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12-16 03:54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6-29 13:04
1.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唐 李白《行路难》
——尽管前路障碍重重,但仍将会有一天会乘长风破万里浪,挂上云帆,横渡沧海,到达理想的彼岸.引申为相信总有一天会实现理想施展抱负,虽然苦闷但不失去信心,给人以激励。
2.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唐 杜甫 《望岳》
——我一定要登上泰山的顶峰,俯瞰那众山,而众山就会显得极为渺小。
3.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宋 范仲淹 《岳阳楼记》
——应当在天下人忧愁之前先忧愁,在天下人都享乐之后才享乐。
4.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宋 文天祥 《过零丁洋》
——自古以来,人终不免一死!但死得要有意义,倘若能为国尽忠,死后仍可光照千秋,青史留名。
5.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宋 苏轼《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
——谁说人老了不能再变少年,门前流水还能向西流哩.不要在老年的时候,感叹时光流逝,而自伤衰老。
6.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宋 李清照 《夏日绝句》
——活着就要当人中的俊杰,死了也要做鬼中的英雄。
7.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唐 李贺 《南园》
——男子汉大丈夫为什么不腰带吴钩, 去收取那被藩镇割据的关塞河山五十州?
8.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南西北风。 清 郑燮 《竹石》
——千磨万击身骨仍坚劲,任凭你刮东西南北风。
9.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唐 王维 《终南别业》
——间或走到水的尽头去寻求源流,间或坐看上升的云雾千变万化
10.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清 谭嗣同 《狱中题壁》
——我横刀而出,仰天大笑,因为去者和留者肝胆相照、光明磊落,有如昆仑山一样的雄伟气魄。
现代人关于人生态度的名言:
1.世界如一面镜子:皱眉视之,它也皱眉看你;笑着对它,它也笑着看你。(塞缪尔)
2.什么是失败?无非是迈向更好境界的第一步。(温迪尔·菲利普斯)
3.我们醒来的每一天都是一个新的开始,又一个机遇。为什么要把时间浪费在自怜、懒散、自私上呢?(卡西·拜特)
4.差不多任何一种处境--无论是好是坏--都受到我们对待处境的态度的影响。(西尼加)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 李白《渡荆门送别》
含光混世贵无名,何用孤高比云月?吾观自古贤达人,功成不退皆殒身。—— 李白《行路难·其三》
蜀国曾闻子规鸟,宣城还见杜鹃花。 —— 李白《宣城见杜鹃花 》
宣父犹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轻年少。 —— 李白《上李邕》
会稽愚妇轻买臣,余亦辞家西入秦。 —— 李白《南陵别儿童入京》
游说万乘苦不早,著鞭跨马涉远道。 —— 李白《南陵别儿童入京》
高歌取醉欲*,起舞落日争光辉。 —— 李白《南陵别儿童入京》
处世若大梦,胡为劳其生?所以终日醉,颓然卧前楹。 —— 李白《春日醉起言志》
白日何短短,百年苦易满。 —— 李白《短歌行》
白酒新熟山中归,黄鸡啄黍秋正肥。 —— 李白《南陵别儿童入京》
笑尽一杯酒,杀人都市中。 —— 李白《结客少年场行》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 李白《南陵别儿童入京》
相携及田家,童稚开荆扉。 —— 李白《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
桃李务青春,谁能贯白日。 —— 李白《长歌行》
梦绕边城月,心飞故国楼。 —— 李白《太原早秋》
群峭碧摩天,逍遥不记年。 —— 李白《寻雍尊师隐居》
我爱铜官乐,千年未拟还。 —— 李白《铜官山醉后绝句》
桃李待日开,荣华照当年。 —— 李白《长歌行》
李白的诗歌今存990多首。
有大量的*抒情诗,充分表现了诗人非凡的抱负,奔放的*,豪侠的气概,也集中代表了盛唐诗歌昂扬奋发的典型音调。李白有强烈的自我意识,多次以大鹏自比,如“大鹏一日同风起,博摇直上九万里”(《上李邕》)。
