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中的物理哲学有哪些?越多越好!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11-18 14:48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9 09:49
“刻舟求剑”来源于《吕氏春秋·察今》,说的是楚国有一个人带着宝剑乘船过江,当船正在行驶的时候,一不小心,把剑掉入江中,他立即用刀在剑落水的船帮处刻上记号,并宣布说:“这儿是我的宝剑掉下去的地方.”到对岸后,船停了下来,他便根据船上刻下的记号下水去捞剑.结果怎么也捞不到.
这个成语故事告诫人们,在处理具体问题时,不能不看事物的发展变化墨守成规.而应当根据事物的发展变化随机应变.从物理学的角度讲,求剑者所以捞不到剑,是因为选错了参照物.如果船在静水中不动,剑沉底后,相对船的位置不再改变,这样在船上的记号下方可以捞到剑.现在船在流水中,并从剑掉下的地方驶到了对岸,所以在船上的记号下方就不能捞到剑了.
1 刻舟求剑
《汉语成语词典》)(以下简称《词典》)中是这样解释的:据说从前楚国有一个人过江时把剑掉在水里,他在船沿上剑掉下去的地方刻了记号,等船停下后,他便从刻有记号的地方下水找剑,结果没有找到(见《吕氏春秋·察今》).比喻拘泥固执,不知道随着情势的变化而变化.
从物理学的角度来分析:此人错选了参照物.因船相对剑是运动的,则船和剑的相对位置在不断地发生变化,则确定剑的位置应选择与剑的相对位置不变的物体为参照物,如岸上的石头、树木、花草等.
1.2 一泻千里
《词典》中是这样解释的:泻:水急速往下流.本指江河水势汹涌,奔腾直下,后比喻文笔流畅,气势奔放.从物理学的角度来分析:动能和势能可以相互转化,当相对高度越高时,水落到低处转化为的动能越多,动能越多,则速度越大.所以“江河水势汹涌、奔腾直下”的解释突出了江水的流速大.
1.3 沉李浮瓜
《词典》中是这样解释的:三国·魏·曹丕《朝歌令吴质书》:“浮甘瓜于清泉,沉朱李于寒水.”指暑天把瓜、李等放在冷水中浸凉后食用.也指暑天在冷水中浸凉后食用的瓜果.
从物理学的角度来分析:为什么不说“沉瓜浮李”呢?因为这种说法违背了客观规律.大家知道,一般瓜类如东瓜、南瓜等内部都有空心部分,正因如此,其重比同体积的水要轻,全部浸没在水中时,F浮>G瓜,即瓜类均要上浮.而李子、桃子等果实内均有核仁,因此把它们放入水中时F浮<G瓜,会下沉于水底.
因此古人说:“瓜浮李沉”而不说“瓜沉李浮”.
1.4 一发千钧
《词典》中是这样解释的:钧:古代以三十斤为一钧,一根头发吊着千钧重物,比喻形式十分危急.
从物理学的角度来分析:一根头发所承受的最大平均拉力只不过1.72牛顿.而1钧(即三十斤)的力相当于150牛顿,1千钧即1.5×105牛顿.很显然这里用了夸张的手法,这种情况怎么能不危急呢?
1.5 随波逐流
《词典》中是这样解释的:随波浪而起伏,随流水而漂荡,比喻跟着别人行动.
从物理学的角度来分析:波是由振动产生的,波传播的是能量和振动形式.如果水不流动时,那么漂浮在水面的漂浮物会随着波浪在原来位置上下振动.如果水是流动的,则漂浮物除振动外,还随着水一起水平流动.即漂浮物既作上下振动,又作水平移动.随波逐流十分准确地描述了这种运动情况.
2.关于热现象的汉语成语
2.1 扬汤止沸
《词典》中是这样解释的:汤:开水.反复从锅中舀起开水又倒回去,试图制止水的沸腾.比喻解决问题的办法不彻底,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从物理学的角度来分析:把开水舀起来再倒回去,可以增加水的表面积,从而加快了水的蒸发速度.而蒸发是需要吸热的,由此而降低了温度,可以暂时缓解水的沸腾.但不能解决根本问题.
