本来李千金就拥有沉鱼落雁,闭月羞花般的美貌,敢问!此种绝世美女,谁不为之澎湃心潮,谁不为之春花怒放,谁不期盼她成为自己的伴侣,呵护左右?自然而然的,裴少俊打开了心扉,欲罢不能的疯狂的爱上了李千金,但是天意弄人,两人的恋情很快被人发现,此时此刻,李千金作出了伟大的抉择,义无返顾的为她的爱人留守深闺长达七年之久。呜呼!此举可谓是惊天地泣鬼神!七年,就是这样一个七年,闺中孕育了两个天真的孩子——一男一女。单单从这一点,就可以彻底的体现出李千金身为女性无私,伟大的一面。她为了自己的爱人,甘愿一生隐姓埋名。不巧的是,纸包不住火,某年某月的某一天,裴尚书还是发现了这个秘密,并且不承认他们*三人的名分。李千金勇敢的愤怒了,发誓永不踏进裴家半步。世事万变,可贵的是,裴少俊对李千金的爱始终如一,也许是他的一番真情感动了上苍,裴少俊高中状元,而他的父亲更是惊奇的发现,原来自己的儿子与李千金早已指腹为婚。后来,裴少俊红花骏马,敲锣打鼓的来到李千金的家门前,高兴的想名正言顺的迎娶她。就是这一次,就是这绝无仅有的良机,李千金如浪涛般汹涌着愤怒与反抗的浪花,拒不出门!以自己的行为毅然的蔑视着,抨击着封建礼法,这是墙头马上最为叫好的一幕。依此看来,李千金最终的反抗与崔莺莺最终的妥协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诚然,墙头马上也如同西厢记一样,依旧逃不脱封建礼法的局限,以裴尚书求和,子女哭泣哀求,才凑合了又一幕大团圆的结局,但是李千金光辉灿烂的形象从此却记录了中国文史上光芒四射的一页!
崔莺莺的形象,略显柔弱;李千金的形象,坚韧不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