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常州(西瀛里)明朝古城墙详细资料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3 07:20
我来回答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7 13:38
(1)位于西瀛里南侧古运河畔的这段明城墙,始建于明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据志*载,朱元璋的军队与吴王张士诚曾在常州大战,战后,由大将汤和镇守常州,并重新修筑了城墙。
由于常州城历史上屡经战火,六百多年的风风雨雨和刀砍斧凿、*炮轰鸣,留下了许多的痕迹。我们现在所看到的古城墙上虽然经过修复,但这些痕迹仍清晰可辩。
大家看,从表场到水西关一带,这段城墙南倚古运河, 长221.8米, 宽5.2米, 高3.5-5.5米, 城头上老树盘根错节, 城壁上绿萝丛生, 显现出了历史的厚重
(2)据地方志记载,西瀛里背靠城墙,明代称西营,因为时常发生火灾,取水克火之意,名称改为西瀛。明成化十八年、清代康熙、乾隆年间均对城墙局部进行了修葺。*十七年(公元1923年),因为西瀛里商铺众多,一旦发生火灾后,居民只能赶到西吊桥或水西关桥挑水灭火。为防火,新辟西瀛门。当时,告示一出,应者云集。火油业、钱庄业、棉布业的小商大贾纷纷出资赞助,工程很快就竣工了。常州书法家唐驼亲手书写了“西瀛门”三个大字,并刻石镶于城门之上。不幸的是, 十年*时期,这块石刻不知了去向。
1987年12月26日,这段唯一残存的明城墙正式被常州市*确定为第二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03年经过省市文物专家多次论证,本着整旧如旧的原则,投资近亿元对这段明城墙进行了修复。
(3)文亨桥与西瀛里明城墙<br>文亨桥始建于明嘉靖二十七年(1548年),在清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时重新修建,因此,俗称新桥。旧时,这里舟船穿越,轮蹄交错,为交通要道。《武阳志余》称常州桥梁中“惟文亨雄杰为之冠”。每当皓月当空,清风徐来的夜晚,人们可以在桥顶观赏到一种奇特的迷人景色,仰望晴空,宝镜高悬,光辉四溢,俯视桥下,微波荡漾,河水湍行,像要把倒映在水中的月亮冲涤穿桥而去,因此“文亨穿月”就成了常州西郊八景之二。帝王南巡,此桥为必经之地。因此,地方*不待桥圮,必勤加修茸,所以桥梁虽古,至今完好无损。1987年,因古运河拓宽,文亨桥“孔窄束水,中墩碍航”,为保存文物古迹留传后人,按原桥风貌移建于护城河口,并添建了龙头喷泉,彩云石拦。<br>走过文亨桥, 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段明城墙, 这段城墙在过去许多年的历史里,都被居民的住宅遮掩。2003年6月,随着西瀛里老城区的改造, 这段残存的明代城墙终于露出了久违的“真容”。<br>位于西瀛里南侧古运河畔的这段明城墙,始建于明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据志*载,朱元璋的军队与吴王张士诚曾在常州大战,战后,由大将汤和镇守常州,并重新修筑了城墙。<br>由于常州城历史上屡经战火,六百多年的风风雨雨和刀砍斧凿、*炮轰鸣,留下了许多的痕迹。我们现在所看到的古城墙上虽然经过修复,但这些痕迹仍清晰可辩。从表场到水西关一带,这段城墙南倚古运河, 长221.8米, 宽5.2米, 高3.5-5.5米, 城头上老树盘根错节, 城壁上绿萝丛生, 显现出了历史的厚重。再往前走,看到的城门叫做西瀛门。