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将就的人生,定会厚礼相赠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10-13 11:58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03 21:10
米兜爹 三剑客
三剑客 题图/大唐
原来,他参加单位组织的军事 体育 运动会,3公里跑了11分13秒,取得了第二名。这样的成绩,对于42岁的他来说实属不易,很多年轻人都达不到,但认识他的人却一点也不意外。
其实,四年前他的成绩还停留在14分20秒。没想到,年龄在增长,时间在缩短,一路逆袭。这一切源于他是个积极向上,充满正能量的人,热爱工作和生活,带动并感染着每个人。
说到这,我想起身边总有一些人时常抱怨,诸如“不年轻了,差不多就行了”“何必把自己搞这么累”“过日子要紧”等等之类的话语。言语间,似乎有股“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意味,满是将就、凑合的感觉,听起来有些不舒服。
军旅辛苦,易催人老。不少人早早地就“沧桑”了,面相要比地方同龄人老一些,发际线也是一退再退。很多时候,枯燥单调的部队生活会把仅剩一点心劲儿磨得无影无踪,时间久了,对未来早已没了渴望,只剩下一声叹息。
看来,也只能将就了,别无他法。有的人会说,将就将就,时间长了,就会习惯。慢慢地,一切都看开了、看淡了、看透了,成了无欲无求之人。但,这样将就好吗?
答案是,肯定不行。作为军人,生活中将就一下倒无妨,但如果带到训练和工作中,那就麻烦了。只因职责所系和使命要求,更因为我们的身后是祖国,容不得半点应付、将就,否则战斗精神丧失,“一不怕苦、二不怕死”也只能成为嘴中的口号。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说得就是这个道理,毕竟,战场无亚军。
说到底,将就的结果只会降低人生品质,失去应有的色彩,追逐梦想的动力也会变弱,到最后连不想将就的能力都没了。一个人活在世上,至少有点追求,到老的时候才有点谈资,不然,回忆起来索然无味,这样的人生想必没人喜欢。
贝多芬在26岁失去听觉,还发誓“要扼住生命的咽喉”。在与命运的顽强拼搏中,他的乐曲创作事业却越燃越旺。如果换成一般人,早就放弃了,可他并没有被逆境吓倒,反而成了他获得强大生命力的磁场,最终成就了自己的梦想。
如果贝多芬当时将就了,认命了,也会安安稳稳过上一生。但他只能是个向命运屈服的弱者,我们不会听到那旷世的《第九交响曲》等名作,他也不会成为伟大的音乐家。
这世上的成功者,大多都源于不将就。不将就是种态度,一种勇气,也是一种信念,越是艰险越向前,敢于闯出一条路。或许,遍满荆棘,寸步难行,没有掌声和鲜花,可能还会失败,甚至一个人孤独前行,但绝不后悔。
最近,**宣传部追授彭士禄“时代楷模”荣誉称号,彭老的感人事迹又一次进入人们的视野。他的一生起伏跌宕,为我国核动力领域作出巨大贡献,他常揣着“明白与糊涂”:“凡是工程技术大事必须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心中有数,一点儿也不能马虎”,“凡对私事,诸如名利、晋升、提级、涨工资、受奖等,越糊涂越好”。这样的明白和这样的糊涂,不正是彭老对事业不将就的生动体现吗?
科比曾说过,你知道洛杉矶凌晨四点钟是什么样子吗?大多数人只知道他是个自律的人,二十年如一日,每天都是凌晨三四点起来训练。其实,还有一个重要原因,他希望每天早上孩子们醒来的时候,一睁眼就能看到自己陪在身边,完全不知道是刚从训练馆回来,他要尽大努力当好一个父亲。为了篮球事业不将就,也为了家庭生活不将就,科比只能用掉原本属于自己的休息时间,把不将就体现到极致。
不将就的人,目标明确,行动自觉。早在1500年前,祖冲之就告诉了我们答案。在极其简陋的条件下,仅靠一片片小竹片进行了大量复杂的计算,一遍又一遍,在历经无数次失败后,终于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第七位的人。
不将就,就意味着要付出比别人更多的辛苦,但这很值得。因为青春是用来奋斗的,在最好时光里不颓废、不懈怠,这才是我们最该有的模样。现在环境和条件好了,更应该倍加珍惜,努力成长,而不是变成“温水里的青蛙”,丧失斗志、缺少*,更不能成为“钢多气少”的一代。
不管以前如何,至少可以从现在开始不将就,坚定而自信,拼搏而上进,热爱而努力。相信自己,在不久的未来,一定会拥有一个不将就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