2.2 釜底抽薪
《词典》中是这样解释的:釜:锅.薪:柴草.把锅底的柴火抽掉.比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与扬汤止沸是反义词.从物理学的角度来分析:水沸腾是要吸热的.如果把锅底的柴火抽掉,也就停止了给水加热,不能从外界吸收热量,水的沸腾就会马上停止.
2.3 抱雪向火
《词典》中是这样解释的:向火:指烤火.抱着雪烤火,当然不会暖和.比喻所做的事和所要达到的目的相反,即使费力、也不会有好结果.
从物理学的角度来分析:向火的目的是人体取暖,即吸收热量.而抱着雪向火,雪不仅会从火源处吸收热量,还会从人体中吸收热量.这样人体不仅不能吸收热量,反而要放出热量.事以愿违,南辕北辙.
.4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词典》中是这样解释的:冰冻三尺,不是一天的寒冷所凝成的.比喻事情由来已久,不是一朝一夕所形成的.
从物理学的角度来分析:水在0℃以下就会结冰.水在结冰的过程中要放热.冰冻三尺必须是长时间的低温环境,使大量的水或冰放热,形成大量的低温的冰.
3.关于声现象的汉语成语
3.1 掩耳盗铃
《词典》中是这样解释的:掩:捂.捂住自己的耳朵去偷盗铃铛.《吕氏春秋·自知》记载:有一个人想把一口钟偷回家,但那口钟太大,背不动.于是他就把那口钟砸烂,钟发出了响声,他怕别人听见,就用手把耳朵捂住.人们称此为“掩耳盗钟”.后世多说“掩耳盗铃”.比喻自欺欺人.
从物理学的角度来分析:减少噪声的途径有三条:一是从声源处减弱;二是在传播途径中减弱;三是在人耳处减弱.这个偷铃的人只注意到了在人耳处,且是在自己耳朵处减弱.这样做,别人照样可以听到铃声.很显然,是自欺欺人.
3.2 夜深人静
《词典》中是这样解释的:深夜了,人们都安静下来进入了梦乡.
从物理学的角度来分析:深夜,工厂没有机器的轰隆声,农村没有鸡、狗、猫、鸭等各种动物的鸣叫声,也听不到人们大声的喧哗声.此时处在30dB~40dB的较理想休息和睡眠的安静环境中,真可谓万籁俱寂.
3.3.震耳欲聋
《词典》中是这样解释的:震得人的耳朵都要聋了.形容声音特别大.
从物理学的角度来分析:30dB~40dB是较理想的安静环境,超过50dB就会影响睡眠和休息;70dB以上会干扰谈话,影响工作效率.长期生活在90dB以上的噪声环境,会严重影响听力并引起神经衰弱、头疼、血压升高等疾病.如果突然暴露在高达150dB的噪声环境中,听觉器官会发生急剧外伤,引起鼓膜破裂出血,双耳完全失去听力.“震耳欲聋”的噪声环境当然就是130dB~150dB.为了保护听力,应控制噪声不超过90dB.
4.关于光现象的汉语成语
4.1 漆黑一团
《词典》中是这样解释的:形容非常黑暗,没有一点光明.也形容糊里糊涂,一无所知.
从物理学的角度来分析:健康的眼睛能看到物体的条件是有光线射到人的眼睛,这些光线有的是光源本身发出来的光;有的是物体把日光、月光、灯光等环境光反射后射到人的眼睛,不管是哪种情况,人眼把射来的光线反向延长后即得到光源或物体的位置.如果是什么东西也看不到,当然就是漆黑一团.
4.2 一叶障目
《词典》中是这样解释的:一片树叶挡住了眼睛.比喻目光短浅,为局部或暂时的现象所迷惑.
从物理学的角度来分析:光是沿直线传播的.树叶是不透明的物体,光线射到树叶上发生反射,不能射到人的眼睛里去,因此,人眼不能看到远处的物体.
4.3 镜花水月
《词典》中是这样解释的:镜中花朵,水中月亮.①比喻可望而不可及的虚幻景象.②也比喻诗文中空灵的意境.
从物理学的角度来分析:镜中的花和水中的月都体现了平面镜成像的物理原理.平面镜成的像都是虚像,因此在镜中看到的花在水中看到的月都是虚像.