据地方志记载,西瀛里背靠城墙,明代称西营,因为时常发生火灾,取水克火之意,名称改为西瀛。明成化十八年、清代康熙、乾隆年间均对城墙局部进行了修葺。*十七年(公元1923年),因为西瀛里商铺众多,一旦发生火灾后,居民只能赶到西吊桥或水西关桥挑水灭火。为防火,新辟西瀛门。当时,告示一出,应者云集。火油业、钱庄业、棉布业的小商大贾纷纷出资赞助,工程很快就竣工了。常州书法家唐驼亲手书写了“西瀛门”三个大字,并刻石镶于城门之上。不幸的是, 十年*时期,这块石刻不知了去向。<br>1987年12月26日,这段唯一残存的明城墙正式被常州市*确定为第二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03年经过省市文物专家多次论证,本着整旧如旧的原则,投资近亿元对这段明城墙进行了修复。<br>我们现在所处的运河北侧是凝聚着古建筑神韵和人文积淀的历史文化观光带,而相隔50米的运河南岸,现代化建筑、居民小区鳞次栉比,南北相映,这里已经成为浓缩和展示常州过去、现在和将来流金岁月的一道风景。<br>明代城墙和篦箕古巷就仿佛一位历经沧桑的老人,巍然屹立的身影默默见证着岁月流逝,斗转星移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7 13:38
光绪版《武进阳湖县志》《武进阳湖志余》及《常州市志》记载了常州城墙建造的历史:
常州内子城始建于西晋太康年间,此后几经修废,
唐景福元年(892年),押衙检校兵部尚书唐彦随权领州事,重修内子城,城周2里318步,城高2丈1尺,即今老体育场一带。
五代吴顺义元年(921)刺史张伯宗(竖心旁)增筑外子城,城垣西沿玉带河,东至迎春桥,南沿迎春路,白云渡,惠民桥,甘棠桥、觅渡桥至西水关。城周7里30步,城高2丈8尺,厚2丈,内外筑以砖石,方直雄固,号为“金斗城”。当年余干诗云:“毗陵城如金斗方”。东南西北分设迎春、金斗、迎秋、北极四门。
五代吴天祚元年(935),刺史徐景迈筑罗城,这是常州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城垣。城周27里37步,城高1丈,北至青山门,东沿关河至舣舟亭,南沿大运河至西水关,西沿大运河、锁桥河、市河一线。有8门:东通吴门,南宋时因行都在杭州,曾改名朝天门,次东怀德门,南德安门,次南广化门,西朝京门,北青山门,据称从青山门桥上可见江阴、海门之山故名青山,次北政和门,东北东钦门。外有城壕,上有御敌楼。
宋绍兴2年(1132年),常州知府余竣重修。南宋末年,因元兵遇到了“纸城铁人”的常州人的顽强抵抗,元丞相伯颜调集20万兵力攻城,城破后,元兵进行了野蛮的屠城,据传常州仅有七人因躲在惠民桥下得以幸免,只有古村18间屋没有被烧,常州城墙遭到了毁灭性的破坏。元天顺元年(1328年),楼堞废毁,城壁尚存。
明洪武2年(1369年),常州驻重兵,朱元璋派大将汤和驻守常州,因罗城大而难守,汤和决定收缩东、南、西三面,在罗城内改筑新城,新城城周10里284步,高2丈5尺,北段城垣保留,东沿市河至水关,南经德安门,广化门至西水关,西沿市河至水关,筑以砖石。有7门,次东改中箭门,次南改石幢门,东西南北,次北沿用旧名,门各有楼,外有瓮城。城壕宽16丈,深2丈,设水关4座,正东、正西,东北、西北分别称东水门,西水门,北水门,小西水门。
明成化18年(1482年),知府孙仁重修,中箭、石幢门复名怀德、广化门,这次整修易以巨石,新壁增高3尺,史称“雄伟壮丽”“雄居一方”,常州成为“东南一巨镇”。我们今年在西下塘原西城脚旧址发现很多城砖上刻着“提督知府孙仁、督工同知吴桓,无锡县,宜兴县,武进县和县某某,义民某某”。我们现在还可以在原表场沿河看到雄伟的炮台,它的基脚确为巨石垒成。