但李白在长安三年失意而归,使他激昂的*热情,再受到现实的冲撞时,便转化为怀才不遇的悲愤狂歌,从胸中喷涌而出:“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羞逐长安社中儿,赤鸡白狗赌梨栗,弹剑作歌奏苦声,曳裾王门不称情。”李白还以痛快淋漓的饮酒诗,来排遣怀才不遇的忧愁。
《将进酒》:“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与这种豪放奔涌,无所掩抑的感情气势相适应,李白的诗歌在艺术手法方面的显著特点是:想象神奇,变化无端,结构纵横跳跃,句式长短错落,形成了雄奇飘逸的风格。
诗人终其一生,都在以天真的赤子之心讴歌理想的人生,无论何时何地,总以满腔热情去拥抱整个世界,追求充分地行事、立功和享受,对一切美的事物都有敏锐的感受,把握现实而又不满足于现实,投入生活的急流而又超越苦难的忧患,在高扬亢奋的精神状态中去实现自身的价值。如果说,理想色彩是盛唐一代诗风的主要特征,那么,李白是以更富于展望的理想歌唱走在了时代的前沿。
李白的诗歌的题材是多种多样的。代表作有:七言古诗(《蜀道难》,《行路难》,《梦游天姥吟留别》,《将进酒》,《梁甫吟》等,五言古诗(《古风》59首);有句汉魏六朝乐府民歌风味的《长干行》,《子夜吴歌》等,七言绝句(《望庐山瀑布》,《望天门山》,《早发白帝城》等都成为盛唐的名篇。
李白在唐代已经享有盛名。他的诗作「集无定卷,家家有之」。
为中华诗坛第一人。 李白的诗歌丰富和发展了盛唐诗歌中英雄主义的艺术主题。
他和同时代的其他文士一样,具有恢宏的功业抱负,所谓“申管晏之谈,谋帝王之术,奋其智能,愿为辅弼。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代寿山答孟少府移文书》),就是他最执着的人生信念。
李白是否具有在复杂的权力结构中从事*活动的实际能力,也许是很可疑的,但作为诗人,这种信念更多地成为他追求和歌颂壮丽人生的出发点。他从无数古代英雄的风度、气派中吸取力量,把现实的理想投影到历史中去,从而在诗歌中建立起英雄性格的人物画廊。
他歌颂崛起草泽、际会风云的英雄,如《梁甫吟》写太公望:“君不见朝歌屠叟辞棘津,八十西来钓渭滨;宁羞白发照清水,逢时壮气思经纶。广张三千八百钓,风期暗与文王亲。
大贤虎变愚不测,当年颇似寻常人。”歌颂视功名富贵如草芥的义士,如《古风》其十写鲁仲连:“齐有倜傥生,鲁连特高妙。
明月出海底,一朝开光曜。却秦振英声,后世仰末照。
意轻千金赠,顾向平原笑。吾亦澹荡人,拂衣可同调。”
歌颂爱才若渴、礼贤下士的英主,如《行路难》其二中的:“君不见昔时燕家重郭隗,拥彗折节无嫌猜。剧辛、乐毅感恩分,输肝剖胆效英才。
昭王白骨萦蔓草,谁人更扫黄金台!”赞美傲岸不驯、坚持布衣尊严的名臣,如《梁甫吟》中的郦食其:“君不见高阳酒徒起草中,长揖山东隆准公;入门不拜骋雄辩,两女辍洗来趋风。东下齐城七十二,指挥楚汉如旋蓬。
狂客落魄尚如此,何况壮士当群雄!”他笔下的英雄大多是在动荡变乱的非常时期在历史舞台上叱咤风云的人物,而且和抒情主人公打成一片,浑然而不可分。例如他在赠酬友朋的诗中说:“风水如见资,投竿佐皇极。”
(《酬坊州王司马与阎正字对雪见赠》)“自言管、葛竟谁许,长吁莫错还闭关。”(《驾去温泉宫后赠杨山人》)在醉醒后自抒其志云:“傅说板筑臣,李斯鹰犬人。
欻起匡社稷,宁复长艰辛。”(《冬夜醉宿龙门觉起言志》) 安史之乱起,李白视形势如楚汉相争,并以张良、韩信自况:“颇似楚汉时,翻覆无定止。
朝过博浪沙,暮入淮阴市。张良未遇韩信贫,刘项存亡在两臣。
暂到下邳受兵略,来投漂母作主人。”(《猛虎行》)他入永王璘幕府后,又以谢安自比:“但用东山谢安石,为君谈笑静胡沙。”
(《永王东巡歌》其二)直至他六十岁投军时,还以西汉大侠剧孟自许:“半道谢病还,无因东南征。亚夫未见顾,剧孟阻先行。”
(《闻李太尉大举秦兵百万出征东南……》)生在盛世的李白而对乱世英雄致以礼赞,当然不仅仅是发思古之幽情。因为通过这类人物,诗人更能够抒发自己“心雄万夫”的气概和热情,表现在历史中建立辉煌功业、积极创造自我价值的人生愿望。
李白把排难解纷的济世理想和纵放不羁的个性自由统一起来,以求得*的人生。他对人生道路的设计是分两步进行的:首先是建立奇功伟业,如云:“苟无济代心,独善亦何益?”(《赠韦秘书子春》)“两龙争斗时,天地动风云。
酒酣舞长剑,仓卒解汉纷。”(《送张秀才谒高中丞》)而功成之后,却又不贪恋富贵名位,而以“五湖”、“沧州”为家,向往自由的生活。
他早年在干谒求仕期间不讳言这一点:“功成拂衣去,摇曳沧州旁。”(《玉真公主馆苦雨》)在仕途最得意时不。
十分秋色无人管,半属芦花半蓼花。——元·黄庚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唐·刘禹锡
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 唐.卢照邻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唐.李商隐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留.