成语中的物理哲学结题报告,帮忙回答
1.绳锯木断 (摩擦力)2.水滴石穿 (摩擦力)3.杯弓蛇影 (光的折射)4.烟消云散 (扩散现象)5.余音绕梁 (回声)6.镜花水月 (光的反射)7.海市蜃楼 (光的折射)8.五彩缤纷 (色散)9.扬汤止沸(沸腾条件)10.釜底抽薪 (沸腾条件)11.蒸蒸日上 (蒸发)12.震耳欲聋(声音的产生...
成语或是谚语反应出的哲学原理有哪些? 例如:巧妇难为无米之饮---物质...
画蛇添足---人应该如实地反映客观事物,不能臆造和歪曲 闭门造车---做事主观,不能实际出发 听天由命、生死有命---主观决定客观的唯心主义世界观 郑人买履、按图索骥、邯郸学步、对牛弹琴、生吞活剥、削足适履、照本宣科---不从实际出发,做事死板,典型的教条主义 好事多磨、一波三折---事...
成语中的物理哲学有哪些
白驹过隙 bái jū guò xì 【解释】白驹:白色骏马,比喻太阳;隙:缝隙。象小白马在细小的缝隙前跑过一样。形容时间过得极快。【出处】《庄子·知北游》“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却,忽然而已。”【结构】主谓式。【用法】比喻时光飞快流逝。一般作宾语。【正音】驹;不能读作“jú”。【辨形...
成语谚语体现的哲学道理
南辕北撤——不讲条件,超越范围·,真理就成谬误 破中而立——新事物是从否定(辩证否定)中发展起来的 百足之虫,死而不僵——旧事物即使气数已尽,仍有强大的力量 田忌赛马——系统分析,着眼整体,事物构成的成分和组合量的变化可引起质的变化 围魏救赵 唇亡齿寒 蝴蝶效应——事物之间是相互...
像鲶鱼效应,野马结局类似的成语,越全面越好,
2.马太效应:好的越好,坏的越坏,多的越多,少的越少. (马太效应告诉我们——想在某一个领域保持优势,就必须在此领域迅速做大.再者,当目标领域有强大对手的情况下,就要另辟蹊径,找准对手的弱项和自己的优势. ) 3.墨菲定律:如果有两种选择,其中一种将导致灾难,则必定有人会做出这种原则. (墨菲定律告诉我...
带哲的成语越多越好
明哲保身、哲人其萎、知人则哲、梁崩哲萎、靡哲不愚、往哲是与、自然哲学、经院哲学、思辨哲学、人生哲言。
成语、典故、寓言故事中的哲学寓意
哲学常识中的谚语典故归类 1、 天地和气,万物自生. 宇宙之间的万物自然生存,不以人的意志所主宰.这说明自然界是客观存在的. 2、 日有所思,夜有所梦. 说明意识是物质的反映.又如,我们常听到的一些神话故事、宗教传闻、科学幻想,也都是客观事物的反映.不过有的是歪曲的反映,有的是虚幻的或者是夸大了的反映....
下列成语故事包含哪些哲学道理?
这几个成语故事涉及到了辩证法中的一些世界观和方法论。其中田忌赛马涉及量变与质变的转化。除了注重量的积累以外,还要注重因素内部结构的调整。该故事就是通过改变次序达到质变的。而围魏救赵则是现象与本质的问题。看似舍近求远,实则一招制胜。要透过现象看到事物的本质,不能被现象所迷惑。塞翁失马...
体现对立统一哲学道理的言语俗语成语诗句,越多越好。谢谢,急
1---欲速则不达 2---欲想夺之,必先与之 3---祸兮,福之所依;福兮,祸之所伏 4---大成若缺 5---物壮则老 6---欲左先右
有关哲学的成语? 不少于30个!
52黄金无足色,白璧有微瑕:对任何事情都要坚持两分法.53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办事情要善于抓主要矛盾.54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一般存在于个别之中,并通过个别表现出来.55邯郸学步:共性的东西可以借鉴,但不可不顾个性,一味仿效,生搬硬套.56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坚持...