明代中叶正是明武宗正德皇帝统治时期,明武宗是中国历史上一位著名的荒淫皇帝,他宠信宦官刘瑾,不理朝政,奸佞当道,民不聊生,终于爆发了农民起义,正德6年(1511年)文安人(今河北)刘六(宠)刘七(宸)领导饥民起义,史称刘六刘七起义,这次起义曾有28营13万人,曾三次进*北京,转战河北、山东、湖北、安徽、江苏、刘六在湖北黄州战死后,刘七曾率起义军顺江东下,朝廷恐慌,下令各地应付*起义。正德6年知府李嵩为对付农民起义而整修常州城墙,扩建走马道,宽丈余。修复工程始于正德7年(1512年)2月1日,至5月20日落成,常州府经历阎纶照全面负责,武进等知县往来督视,于是“百工交作,庶民齐来”,“坍塌者版筑之,损坏者修治之,卑者增崇之,其不可修治者鼎新建之,旧者既焕然一新,又创立辅舍五十以栖戌卒”“制度至是大备,巍乎为一邦之壮观,万古之金汤矣。”明嘉靖34年(1555),知府金豪为防倭寇重修城墙。明万历30年(1602年)知县晏文辉增修通吴门至北水关重墙180余丈。清康熙9年(1670年)因垣堞倾倒,康熙19年因霪雨造成城垣损坏先后重修。清雍正4年(1726年)知府包括因堞楼门关破败重修。乾隆29年(1764年)知府潘恂,武进知县王祖肃,阳湖知县陈廷柱均奉旨重修。清嘉庆4年(1799年)计划重修,由于工程浩大等原因未实现。清咸丰10年(1860年)太平军攻陷常州,清同治3年(1864年)李鸿章率淮军久攻常州未下,后调来戈登“常胜军”协同攻打常州,护王陈坤书虽率军英勇抵抗,最后仍不免被捕就义,常州城墙遭到严重破坏是可以想象的,我们今天站在城墙前,似乎看到了当年激战的场景,城墙上的每块砖都曾沾了鲜血。后来江苏巡抚李鸿章修了常州城墙。光绪11年(1885年)武进知县金吴澜和阳湖知县温世京捐款500缗,又借拨修《武进阳湖县志》余款3000垣修葺城垣敌楼水门。至清末,常州城门有“东门通吴,大南门德安,小南门广化,老西门朝京,大北门青山,小北门攻和,设有水关”。在此要重申一点,清末和*的常州城区图上都把小北门写成“和政门”,这显然是根据范仲淹《岳阳楼记》中的名句“政通人和”之意,现查清朝进士、大学者李兆洛主编的道光版《武进阳湖县志》所载“两县附府城图”,小北门为政和门,而不是和政门
辛亥*后,常州城垣逐步毁损拆除。1913年拆除小北门域城。1918年增辟新西门(即文在门)以利交通。1923年增辟西瀛门。1926年拆除大北门和西门域城。1927年政和门改称中山门,早年7月西城垣倒塌70米。1928年拆除大南门域城。1930年增辟博爱门,1932年改建青山门。1937年日寇侵占常州后,城墙进一步倾废,解放战争时期,*军队在城墙上修筑碉堡。
解放后,一些机关、驻军及个人自行拆城,以砖修建房屋,城砖日益散失,城墙毁损倒塌,城内外畅通无阻。市*于1950年7月呈报苏南行政公署,行署请示华东军政委员会后于1951年6月批准拆除。1951年组织拆除东门至大南门城墙,1952年上半年拆除新西门至北门城墙1500米,城砖用于建房、修路,建下水道等,并组织失业工人以工代赈,搬运城土,用于填河,筑路,以后除今存西瀛门及附近220余米城墙外,余均拆除。西瀛门一段城墙的保留纯属偶然,*时期,西瀛门一带商埠林立,是著名的金融商贸一条街,不少店铺建在城墙根下,于是商家便依墙开店,有的更是将城墙掏空建屋居住,这虽然是对城墙有所破坏,但在客观上却保护了这段城墙。常州市*高度重视西瀛门城墙的修复工程,目前市建委,市文管会,园林设计院,规划局,市政工程等有关部门已制定了修复方案,省文物专家也对城墙修复提出了宝贵意见,目前城墙修复已于7月正式动工,并在年内完工。建成后的西瀛门城墙将集观光、旅游、休闲、绿化于一体,全方位展示城市的悠久历史和无限生机,提高常州在全国的知名度和文化地位,这对发展常州的旅游业和申报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准备了必要的条件,为创建特大城市增添了亮丽重彩的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