李白的四种人生态度: 这位集诗仙、文人、酒徒、道士、侠客为一身的大诗人,不仅是“盛唐气象”的巨音,而且是“双子星座”的标尺.在李白的身上,横空出世的才华与澎湃饱满的*水天相接般地自然交融为一体,辉耀着整个中国古代辽阔的文化苍穹.这个天地造就的复杂糅合体,以截然不同的四种人生态度标榜着属于他自己的一道独特的风景.入世与出世的矛盾统一,对立又统一地引领着他的心灵走向. 第一种人生态度——“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率真的李白,从来不会掩饰,他在人生得意之时,便要哈哈大笑.他神采飞扬,踌躇满志,自信得无比潇洒.他相信自己是块金子,发光的时候终于来了,岂能一生甘居僻野? 第二种人生态度——“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人生之路历来多艰.当李白行路受阻,他不由得感叹“行路之难,难以上青天”,没有“为赋新词强说愁”的丝毫造作,只是一吐为快.他以左手温暖右手,安慰自己那颗失落的心,告诉自己:雨后就是天晴.儒家思想的“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此刻占据且支撑着他自信地前行. 第三种人生态度——“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苏轼说:“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苏轼的豁达,堪为难得.相比之下,李白更为直接一些.他认为人生如梦不过一瞬,何必糟蹋了欢娱的大好时光.在一般人看来,李白的举动是“醉生梦死”的堕落.但其实并非如此.紧迫的时间忧患意识,纠结在李白的血液里,深入骨髓,直抵心灵.他举杯痛饮,是珍惜,是热爱,是为挽留不可挽留的时光所作的一种自然且高贵的人生姿态. 第四种人生态度——“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当理想破灭,窥破红尘.李白并没有将人生之舟永远抛锚浅滩.还有第二条路等待着他去发现和开辟.这时候的李白,洒脱得身无外物之束.他要跳出那个喧嚣的尘世,回归自然,过着乘桴于海、云游四方的诗意生活.虽然,他有些不甘,但还不至于到那种破罐子破摔的地步.他是“挥一挥手,不带走一片云彩”.其实,他也带不走那片“云彩”,它太沉重了,还不如干脆放手,了却一身疲惫.“弄扁舟”的李白,给我们留下了一个永远遥望的背影.。
李白的四种人生态度:
这位集诗仙、文人、酒徒、道士、侠客为一身的大诗人,不仅是“盛唐气象”的巨音,而且是“双子星座”的标尺。在李白的身上,横空出世的才华与澎湃饱满的*水天相接般地自然交融为一体,辉耀着整个中国古代辽阔的文化苍穹。这个天地造就的复杂糅合体,以截然不同的四种人生态度标榜着属于他自己的一道独特的风景。入世与出世的矛盾统一,对立又统一地引领着他的心灵走向。
第一种人生态度——“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率真的李白,从来不会掩饰,他在人生得意之时,便要哈哈大笑。他神采飞扬,踌躇满志,自信得无比潇洒。他相信自己是块金子,发光的时候终于来了,岂能一生甘居僻野?
第二种人生态度——“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人生之路历来多艰。当李白行路受阻,他不由得感叹“行路之难,难以上青天”,没有“为赋新词强说愁”的丝毫造作,只是一吐为快。他以左手温暖右手,安慰自己那颗失落的心,告诉自己:雨后就是天晴。儒家思想的“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此刻占据且支撑着他自信地前行。
第三种人生态度——“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苏轼说:“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苏轼的豁达,堪为难得。相比之下,李白更为直接一些。他认为人生如梦不过一瞬,何必糟蹋了欢娱的大好时光。在一般人看来,李白的举动是“醉生梦死”的堕落。但其实并非如此。紧迫的时间忧患意识,纠结在李白的血液里,深入骨髓,直抵心灵。他举杯痛饮,是珍惜,是热爱,是为挽留不可挽留的时光所作的一种自然且高贵的人生姿态。
第四种人生态度——“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当理想破灭,窥破红尘。李白并没有将人生之舟永远抛锚浅滩。还有第二条路等待着他去发现和开辟。这时候的李白,洒脱得身无外物之束。他要跳出那个喧嚣的尘世,回归自然,过着乘桴于海、云游四方的诗意生活。虽然,他有些不甘,但还不至于到那种破罐子破摔的地步。他是“挥一挥手,不带走一片云彩”。其实,他也带不走那片“云彩”,它太沉重了,还不如干脆放手,了却一身疲惫。“弄扁舟”的李白,给我们留下了一个永远遥望的背影。
李白的诗惹人如此的令人爱不释手,仔细想想,也确有其必然性:
首先是其言语琅琅上口,韵味十足.《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即为一典型代表,“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随心而出,使人备感其情真意切,一遍之后,余香在口,很难再忘却.又如《登金陵凤凰台》中“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一句,自然而然,毫不做作,却已饱含美感在其中.如此自然之气,使人于不自觉间感受其仙风道骨,怡性移情,脱骨成新.
其次是其豪放的性情.仕途唯艰,人生境遇不能不反映到其文笔上,但李白没有沉迷颓丧,头发甩甩,烦恼抛开.“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愉情山水,尽情歌颂万里大好河山,使人感觉不到多少颓废的情绪.如此心性,对与任何人来说,都是极为需要而又极其难得的,人最难战胜的就是自己,不是吗?当自己压抑不得志之时,读到这样的诗句,总能使人暂时抛开烦忧,得到一些心灵的寄托.
再次,恰当的夸张饱满深情,也是其引人的一个方面.“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沦送我情.”简简单单的离别到了他的笔下,就得到了一种惊人的显现.说夸张吧,在那时那景,丝毫都不会使人感到突兀.别离之所,就地取材,深情尽在一言间.又似“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岁月苍茫,容颜已衰,感慨伤怀之情,让人不觉一丝的离奇渲染.如此林林总总,在李白的诗中屡见不鲜,充分显现了其惊人的想象力与艺术魅力.
当然,对我而言,吸引人的还是其诗中所流露出的处世态度.李白名之“仙”,除了诗的缘故外,应该还有其个人因素在内--道家习气.大唐李氏是极重道教的,初唐乃至盛唐,道教得到了很大的推广,崇尚自然以山水为伴也成了很多文人用以求仕的一条捷径,而山水也重塑了文人的性情,豪放旷达的人生态度得到了很大的认可,李白亦也不能例外.“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这首诗既是写孟浩然,实也是他自己心迹的一种表述.而数年间,李白的足迹即遍及了神州大地万里河山,写下了一系列咏山吟水的名篇,也足见自然对他的影响.个人的情怀在山水间得到了极大的张弛,这也成了李、杜的一个比较明显的区别,杜甫的诗更多的富于民族、国家特质,言安史之乱世,叹国家之衰落,有一种大气在其内,非可怡情养性也,也因而很难获得众多(似我)的认同感,其诗圣之誉实更多的是在文学成就上;李白之誉则在成就之外有着一种性情的东西,使人能自然沉醉,有所感悟.
诸位也不要以为就我所言,李白即无国家感,事实上,李白有很强的侠客情怀,国家感也很强烈,安史之乱期间他曾屡图有所功,“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虽非此时所写,表达的情感却是一样的,可惜终未能如愿.不过这方面却非我所要言,李白“淡泊”的人生态度才是我所要取的.《古风十五首》有云:“青门种瓜人,旧日东陵侯.富贵固如此,营营何所求?”又如《江上吟》云:“屈平词赋悬日月,楚王台榭空山丘.兴酣落笔摇五岳,诗成笑傲凌沧州.功名富贵若长在,汉水亦应西北流》.”富贵功名皆不久长,人生实在不要过于执着于其上,而辜负了别样好风景.我虽不要学其逸世之习,却不能不从中有所鉴.在这样一个竞争激烈的时代,压力不想即知,心理问题也越来越成为一普遍性的问题,李白这两句诗实可谓医治痼疾的一帖良药.从自己的能力出发,作自己能做之事,心安理得,这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贪欲谁人能免!谁要能有李白那样的豪放不羁,也着实令人惊羡,那可不是那么容易就学的来的.
李白人格特性之现实意义如上所言,充溢着诱人的魅力.以景愉情,徜徉山水,固所愿也.有一份张狂,有一份豪迈,“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手持绿玉杖,朝别黄鹤楼.五岳寻山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超逸于世尘之外,“早服还丹无情,琴心三叠道成.遥见仙人彩云里,手把芙蓉朝玉京.先期汗漫九垓上,愿接卢遨游太清.”与仙为伴,飘逸不凡,人如其诗,诗如其人,令人读之飘飘然焉,这或许也正是我们这个时代所独缺的.
“道”的东西到底有多少合理的地方,我不想去深究,但从其隐逸的人生哲学中,确实透着一份超俗,造就了几世代人,成就了诗仙独到人格特性与艺术成就.从诗中感受人性,从诗中领悟人生,李白使我收益非浅.不求李白之飘逸,但求人生之潇洒,有所寄托,有所追求,李白如斯,我亦求如斯.
很高兴为你解答有用请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